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孫通多次背主,為什麼還有人稱他為“聖人”?

今古大觀


叔孫通在歷史上的爭議確實很大,後世的評價也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叔孫通以後到北宋之前,這一時期的人將叔孫通視為漢家儒宗,他的學生稱他為聖人。但是北宋以後叔孫通卻被稱為趨炎附勢的小人,而且還將秦朝滅亡的部分責任推到了叔孫通的身上,但是叔孫通在漢朝確實起到了應有的作用,為漢朝制定自己的禮儀,雖然並沒有漢武帝以後的那樣系統獨特,但至少在西漢前期叔孫通為其制定的西漢禮儀也奠定了日後漢武帝的進一步改革,那麼對於舒孫通的評價,我們究竟應當如何看待呢?

叔孫通是故秦博士,在秦始皇時期就已經是博士。在秦二世時期也算得上有頭有臉的人物,但是秦二世第二年,就爆發了陳勝吳廣起義,當時趙高欺上瞞下,直到起義軍攻克陳,胡亥才知道起義軍的實情,但是胡亥並沒有做出任何處理天下大亂的行為,反而採取鴕鳥政策,甚至一聽到大臣們建議出兵圍剿便大發雷霆。當時叔孫通諫言,其實事情並沒有那麼嚴重,天下大部分安定,上有明君下有法令並無造反,不過雞鳴狗盜之徒襲擊長官。只要將這些人逮捕就行,不必大驚小怪。

秦二世為此非常高興,並下令將所有說天下造反,併為此造謠的官員下獄。認為這些只是,雞鳴狗盜之徒的官員則一律獎賞。叔孫通也因此被獎勵20匹絲綢,還被任命為博士長官。這一切結束之後,叔孫通並沒有領取獎勵,而是連夜逃出咸陽投奔項梁。這就是很多人對叔孫通不恥的一點,當然這是北宋以後的事。

前二世在當時難道真的採取鴕鳥政策嗎?

恐怕未必,因為他得位不正,所以他和趙高一直在找各種各樣的藉口去逮捕和懲罰那些對他繼位抱有疑慮的官員。趙高作為胡亥的老師,胡亥自小便對其信任有加,而且其父的光輝事蹟太過偉大,農民起義在此之前從無發生,有的只是貴族之間的戰爭,即便禮樂崩壞貴族消失。對於秦二世而言,他也認為這個世界上的任何暴力和政權的更迭已經結束,就好比資本主義社會的帝國主義國家,在對全球進行殖民並瓜分以後,他們也認為政治的演進到此為止。

這一點秦朝時的趙高和胡亥也是這麼認為的。所以秦朝一直到末年,其最主要的防範對象都是六國復辟勢力,而非能夠引起天下大亂的農民起義,所以即便得知實情,他也並不認為農民起義軍能掀起多大風浪,只不過一時得勢而已。但是對於他的統治基礎和法理性而言,他更願意先處決那些對他以疑慮的官員,而叔孫通就在這一事情期間說了假話。相比於其他人,而言,叔孫通更有變通能力,他知道秦二世並非明君,說任何一句忤逆秦二世的話,便會招來殺身之禍,所以說了一些顛倒黑白的話,得到秦二世的賞識,隨即逃出咸陽。

隨後項梁戰死叔孫通就投奔楚懷王,楚懷王死後重新歸附項羽,後來劉邦攻打彭城,他又投靠劉邦。可以說叔孫通一直想找一個能夠安定天下大事的人。他所投奔的人也都是在特定時間具有絕對軍事實力和政治實力的集團,但是他又沒有軍事家和政治家一般的頭腦,所以他一次並不能找到真正的能夠代表未來王朝的領導者,所以多次投奔,這對於堅信禮法的儒生而言是不可容忍的,也認為這是一個趨炎附勢的小人。

但叔孫通彷彿並不糊塗,如果叔孫通只有這樣趨炎附勢溜鬚拍馬的能力,那麼也不會被漢朝以及之後的儒生評價如此之高。實際上叔孫通最大的功績就是制定禮法。古代的禮法是禮制和法律,是維護古代根本社會及政治秩序的一項規章制度,類似於如今的憲法,即便秦國商鞅變法,以法治取代禮治,但是禮法並未因而廢除。秦始皇所反對的是西周已經過時的禮法,對於自己,秦始皇也有自己的考慮。他召集天下博士,建立博士學官就是為了制定秦國的禮法。但是這一件事情因為焚書坑儒的負面影響而被後世忽略,而叔孫通就是其中的一員,所以在漢朝建立以後,叔孫通結合西周和秦國的禮法為漢朝制定了最初的立法規章,所以司馬遷才稱其為漢家儒宗。


他的禮法並非簡單的復古,對於西周和秦國都有較為理智和全面的繼承與變通,與其說叔孫通是一個投機分子,倒不如說他一直想要把自己所認為的禮法概念傳揚出去,成就日後一個真正能成為天下之主的人,制定一套自己認為合乎時宜的禮法,叔孫通確實先後背棄多個主人。但是他投奔的領導者的失敗,卻並非因為叔孫通,叔孫通所說的一些話只不過是順勢而為,他不會去堅持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迂腐,若是為了天下黎民著想,又何必對於一個腐朽的政權極盡忠誠,知其不可為呢?

叔孫通的具體邏輯觀念其實與後世並不同。在他投奔劉邦以後,他並沒有將自己的徒弟和朋友介紹給劉邦,而是選擇把那些刺客壯士介紹出去,學生非常氣憤,認為叔孫通是胳膊肘往外拐,但是叔孫通給出的解釋是天下正值紛亂之時,漢王需要勇士,你們這些學士何人可行?只有當天下統一制定禮法之時,你們才會派上用場。治世當之勢之實務,而這一點後世儒家學者普遍做不到,在他們看來更像是一個利益集團的代表。

他們並不會叔孫通一樣用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就像西漢後期的鹽鐵論一樣。當時的儒家學者對國家基本情況毫無所知,中央財政需要大量的軍費去應對匈奴,但他們卻說這是勞民傷財,與匈奴講道理感化他們。當各地豐欠不一致時,中央政府要求富餘的地方對災區進行糧食補給補齊,同樣被儒家學者認為勞民傷財徒勞無功,製造各地混亂。他們照比叔孫通而言實在差的太遠。

他們只將道德與禮法視作,唯一這個世界上最高尚的東西予以頑固遵守,而不顧實際情況的轉變。後世儒家學者為了所謂的道德觀念很難看清天下大事,也很難理解識時務是什麼東西?而叔孫通之所以被認為是聖人,就在於他知道天下應當最需要的是什麼?天下最不值得需要的是什麼?被天下所拋棄的,他便順水推舟或者黯然離去,看來極有可能成為未來天下代言人的便欣然投奔。但是儒家在之後的發展出現了變種,越來越畸形化,對於叔孫通的本人逐漸從讚揚變為諷刺。


尤其是北宋以後理學興起,理學究竟是一項哲學,還是一項統治工具,恐怕兼而有之,但對於統治工具的這一層而言,他們確實無法認可叔孫通的這種情況。尤其是南宋以後學術的迂腐和思想上的僵化,也使得儒家更趨保守化。其對封建禮法的頑固與刁鑽,更讓那些他們看不上的沒有道德的歷史人物難以翻身,包括這位儒家曾經的聖賢。他們逐漸將道德立場固定化,不顧環境變遷,從而闡發了一種迂腐的忠君思想,宋代以後的儒家更保守,失去了原有的包容與活躍,更失去了漢朝時期儒家的海納百川。


世界史圖鑑


叔孫通在歷史上爭議較大,司馬遷稱他為“漢家儒宗”,他的學生們稱他為“聖人”,而北宋起他又被認為是趨炎附勢的小人,甚至有人說秦國二世而亡,就是因為他的一句話。

高祖七年,叔孫通完成禮儀制定後,被劉邦任命為太常,賜黃金五百斤。叔孫通乘機向劉邦推薦他的學生們,這些學生都被劉邦任命為郎官,叔孫通又將五百斤黃金全部分給諸生,於是大家很高興,說:“叔孫生誠聖人也,知當世之要務。”

不過,後人對“聖人”叔孫通大多不感冒,司馬光說他“器小”,導致“先王之禮淪沒”,王安石譏笑諸生“貪君賜”,洪亮吉說秦二世而亡,“實亡於叔孫通一言”,蔡東藩更是嘲笑叔孫通“貽譏後世”。

那麼,叔孫通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一個多次背主的人,何以被稱作“聖人”?我們又該如何看待後人對叔孫通的評價呢?

