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聖人的標準是什麼?

白沙莫老爺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的思維和想法不斷進步,對聖人的理解應該因時代不同而不同,而且每個人對聖人的理解也不相同,大部分人會認為善無惡即聖人! 知足,明理,心寬,助人,跟平常人不一樣就是聖人,但我認為聖人首先要胸懷大志,才德兼備,有責任,有擔當,無私心貪念,樂於助人,能夠對社會,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人就是聖人。歡迎各位看官在評論區留言參與討論,談談您心目中的聖人是什麼樣的?




草根趙小武


聖人的標準是什麼?這個問題太複雜深奧,常人是回答不了,因此,世界級聖人老子擔心常人們胡說八道,所以,他用《道德經》中第四十七章來回答這個問題。原文:不出於門,以知天下;不窺於牖,以知天;其出也彌遠,其知彌。是以聖人弗行而知,弗見而明,弗為而成。譯文:足不出戶,就已經知道天下事;不從窗戶往外看,就已經知道宇宙萬物的生死循環規律;他們出門走得不遠,他們知道的並不少。因此,聖人具備不行走就知道,不觀察研究就明白,不去行動也能心想事成這三大特異功能。老子是微言大義的聖人,他為什麼要囉囉嗦嗦的首先對聖人的行為表現進行描寫,後面又對聖人進行評論呢?這是因為上古時代聖人們創作的《曲全》是宇宙在人間的投影,如果不說出聖人的特異功能,人們就會懷疑:古時沒有先進儀器,即使現在有很先進的儀都還不知道宇宙中有五百一十八萬四千種固定的暗物質,古人是怎麼知道的?為了消除人們對《曲全》懷疑,老子就專門寫這一章來為人們釋疑,因為《道德經》是對《曲全》的解釋和評論的。


盤古開傳


聖人的標準:理悟,行圓。

第一步,理悟。什麼叫理悟?就是內心契合於道了。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這是孔子的學生子貢說的,說的非常精闢,我們後來者讀讀孔聖人的書籍,似乎挺好懂,《論語》那麼多的註釋者,當今註解論語,解讀論語的也很多人,在社會中,都算是專家教授學者,研究人員級別,那反問下,這些人真的讀懂論語,進而明白了孔子之言性與天道了嗎?簡單地說這些大師真的明心見性了嗎?徹悟本來了嗎?孔子說的成性存存,道義之門,他們懂了嗎?

說實話,在文字儒的高度,去註釋,去解讀,這個不難,在內心契合於聖人心性,能夠大成至聖,理悟的太難。

王陽明做到了,做到聖人標準是什麼,以四句教鑑定,王陽明理悟了,再一起學習一遍四句教:

無善無噁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這四句教,就能證明王陽明是聖人心性,理悟了。

這和六祖惠能的有異曲同工之妙,五祖一聽就知道惠能悟了,再一起學習一遍: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第二步,行圓。理悟是剎那的,內心通天達地,《六祖壇經》有一段文字很好,一起學習:慧能即會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圍,不令人見,為說《金剛經》。至‘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慧能言下大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遂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祖知悟本性,謂慧能曰:‘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開悟後,還要行圓,繼續修行,開悟是懂得如何真正修行的開始,而不是最終的大圓滿。學道之人,應腳踏實地、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地如法修行,法於陰陽,和於術數,保合太和,元亨利貞。





豐富多彩談國學


如果把得道之人稱為聖人,把沒有得道之人稱為凡人,聖人與凡人的區別,其實就是人生態度的區別。聖人淡泊,聖人如嬰兒一樣單純,聖人茫然無所歸宿,聖人混沌無知,聖人無為,並且愚笨淺陋。與聖人相比,凡人充滿熱情與慾望,凡人如春遊一樣興高采烈,凡人精明聰慧,凡人有理想有抱負有作為。聖人大智若愚,凡人大愚若智。

聖人與凡人的根本不同,是否走在道上。聖人走在道上,聖人遵循道,自然,自由,無為;自然,自由就是聖人生命的全部理想與意義。而凡人沒有走在道上,凡人總要有所作為,總要創造人生的成就,總要追求人生的財富,總要創造人生的價值與滿足。凡人失去了自然與自由,凡人走上了一條永不滿足的慾望之路。凡人在慾望方面,在有為方面,十分明瞭,但卻不知有道,不知自然無為;聖人在慾望,名利方面糊塗無知,卻能夠自然而然,淡泊寧靜。凡人在外在的事理上清楚明白,在內在的道德上,懵懂無知;聖人在內在的道德上,圓滿自足,在外在的道理上,難得糊塗。

凡人只知道興高采烈地追求有為的人生,不知道聖人淡泊無慾地追求無為的人生;凡人對於人生的慾望,世事洞明,清楚明瞭,不知道聖人無我無慾,心中只有大道;凡人在修道之路上,淺嘗輒止,那麼容易滿足,不知道聖人在修道之路上,永不知滿足,聖人終身要與道為一;凡人大愚若智,聖人大智若愚。凡人的人生四顛倒,讓凡人理解不了聖人的深不可測,自由廣闊,更無法理解聖人的自然無為,無為而無不為。凡人看不到無為之大為,看不到無用之大用時,凡人在迷途中,覺悟不了道時,聖人說什麼,對於凡人來說,都可能是對牛彈琴。所以,佛陀無話可說,只能拈花微笑;所以,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


道果果


聖人的標準如下:

能夠被統治階級賞識和利用。

能夠迷惑廣大的老百姓。

能夠說一些假大空的話。

能夠講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到底講的什麼要靠你去猜。

最後一個標準:

必須是死去的人。


濱哥


聖人的標準,託名孔子《易傳,文言》解《易經》之乾卦,已經給出標準,聖人作八卦,聖人即大人:

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人乎,況於鬼神乎。亢之為言也,知進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喪。其唯聖人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聖人乎?

天人合一,《易經》出處。天人合一,其實是大人即聖人的事兒,不關小人什麼事兒。


趙日金141


所為聖人,就要特出個聖字。聖是神聖的,是崇高的,是受人尊敬、敬仰、敬畏的。是超出普通人而高高在上的,是不可侵犯的。作為一個聖人,他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尊敬、崇拜的。他思想、著作、語言都會影響後代人行為的,是作為後輩學習的榜樣和標杆。像這樣的人才能稱得上聖人。


張興193886045


聖人啊……標準就是控制能量以及吸收空間中游離的能量咯……俗稱基因鎖第五階的存在,在第四階剔除心魔,突破到第五階熟練操控屬於自己的心靈之光……初級的聖人就可以擁有無限的能量。已經不屬於人類的範疇了。已經突破到了另一種生物。對人類來說第一階到第四階段勉強可以靠人數來戰勝,可是第五階的話那就不是可以靠人數來戰勝的存在了……中級聖人則是有能量的凝聚,俗稱凝聚之力,能量凝聚不散,達到了同樣的招式可是威力比之前強大數倍不止……

並且聖人有兩種,一種是肉身成聖。也就是基因鎖強者。另一種則是靈魂成聖,拋棄自己的肉身鍛鍊靈魂。靈魂成聖的叫做聖魂,又叫魔魂……需要自身透徹本心。靈魂通透無暇……


睡了個神zZzZ


世上沒有聖人,尤如"從來就沒有救世主"一樣。如硬要說有,那便是自己!人人都是聖人,人人都要自尊自愛。


19480407


聖.聖潔,不犯罪,好品格。把愛發揚光大。服務社會,造福社會。有信仰支撐點更好。耶穌一生沒有犯罪,治病救人,付出全部愛。為救贖人類,被釘十字架。這是榜樣!是聖潔,公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