女兒該不該恨重男輕女的母親?

毀三觀er


我媽特別重男輕女,我們家三女一男,我是長女,弟弟最小,我比弟弟大九歲,弟弟是我哄大的,因為弟弟我沒少挨我媽打,以前恨,特別恨,現在人到中年,慢慢的能理解,能接受,不恨了。以下是我自己的感悟:

1,重男輕女是不對,但並不是媽一個人的錯。我姥爺姥姥,我爺爺奶奶,所有親戚都重男輕女。我弟弟還沒出生的時候,家裡總被別人罵“斷根”,我記得我堂大爺把他家十幾歲的滿臉鼻涕的醜兒子送到我家,給我家當兒子,我媽轟都轟不走,氣的她坐在地下大哭,最後是我爸回來把他送走的,我想那個時候她就堅定了生兒子的決心了吧。

2,我自己生一個孩子,沒人幫,都感覺特別累,我媽生我弟的時候,奶奶姥姥都去世了,能幫她的也只有我這個老大,可我那時也貪玩,總偷偷把弟弟託給別人照看自己去玩,所以捱打也正常,當我揮起拳頭打我兒子的時候,我也就理解了我媽,要不怎麼說“養兒方知父母恩”呢。

3,現在媽媽算是和弟弟生活,我覺得有弟弟真好,如果沒有弟弟,照顧的重擔肯定是落在我這個長女身上,現在我隔三差五給媽打個電話,一年看她幾次,買幾件衣服給點錢,挺好。兄弟姐妹是父母留給子女的財富,父母不在,他們就是自己除了配偶和子女最親的親人了。

4,說實在話,因為我媽脾氣性格的原因,我們仨姐妹和我媽並不親,我媽老了之後常唸叨我們不像別人家的母女摟摟抱抱親親熱熱,我想她也後悔吧。

5,關於偏心,或者父母有不對的地方,自己該說就說,錢不該給的就不給;關於孝順,我覺得只要自己盡到自己的義務,對的起自己的良心就好了,並不是一味的貼補孃家就是孝順,也不是一味的聽媽的話就是孝順,有時間陪伴,病床前伺候,帶她出去走走,給她做頓好吃的,打麻將讓她贏,和她聊天聽她瞎說,淘寶上買件衣服,生日買個蛋糕,足以。

6,想想自己也有老的時候,一切就釋然了。


歲月不折舊


我媽重男輕女表現的不是很明顯,沒成家時甚至給人感覺更喜歡我一點。當然動真格的時候兒子和女兒還是區別對待的。比如哥哥結婚買房她都支援,我則是自力更生。哥哥生娃她帶那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我生娃帶一年就吵得不行,說什麼幫 別人家帶娃。而實際上我對她經濟上的付出比我哥多得多,給她買衣服首飾,支援他們建房,出錢買空調電器,給她買養老保險,心裡也曾經怨過恨過,現在年齡大了漸漸理解了,兒子孫子帶給她心理上的安慰是我這個女兒買再多東西也替代不了的,尤其是她們那個時代的農村,沒有兒子是抬不了頭的!所以現在心裡真的放下了,該孝順還必須孝順!


歲月靜好0326


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心情很矛盾,我從小就是被她打大的,現在她卻告訴我,她只打過我一兩次。母親她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姥姥對待她的方式就是打罵,她今年50歲了,春節回家還跟姥姥吵架,我勸她放下心結,她轉身朝我開炮,用姥姥對待她的方式對待我。我辭職在家半年了,她依然說你弟畢業了,你要幫他找工作,我說,我自己的工作誰來幫我找,她說,你自己找。從今以後對她只談錢,不談感情。


祝桑152


談不上恨,但是確實影響母女關係。曾經看過一個報道,鄭州一個八十多歲的老太太流落街頭,她有五個子女,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在鄭州市有好幾處房產全部給了小兒子,養老是五個子女每人輪流一個月,結果剛好輪到小兒子那裡了不許進門,這樣其他幾個子女也都不願意管了,有的人老無所養自己應該負很大的責任


九頭主公


我今年54,我姐56,我家重男輕女厲害我生日到底是哪天,到現在我不知道,想到這些我就難過,我姐就因為對我母親說:不親她,我父親病了都不讓我姐伺候,兩個兒子又不管,就苦了我,這不老孃就我一個人管,跟我吃住,我又要上班又要看孫女還得伺候老孃,累死我了。想想真恨他們,可有沒法,咱也有老的一天。


15031835838


首先說一下,我們家不存在這個問題。

再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恨不恨?肯定會恨!但這並不是關鍵,而且如何擺脫原生家庭給自己帶來的枷鎖。小時候自己要發奮圖強,大了不要被這個原生家庭的成員各種綁架,這才是需要做的。

別跟我談什麼把你養大了其實就不錯了,要懂得感恩,要如何如何,那是因為你我沒有遭遇這一切。活的是自己,帶著愛,帶著恨,都好,別傷了自己!


陌上花開171380063


如果你覺得實在受不了,可以恨。實際上很多人對父母是又愛又恨的,很多父母對孩子也是又愛又恨。這很正常,這是人性。

但是要學習找尋自我,活出自身的意義。要放過自己,不要讓恨意充滿自己的生活。人生是自己的,活得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八零年代的土土


我真不理解,重男輕女在男人身上傳承是一種愚蠢。為啥女人吃過苦回頭也這樣,真是悲哀!

當然,不管男女要從這個社會及家庭文化自己走出來,就視為叛逆;而且常常被道德綁架,被斥為不孝!嚴重者導致家庭悲劇的發生而不自知,真的很可惡,可恨而且可怕可悲!!!

除了重男輕女,厚此薄彼更可怕!能幹的,出息的,付出多的常被批為不聽話,不孝順……

關於孝順一詞,純屬封建統治思想的惡行,惡意修改了"論語"中孝道的含意:孝是無條件的,而順是有原則的。就象有人提倡"以德報怨"雷同。論語原文是:以德報德,以直報直;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以上這些都是封建殘餘,愚忠教育|所以,我們講法,理,情,就象江西金牌調解,北京第三調解室等宣傳,才是正能量!引導人們以法律為底線,道理多勾通,互讓互諒講情份是正道。否則,將陷入無解的惡性循環!


任懷祥262


不該恨,但是自己要正視這個觀點。其實從小父母重男輕女,對女孩子內心的傷害還是挺大的,自己最值得信任的人,並沒有想象那麼愛自己。這種傷肯定是有的,不過還是要堅強額,小時候沒得選擇,長大了可以選擇自己好好愛自己,過好自己的生活。

父母畢竟養育之恩,還是要感恩的。


最懂寶寶的寶姨


女兒肯定會恨重男輕女的父母,這是必然。是父母不該重男輕女,而不是女兒該不該恨的問題。這個問題問錯了,應該是父母該不該重男輕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