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飛與成飛設計出來的飛機風格完全不同嗎?為什麼?

端點星上畫端點


隨著我國近代化科技的大踏步進步,我國的航空航天工業也在不斷的進步,而在軍用飛機的設計跟製造中,要屬成飛和沈飛兩個公司最為著名。

成飛在1958年就成立了,如今的它主要進行軍用航空武器的研發以及民用航空零件的加工;沈飛的歷史沿革比較長久,其最早的前身是1930年由張學良創立的東北飛機廠,在改革開放以後,它才變成了如今的名字。而這兩個公司雖然同為我國軍用戰鬥機研製廠商中的巨頭,但是其研製的飛機在風格上還是有很大差別的,那麼其風格不同的原因又在哪裡呢?(成飛自主創造的殲-10已經成為我國空軍的名片)

先讓我們看看這兩個廠都研製生產了哪些飛機吧。成飛主要研製了殲7、梟龍、殲10、殲20等,而殲10還獲得了我國的國家科技進步獎的特等獎;而沈飛則研製了殲5、殲11、殲15、FC-31等機型。

而通過上述比較,我們似乎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成飛更注重於完全獨立自主的研發新型戰鬥機,比如殲10C以及我國的新型五代機殲20,都是成飛獨立自主研發的產物;而沈飛從發家開始,乾的就是仿製蘇系戰機的活兒,尤其是在蘇27引進以後,沈飛根據蘇27改進出了殲11、殲16等。

但是這並不是說沈飛比成飛差、比成飛做出的貢獻小,因為沈飛對我國航空航天工業仍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就比如殲16,不出意外的話,它將成為未來我國四代機中的主力。

(沈飛的技術班底還是仿製為主)

但是不得不提的是,在獨立自主研製戰鬥機方面,沈飛和成飛比起來還是差的比較多的,尤其是新型五代機的研發,成飛研製出來殲20,其在2017年已經服役,而沈飛研製出的FC-31在國內似乎並沒有市場,只能轉向出口,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說明問題。


利刃巨透社


當然不同了啊,不然怎麼會有“成米格”、“沈霍伊”的叫法?

成飛專注魔改米格21戰鬥機多年,而沈飛則始終鍾情於蘇27技術,哪怕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也會造的與蘇霍伊的飛機猶如兄弟。你能說這是一個風格麼?

要說從一開始,倆廠都是研發米格17起家的,成飛還是靠研究升級沈飛的殲5才真正弄出個身份,包括殲7戰機也是沈飛研製後轉移給成飛的。

殲七戰鬥機是米格21於1961年的引進版本,也是當年中國戰機制造的極限。當年的米格21技術轉讓,因為中蘇交惡,實際中方並沒有得到完整的資料,空白部分的技術全部是中國專家“照貓畫虎”硬生生填充的,故而殲7的技術其實也是被中國吃得最透的,得以在隨後的年月裡不斷髮展改造。

在這個過程裡,成飛積攢了大量關於殲7的技術,設計製造出各種殲7的改型,甚至後期的殲7比原版米格21的水準和性能高得多。改造過程中最值得說的是1998年試飛的“超7”計劃。這個計劃本來想研發一種基於殲7的改進型飛機,結果成飛的專家們一個浪頭沒壓下來,拉著巴鐵一起搞出了FC-1“梟龍”。

“發財1號”以後,成飛又搞出了大名鼎鼎的“殲10”,隨後又弄出了殲20,他們的風格其實表現的很突出。但唯獨到殲20研製上,一直搞單發的成飛居然搞了款雙發重戰鬥機,實在令人大跌眼鏡。

殲20完全突破了成飛自身,反倒是一貫喜歡重型的沈飛卻搞出了FC-31那樣的雙中推飛機。


至於“沈霍伊”的發展,他們最早是張學良的空軍機場,51年設立為國營112廠,後面很長一段時間都叫“國營松陵機械廠”,我們熟知的“瀋陽飛機制造公司”是改革開放後才改的名字,不過現在應該稱呼為“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沈飛移交殲5以後,從米格-19上研製出新中國第一架超音速戰鬥機“殲6”,六爺活的長,一直到2010年才退役。

