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戶縣臊子面和岐山臊子面哪個好吃?

陝西身邊事兒


你愛吃岐山臊子面,他愛吃戶縣臊子面,重口難調,各有所好。

我覺得戶縣臊子面好吃些,在外地吃過岐山臊子面(沒在岐山當地吃過),味道不好,可能是不正宗的緣故!

當地農村,紅白喜事、婚喪嫁娶都會上臊子面,沒臊子面就沒招待好鄉黨,有一生三碗臊子面的說法,滿月、結婚、去世。

岐山臊子面,湯頭是紅色的,一碗紅,麵條偏細一些;

熬臊子,除了大料以外,快熟的時候要撒辣椒麵,邊攪邊撒,使辣椒麵和油充分融合,熬出來的臊子是紅油的。

臊子面的臊子湯是紅的,酸辣味;


戶縣臊子面,湯頭飄了韭菜、蒜苗末,一碗翠綠,用的是韭葉寬的麵條;

臨縣周至、藍田的臊子面都是這種吃法。

一碗麵,一碗臊子麵湯頭,吃的時候撈一筷子面再湯裡擺一下吃,也叫擺湯麵

熬臊子,除了大料以外、只放一些辣椒段,加些大王鎮的醋去膩,臊子不紅也不辣。

臊子湯,鮮香口味,最後出鍋前才放蒜苗末和韭菜末(梢子菜、漂菜),如果早放,醋會使綠菜變黃,就不會滿碗翠綠。

戶縣臊子面,可以自己給碗里加油潑辣子,關中人吃麵愛吃辣椒,但吃臊子面,很多人不放辣子,就是因為辣味會蓋住原本的鮮香味,反倒不美。

共同點是做臊子湯頭時,都會加:木耳、黃花、豆腐,姜、蔥、蒜苗、韭菜末等,但岐山臊子面還會加胡蘿蔔丁、雞蛋皮切小片。

戶縣農家過事,熬一大鍋臊子肉,用臊子肉加水做臊子麵湯頭

大鍋煮麵,撈到大盆裡,擺上桌

撈麵,澆臊子湯,面少湯多,開吃


平頭哥西北


你好,作為西府人我來回答一個問題。

第一,臊子面要好吃,一定要味道鮮美,其中臊子是精髓,就拿我家來說我爸每年會花費近半天時間做臊子,這個臊子要做好有兩點,一是要控制好火候,二是要在對的時間放入好的佐料,其中醋和辣子一定要選擇上乘的,這一點很影響臊子的賣相。

西府人的臊子面又被稱為酸湯麵,也就是說臊子面的湯稍微酸一點,還有就是面上的飄花也很講究,一般都是蔥和蒜苗,當然還有攤的雞蛋切成小三角等用來增加臊子面的賣相。

第二,面一定要筋道,比如我家裡我爸都會給我們親自壓面,所以這個面也是保證吃的一個口感,最後就是我們這邊的臊子面一定是碗小面少, 所以我們這裡的臊子面很多朋友來了都能吃個十碗八碗的,就比如上次我一同事戶縣的,我不是吹牛,來我們家一定要吃我媽做的臊子面,吃完讚不絕口。


當然戶縣的臊子面我也吃過,我說兩點我不太喜歡的,第一,就是面太多,這樣導致臊子面的味道入口就淡了點,第二,就是湯竟然直接給你端上來了,這在冬天吃的話隨著湯的溫度下去,臊子油都快坨了。


低調著末路


臊子面是陝西的風味小吃,品種多達數十種,以面:薄、筋、光,湯:煎、稀、汪,味道:酸、辣、香為特色,吃口柔韌滑爽,其中以岐山臊子面享譽最盛。


臊子面的特點是麵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麵湯油光紅潤,味鮮香渾厚而不膩。而岐山臊子面鄉土風味尤為濃厚,以酸辣著稱。岐山面要求寬湯,即湯多面少,並突出酸辣味。所謂煎、汪即麵條要熱得燙嘴、油要多,才能體現此面的特色。岐山面是一種高碳水化合物、高飽和脂肪酸的地方特色麵食。臊子面對關中地區的人們生活的影響很大,無論喜事喪事、逢年過節、老人過壽、還是小孩滿月或是家裡來了親朋都離不開臊子面。關中地區辦紅白事、老人過壽、孩子滿月等都一般招待兩頓,所謂早飯和午饗,而早飯臊子面即為主食。