多次背主的叔孫通,被曲阜儒生罵作馬屁精

叔孫通在秦二世時期,被徵為待詔博士,幾年後就爆發了陳勝吳廣起義。在趙高的欺瞞下,直到義軍攻破陳郡,胡亥才得知實情。昏庸的胡亥此時化作了一個掩耳盜鈴之徒,他一聽到大臣們建議出兵圍剿就發怒。


叔孫通見狀,說:“事情沒那麼嚴重,現在天下安定,上有明君,下有法令,哪有什麼造反,不過是一些雞鳴狗盜之徒罷了,只要地方官出手抓捕就行了,不值得大驚小怪。”

秦二世高興了,他下令將認為有造反發生的官員一律下獄,將認為只是盜賊鬧事的官員一律獎賞,叔孫通被獎勵二十匹絲綢,還被任命為博士。結果散朝後,叔孫通摸摸後腦勺,拔腿逃出咸陽,投了項梁。這就是有人說叔孫通一言亡秦的理由。

此後,項梁戰死,叔孫通就該投項梁的上司楚懷王,楚懷王被項羽“搬家”後,叔孫通又服務於項羽。後來劉邦攻破彭城,叔孫通又投了劉邦。

多年後,叔孫通修訂禮儀,到曲阜招聘儒生,有兩位儒生拒絕應召,他們諷刺叔孫通說:

“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諛以得親貴。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傷者未起,又欲起禮樂。禮樂所由起,積德百年而後可興也。吾不忍為公所為。公所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無汙我!”

你靠諂媚發家,主人換了一個又一個,跟你一起搞不合時宜的禮儀,簡直是玷汙我的名節,滾!

修定禮法是叔孫通一生的高光時刻

光靠拍馬諂媚,肯定不能被司馬遷推崇為“儒宗”,叔孫通最大的貢獻,就在於為劉邦修訂了禮法。


古代的禮法與今天的儀禮與法律概念完全不同,古代禮與法密不可分,是維護古代統治秩序的根本大法,其地位類似於今天的憲法,所以很重要。

我們知道,禮法起源於西周,但秦朝自商鞅變法後,禮法作為維護宗法制的工具,已經被淘汰。所以,秦統一後,禮法衰亡失傳。

叔孫通的貢獻就在於禮法的傳承,而禮法又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部分,所以,司馬遷稱叔孫通為“漢家儒宗”。

“漢五年,已並天下,諸侯共尊漢王為皇帝於定陶,叔孫通就其儀號。高帝悉去秦苛儀法,為簡易。”

不過,叔孫通的禮法不是簡單的復古,他認為,自三皇五帝開始,禮法就各不相同,孔子也曾對三代禮法做過修訂,所以他力主以“簡易”為原則,參照古法,重新制定了一套漢代禮法。

經過兩年的努力,叔孫通的朝會禮儀,在長樂宮落成典禮上啟用,並獲得了巨大成功,劉邦高興地說:“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

叔孫通提攜學生就發生在這件事之後。

此後,叔孫通又受命,重新制定了朝拜、祭祀等各種禮法典儀。

“聖人”還是“投機分子”,叔孫通的是非論

學生們稱讚叔孫通是“叔孫生誠聖人也,知當世之要務”,王安石則作詩唱反調:“馬上成功不喜文,叔孫綿蕞擅經綸。諸生可笑貪君賜,便許當時作聖人。”

學生們的理由是叔孫通識時務,知道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有智慧,所以他是聖人。

這話的背景是,當年一幫學生跟在叔孫通身後,叔孫通一個都不推薦,反而向劉邦推薦“大猾”之徒(專言諸故群盜壯士進之),學生們氣得直罵叔孫通。叔孫通對此作了解釋:

“漢王方蒙矢石爭天下,諸生寧能鬥乎?故先言斬將搴旗之士。諸生且待我,我不忘矣。”

如今是打天下的時候,漢王需要的是勇士,你們誰行?老實待著,將來我會有讓你們出頭的日子。果然,天下統一後重新制定禮法,他們都走向了前臺。這就是學生們,說叔孫通“知當世要務”的原因。

可是識要務就是聖人嗎?顯然他們的話過於浮誇,王安石乾脆說,這幫吹鼓手,無非是因為得了叔孫通的好處,便四處唱讚歌!

要我說,這就是人性的通病,喜歡一個人就誇得像朵花,不喜歡一個人就往死裡整。叔孫通被稱作聖人,顯然誇大得太離譜!識時務頂多說他有智慧,有智慧就是聖人的話,這世上得有多少聖人?

說叔孫通靠諂媚起家,不斷換主,道德虧損,這個說法也過於迂腐,誰說一定要跟沒落的勢力陪葬,才算得上道德君子?

為何後世的儒家士族,對叔孫通多有貶損呢?儒家思想變味了!

“鄙儒”與“儒宗”,站在儒學岔道上的叔孫通

面對曲阜儒生的指責,叔孫通笑著說:“若真鄙儒也,不知時變。”

你們真是“鄙儒”,不懂得時變!什麼叫時變?就是環境改變,環境改變了,人就要與時俱進,以適應變化,而不是死守教條,否則就是“鄙儒”,讓人看不起!

用在叔孫通身上,比如秦朝皇帝混賬,天下大亂,秦法不合時宜,就該滅亡,認識不到這一點,妄圖以一己之力改變天時,甚至死守道德,與暴秦同存亡,那就是“鄙儒”!

劉邦打天下時,禮法不重要,就要學會潛伏,不要爭強好勝添亂,給皇帝推薦適用的人才,這才叫識時務。

沒有一層不變的天時,也沒有一層不變的禮法,三皇五帝的社會結構和當今差別太大,不能照搬,孔子也曾經修改三代禮法,以適應社會,叔孫通重新修訂漢朝禮法,難道不是識時務的與時俱進?所以司馬光指責他導致古法的淪沒,是毫無道理的!

其實,漢朝的儒學跟孔子的儒家思想差別很大,儒家思想的發展,有其進步意義,但是也帶來一些弊端,比如學術的迂腐和思想的僵化。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五代十國之後,儒家好以道德的大帽子壓人,動不動以道德立場評判別人的言行,完全不顧環境的變遷。比如忠君,逐漸發展成迂腐的單向效忠,禁錮了後人的民主思想。

西漢是儒家思想的岔路口,儒學與政治的聯姻,逐步失去了原有的包容性與活躍度,對叔孫通的審視,其實就是從兩個不同角度觀察到的不同結果。

以我們今天的視角,看待對叔孫通的批判者,他們就是“鄙儒”!

以我們今天的視角,看待稱叔孫通為聖人者,他們其實也是“鄙儒”!

