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的“內傳小架”與“外傳大架”的由來

太極拳的“內傳小架”與“外傳大架”的由來

一、楊氏太極拳的“內傳小架”與“外傳大架”的由來與繼承

楊祿禪的“內傳架”與“外傳架”。在楊祿禪時期,楊式太極拳的“大架”是一種比較慢的入門的拳架或套路,柔和緩慢、舒展大方、體用兼備,可以傳給入室弟子之外的徒弟;而“小架”也稱“內傳架”,是一種動作比較快的拳架(套路),技擊性強,僅傳給少數得意的入室弟子。也就是說,小架在入室弟子中擇人而授,並不是每個入室弟子都可以傳的;在吳氏太極拳中“小架”稱為“吳氏快架”。

楊祿禪先師傳的“內傳小架”,得自陳長興。陳長興是陳家溝此架之第六代唯一傳人,其陳家溝此架第一代陳奏庭則在明末得自河內縣千載寺太極宮的董秉乾老道(分別得傳十三勢軟手、通背拳、及各種器械包括春秋大刀),清初又隨王宗嶽另一弟子蔣發深造十三勢軟手(內傳小架),此內傳小架是張三丰祖師所創,後由雲遊道人父女倆在山西傳汾州府汾河小王莊七世祖王宗嶽,王宗嶽先後傳博

公道長、董秉乾老道及蔣發。當時楊祿禪在北京清朝旗營的弟子萬春、凌山、(吳)全佑及楊露蟬子楊班侯、楊健侯及健侯子楊少候、楊澄甫祖孫三代皆練此架。

楊祿禪去世後,他的第二、三代傳人發展了其“內傳小架”與“外傳大架”體系。楊家幾代人的拳架體系變化如下:

1、楊家第一代。楊祿禪宗師時期主要有“外傳架”即“大架”與“內傳架”即“小架”兩種架;

2、楊家第二代。(1)楊班侯拳架。楊班侯綜合“外傳架” 與“內傳架”而創“中架”、“提腿架”等,如楊班侯傳給李萬成的拳架包括:大架、中架、小架(也稱高架)、快架、提腿架、楊氏炮捶和撩胯掌等。不過楊班侯的小架實際上是“高架”套路,可以站在方桌上練習,動作幅度慢,姿勢高,速度慢。(2)楊建侯拳架。楊建侯綜合“外傳架” 與“內傳架”而創“中架”,他還創新和發展了原楊氏的看家套路“內傳小架”,稱之為“楊式太極拳第三趟”①

3、到楊氏第三代楊少侯、楊澄甫時,楊少侯僅練原“內傳架”即小架,楊澄甫先生則在原“外傳架”即原“大架”、原“內傳架”即“小架”及其父楊建侯創的“中架”基礎上,復創“楊澄甫氏大架”。值得提醒的是:楊健候之中架、楊澄甫之大架,與原外傳十三勢架也有關聯,是在原外傳架及內傳架等的基礎上改創的。

楊家第二代和第三代的拳架缺乏整合。事實上楊少候從來就只練楊露蟬的快架,楊班候根本沒練過其弟楊健侯創的中架,也可能楊健侯創中架時,其兄班候已不在世,而楊少候只練快架,並未練或傳其父楊健侯創的中架,更未練比自己小17歲的胞弟楊澄甫創的大架。楊氏太極拳的著名傳人田兆麟隨楊健侯學過中架,楊少侯的小架,又隨楊澄甫學了大架。田兆麟未能瞭解到楊祿禪從陳長興那兒還學了原“外傳大架”。加上楊澄甫先生有了自己的大架,為了推廣以自己姓氏命名的拳架,沒有將原“外傳大架”傳給田兆麟。由於田兆麟對楊少侯傳的“內傳架”(小架),十分珍視,不輕傳,以致其子田穎嘉先生只記得一個開頭,未能傳下,也實屬遺憾。