沈飛中間很大的精力都用在幾款不成功的戰機以及殲八的研製上。當時的中國技術底子薄,寄希望於通過放大米格21得到更先進的高空高速截擊機。看的出來沈飛在研製過程中參考了許多蘇11和蘇15的資料,但這個過程實在耗費心血。直到改革開放時殲八戰機才得以生產,並通過 與美國的“和平典範”計劃獲得了繼續發展下去的能力。

也許正是從美國的飛機制造廠那邊學習到了更多成熟的經驗,以及往年的歲月中對蘇聯飛機的研究,鍛造出沈飛對雙發重型飛機的熱情。因為同樣對米格機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測繪,這個階段他們可以被稱為“沈高揚”。

中國引進SU27戰機後,沈飛很快就投入了對其的仿製,後面的一系列飛機研製工作中,沈飛的重頭都是蘇霍伊系列的飛機。結果沈飛很快就從“沈高揚”轉身,搖身一變成了“沈霍伊”。

從蘇27的國產化到殲11,再到航母艦載機殲15,以及後面的攻擊型號殲16,沈飛的盤子比正牌的蘇霍伊還大,設計風格也是始終脫不開蘇27的模板。

再後面的差異大家也看得到,沈飛推出了“FC-31”,成飛推出了“殲20”,兩款四代機都代表了各自的航空方面的設計風格,不需要多說了。


王司徒老百科


從設計上講現在的成飛比沈飛的設計考量的更多,從實際出發,更具有創新能力。




就從成飛的殲20和沈飛殲31的對比中就可以看出,為什麼空軍首先選擇了成飛的殲20。





也可以看出成飛知道空軍要的是什麼樣的飛機,然後從實際出發,釆用鴨翼的隱形氣動佈局方案,在我國還沒有矢量發動機加持的情況下,鴨翼設計能有效提高了戰機機動性能。同時隱形效果也比殲31更好,殲20又是重型隱身戰機,航程遠,載彈量比殲31要多,而且以F22為對手來研製的。從實際出發,有質有量的戰機。




再來看殲31是中型戰機,比殲20航程短,載彈量少,而我國疆土遼闊,從這裡看從實際出發的重要性,設計上模防設計更重一些,先不說隱身效果,更不能和F22對飆了。





沈飛最早確實是老大哥,在殲八研製上花了太多時間,過於遷就模防,成飛後來居上研製出殲十,搶得了先機,一鼓作氣贏得了殲20,風水輪流轉,覺得成飛走出的創新的路子更多一點,更務實。不管如何,反正這兩家都我們的一流戰機設計公司,也說不定沈飛正在加緊研製下一代六代機,說不定沈飛是我國六代機的供應商,不管誰供應都一樣,都能體現我們國家越來越強大。

關注我。 歡迎評論 點贊。 後續更多分享


牛頭馬面兩鬼


作為中國航空工業裡,軍用戰鬥機研製能力最強的兩個廠商,沈飛與成飛,二者設計與研發的軍用戰鬥機在其中國空軍與海軍當中,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確實是情有可原的。

成飛的全稱是,航空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很早就有了,創建於1958年,是我國航空武器裝備研製生產和出口主要基地、民機零部件重要製造商,國家重點優勢企業。是我們國家軍用戰鬥機領域裡,國產戰鬥機的重點設計研發的軍工企業,先後生產研製了殲5、殲7、梟龍、殲10 等系列飛機數千架,殲-10飛機更是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該獎項是中國軍工航空領域最高獎項)。

最近更是研製出了第五代戰鬥機殲-20,很是給國人長臉的一家軍工企業。同樣其從其設計與製造的戰鬥機來看,基本都是立足於中國人自己的航空技術,研製的戰鬥機在其氣動外形上,也會有濃厚的中國特色設計風格在裡面。