我倒是贊同司馬遷對叔孫通的結論:“叔孫通希世度務,制禮進退,與時變化,卒為漢家儒宗。‘大直若詘,道固委蛇’,蓋謂是乎?”他就是個洞徹時務,與時俱進的智慧型學者,談不上“聖人”,也不該被指責!


尋根拜祖


叔孫通在世時,有位姓魯的儒生曾當著他的面說:“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諛以得親貴”,當面對叔孫通先後侍奉多位君王,左右逢源,無道德節操的行為予以無情的嘲諷。叔孫通也因此得到一個“面諛”的綽號,這也成為後人鄙薄叔孫通的一個重要原因。

歷史上的大儒對叔孫通的評價大多不高,如司馬光、蘇軾、朱熹、陸九淵等都對叔孫通的人品嗤之以鼻,司馬光甚至說:“叔孫生之器小也! 徒竊禮之糠秕,以依世、諧俗、取寵而已”,但是司馬遷在《史記》中,卻為叔孫通立傳,並稱其為“儒宗”,對叔孫通給予了充分肯定。南宋史學家孫奕認為“叔孫通在秦則為諛士,在漢而直諫”,是因為叔孫通知道暴秦必亡,為了自保而不得以對秦二世“面諛”。他後來雖然在項梁、楚義帝和項羽手下都做過官,這不過是他一個選擇明主的過程。當他認定了劉邦之後,不惜在劉邦勢孤敗退之際以從,並且再無改變,足以證明叔孫通並非反覆無常之人。

叔孫通的人品可以通過一件事反映出來。當劉邦聽戚夫人之言,欲廢太子劉盈而立趙王如意時,叔孫通以死相諫:“陛下必欲廢適 而立少,臣願先伏誅,以頸血汙地!”司馬遷對叔孫通這一舉動大加讚賞,認為是“大直若屈”之舉,對叔孫給予了極高的正面肯定和評價。

叔孫通之所以被儒家奉為“聖人”,是因為他是是漢代儒學改造的始作俑者之一。正是他與陸賈對對儒學進行了改造與變通,儒學的價值才為統治者所認識,儒學從此成為統治階級治國的根本思想。

儒家的宗旨是宣揚以仁義禮樂統一天下,以“仁”治理社會。但是自它誕生以來,在各國並不受待見,它的種種說教顯得非常蒼白無力。秦以法家思想統一天下,那些重道義輕王公的儒生們對秦朝的暴政秦政進行了尖銳激烈的批判,這才導致秦始皇做出了“焚書坑儒”的舉動。儒生們被迫轉入地下,等待一個宣揚儒家思想的時機。

劉邦建立漢朝之後,對儒家的那一套並不感冒。因為劉邦及手下功臣大多出身低微,許多人都是秦朝的低級官吏,思想上不可避免地受到秦朝法家治國思想的影響。特別是劉邦是馬上得天下的皇帝,自然對武力有著天然的推崇,對那些一張嘴就是之乎者也的儒生有著天生的厭惡。劉邦最喜歡罵儒生是“豎儒”,甚至拿儒生的帽子當尿壺使用,他還說過一句名言:“為天下安用腐儒!”

漢朝初年,許多儒生對漢朝能否行德政實際上是抱一種觀望態度的。劉邦君臣雖然深知秦朝治理天下的那一套法家思想為時人所厭惡,但並沒有想過以儒家治國。實際上漢朝初年治國的根本是黃老思想,追求的是“無為而治”,是“治道貴清靜而民自定”。

與那些迂腐的儒生不同,叔孫通是一個有著極強應變能力的儒生。

早在他投奔劉邦初期,因為平常喜歡穿儒生的衣服,惹得劉邦很不開心。叔孫通很快就“變其服,服短衣,楚制,漢王喜”,不久之後便被劉邦拜為博士。劉邦一輩子就封過兩個博士,叔孫通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取得劉邦的信任,可見他的變通能力之強大。

(劉邦和他的功臣們)

叔孫通第一次讓劉邦感覺到儒學的重要是在漢朝建立後不久。當時劉邦的功臣集團仍然保持著當年的基層作風,君臣之間嬉笑怒罵,完全沒有一點規矩。劉邦雖然認識到這個問題,但並沒有好的解決辦法。正是叔孫通站了出來,表示“願徵魯諸生,與臣弟子共起朝儀”,為劉邦制定了簡單易懂的朝廷禮儀,使得劉邦十分滿意,認為從此才懂得了天子的威嚴。

叔孫通制漢禮一直為後世儒家詬病,很多儒生認為由於叔孫製出的漢禮,拋棄了祖傳的周公舊禮,是“徒竊禮之糠秕”,這種做法“未足以為功之首,而足以為罪之魁矣”。持這種看法的人其實相當迂腐,因為周公之禮被拋棄,根本不能怪到叔孫通的頭上。

叔孫通為劉邦制定禮儀是有條件限制的,那就是如劉邦說的“令易知,度吾所能行為之”。也就是說,劉邦需要的是簡單易懂的,自己和手下那幫大老粗兄弟們能夠掌握的禮儀。如果叔孫通照搬繁瑣的周禮,估計他早被劉邦踢到十萬八千里外了。所以叔孫通對古禮進行了有選擇性地繼承和發展,這是符合當時實際的。

蘇軾老先生對叔孫通一直是批判的,但對這件事,蘇老先生也說了實話。他認為“叔孫通制禮,雖不能如三代,然亦因時施宜,有補於世者。魯二生非之,其言未必皆當,通以為不知時變,亦宜矣。”對叔孫通的這次變通,蘇軾還是認可的。

(朝拜皇帝大典)

公元前200年十月,長樂宮落成,漢朝藉此機會舉辦了第一次朝拜皇帝大典。當作為贊禮官的叔孫通率領大臣們依尊卑高低各就各位,依次向劉邦跪拜時,劉邦不由得發出了“吾乃今日知為皇帝貴也!”的感嘆。

劉幫心裡清楚,現在的他已不再是泗水那個亭長了,他和他的漢朝需要一套維護統治的穩定秩序。這種秩序首先就是要明尊卑貴賤,保證下不能犯上,保證皇權的神聖不可侵犯,用禮儀來彰顯皇權的尊嚴。而叔孫通非常變通地完成了這個任務,為漢朝建立了一套維護統治的禮儀制度,叔孫通也因此被司馬遷贊為“稀世度務制禮,進退與時變化,卒為漢家儒宗”。

(尊叔孫通為聖的司馬遷)

我們知道漢朝是自武帝開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世人都將這件事歸功於董仲舒。但是董仲舒的思想是從哪裡來的?正是叔孫通將儒學與皇權相結合的嘗試。所以說西漢儒學政治化的奠基者是叔孫通,董仲舒只不過將其發展推動成為治國之策罷了。

隨著叔孫通被劉邦重用為太常,他為儒生們創造了通過入仕去實踐人生價值的榜樣和途徑,造成了“漢之儒者自叔孫通師弟子固皆以利祿為事”的局面,開了儒家以利祿事君之風。自叔孫通之後,趙綰、王臧、董仲舒、公孫弘等儒家傑出人物漸漸登上了政治舞臺的中心,他們也紛紛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去擴大儒學的影響,所以說叔孫通對儒家做出的貢獻極為巨大的。

(叔孫通)

叔孫通倡導的思想與那些呆板僵化的儒生有著很大的區別,具有一種革新進取的生機。

叔孫通認為“古人之所行者,亦與今世同”,在他眼裡,古人沒有什麼神秘的,能把古人的經驗教訓供今人借鑑,便是最好的師古,而並不是事事都要引經據典,追隨古人的做法。因此他提出的“道近不必出於久遠 ,取其至要而有成”的思想是非常具有前瞻性和科學性的。

