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社保入稅:稅務部門正緊鑼密鼓地進行數據對接

2018年7月20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明確

自2019年1月1日起社會保險費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

「上篇」社保入稅:稅務部門正緊鑼密鼓地進行數據對接

政策落地,改革勢在必行。

然而,還是有很多人對“社保入稅”新政策存在著大大小小的疑問。今天,快樂沃克君先來給大傢伙聊一聊“社保入稅”到底是怎麼回事?它給我們帶來了什麼影響?

國家正式宣佈:稅務全權徵管社保

「上篇」社保入稅:稅務部門正緊鑼密鼓地進行數據對接

根據中辦、國辦印發的《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從2019年1月1日起,將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

以往社保費的徵收是由社保局負責,稅務部門想要獲取社保信息和交個稅的工資進行比對是需要從社保局那裡共享信息的。

這就提到了稅務代徵和稅務全責徵收的概念。

稅務代徵:即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核定繳費數額,由稅務部門負責徵收。

本質上徵收基數還是由社保部門核定的,稅務只是代徵。基本之前大部分地區都是採取這種方式。

稅務全責徵收:即稅務部門負責包括繳費數額核定、徵收在內的全部徵繳環節。

代徵情況下,稅務局可能不會過多幹預社保推送的基數,但是如果是全責徵收,稅務機關就會自己根據用人單位的申報情況,生成繳費基數。

改革前,社保局和稅務局對於社保徵收模式的對比:

「上篇」社保入稅:稅務部門正緊鑼密鼓地進行數據對接

你不繳社保,你補繳社保。你不補繳社保,嚴厲打擊到你無處可逃。

這稅務全權徵管社保後,無論是社保徵收力度還是徵收措施,都會發生改變。

稅務機關正緊鑼密鼓進行數據對接

快樂沃克君認識一位稅務部門工作人員,前時間他忙得可是不亦樂乎,每天從早上上班到深夜23時才下班。

「上篇」社保入稅:稅務部門正緊鑼密鼓地進行數據對接

他介紹,自從社保入稅政策出臺,局裡便火速成了代管工作組,從各個部門抽調精幹力量。最開始,他們對醫保、社保瞭解甚少,所以還參加了專門的培訓機構。培訓還沒學透徹呢,就迅速開始了社保入稅的前期準備工作。

首先,他們要與醫保部門和社保部門進行政策對接,其中各種文件的蒐集和整理,讓工作人員們吃了不少苦頭。隨後他們還需要進行數據對接,數百萬的數據需要重新調理,工作精細到都不敢眨眼睛。

這就樣,他們幾乎是7+2、白加黑地忙碌個不停,還怕2019年1月1日無法進行開徵工作。於是,只好再加人馬。到現在為止,整個工作開展有序,預計能在限定時間完成任務。


「上篇」社保入稅:稅務部門正緊鑼密鼓地進行數據對接


給欠保企業的最後警告!

社保徵收新政出臺,個稅和社保統一由稅務部門徵收,這無疑是對那些漏繳、少繳或申報虛假工資的企業敲響了警鐘!

咱們都知道,以往職工的社保由企業直接代繳給社保局,然後由社保局在轉接到稅務局。因此對於職工的社保和工資的比對就較為繁瑣,從而給很多企業創造了漏繳、少繳的機會。

很多不堪負重的中小微企業為了降低人力成本,常會採取一些不合規的操作辦法:

1、社保按最低繳費基數繳納

2、實發工資與社保繳費基數不一致

然而,到2019年1月1日新政正式實行後,你還可以這樣操作嗎?

那你可能需要面對如下風險:

1. 社保審計:發現做低工資總額,補繳過去2年的社保;

2. 員工投訴:比對員工銀行流水,補繳該員工加入公司的社保;

3. 稅務稽查:虛開發票,惡意的將刑事責任,移送司法機關;

4. 最大風險:金稅三期平臺提出警示,發現不合理項,要求企業自查。

隨著社保新政的出臺,企業漏繳、少繳的情況將基本不復存在。


「上篇」社保入稅:稅務部門正緊鑼密鼓地進行數據對接


一、長期按照最低標準申報社保的企業。

社保基數有上下限的規定,每個地方不一樣。

以前長期按最低工資標準申報基數的單位,你的個稅申報基數稅務局是有的,兩者一對比,差異過大,未足額繳納的部分,補繳的可能性很大。

二、勞務派遣、物業安保、建築勞務類似用工多的企業

這些單位很多不會給職工辦理申報,私下籤訂放棄社保協議的比比皆是,而一些建築勞務公司還會大量做工資成本,在建築用工未實名的庇護下,大量借用他人身份信息製作工資表,列支成本。

你的工資表信息、你的個人所得稅信息、你的社保申報信息,你的企業所得稅申報信息,現在都由一個部門來核查了,這裡面的邏輯關係,細思極恐啊。而最明顯的一點變化是,

應繳未繳的行為更容易被曝光了。

三、拒交社保費的企業

以前,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徵收社保費時候,你可能對其不理不睬,檢查到你少繳,應繳未繳也拿你沒辦法。現在要注意了,地稅機關是專職組織收入的政府執法機構,有獨立的徵收體系,專業稅收團隊,徵收能力強大,金稅三期工程能夠實現全國徵管數據應用的大集中,大大提高徵繳效率。