而沈飛,全稱瀋陽飛機工業集團(即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前身是張學良在1930年建的飛機場。1951年6月29日正式創建,被命名為“國營112廠”。1957年6月15日,啟用廠名――國營松陵機械廠。1979年6月5日,改稱國營松陵機械公司。1986年1月1日更名為瀋陽飛機制造公司,是一家有著深厚歷史底蘊的軍工企業。

其沈飛主要負責設計研發,中國空軍或海軍重型的殲擊機的工作,該軍工企業先後生產設計了殲-5、殲-11、殲-15、FC-31等著名機型,也由於在上世紀末,整體引進了其俄羅斯蘇-27戰機的生產線與其相關技術,沈飛設計的戰鬥機多半與之相似或在其內在機身有所創新,但在整體研製戰鬥機風格上來看,還是偏向俄羅斯戰機風格化的設計。



航空君


同樣是大型航空工業集團,沈飛和成飛,設計理念並不是一條路,造出來的戰鬥機也不是一個風格,至於誰的設計更高更強,各位自己看一看,橫向比較一下,自然會有結論。

先看沈飛,這是共和國航空工業的長子,成立於1951年6月29日。

沈飛的戰鬥機型號很多,如殲-5、殲-6、殲-7(後移交成飛)、殲-8、殲-11、殲-15、殲-16、還未定型的“鶻鷹”等等,看起來陣容十分龐大。

但仔細考察一下,殲-5、6、7仿自米格-17、19、21,殲-11、15、16則仿自蘇-27、33、30,原版型號和沈飛的型號不能說完全一樣,設備和細節有區別,但總體上還是仿製、改進,並不能算是沈飛(601所)的設計。

真正屬於沈飛自行設計的只有殲-8和“鶻鷹”,而這兩位的風格,怎麼講呢……

殲-8系列,不用筆者多談,世界上最後一款第二代戰鬥機,其實就是一架雙發、放大的米格-21,機動性不佳,等於是截擊機,多年來沈飛改了又改,到最新的殲-8F也沒能讓空軍滿意,目前只配屬給二線航空師,權當充數,保持編制。

再說“鶻鷹”,至今沒弄到一個“殲-XX”的戶口,單看外形是挺時尚,可仔細一瞧,前面看像F-22,上面看像F-35,1.0版的側面像F-22、2.0版的側面像F-35……

其實外形的事吧,大差不差,成熟的氣動設計都有相似之處,無可厚非。

問題在於“鶻鷹”的性能,到底怎麼樣?

沈飛奔走了這麼久,我空軍和海航沒一個鬆口的,總之是不想要,大家心裡還沒點那啥數嗎。

說完了沈飛,再說成飛,成立於1958年的成飛(611所)首個產品是沈飛轉交的殲-7,再有改進型號FC-1“梟龍”,然後才是自研的殲-10系列戰機,一直到最新的殲-20,可以說成飛的戰鬥機設計完全自主,且有一定的技術沿襲度。

性能方面,當年殲-10就是在空軍已大量裝備蘇-27、殲-11的背景下服役的,說明空軍和海航對其十分認可;到了第四代隱身戰鬥機角逐,成飛的方案一舉勝出,順利發展為殲-20並進入空軍服役,可以說多年磨礪、終成正果。

如今的成飛已取代了沈飛,成為我空軍、海航主力戰鬥機的第一大供應商。

沈飛和成飛,一個拿來主義,一個自力更生,前者的自主產品“鶻鷹”前途未卜,後者的自主產品“威龍”順利服役,兩相比較,戰鬥機的設計風格不一樣,背後的發展理念和戰略也大相徑庭。

有句話說得好,“自力更生,豐衣足食”,不知各位意下如何?