值得說明的是:楊澄甫和吳鑑泉兩人為了使太極拳更適合一般人練習,後來教人時把發勁、跳躍的動作去掉,改變為輕靈柔和、式式均勻的慢架子,而在一些課程中還傳授快架子。楊澄甫的哥哥楊少侯堅持不改,根本看不上原外傳架,甚至看不上自己父親健候創的中架及小自己二十一歲的弟楊澄甫的大架,一生只練伯父楊班侯傳的(內傳架)小架。他說:“要改你們改,我不改,要練楊氏太極拳必須按原來的練法來練。”他教學生都教原始拳路。由於楊少侯脾氣很暴,教學時,學生一下子領會不了,他就動手打,人家受不了。所以雖然他的功夫很好,但跟他學的人很少。楊澄甫脾氣非常好,教人也很耐心,開始教慢架子,也教快架子。據說後來他胖了,不教原始的快架子了,故現在還未見楊氏快架子整理出來。(見嚴翰秀著《太極拳奇人奇功》)。這裡“原始拳路快架子”就是楊祿禪當年的“內傳小架”。

顏紫元先生的太極拳業師馬公嶽梁說:“我經常看見楊澄甫去鑑(泉)老家裡和鑑老一起推手。我親眼看見過他打楊氏快拳。他死後,楊氏快拳也就失傳了。”(見《武術健身》1992年第6期。)馬嶽梁親眼看見楊澄甫打楊氏快拳,應當是楊氏早年在北平體育研究社授拳時期,楊氏體態尚未發胖,打楊氏快拳應該是非常輕鬆的。馬公在談到吳氏快拳的來源時,就楊氏快拳現在稀傳的原因,曾說過:“當年楊氏太極拳傳人楊少侯、楊澄甫和吳氏太極拳傳人吳鑑泉在北京體育研究社教授太極拳時,都有發勁、跳躍的動作,有這種發勁、跳躍動作的就稱為太極快拳。”

太極拳的“內傳小架”與“外傳大架”的由來

二、“內傳小架”與“外傳大架”的傳播。  楊健侯、吳鑑泉、楊澄甫之所以分別創編了楊氏中架、吳氏慢架、楊氏大架是為了適應環境的變化,這點在馬、吳二老著作也作了說明,也即為了適應王公貴族們學拳及面向大眾,中架、慢架及大架相對小架(快架)來說比較易學、易推廣,楊澄甫創了大架,其祖父二輩留下的快架、中架也就不傳了,中架目前大概也只有田兆麟一支(楊健侯所傳中架)、賈治祥一支(楊班侯所傳中架)等尚有練習;楊祿禪所傳的小架(快架)在楊式嫡系親屬傳人中已經絕傳。董英傑因聽說過楊氏曾有快架,惜失傳,便自創“英傑快架”,但與楊露蟬傳下的是二回事。根據顏紫元先生的考證,他認為: 1、原“外傳大架”,只有楊班候之子楊鳳侯將原“外傳大架”傳給了李景林,李傳姜容樵,姜傳沙國政而得以保存下來。即目前在楊氏中有沙國政在河北傳人傳下。2、原“內外小架”,在吳氏中有常遠亭及白雲觀道人二支中傳下,也稱為“全佑老架”。鑑泉宗師一支中僅馬公傳下,茂齋宗師中僅大連鄭氏傳下,遠亭宗師中僅戴筆傳下。在太白山道人的傳人中,有遵化姚氏一支傳人中傳下。然觀鄭氏、戴筆的拳架,均有變化,估計與全佑傳授時保守有關。 顏紫元的觀點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是根據本人的考證,大陸境內有三支楊氏傳人在傳授楊氏小架:1、楊露禪--楊少侯--張虎臣--王秀田--錢峰;通州區武協副主席錢峰在他的博客上稱他是楊少侯活步小架太極拳傳承人。錢老師身兼楊少侯小架太極拳研究培訓中心主任、北京市武協楊式太極拳研究會。 2、楊露禪--楊少侯--張簡--丁宗正--於學模。據於學模的入室弟子羅業文講,楊澄甫弟子徐岱山與楊少侯私交甚密,少侯是徐岱山拳場常客。也就是在拳場徐岱山弟子張簡很得少侯喜愛,親授其太極小架。於學模在2000年幸遇丁宗正老師傳授小架太極拳,2005年.2006年曾在河北永年舉辦的“濟南永年太極研究會交流大會”上 應邀作了表演②。由楊少侯所傳承的小架,因受封建門派思想束縛,以及眾多歷史原因,傳播的範圍甚小,如今有據可考的上海、貴州、河北不多的地方,尚有傳承痕跡。③3、楊露禪--楊班侯--李萬成--賈志祥--賈安樹。不過根據賈志祥、賈安樹以及他們的弟子演練的小架視頻,其小架與錢峰和於學模的有很大的差別。