叔孫通生活的年代,很多儒生只會死讀書,讀死書,事事泥古不化,很多儒生都是“非古不行”,其實這些儒生並不知道,歷史上從來不會存在一個他們想象中的、純以仁義禮樂治理天下的理想社會。所以這些不知道變通的儒生在叔孫通眼裡是不知時變的“鄙儒”,他們對現實社會的建設根本沒有任何有處。

(入仕的儒生)

有著正確儒學實踐觀的叔孫通在政治上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叔孫通是秦漢之際最大儒學實踐者之一。

他通過對儒生的培養與教化,通過自己的儒學實踐,為後世儒生樹立了儒家在政治上成功的榜樣。儒家再也不是當年孔老夫子周遊列國時被列國所拒絕的一家之言,而是可以在政治舞臺上進行從典章制度到意識形態的全方位的儒學實踐,並且能做到知當世要務,以致用為宗旨,與時俱進,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去影響改變君主和人民,乃至改變歷史進程。

叔孫通的變通並不是割斷歷史與現實的聯繫,而是主張根據時代的要求,去變革儒學中不合時的內容。叔孫通知道孔子推崇的周禮,也不是百分百的周朝禮儀,而是經過孔子完善後、充滿仁愛精神的周禮。所以儒家不能死搬硬套,抓著老夫子的東西不放。事實上叔孫通的儒家思想,代表的是一部分積極進取的儒生,代表的是儒學自身的一種可以與時俱進、不固步自封的態度。而這正是最質樸的儒學要義,也是叔孫通被尊稱為”聖人”的原因。


笑語千年


一樣話,幾樣說。同樣是易主,可以說是背主,也可以說是良禽擇木,還可以說是棄暗投明。特別是在古代,背主投敵是大忌,在儒家看來更是“人臣之首惡”。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同樣是多次易主,叔孫通為什麼沒有像後世的呂布那樣遭人唾罵?又是哪些人,因為什麼稱他為“聖人”呢?

一、知權達變、棄暗投明

叔孫通最早是秦朝的待詔博士,是考取了公務員,準備分配職務的。但秦二世也是爛泥扶不上牆,陳勝造反的時候,使者向朝廷報告了消息,秦二世就問身旁的一幫儒生們,儒生們都建議火速發兵,剿滅叛賊。秦二世一聽急眼了,龍顏大怒。叔孫通見狀,上前說道:“明主在其上,法令具於下,人人奉職,四方輻輳,安敢有反者!此特群盜鼠竊狗盜耳,何足置之齒牙間。”秦二世聽完這話才轉怒為喜,治了其他那些直言的儒生,賞賜了叔孫通。回去後,叔孫通就收拾行李跑回了老家。這次易主,用他自己的話說:“幾不脫於虎口。”他說謊,他逃跑,只是為了自保,沒有傷害任何人。秦二世這樣的主子已經爛透了,僅憑他叔孫通一人之力,跟著秦二世不但啥事也做不成,稍不注意就會丟了性命。

後來,叔孫通又去投靠了項梁;項梁戰死,他又去投靠義帝楚懷王;傀儡義帝被項羽遷往長沙,他又侍奉項羽;彭城之戰,劉邦率軍攻入彭城,叔孫通又投靠了劉邦。可以說這幾次的易主,情況基本與逃離秦二世大同小異,主上不明,而叔孫通洞若觀火,懂得趨利避害,懂得棄暗投明。

也許有人會說,叔孫通這是投機取巧,誰強就跟誰?那就看看接下來,劉邦在彭城被項羽打得大敗而逃,叔孫通怎麼樣?他是認準了劉邦,死心塌地跟著劉邦一塊西逃。“漢王敗而西,因竟從漢。 ”

叔孫通的數次易主,並非像後世的呂布那樣反覆無常、唯利是圖。叔孫通只是為了在亂世求自保,易主的同時沒有傷害任何人,是有自己原則的棄暗投明。所以,這些易主行為,絲毫不影響他後來的事業功績,也不影響時人、後人對他的人格評價。

其實現在的公司也一樣,領導要想留住員工,就要知人善用、人盡其才;公司發展要有前途,要讓員工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發揮自己的價值、獲得應得的待遇。如果那樣,誰還會三天兩頭跳槽找工作呢?誰不想在一個好公司裡安安穩穩地創造個人價值,實現人生理想呢?

二、諸生可笑貪君賜,便許當時作聖人

北宋的王安石有一首詩《嘲叔孫通》寫道:“諸君可笑貪君賜,便許當時作聖人。”是說叔孫通被人稱為“聖人”這件事的。劉邦統一天下後,當上了皇帝,就命令叔孫通制定一套屬於漢朝皇帝的禮儀制度。叔孫通不負聖望,帶著一幫書生們參考古制,果然搞出了一套禮法制度。使用一番後,劉邦很享受,心滿意足地說:“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立即提升叔孫通作了太常,賜給他黃金五百斤。叔孫通又趁機向劉邦推薦了他的一幫弟子及儒生們,劉邦就立即任命那些儒生們都做了郎官。叔孫通又把五百金都分給了那些儒生們。諸生皆喜曰:“叔孫生誠聖人也,知當世之要務。”這下大家明白了吧,是誰稱他為聖人?是跟著他的一幫弟子和儒生,都指望著跟著叔孫通升官發財奔前程呢。拍拍馬屁、吹捧吹捧實乃情理之中。

西漢的司馬遷也對叔孫通讚美有加,“希世度務,制禮進退,與時變化,卒為漢家儒宗。”稱讚叔孫通因時而變,為大義而不拘小節,稱叔孫通為“漢家儒宗”。

而北宋的司馬光對叔孫通就多有詬病,“叔孫生之為器小也!徒竊禮之糠枇,以依世、諧俗、取寵而已”,叔孫通的器度太小了!他只不過是竊取禮制中瑣屑無用的糠秕,藉以依附時世、迎合風俗、求取寵幸罷了。“夫大儒者,惡肯毀其規矩、準繩以趨一時之功哉! ”如果是真正的大儒,怎麼會破壞規矩道德,只是為了求取一時的功勞呢?

從歷史的傳統來看,叔孫通確實是稱不上聖人的。他的“聖人”頭銜頂多是在他得到劉邦重用時,作為當時儒生的領頭人,他的一幫弟子對他的一種稱讚和吹捧,其本人對後世的影響力微乎其微。

綜上可以看出,叔孫通的多次易主,實為知權達變、棄暗投明,並非無原則的賣主求榮、唯利是圖,這並不影響人們對他的人格道德評價。另外叔孫通作為當時儒生的領頭人,帶領一幫儒生們奔前程,儒生們稱他為“聖人”,實是對他的一種稱讚和吹捧。


水月觀


詞典對“聖人”的解釋:一指道德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二專指孔子;三指君王時代對帝王的尊稱;四指皇后、皇太后;五泛指佛、菩薩等得道者;六指對有異術的仙道、方士的尊稱;七是清酒的別稱,亦指酒之清者。通過比對叔孫通本人,他跟第一條有些靠譜。叔孫通智慧高超,但他多次背主,能不能算聖人,只有聰明的讀者看完本篇後才能作出判斷!不過,此公看人極準,從而迅速作出調整,凡人難以企及。