這裡並不是要批評沈飛,畢竟蘇-27系列的國產化、替代化牽扯了太多精力,但也希望其能儘快擺脫仿製、改進的路線,練就過硬的技術實力和研發能力,才能拿出性能優異的新一代戰鬥機,而不是守著地位尷尬的“鶻鷹”過日子。

——


炎黃軍武


要想知道為什麼沈飛和成飛設計製造出來的飛機風格不同,為什麼?有什麼差別?首先就要知道沈飛不是一家單位,應該分成沈飛設計所和沈飛廠,沈飛所搞設計,沈飛廠只管按上級發給的設計文件製造,成飛也同樣分為設計所和生產廠,那麼差別在哪兒呢?沈飛廠和成飛廠製造水平不差上下,產品製造工藝和技術能力都很棒!差別在沈飛所和成飛所,沈飛所一直搞仿製,從殲五開始,殲六,殲七靠仿製,到殲八還是仿製放大!引進蘇27後更是如此,一直沒形成自主設計能力。成飛不同,先仿製殲七,後來一直改進成殲七系列,可以說後來的殲七M機型是重新從裡到外設計了一遍。培養了一批整機設計人員,形成了整機獨立設計能力。另外在預研殲九時力主鴨式佈局,做了大量的基礎研究,所以後來在這些設計能力和技術積累的基礎上搞出了殲十。走出了自已的路。形成了自有的設計風格和路線。後來又搞出殲20!差別在哪,都該知道了吧,整機設計能力和整機氣動佈局不同!沈飛沒自已的氣動佈局,只能用蘇霍伊的,成飛有自已的!不用別人的!就象寫文章一樣,沈飛所的強項是會抄和改,成飛所強項會自已編!善於創作!有新鮮感!

另外,沈飛所成飛所原來是一家單分裂出來的,成飛是六七十年代辦三線工程時由瀋陽所分了一部分人在成都組建的,說起來還是兄弟單位!


胃病義工


風格不同在於成飛的j7後期的作品加上j10作品。尤其是j10作品,有了西方的模樣,這是因為走的是自主路線。到了j20,更是有了自己的路線,在做工上面已經完全接近歐美級別。 一句名言麼,從必然王國走向了自由王國。

沈飛這塊,歷史就是j7給了成飛之後去搞了j8,現在時間的鑑定,j8啥樣子我就不說了,空軍啥評價我也不說了,大家都明白。j8之後去搞j11,j11是仿製s27,不得不說j11a真的是垃圾死。因為自己搞的j8都是稀裡糊塗(可以去看某領導寫的維修書。。。。)j11a當初只能打打火箭彈,這是因為前方沒有鋪墊,然後又走仿製(仿製是別人給你東西,自己弄,因為不是自己研發,所以根本不知道前因,如果改了因,後果就寄託於上帝吧),不敢動飛機當然只能想s系列了,風格當然像俄羅斯了,質量上面也不敢苟同,前段時間爆料j11d的雷達圖片,很粗糙,但是你敢說人家沒有實力弄好麼?當然不能了,可是事實就是這麼回事。到了j16也是仿製俄羅斯s30的。小道消息說引進s35也是為了沈飛,但是我不這麼確定的,s35簽單時候沒有想到j20能這麼快,應該跟沈飛沒有關係。

所以現在才有成洛馬,沈霍伊這一說。

說白了 就是當時一家獨大問題,導致今天這般結局,因為空軍不可能忍受我的裝備這麼垃圾。


WHLL涵


首先說說成飛的戰鬥機。大家知道,成飛是殲-10和殲-20戰鬥機的研製單位,這兩型戰鬥機分別是中國國產三代機和四代機的代表,都是採用了鴨式氣動佈局,都代表著國產殲擊機在氣動佈局方面最具有原創精神的一面。

成飛研製鴨式戰鬥機,時間已經有40年曆史。從當年“雙25”指標的殲-9開始,成飛就對鴨式氣動佈局具備的高機動優勢在現代空戰中的重要意義瞭然於心,經歷了殲-9下馬的挫折後,在殲-10身上得以實現,攻克了鴨式氣動佈局飛控系統研製難度高、飛控軟件設計難的問題,在殲-20身上,不僅實現了全隱形設計,還把傳統的近耦鴨式佈局“昇華”為小展弦比升力體鴨式佈局。

沈飛雖然說在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成為了蘇-27系列國產化和系列化發展的研發、生產基地,其實他們也有一條三代機、四代機的“流派”,那就是正常式氣動佈局,這個要從70年代的殲-13項目說起,它本身就是一種邊條翼正常式氣動佈局的“準三代機”,但是在1984年輸給了成都的殲-10。