戶縣臊子面,必須是由兩道程序才能完成,第一是做“臊子湯”(澆頭);第二個便是做麵條。做臊子湯需要準備大鍋一口,放上水,大火燒開,這時候就要把事前做好的肉臊子放就去,稍等片刻,再陸續將黃 花,木耳,豆腐乾等這些備好的食材放進去,而後,撒上鹽,烹上醋,在隨上些切得六七毫米見長的韭菜末兒,這臊子湯就算做好了。臊子湯做好後,尚不能熄火,必須得保證在麵條煮好前存著一股熱乎勁。臊子面的面,在早些時候是人手工做的,現在有了機器,效率雖是提高了,但口感卻是相差甚遠。手工製作很費時費力,和麵前要往麵粉裡添加食鹽和鹼面,至於添加多少,那完全靠的是經驗,面要和的軟硬合適,然後在由巧手的主婦將其擀成薄如紙的麵皮,繼而在切成半釐米寬的麵條,這是很考驗主婦功夫的活兒,不過這樣製作的麵條吃起來特別勁道,柔韌,比起機器壓的,真是好太多了。

在戶縣乃至整個關中平原,無論是紅白喜事,還是宴請賓客,熱騰騰的臊子面必是不可或缺的。吃大席之前,一碗臊子面足能令人垂涎三尺。吃臊子面講究一個排場,大夥熱熱鬧鬧的才算有趣,吃飯前,先擺出幾張揩的乾乾淨淨的桌子,上面放著兩個小碟,一個小翹嘴壺,碟兒裡放著食鹽和油潑辣子,壺裡放的則是香醋。俗語說:眾口難調,在高明的廚師也做不出適合所有人的菜餚,放上這三樣東西,則完全可以避免這種不必要的誤會,何樂而不為呢。臊子面剛一出鍋,急需放進事先準備好的盆裡,盆裡預備著冰水,這樣做有兩個優點,一是防止麵條粘連,二是能保持麵條爽滑的口感,一切妥當,盛面的盆便要放在桌子上,這時,年輕的後生們也會尾隨其後,捧著一個紅漆木方盤,裡面有八個白瓷碗,分別坐著些許臊子湯,賓客各持一碗,互相禮讓著盛面,有說有笑,熱鬧非凡。一碗合格的臊子面,乍一看過去,便能勾人饞蟲,胡蘿蔔的紅,韭菜的綠,木耳的黑,豆乾的白,黃花菜的黃,五彩繽紛,奪人眼球,銀絲般的麵條輕柔的臥於碗中,不顯山,不露水,大口咀嚼時,卻是驚喜萬分,麵條的爽滑,豆乾的彈牙,以及黃花菜的嚼勁,每樣都與眾不同,而融合了食材精華的湯底,則更能調動起味蕾,不由的令人食慾大開。


戶縣人喜歡吃麵,更是對臊子面情有獨鍾,大年初一,家家戶戶都會做臊子面,寓意很吉祥,長長久久嘛,第一碗麵出鍋,必定是要獻給祖宗的,祭祖得用最好的吃食,這是規矩,臊子面既然上了祖先的供桌,由此可見它在戶縣人眼中的地位,必是不同凡響的。祭了祖,全家人就能吃了,盛上一碗麵,得出去,家裡呆不住,外邊三五成群的,或蹲或坐,一邊大口嚼面,一邊手舞足蹈的侃大山,不亦樂乎,直至盡興,才滿意的放下碗筷,腆著肚子,喜氣洋洋的開始新一天的生活。


陝西身邊事兒


說到臊子面真的是我國北方面食中比較有名的一個,像臊子面的話有岐山臊子面、南陽臊子面、戶縣臊子面,而其中還是要數岐山的臊子面味道更好吃一些,而且名氣也是比較的大,雖然說岐山臊子面味道非常的好,還是沒能夠入選我國的十大名面。