叔孫通一背其主秦二世

叔孫通,《楚漢春秋》作叔孫何(一說“通”為其字),生卒年不詳,約生於公元前245年,卒於約公元前190年,薛縣(山東棗莊滕州市官橋鎮)人。起初被秦始皇封為待詔博士,至秦二世即位被封為博士。胡亥只知道享樂,不問政事,將大權將與趙高把持。經歷漫長的統一戰爭,民生維艱,急需休養生息,但秦二世期間,政治更加嚴酷,導致陳勝吳廣揭竿起義。胡亥聽說有人造反,慌忙召集群臣商議。有些大臣紛紛上奏,陳言這次起義的嚴峻形勢,建議火速派兵鎮壓。聽了大臣們的奏請,胡亥忐忑不安,不知如何是好。叔孫通見皇帝嚇成這樣,趕緊啟奏:“此特群盜鼠竊狗盜耳,何足置之齒牙間?”。翻譯成現代漢語為:“(皇上不必緊張),他們不過是一群蟊賊而已,何足掛齒?”。並且又解釋道:現在上有英明的皇帝,下有完備的法律,派出去的官吏都忠於職守,四面八方都像輻條向著軸心一樣向著朝廷,在這種情況下,哪裡還有人敢造反呢!那些人不過是些雞鳴狗盜之輩,哪裡值得一提呢!各地郡守郡尉很快就會將他們逮捕問罪了,有什麼可擔心的!胡亥聽了他一番高談闊論,一顆懸著的心放了下來,對叔孫通心存感激並予以嘉獎,相反對那些“危言聳聽”的人全部抓起來問責。事後,僥倖回到住地的儒生責問他為什麼瞎說?叔孫通慶幸道:“迫在眉睫,若不胡說八道,豈能脫身?”,說完,他立即捲起行李逃走了。原來,他揣摩這個秦二世昏庸無能,遲早玩完,他就是要利用受嘉獎的機會逃之夭夭的。不久,秦二世被殺,秦朝危如累卵。

叔孫通二背其主項梁

叔孫通見秦二世無能,秦朝即將滅亡,不想就此葬送自己的前程,便逃回薛城故地,歸附盤據在薛城的項梁。項梁,泗水郡下相縣人,秦末著名起義軍首領之一,楚國貴族項燕之子,西楚霸王項羽的叔父。秦朝末年起兵於會稽,復立楚王即位,拜武信君。反秦戰爭中,頗有功勞。後因驕兵輕敵,大戰秦國名將章邯於定陶,消磨秦軍主力,兵敗身死。

叔孫通三背其主楚懷王

項梁因輕敵戰死定陶後,叔孫通並沒有為他殉節,轉投楚懷王名下,為之效力。

叔孫通四背其主項羽

楚懷王為義帝,遷至長沙,叔孫通看出來了,懷王只是個傀儡,跟著他沒什麼前途,因此沒有隨行前往,留下來侍奉叱吒風雲的項羽。叔孫通發現,項羽雖可稱蓋世英雄,然其人剛愎自用,恐難成大業,因此有心離開,另尋明主。高祖二年(前205年),劉邦率領諸侯進攻彭城(徐州)。叔孫通覺得劉邦這人雖說是混混一個,然很會用人,有擔當,定能成就大業。在劉邦率大軍進攻項羽,反被兵少將寡的項羽打敗的情況下,投奔漢軍並跟著劉邦敗逃。為了得到劉邦的青睞,他為劉邦舉薦了很多勇武之士。這些勇武之士為漢軍衝鋒陷陣,攻城略地,立功無數,從此劉邦對叔孫通格外器重,拜其為博士,封稷嗣君,所薦之人都享有很高的地位。當時叔孫通有弟一百多人,都沒有推薦,所薦勇武之士不過是與他毫無瓜葛的土匪、強盜,弟子們免不了對他有怨氣,叔孫通解釋道:“你們都是些儒生,打仗不行。劉邦與人爭天下,要的是能打仗的人,我不會忘記你們的”。

會來事,深得劉邦喜愛。

劉邦得天下後,在定陶被尊為皇帝。劉邦是個務實的人,不願為繁瑣的禮儀傷神,下令廢除秦朝的儀法。但是有一天,臣子們在酒宴上狂呼亂叫,酗酒爭功,還拔劍擊柱,無奇不有,根本不把劉邦放在眼裡。這件事發生後,劉邦覺得還是要制定一套禮法來規範君臣關係。叔孫通知道後,自薦為劉邦制定禮儀。他從魯地找了三十多個儒生,加上自已的弟子一百多人,根據劉邦的簡化思想,共同制定並排演禮法。

漢高祖七年,長樂宮建成。十月歲首新禮儀在朝會上正式使用。謁者執行禮儀,只聽一聲“趨”,負責保衛宮廷的騎兵、歩兵進入各自的站位;功臣、列侯、將軍以及其它軍官們都站在西邊,面朝東方;丞相以下各種文官都站到東邊,面朝西方;九行人設立九個儐相,專門負責上下傳呼;最後皇帝的車子從後宮出來,他貼身的人拿著旗子,傳話叫大家注意,然後領著諸侯王以下六百石官員向皇帝朝賀。從諸侯王以下所有人都誠惶誠恐,肅然起敬。君臣行禮後,又按嚴格的禮法擺出酒宴。坐在大殿上的人們都伏在席上,一個個按爵位高低依次給劉邦敬酒,待酒過九巡,謁者傳出命令“停止"。如果哪一個稍有不合禮法,負責糾察的御史立即把他拖出去,整個朝會無人敢喧譁失禮。劉邦見此情景,心滿意足地說:“今天我才體會到做皇帝的尊嚴!”。經此一事,劉邦更覺得叔孫通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馬上提拔他為太常,並贈黃金五百斤。乘龍顏大悅,叔孫通對劉邦說:“我的那些弟子跟了我好些年了,他們和我一道制訂了禮法,請陛下給他們一些官做”,劉邦立即答應了他的請求,封他們為郎官。回到住地後,叔孫通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弟子們,又將五百斤金(黃銅)讓給他們分,弟子們激動地說:“叔孫通真是個聖人!”。

漢高祖九年,又加封叔孫通為太子太傅。漢惠帝時,又幫其制定宗廟儀法及其它各種儀法,因此,深受皇帝喜愛,被司馬遷尊為儒宗。讀者諸親們,你們認為他算聖人嗎?


春秋風雲


我是帝國通史,我來回答:

叔孫通,在中國歷史上曾經風靡一時,但現如今卻名聲極小,這與他的傳奇人生儼然不相符。題主所說的叔孫通多次“背主”,應該辯證看待,因為這不應該成為叔孫通“瑕疵”的理由。叔孫通被尊為聖人,也是其自身確實過人之處。就叔孫通這個問題,我做三點分析:

01,時勢所迫之下的無奈之舉,不能一概而論。

02,一心為施展抱負而奔波的真實例子,代表著無數士子。

03,確定封建王朝的千年禮制,集儒家禮法之大成,被尊為西漢儒宗無愧於聖人之稱。

對於叔孫通,史書中有一句著名的評價,叫“秦實亡於叔孫通一言”,意思就是叔孫通的一句話造成了大秦帝國的覆滅,雖然有點滑稽,但卻是真實的歷史事件。

大秦帝國,就是所謂叔孫通背棄的第一個主,當時四起起義不斷,叔孫通等人被二世召去,眾人說要鎮壓起義二世不悅,叔孫通藉機言道不用太在意,二世很高興很賞識叔孫通,但結果是叔孫通立即逃走,大秦帝國在起義中覆滅。分析結果就一點,叔孫通背棄大秦,是因為已經看透這個腐爛的帝國了。

項梁、項羽、義帝,是叔孫通所謂背棄的第二波主子,項梁死後叔孫通投奔義帝,義帝失勢後叔孫通又投奔項羽。項羽如日中天之際,叔孫通又背棄項羽投奔了劉邦,這也就是所謂叔孫通多次背主的歷史背景。我分析答案就一點:良臣擇主而仕。叔孫通投奔項梁是因為起義勢大,他有可能施展自己的抱負,項梁死後義帝(楚懷王)是名義上的領袖,追隨他有可能施展抱負,追隨項羽亦然。