給你核定了申報基數和期限,就按照稅種的申報嚴格給你管著,你延期申報,不申報,不僅影響你信用,更可怕的是,萬一說你沒申報,可能還會限制你開票,反正管你的方法就比社保徵收多多了。

總之,在嚴格徵管的情況下,很多違規企業在未來要面臨著鉅變。

社保入稅對國家社保體系的影響

近期將有助擴充養老保險的資金池;緩解社保虧空省份的養老保險窘境;幫助國家實現“老有所養”的國家治理方針。

長期來說,如果該政策能夠得以貫徹執行,肯定有助於國家社保基金尤其是養老基金朝著良性健康的方向發展。

「上篇」社保入稅:稅務部門正緊鑼密鼓地進行數據對接

但是從負面的角度來說,會打消很多人繳納社保的信息,因為“寅吃卯糧”的養老金繳存與發放方式,存在成為“龐氏騙局”的系統性風險。一旦企業和企業員工對於社會保險的保障力度失去信心與信任,反而會阻礙國家社會保險保障體系的建立。

社保入稅對國家社會保障體系的影響

企業負擔加重,員工工資減少

從短期來看:

對於中低收入工薪階層而言,最直觀的表現是到手的工作減少,而且是工資收入越高,社保繳費越多,到手工資可能更少。

快樂沃克君舉兩個最常見的例子:

(1)在某三線城市,一家10個人的小公司,只買了一個員工最低標準的社保就可能過關了,其餘9個人都沒買!

在稅局全面負責徵收以後,你可能需要補這9個的人社保!工資社保一一得對應起來,並且實繳!企業社保負擔或將增大!

(2)在一線城市,以北京為例。

「上篇」社保入稅:稅務部門正緊鑼密鼓地進行數據對接

社保基數有上下限的規定,每個地方不一樣。

如果工資低於基數,按照最低標準繳納,如果高於基數且不高於最高上限,則按照實際工資據實繳納,如果高於最高上限,則按照最高上限繳納。

有不少公司的做法是,你實際工資10000,卻按3082的工資基數交的社保!

但是,這是不對的!而且,社保費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以後,這現實情況很有可能會改變!

10000比社保繳費下限3082要高!你得按照實際工資10000交社保!

之前按3082基數交時,到手工資是:8785.3

如果按10000基數交時,到手工資是:7457

個人每月到手少了8785.3-7457=1328.3元

工資越高,差距就會越明顯。


「上篇」社保入稅:稅務部門正緊鑼密鼓地進行數據對接

雖然社會保險的個人繳費部門可以在繳納個稅前稅前列支,但是對於原本收入不高的中低收入的工薪階層,由於收入來源的途徑有限,社保繳費基數的提升,會降低他們維持當下生活水平或者提升生活水平的能力與意願。

對於高收入者的影響反而相對較小,因為高收入者能夠承擔這方面的費用支出,而且相對於中農低收入者,高收入人群的收入來源更為廣泛。

如果從長期來看:

養老保險基數的提升,有助於幫助個人在退休後獲得更好的養老保險的保障待遇。

其餘四險的基數提升也有助於員工在可以享受相關待遇的時候,能夠獲得更好的福利。但是相比較“退休”而言,醫療、工傷、生育、失業這四個險種帶個人的利益相對有限,而且還存在一定的隨機性和小概率性。

所以一下將繳費基數做大幅度的提升,大部分人難免會有牴觸的情緒。

但是不管怎麼說,

“社保入稅”已經勢在必行。

“新政”給企業帶來的影響和變化我們初見端倪,那麼企業面對“新政”又該如何應對?快樂沃克君下期帶你繼續瞭解“社保入稅的那些事兒”。

熱點問題在線解答:

1、社保交由稅務機構徵收,人社局是否失去了作用?

人社局只是將徵收的工作交出去,也就是說稅務部門接管社保的徵收工作,而社保基金的支配使用權利等,仍由人社部門行使。

2、對於企業歷史欠費是否會進行追繳?

在9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上,總理做了明確回答:“各地一律保持現有社保政策不變!”隨後人社部與國稅局發放的兩則通知也表示:嚴禁自行組織對企業歷史欠費進行集中清繳。

不集中清繳≠不清繳,未來是否會對企業的歷史欠費部分進行追繳並未完全封死,企業不能放鬆警惕,我們也會密切關注這方面的問題。

3、社保轉稅徵收後,繳費比例是否會下降?

9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抓緊研究適當降低社保費率,確保總體不增加企業負擔。目前全國養老金結餘較多,可確保按時足額髮放。

10月31日,人社部舉行2018年第三季度新聞發佈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人社部將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關於研究提出繼續降低社保費率具體辦法的要求,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降低養老保險費率具體方案。

11月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公佈了社保降費率的最新政策:原定實施至明年的現有政策——用人單位和職工失業保險繳費比例總和從3%階段性降至1%,將在明年4月底到期後繼續延續實施。

從目前政策來看,政府在社保轉稅後對企業減負一直在研究具體辦法、下發相關政策,社保基數的是否會下調,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