楊少侯所傳授的小架是不是原汁原味的“內傳小架”,或者少侯根據自己的理解對其父親楊祿禪的小架進行了改編?本人還需繼續深入考證。楊少侯的兩支傳人錢峰和於學模的小架在風格、動作姿勢和勁路上差別也很大。為什麼同是楊少侯所傳的小架有如此大的差異?到底哪支得到的是真傳?會不會楊少侯對不同的人教的拳架不同?這些問題讓人費解。更令人驚訝的是,楊班侯傳給李萬成這一支的小架與楊少侯的傳人的小架差別更大,從賈安樹和錢峰的小架視頻來看,他們就是兩套完全不同的“小架”。 另外,廣西的陳雄老師也教授小架(快架)108式,據陳所說,他是跟著北京的一位老師學的,這位老師是誰,他至今不願意透露姓名,但是陳老師所得到的小架與上述楊少侯的傳人和楊班侯傳給李萬成的小架有著天壤之別。 顏紫元還認為,吳圖南先生也從楊少侯的弟子東潤芝學少侯的“小架”,其小架拳在其《太極拳研究》一書中有,與吳氏馬公所傳的快架有不少相同處。可惜吳圖南也未能傳下,目前傳下的是吳圖南自己改編的“吳圖南式小架”,此“吳圖南式小架”又與其八十年代末拍的小架視頻又不相同,總之,吳圖南的六十年代的小架拳照、其八十年代末拍的小架視頻及與其再傳弟子的小架視頻均不相同,如果不是東潤芝傳了其三個不同小架的話,那就是說明“吳圖南式小架”沒有穩定性與連續性。

太極拳的“內傳小架”與“外傳大架”的由來


三:吳氏太極拳與“內傳小架”與“外傳大架”的關係。 吳氏太極拳則始自吳鑑泉。吳鑑泉是從其父(吳)全佑那兒學得楊氏太極拳,在被稱為“吳氏太極拳”前,已繼承了其父親吳全佑的“大架、小架”,大架也稱外傳架,小架稱內傳架,均是吳全佑當年在清朝的旗營裡學自楊祿禪先師的。吳鑑泉對家傳的太極拳加以充實和修改,去掉重複和跳躍動作,使拳架更加柔化,然後形成自己的風格,逐漸形成吳氏太極拳流派。(注:其父親吳全佑系楊露蟬(亦作禪)在北京授拳時的得意弟子,後從楊氏次子楊班侯繼續深造。)

吳氏太極拳的傳人將楊祿禪當年的“內傳小架”保留了下來。(吳)全佑十八歲始在旗營學了八年楊祿禪“外傳大架”後,才從楊祿禪處學到“內傳小架”,吳鑑泉宗師未因創了吳氏慢架而將“內傳小架”丟掉,當然也十分保守,不輕易傳人。如同民國初期,對於楊祿禪開啟的張三丰武當內家太極拳學派已經大行於世,並且楊氏三代人都得到了極大利益,而陳家溝卻默默無聞,楊敞詩句中有“誰料豫北陳家拳,卻賴冀南楊氏傳。”為此,老病之時的陳鑫還倍感憤慨。出於同樣的原因,為了避免楊家說“搶飯碗”全佑開始不授徒,只傳獨子吳鑑泉一人。六十歲後因一樁意外之事,方決意開始接受徒弟,也是傳的外傳“大架”,僅極少數徒弟得傳“內傳小架”,而且是十分粗糙的“內傳小架”,與傳子的精微程度不同。現“內傳小架”又稱“吳氏快架”。