項羽此人眾所周知,無法做明主,而相對之下唯有劉邦最有資歷,於是叔孫通投奔了劉邦。劉邦一統之後,叔孫通官拜太常,一直致力於施展抱負,將自己的儒家禮法在大漢王朝擴展開來,確定了禮法秩序,為後世千百年的禮法奠定了基礎,這也就是他的理想抱負。

後世尊之為聖人,是因為叔孫通的經歷和為官作為,還代表著無數額後世文人的理想報復和志氣。加上叔孫通為官無瑕疵而且在大漢王朝一心忠君報國,被稱為漢家儒宗。


帝國通史


身在亂世,強者爭競,茫然求生,只要大節不毀,能隨世變通,傳法授道,以利天下治平的,仍不失為豪傑人物。

秦末漢初的叔孫通,山東薛縣人,初為秦待詔博士,陳勝吳廣起義的消息傳來,秦二世招集身邊的博士和儒生並問他們:“楚地派去守邊的士兵半路造反,已攻下蘄縣,攻入陳郡,你們說該怎麼辦?”眾儒生都說:“做臣子的絕不能興兵聚眾造反,對造反的絕不能寬恕,請陛下速派兵剿滅!”親二世聽了更是著急得不得了。這時叔孫通卻說:“儒生們都是瞎說。如今天下一統,各郡縣城池早已剷平,民間所有的兵器都已銷燬,這就早已向天下宣佈用不著這些東西了。當今上有英明的皇帝,下有完備的法令,派出去的官吏都效忠職守,四面八方一心都忠於朝廷,在這種情況下,哪裡還有人敢造反呢!那些人不過是偷雞摸狗的盜賊,哪裡還值得一提呢!各地的郡守縣令們很快就可以把他們逮捕問罪了,有什麼可擔心的!”秦二世一聽轉怒為喜,連說講得好。他又挨個問眾儒生,有的仍固執己見說是造反,有的說是盜賊。結果秦二世讓御史把那些認為是造反的都抓起來投進了監獄,說這種話根本不是他們所該講的。而那些說是盜賊的都什麼事沒有了。為此秦二世特賜給叔孫通二十匹絲綢和一套新衣服,並把他升為博士。叔孫通出宮回到家,儒生們都斥責他會拍馬屁,叔孫通卻說:“你們不知道,我不這樣說,也差一點兒就掉入虎口了。”說完就趕忙捲起行李逃走了。等他逃到老家薛縣,薛縣已歸起義軍佔有,項梁來到薛縣,叔孫通就跟了項梁。後來項梁在定陶戰死,他又投靠了楚懷王,等到楚懷王被封義帝遷往長沙後,叔孫通就跟上了項羽。當劉邦率各路諸侯攻下彭城後,叔孫通又投降了劉邦。至此不論劉邦勝敗,叔孫通就一直跟上了劉邦。劉邦討厭叔孫通總是穿著一套儒生服裝,叔孫通就改穿楚人打扮的短衣服,讓劉邦看著高興。當叔孫通投靠劉邦時,跟著他一道來的有一百多個弟子,但叔孫通一個也沒向劉邦舉薦,而是專門向劉邦舉薦了一些舊日的土匪強盜。他的弟子在背後都罵他,他卻說:“現在用不上你們,過後我是不會忘了你們的。”劉邦就讓叔孫通當博士,賜號稷嗣君。漢高祖五年,劉邦統一了天下,但天下初定,君臣之禮未定,在一次慶祝宴會上,大臣們洶酒爭功,狂呼亂叫,甚至拔劍擊柱,沒有一點兒禮法。劉邦很討厭,就招來叔孫通,讓他制定一套簡便易行的君臣禮儀。叔孫通乘機推薦了一大批包括自己弟子在內的儒生,要求讓他們和自己一道制定禮儀,得到了劉邦的同意。叔孫通就到曲阜找儒生,有兩個儒生拒絕參加,罵叔孫通侍奉主子已有十多個了,都是靠拍馬屁得寵,為他們所不恥。叔孫通卻笑他們是榆木腦袋,不懂時代變通。最後叔孫通結合夏商周和秦朝時的禮儀,創出了一套簡便易行的禮儀,並組織一百多儒生在長安演習了一個多月。劉邦看了以後,就讓他組織群臣排練演習,準備十月朝會正式使用。漢高祖七年,長樂宮建成,各地諸侯和朝廷大臣都來參加十月朝會,在朝會上嚴格按演習的禮儀進行,自始至終都沒有一個敢失禮喧譁者。最後劉邦心滿意足地說:“今天我才體會到了做皇帝的尊貴。”於是他立即提升叔孫通為太常,還賜給他五百金。叔孫通趁劉邦高興之機就舉薦說:“我的那些弟子已經跟了我好多年了,是他們和我一起制定的這套禮儀,請陛下也能給他們一些官做。”劉邦當即任命那些儒生都做了官。叔孫通出宮後將賞賜的五百金都分給了儒生們,儒生們都很感激地說:“叔孫通可真是聖人,他能把握住形勢的需要。”高祖九年,劉邦又讓叔孫通做了太子太傅。後來劉邦想改立太子,叔孫通以春秋晉國驪姬之禍,秦朝沒早定太子致趙高篡詔立胡亥等教訓諫阻劉邦,使劉邦最終取消了更換太子的念頭。劉邦死後,漢惠帝即位,又著叔孫通制定了祭祀宗廟的儀法和其他方面的禮法。漢初之所以能達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使社會禮法秩序井然,叔孫通當居功至偉。

禮施已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後。禮為經國家定社稷的根本,叔孫通以自己的博學,能在大亂初平的西漢,很快適應社會需要,制定出一套很適合社會需要的禮儀來,為社會的穩定有序,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為生存,叔孫通儘管生逢亂世多次投主,卻無傷大雅,不是有句話說得很好嗎:“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仕”。因此司馬遷、班固等人都對叔孫通評價很高,說他“希世度務,制禮進退,與時變化,卒為漢家儒宗。”而那些受封賞的儒生們更是稱叔孫通為聖人。但北宋史學家司馬光卻指責叔孫通制訂禮樂只為逞一時之功,其結果使古禮失傳。世易時移,能隨世所需,制訂出當世更適合的禮法,不是很好嗎?司馬光是不是有點兒太守古追古了?


sunjin72976689


秦朝末年是一個激烈聚合的年代,很多人都被捲入歷史的大潮流之中,生死存亡是一件大事。秦朝末年的叔孫通是一個能言善辯之士,善於把控形勢,看人臉色辦事,左右逢源,能被一部分人稱之為“聖人”,自然有其獨到之處了。

叔孫通審時度勢的結果是:不停的跳槽!