(航博裡的殲-13小比例模型)

在90年代,沈飛其實沒有停止三代半和四代機的研製步伐,李天院士之所以被稱為“隱形之父”,就因為他率領團隊在90年代推出了包括著名的“新93”在內多個三代半高機動戰鬥機方案,不過沈飛在四代機競標時“走了邪路”,被俄羅斯人的三翼面高機動戰鬥機流派帶到溝裡去了,三翼面的“雪鴞”四代機方案輸給了成都的殲-20方案,據說是因為超重,國產發動機這麼不給力,這樣的弱點是很致命的。

(雪鴞的風洞模型早已公開過了)

現在沈飛推出的FC-31(殲-31)“鶻鷹”四代外貿型戰鬥機,其實就是全隱形化的“新98”方案,所以也還是他們擅長的正常式氣動佈局,這是中國南北兩大戰鬥機研發機構氣動佈局差異這麼大的主要原因所在。

(新93方案和鶻鷹戰鬥機)


跟烏龍漲姿勢


沈飛在沒吃透二代機的情況下,從自行研製殲8到用四年發展到殲-8Ⅱ,再上馬三代重殲,而且是在二十年裡發展了三個型號的重殲,縱觀世界,沒有哪一個國家有這種先例。

沈飛在生產和改進殲11系列型號中花費了太多的精力和資源,在這麼艱鉅的任務裡抽出更多的力量來發展新一代戰機,有限的軍費和資源明顯無法滿足。重殲系列的設計風格自然融入沈飛的骨血是理所當然的。所以,帶著俄風的設計風格自然難以避免。

有先見之明的國家領導人把成飛從沈飛分離出來,這是明智之舉。成飛分離出來後慢慢一步一步吃透二代機米格21,然後再發展超7,到猛龍再到梟龍,最後到殲20。

成飛的成功在於得益於沒有重殲的包袱,路一步一步走,經過挖掘和改進米格21進行外銷,一步一步完成了資本和技術的積累,最後完成蛻變。

說成飛成功,其實看看成飛戰機型號的研製過程,並不見得成飛比沈飛有多成功。殲七系列從1970年開始,用了將近40年的時間還和美國俄羅斯合作才發展出了梟龍。殲10猛龍從80年代末到2004年也用了將近15年的時間,之間還得益於美俄的技術合作,BW1,K8V變穩驗證機,沈飛的殲8ⅡACT電傳操縱系統驗證機技術。

所以,成飛的成功在於沒有包袱,共享技術下輕盈的腳步飛奔,沒有不成功的道理。沈飛的包袱太重,步伐穩重,成功成為中華海空的主心骨也不是沒有道理。,況且現在又發展了FC31。


非常用途


沈飛有自己的風格?除了殲八沈飛還有什麼稍微像樣的自己的設計?仿蘇27那是蘇霍伊的風格,仿F22外觀那也是美帝的風格,601有什麼自己的風格?前幾天搞個隱身運輸機設計方案出來,一看又是全盤抄美帝,要我說601的風格就是仿製和抄襲,前20年抄蘇霍伊風生水起,但是俄羅斯到底不是蘇聯拿不出新東西來接下來沒得抄了,只能硬著頭皮抄西方美帝,但是西方的飛機拿不到手慢慢研究,所以現在可憐巴巴只能超抄外觀了。曾經601也動過念頭改蘇27系,但是因為只是抄襲仿造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所以改的性能不如原版只得作罷,得出“修改原設計要慎之又慎”的結論。好在現在TG爆兵601還是能靠單子活下去。

反觀成飛611,從改殲七開始一步一步都是自己重新設計,殲10殲20梟龍全是自己的設計,這種質變讓611“進入了設計的自由王國”,不再需要看外國設計師臉色過日子,飛機的性能指標從最初設計定位開始就想明白了向著這個方向努力製造,而不是造出來過後再看造出來的飛機能有哪些性能。真要說成飛的設計風格也有那就是鴨翼,強調機動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