臊子面的話為什麼這麼好吃是因為它的每一道工序都是比較考究的,像從製作麵條的麵粉開始,把麵糰進行一遍又一遍的揉,這樣做出來的麵條吃起來才更加的勁道有嚼勁,一般臊子面的麵條煮熟後都是需要過一下涼水才好吃,過完涼水就可以澆湯了。



臊子面的湯才是臊子面的精華所在,而其中的味道也都大多來自湯中,像臊子面的湯就有很多的配菜調味,像蒜苗、雞蛋、木耳、紅蘿蔔、豆腐等做成的湯,做成以後再往裡面放上醋和辣椒油,這樣一碗油而不膩的臊子面就出鍋了。


商丘身邊事兒


作為一個老陝說個實話,岐山臊子面和戶縣臊子面都是我的最愛,不同口味不同感覺,臊子湯因人而異,岐山臊子面以前是大刀鍘面,口感非常好,酸辣香,薄筋光,油煎汪是特色,九十年代初曾經在岐山拍攝過,一口氣吃過三十碗,戶縣的臊子面其實和擺湯麵屬於兄弟倆,臊子湯一樣,吃法不一樣,戶縣的臊子麵湯味厚純,以黃花木耳豆角蛋皮豆腐為主要配菜,喜辣喜酸均可,但是原味臊子湯最佳,戶縣臊子面基本都是手擀麵,口感非常好,總之不論是岐山臊子面還是戶縣臊子面都是我的最愛[愛慕][愛慕][捂臉][捂臉]


長安畢加索


根據個人口味吧,我還是喜歡吃岐山臊子面,我覺得渭南鑫鼎源老潼關肉夾饃的岐山臊子面,感覺挺正宗的,味道非常不錯哦,大家吃過嗎?


馨貝玥寶


我看過中國名面大比拼,陝西岐山臊子面一舉奪冠的報道。現在網上也可以搜到。

十大名面提到的有河南燴麵,忮山臊子面,武漢熱乾麵,廣東雲吞麵等,岐山臊子面以50387票髙票奪冠。

我愛吃麵,吃過河南燴麵,岐山臊子面,武漢熱乾麵,重慶小面,戶縣軟面。陝西的其他麵食很多,也不錯,總體來說,有岐山臊子面就不吃別的了。吃臊子面,不是隨便個店就能吃到正宗的,必需岐人岐味且不能在夫妻式店面吃,去岐山夲地吃那當然正宗的不得了。

岐山臊子面是名副其實的。此次排被命名為中華名小吃,實至名歸。


史西懷


戶縣臊子面和岐山臊子面不差上下,按個人口味我喜歡戶縣臊子面。其中臊子是由肉丁、黃花菜丁、豆腐丁、木耳定、胡羅卜丁、韭菜段基本構成,缺一不可,不然就調不出臊子面的基本味道。肉是將肥肉和瘦肉分開了加工,先將切成丁的肥肉炒出油後倒入醋熬製,基本熟時在放入瘦肉丁一起熬製,肉臊子熬好後倒入水(開水),同時將切好豆腐、木耳、黃花菜、胡蘿蔔倒入肉臊子湯中熬製一會調味,最後放韭菜,這戶縣臊子面的臊子就成了。將煮出的人工擀麵盛到大碗後再澆上這臊子,哦!我都流口水了!好吃啊!麵筋道也很重要哦


lidojngtian


當然是岐山臊子面了。在戶縣呆了二年,喜歡飲食街上的帶肥肉的肉夾饃,入口即化,也喜歡的肉夾饃對面的豆腐腦,和那個大王史家醋絕配,酸香軟滑,幾乎是每天都固定下的早餐。而每日的晚餐就是在各個麵攤上流連了,擺湯麵、蒜醮面、菠菜面,油潑面到現在都是回味無窮,唯獨對當地的臊子面無感。


秋夜追風


我應該比較有發言權,因為我是戶縣人,但我大學舍友兩個都是岐山的,所以岐山臊子面我也吃過很多次了。我的答案是戶縣臊子面,當然不是因為岐山臊子面不好吃,而是岐山臊子面醋太多了,我不喜歡吃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