五易其主。

叔孫通是一個儒者,同時又是一個縱橫家,非常善於改變自己的立場,他五易其主,每一次都是“英明的決策”。

第一次易主。

叔孫通是山東薛縣人(今天山東棗莊薛城區),他通曉儒家經典,因而被秦朝選拔到中央政府擔任待招博士,這時的他也就是混碗飯吃,然後給皇帝講解一下儒家學說而已。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了,佔據了不少地方。秦二世急的沒有辦法,急忙召見了了幾十個博士討論如何處理這件事情,畢竟秦朝的準備戍守邊疆的士兵反叛了。博士們眾口一詞要對叛亂者進行鎮壓,這讓秦二世臉色非常難看,畢竟他老爸秦始皇在世之時沒有自己的軍隊反叛過,面子上非常難看。(叔孫通先後五位主人,秦二世、項梁、楚懷王、項羽、劉邦形象圖)

叔孫通善於審時度勢,他立馬出來反駁那些將“陳勝吳廣起義”定性為“叛亂”的博士們,稱這些起義的人只不過是一些“盜賊”,調集軍隊鎮壓就行了,秦朝的軍隊怎麼可能造反吶?秦二世也夠心很毒辣,詢問了所有的博士,宣稱是秦朝士兵反叛的博士一律處死,稱“盜賊”的博士都活了下來。

叔孫通由於稱起義為盜賊,秦二世賞賜了他二十匹絲綢,一套新衣服,提升為“博士”。但叔孫通被提拔之後早就看清了秦朝早晚要滅亡的局勢,趁機捲鋪蓋捲逃跑回到了山東老家避難去了。一旦秦二世清醒過來,叔孫通難免人頭落地!

三次易主。

叔孫通回到老家後,投降了楚地的起義軍,正好項梁來到薛縣,他就追隨了他南征北戰。不巧的是項梁在山東定陶被殺,叔孫通又追隨了楚懷王。項羽大封天下諸侯王之後,楚懷王被封在長沙,因為叔孫通曾經追隨項梁的緣故,被項羽留下來,侍奉項羽。

叔孫通是一介書生,在戰爭年代基本上沒有多大用處,是一個打醬油的角色,身不由己,三易其主。

投降劉邦。

劉邦趁著項羽在齊國大戰之時,攻佔了項羽的老巢彭城(今天江蘇徐州),叔孫通又趕忙投奔了劉邦。在這次易主之時,叔孫通還是有英明決斷的。項羽擊敗劉邦,叔孫通不敢再次歸降項羽,歸降的結果肯定是被誅殺了,只好死心塌地追隨劉邦了。

在一個戰亂年代的書生,能夠存活下來就不錯了,投降易主是那個時代的常態,關鍵是最後投降到劉邦集團,劉邦有容人之量,心胸比較寬廣一些。

審時度勢。

叔孫通善於察言觀色,他在漢軍中經常穿著“儒生”的打扮,劉邦看他非常不順眼,於是他改穿楚地的服飾,這下劉邦非常高興,叔孫通也在劉邦哪裡留下了好印象。

追隨叔孫通的儒家弟子有一百多人,都跟著劉邦。叔孫通作為一個謀士,經常向劉邦推薦一些地方上知名的強盜、盜賊給劉邦,劉邦也非常高興。而追隨叔孫通的一百多人,他一個也沒有推薦,這惹起了這些儒家學者的不滿。

叔孫通對他們很是瞧不起,他這樣解釋為何不舉薦這些書生給劉邦:

漢王方蒙矢石爭天下,諸生寧能鬥乎?故先言斬將搴旗之士。諸生且待我,我不忘矣。(《史記》)

這些書生在戰爭年代基本上是一無是處,舉薦他們給劉邦的那些人都是上戰場征戰的,舉薦他們的時機不對,你們這些書生要等待時機的到來!

劉邦打下天下之後,那些將領功臣們都想著封侯和榮華富貴,劉邦對他們暗生嫌棄。叔孫通察言觀色,已經覺察到了劉邦的變化,這是要“鳥盡弓藏”啊!


制定禮儀,被稱“聖人”。

劉邦天下初定,需要制定一套禮儀制度,讓天下人都遵循,同時要讓劉邦滿意。於是乎,叔孫通跑回到曲阜召集儒生,按照周朝、秦朝的禮儀制定漢朝的禮儀制度。當時在孔子老家召集了三十多個儒生,其中有兩個不願意跟隨,他們稱:

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諛以得親貴。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傷者未起,又欲起禮樂。

曲阜的兩個儒生稱叔孫通起碼背主有十次了,每次都是阿諛奉承權貴。天下剛剛平息戰亂,制定什麼禮樂吶。對那些直指自己缺點的儒生,他一笑置之,說他們跟不上時代的節奏啊。

公元前200年,長樂宮建成,叔孫通制定的漢朝的禮儀也通過了劉邦的審查。10月,劉邦舉行大朝會,各級官員、諸侯都按照制定的禮儀進行,一切進行的井井有條,滿足了劉邦的帝王享受。大朝會舉辦成功,劉邦非常高興。(《漢殿論功圖》,劉邦建立漢朝,武將們為了爭功拔劍,叔孫通趁機奏請制定朝廷禮儀,以劉邦的皇帝為尊位)

叔叔通趁熱打鐵,向劉邦舉薦這些追隨自己制定禮儀的那些儒生們。劉邦也有意提拔儒生到朝廷中來,藉以打壓那些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們”,立馬同意讓叔孫通一起的100多儒生,全部都成為“郎官”,都是劉邦的侍從官員。叔孫通向儒生們宣佈劉邦的命令,同時將劉邦賞賜給自己的500金全部分給這些儒生。

叔孫生誠聖人也,知當世之要務。

這些曾經埋怨叔孫通的儒生們這時才感覺到叔孫通的“偉大”,他們不但高官得坐,而且有“金”,能不感恩戴德,稱他為“聖人”嗎!


在秦末漢初那個混亂的年代,叔孫通總是能審時度勢,不斷跳槽,每次都能將自己的價值最大化,並將儒家書生們引薦到漢朝的朝廷之中來,被稱作“漢朝儒宗”。


穿越再現彼岸


鬼谷子認為捭闔之術,是萬物運行的一條普遍法則,是各種事物運動發展變化的規律,捭闔就是變動陰陽干擾自然順序,就是用開閉之法促進萬事萬物的發展轉化。我們把長生、安樂富貴、尊榮、愛好、財力、得意等分為陽類事物,把死亡、憂患、貧苦、侮辱、失意、有害等歸為陰類事物。在使用捭闔之術遊說的過程中,先把握對方的內心,已確定對方是喜歡陰性事物還是陽性事物。在與處於仰陽勢,內心積極的人談論時應從大處入手,選擇大道理來引導對方。與喜歡陰性事物的人談論時,應從小處入手用瑣碎卑微的內容,用具體細小的事例來引導對方。因此可以說,用捭闔之術去遊說,沒有試探不到的真相,沒有不聽從我們決策的人,沒有不能說服的人。用捭闔之術去遊說,可以說動每個人,可以說動每個有封地的大夫,可以說動每個諸侯國的君主,可以說動天下的霸主。

叔孫通一生先事秦而後輔漢,兩代為官都能紅極一時,最初叔孫通因為有文才而被秦朝朝廷徵召,後來秦朝滅亡叔孫通又曾協助漢高祖制訂漢朝的宮廷禮儀,成為西漢開國之初的一位引人注目的角色。但人們對他評價歷來褒貶不一。司馬遷譽之為因時而變,為大義而不拘小節,稱其為“漢家儒宗”。而司馬光則責之制定禮樂只為逞一時之功,結果使賈古禮失傳。究竟孰是孰非,我們只能從真實的歷史背景中去尋找答案。

孫叔通是秦二世時的儒士,被任命為待詔博士,適逢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天下紛紛響應。秦二世知道後十分憂慮,便召集待詔博士和儒生們詢問對策,三十多名博士和儒生異口同聲說:“百姓造反。這是不能赦免的死罪,希望陛下趕快發兵討伐。”秦二世聽後勃然大怒。叔孫通見狀上前說道:“如今天下合為一家先帝毀掉郡、縣的城牆,銷天下的兵器,向天下表示不再用兵打仗了,況且我朝上有聖明天子,下有完善的法律,人人盡職守法,四海安寧,何人會造反,這不過是些偷雞摸狗的小賊罷了,不足掛齒。”

