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马鲜生玩坑蒙拐骗?请给“鲜”留一点空间

11月15日下午,上海的方先生在盒马鲜生大宁店挑选胡萝卜时,发现一旁的工作人员正在对胡萝卜外包装的标签进行更换,这让他疑惑不解。

仔细一看,好家伙!原来是在换标签。

——将9号、10号、11号的胡萝卜,贴上了15号的标签!


盒马鲜生玩坑蒙拐骗?请给“鲜”留一点空间



时下生鲜大战打得火热,这事儿想不出名都难,盒马“标签门”事件迅速发酵。

盒马方面也松口表示:

将于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门店开展自查,杜绝类似情况发生;偷换标签暴露的是其在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应当由管理团队承担责任。

盒马鲜生CEO侯毅就“盒马鲜生大宁店胡萝卜换标签”一事发表文章,表示此次标签事件,盒马上海区总经理负有管理责任,就地免职。


盒马鲜生玩坑蒙拐骗?请给“鲜”留一点空间



作为新零售的领军人物,“标签门”的负面影响,肯定不是换个经理能解决的。

声誉的积累犹如聚沙成塔,千辛万苦,但声誉的败坏却如地崩山摧,一败涂地。

说句不好听的,等大家快忘记时,竞争对手再安排一个人打入盒马内部,原封不动地再这么操作一把,当真百口莫辩,有苦难言。

生鲜,生鲜,关键就在于“鲜”字。

  • 生鲜大战的主战场之一,就在于如何让人相信,你的商品就是最新鲜的?
  • 既然是新零售,再依靠传统的贴标签手段来告知时间,是否过于老套?
  • 在这个信任危机爆棚的年代,我们该如何确保农产品的新鲜?


一、加强监管是得不偿失的

应该有朋友首先就想到了区块链,这的确是解决信任危机的好办法,可为什么只用在了银行、金融、医疗等行业?

不外乎农产品的销售利润,很难覆盖区块链的成本。


盒马鲜生玩坑蒙拐骗?请给“鲜”留一点空间



就农产品销售而言,影响其信任的因素很多。

比如不同维度的影响(包括信息内容维度、产品维度、交易维度、技术维度、制度维度和消费者行为维度),又比如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包括客户、员工、供应商、配送商、合作伙伴、股东、政策制定者等等)。

为了稳定各种因素的影响,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及其庞大,即便是区块链,介入各个环节带来的成本增长也是相当可怕的。

各国政府为了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推行了各种政策,使用了各种手段,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

  • Antle(2000)的一项关于美国肉制品加工业食品安全管制的研究表明,食品安全监管,可能是高成本低效率的。
  • 阎志刚(2007)研究我国相关部门的食品安全专业从业人员已超过百万人,但事实证明,如此密集的监管、如此巨大的成本投入,收效并不明显。

像盒马鲜生这种盈利性企业,如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搞监管,只会让盒马鲜生的商品价格,再上一个台阶,达到令人望而却步的境地。

二、减少不同维度的影响

减少影响因素,是生鲜大战致胜不可或缺的一环。

利益相关者的蛋糕不好触碰,所以新零售的功夫,大多下在了各个维度上。


盒马鲜生玩坑蒙拐骗?请给“鲜”留一点空间



  • 信息内容维度方面,引入了营销学套路;
  • 产品维度方面,生鲜电商都有大量的买手团负责挑选、包装和推广产品,例如双11天猫超市卖疯了的进口牛肉和阿根廷红虾,就是云象买手团在背后运营。
  • 交易维度方面,自然是通过各种办法让交易变得更容易,例如盒马鲜生可以用花呗,先吃后付钱。
  • 技术维度自不必说,各种APP、小程序见缝插针地进入你的生活,你在百度上搜个特产,背后的大数据很快就会给你推荐各种广告;
  • 制度维度嘛,虽然刚出了“标签门”,但其公司的管理,至少比菜市场要好多了;
  • 消费者行为维度上,生鲜大佬们都会根据消费数据,分析消费者行为,从而悄悄地为您量身定做合适的方案。

当然了,利益相关者方面也有下功夫,比如很多大平台的都有自己的配送团队。

将这些影响因素都控制在自己手上,去掉了中间环节,其公司的形象和消费的信任感自然大大提升。

所以二小一直将新零售的“新”理解为:如何更快速地引导消费者消费,掏光你的钱包,还让你满意而归。

货物的流动速度加快,会让零售这个原本饱和的行业,盈利能力大大增加。

三、减少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当然,对于消费者来讲,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还有很多环节不透明。

温铁军(2008)就认为:外在于农村的政府,面对两亿四千万户高度分散的小农生产,由于交易费用巨大而面临政府失灵。借鉴日韩台的综合农协体系,提高组织化程度,可有效减少政府与小农生产者之间的交易成本。

也就是说,要把供应商给整合起来,生产者和供应商抱团形成利益共同体,想想现在的合作社、合作联社、农业协会,是不是感觉可信度高了些?

张锋(2009)的提法更近了一步:当前食品监管体系忽略了政府之外的社会中间体和市场组织,对于完善监管的意义。建议完善政府、市场、行会组织、消费者和社会媒体的综合监督体系。

这就是说,这些社会资源其实是有闲置的,“政府-企业-社会中间层-公众-社会媒体”等等其实都可以参与到食品监管中来,发动群众的力量。


盒马鲜生玩坑蒙拐骗?请给“鲜”留一点空间



但利益相关者之间,贸然插入一个群众,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本来就挣的是信息不对称的钱,让你进来看,啥都一目了然了,我还挣鸡毛?

参照国外的案例来看,反倒是群众依靠自己的力量,搞出来的本地化、生产者和消费者存在互动、直销形式的非主流办法,发展的很好。

例如社区支持农业(CSA)、农夫市场(farmer’s market)、提携系统(Teikei)、箱式计划(box scheme)这些另类的农业-食物网络。

  • 可惜由于本地化的问题,要复制起来很不容易,不得资本青睐。——盒马鲜生卖的海鲜、水果,本地不一定能生产。
  • 但论“鲜”的话,却是无人能比的。——盒马的东西再新鲜,中间少不了仓储物流打包贴标签等环节,能有老菜农清晨从地里摘了,立马拉到集市上卖的新鲜?

做新鲜,做信任,还是以上的本地化、生产者和消费者存在互动、直销形式的非主流办法更胜一筹。

这一点上,盒马鲜生也被人诟病:做生鲜不做源头。

你的买手团再强大,也比不过自家精耕细作来得可控。

四、胡萝卜的思考

一根胡萝卜,放个3-5天能吃吗?

当然能吃,只要温度适宜,放10天半个月都是可以的。

标签该不该换?

该,但是该换个5折的标签。(这一点,也是很多其他盒马鲜生门店的做法,实事求是,大家明明白白消费多好)


盒马鲜生玩坑蒙拐骗?请给“鲜”留一点空间



国外的很多超市都是如此,临近保质期价格会一降再降,当价格不再能覆盖其人力成本后——扔进垃圾桶。

盒马鲜生的新零售很成功,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也请给“鲜”留一点空间,亲眼看到盒马将对面的一家蔬菜基地直供、一家果园直供给抵垮了。

我国现阶段任然以小规模农户为主,不是人人都能达到供货商的要求。

你有销售渠道、做品牌、开超市,我种地、搞合作社、卖鲜货,本来大家各司其职。


盒马鲜生玩坑蒙拐骗?请给“鲜”留一点空间



但生鲜概念深入人心之后,反倒没人相信我卖的新鲜了。

真正鲜的东西,不在城市,幽寂山谷、江河湖海里的美味,才是真正的鲜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