吳氏太極拳的掌門吳鑑泉晚年定型的“吳鑑泉氏架”則由“內傳架”即“小架” 直接變化而來,每招每勢都對應而來,架子上並未擴大,有的甚至更緊湊,故吳氏太極只稱“快架”、“慢架”,不稱大架及小架。

北派吳氏太極是吳鑑泉與王茂齋、夏公甫等師兄弟一起改創的,也是在原外傳架及內傳架的基礎上改創的,也稱為“吳氏方架”。當時吳公儀等都學了,後來吳鑑泉宗師南下,又據純“內傳架”進一步修正其早期與師兄弟一起創的“方架”,並終於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初定型,此吳鑑泉架每招每勢均是純從原內傳架上變化而來,不帶任何原外傳架的因素(顏紫元按:此時鑑泉宗師留下的拳照有所不同,可見吳氏太極拳架是個不斷完善的過程)。吳氏太極拳定型後,既可取代原外傳架作為更好的基礎架,又因貫以“吳”姓,自然就毫無理由再去傳原外大架了,至此,原外傳大架在吳鑑泉一支中被丟棄。

北派吳氏方架,雖是吳鑑泉早期與幾位師兄弟的集體創作,但其師兄弟既感激吳全佑師恩,又敬佩少師吳鑑泉的功夫,故仍以“吳”姓稱之。(顏紫元按:從楊禹廷談話錄中可知,楊對師伯吳鑑泉是佩服至致的。另注:吳鑑泉隨父學拳早於全佑其他弟子,故為師兄。)

吳鑑泉的兒子吳公儀因不到二十歲就應聘獨自在外傳拳,故其練得仍是“方架子”,即練的是其三十歲前吳鑑泉還未最後定型的拳架。公儀曾在黃埔軍校教拳,人數眾多,故有分解動作的必要。在此基礎上又形成“吳公儀拳架”。“吳公儀拳架”與原先吳氏方架是有區別的,其全套拳架照在上時間八十年代吳公藻著的《太極拳講義》一書中有。吳公儀可能由於生活忙碌的原因,一直沒有練其父晚年最終定型的拳架,而其弟公藻、妹英華及妹夫馬嶽梁等都練鑑泉宗師晚年定型的拳架,且無絲毫改變。究其原因,正如馬公對筆者所言的:鑑泉宗師晚年定型的拳架,每招每勢都是來自“內傳架”即吳氏“快架”的變化,吳氏快、慢架各有高明,故十分珍貴,無必要再去更改。

太極拳的“內傳小架”與“外傳大架”的由來

註釋:①路迪民.楊氏太極拳三譜匯真[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8.31-41.②楊氏少侯人盤小架太極拳傳承及簡介③於學模.古樸典雅瀕臨淹沒的楊式小架人盤太極拳④此部分內容基本上來自顏紫元的文章,因為做過整理,就沒有標明出處。 筆者按:(1)本文作者(彭虹斌)在寫作此文過程中參考了兩位太極拳史的專家的研究成果。一位是顏紫元先生,吳氏太極拳的傳人,現定居新西蘭,在研究方面具有歐美學者的嚴謹的作風。他認真考證了楊氏太極拳拳架傳承歷史,對楊式、吳氏太極拳的“大架”和“小架”做了精細的研究。博文《李派文獻及李派、府內派太極之質疑,兼談猶龍太極之淵源》、《也談吳氏太極拳的拳架、推手、雙刀及內功》、《關於“府內派”太極》等具有獨創性;另一位是路迪民先生,他是楊式太極拳的傳人。路先生的著作《楊氏太極拳三譜匯真》在國內有一定的影響。 (2)對於太極拳的“內傳小架”與“外傳大架”,本人還在進行研究,如果拳友有材料和觀點,敬請留言。

評論處大家可以補充文章解釋不對或欠缺的部分,請勿謾罵。這樣下一個看到的人會學到更多,你知道的正是大家需要的……

太極拳的“內傳小架”與“外傳大架”的由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