二世轉怒為喜。有頭腦靈活的儒生們見狀,很快轉過彎兒來,複合叔孫通說起義者不過是盜賊,而腦筋僵硬的仍堅持說是百姓造反,於是秦二世便把說造反的都關進監獄,賜給叔孫通二十匹帛和一件衣服。

當時便有人罵叔孫通是“阿二世”即阿諛奉承之人。叔孫通沒有理會,因為他是聰明人,知道秦二世的這個政權已經沒有希望了,沒必要嚴肅對待。後來秦朝敗亡,叔孫通便帶著儒生們逃出咸陽,先是投奔項梁,項梁死後又侍奉楚懷王,後來又投奔劉邦。他知道劉邦最是討厭儒生,見到儒生便把他們的帽子摘下來往裡邊便溺,以侮辱儒生。叔孫通脫掉儒裝改穿短小貼身的衣服,這令劉邦很是高興,叔孫通既不向劉邦宣講儒家,也不向他推薦自己的學生,而是向劉邦推薦那些盜賊出身,善戰的壯士,這讓劉邦更是高興,拜叔孫通為博士。

叔孫通的學生們飽受冷落,暗地裡罵他。叔孫通聽到後便對學生說:“漢王正冒著槍林彈雨爭奪天下,你們這些儒生能上陣殺敵嗎?你們跟著我,我並沒有忘記你們。”待劉邦平定天下,那些跟隨他打天下的沒有知識的武夫,根本不懂什麼是規矩,在朝堂上喝酒爭功,醉了就大喊大叫,甚至拔劍砍大殿上的柱子,劉邦看著亂糟糟的景象,頭痛不已。此時叔孫猜準了劉邦的心思,便對劉邦推薦儒家思想稱:“儒家雖不能奪天下卻善於守城。”劉邦同意後,叔孫通與魯國的儒生和自己的學生一起斟酌古代和秦朝的禮儀制度,因時制宜,制定了一套切實可行的禮儀制度。從此,大臣們上朝都嚴格遵循禮儀,稍有越軌便被一旁監視的御史拉下懲治,人人心中畏懼,朝中氣象大為改觀,劉邦看著馴服的臣民方才感慨道:“我直到今日才知道天子的尊貴呀!”

於是他便賜封叔孫通為太常,又賜金五百。叔孫通見時機已到,這時向劉邦才提出:“臣的學生們跟隨臣多年又和臣一起制定禮儀,希望陛下給他們封官。”劉邦此時已從心裡喜歡儒生了,便把叔孫通的學生們都封為郎官。叔孫通又把劉邦賜賞的五百金分給學生,學生們這才明白叔孫通的用意,都高興的說:“叔孫通先生堪稱聖人,懂得這世界的事情和規律。”

鬼谷子雲:“捭闔者,道之大化,說之變也。必豫審其變化。志意、喜欲、思慮、智謀,皆由門戶出入。故關之以捭闔,制之以出入。”使用捭闔之術,使事物轉化,是陰陽之道的關鍵。靈活變通,把握人心,也把握事物的關鍵。叔孫通可能並非聖人,但他的確知曉權變之奧秘,以一人之身,能夠適應秦二世之昏,項羽之威,劉邦之薄,在那樣一個天下大亂,文人遭劫的時代,不只苟全性命,還能處處得意。這一切都取決於他很好地握住了,變與不變的尺度,所謂“變”就是在琢磨君王的脾氣,秉性,好惡的基礎上,不斷改變自己的言行加以應對。


大鵬帶你看古建


叔孫通,《楚漢春秋》作“叔孫何”,生卒年不詳,秦漢時期薛縣人(今山東省棗莊市滕州市官橋鎮)。

叔孫通是秦朝待詔博士,陳勝、吳廣起義時,秦二世召集了身邊的博士們進行討論,秦二世問他們“現在有人造反,我們需要怎麼應對?”問完,眾多博士就開始說到“這種造反的亂臣賊子應該趕快派兵去鎮壓。”聽完,二世很是著急,這時,叔孫通卻走到堂前說到“他們說的有欠考慮,現在天下非常太平,百姓都歸陛下您管,根本沒有什麼要造反的人,陛下不要擔心。”皇帝聽後很高興,立馬將叔孫通封為博士,並賞賜了布匹和一套衣服,並把之前說有造反的博士們抓起來。

後秦亡,叔孫通投奔了項梁,項梁死於定陶;叔孫通又跟了項羽,替項羽做事;又過了一段時間,劉邦進軍彭城,他又去效力於劉邦。

因為當時劉邦一直很討厭文人儒生,叔孫通為了保全自己性命並創造機會,就脫去了原有的服裝,穿上了短衣見了劉邦,果然劉邦看到他後很是高興。

叔孫通經常推薦一些武夫給劉邦,大部分都是可以上陣打仗的一些人,不過當時,叔孫通還有很多學生,他的學生很不理解,為什麼跟了這麼久的老師不推薦他們,叔孫通轉而告訴他們“現在正是爭奪天下的時候,你們儒生哪裡打得了仗呢,真正需要的時候會推薦的”。

劉邦奪得天下建立漢室,漢室的武將居多,舉行宴會的時候,漢朝的開國功臣們吃飯吃酒到興奮的時候,舉止粗獷豪氣,還老是在宮中瘋狂歡呼亂叫,一個個都來爭搶功勞,朝堂一度無法控制。高祖劉邦看到這樣的景象,很頭疼,叔孫通立馬察覺到,便說“陛下,朝堂現在這般鬧哄哄應該需要制定一套禮儀。”劉邦聽了非常高興,就讓叔孫通去辦了。

叔孫通受命後,立即召集了二三十名儒生,又把自己的百餘名學生叫過來一起定製禮制。他先對儒生們講了制定朝儀的大略,後逐條講解,共同商定。接著又在郊外一寬敞的場地進行演練。在廣闊的草地上,他將許多竹竿插在地上當做位置的標準,又用編線搓成繩索,橫縛在竹竿上面,並把它們連結起來,分劃地位,再把剪下的茅草捆縛成束,一束一束的豎立起來,作為尊卑高下的次序,這景象歷史上叫綿蕞習儀。

到長樂宮建成後,文武百官都來朝賀,因為禮儀的施行,以前的喧譁聲沒有了,朝臣站在兩邊,鄭重肅穆。諸侯一一鞠躬向高祖劉邦恭賀,高祖先行表示謝意後,諸侯才敢起身。

高祖劉邦就坐宴飲的時候,因為旁邊有人監察禮儀的御史,大臣們不敢擅自先吃,而是按照先尊後卑的順序。如果要是有醉酒的臣子,便會將他請出去殿外。高祖見這般景象很滿意,他說:“七年了,我才感受到皇帝的尊貴。”過了幾天後,叔孫通就被任命奉常,並賞賜了黃金,後來,叔孫通還為漢朝指定了很多禮律。

漢朝禮制的施行成為了叔孫通的最大貢獻,正是他的“禮”也為漢室的政治穩定起了很大的作用。叔孫通是一個圓滑而又現實的人,他懂得為自己創造機會,從秦朝的博士到項羽麾下再到漢朝的博士都在體現這一點。雖然後世對於叔孫通褒貶不一,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他的禮制確實成功了,並被後世所效仿和延續。

後世對叔孫通的作為亦有不同看法。司馬遷稱讚叔孫通因時而變,為大義而不拘小節,稱叔孫通為「漢家儒宗」。司馬光則指責叔孫通制訂禮樂只為逞一時之功,結果使古禮失傳;又認為他對漢惠帝建原廟的建議是教導漢惠帝文過飾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