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是幹部身份,拿工資是高級工,退休是按幹部退休還是工人退休?

誠實61054061


你好,我是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科工作人員,負責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和崗位設置工作,據你描述,你應該是體制內人員,我可以解答你的問題。如果你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是高級工,說明你已經聘任至工勤崗位,那麼你應該以工勤崗位的待遇來辦理退休手續。國人部發2006(70)號文已經明確指出,事業單位實行崗位設置後,分成管理崗、專業技術崗、工勤崗三類崗位。原有的身份管理隨即取消,在什麼崗位就執行什麼崗位的待遇。此外,機關附屬編制也是參照事業編進行管理的。我估計你不大可能是機關附屬編制,因為機關附屬編制的起點定位就是工人,除非你是聘用制幹部。但是你的工資待遇既然選擇了工勤崗位,說明你已經放棄了幹部身份,政策上是這樣的。


90後五線縣城敘述者


問題:檔案是幹部身份,拿工資是高級工,退休是按幹部退休還是工人退休?

題主問的應該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退休待遇的相關問題。退休時是按幹部身份退休還是按工人身份退休,不是看申請退休時工資的高低,而是看退休時在最後一個用人單位最後的工作崗位。主要看提交退休申請時的相關材料。包括但不限於勞動合同和人事檔案及其他必要材料。

一、怎樣認定退休時的身份

1、如果退休時是有單位的單位參保人

機關事業單位參保人退休時,一般不存在身份異議,人事檔案的最終身份材料基本就是退休時的身份。工人主要看招工表或招工單,幹部主要看報到證或派遣證,轉正定級表。如果出現以工代幹或幹部降為工人的的情況,主要看以工代幹轉正表,獎懲記錄,任免通知等,以檔案材料為準。

企業單位人員退休時,要看退休時,提交的申請材料、勞動合同以及人事檔案。首先看勞動合同上的崗位是否屬於管理崗或技術崗。如果是,就屬於幹部身份,就可以按幹部退休。接下來再看檔案,如果檔案的初始身份也是幹部(主要看報到證或派遣證,轉正定級表,以工代幹轉正表,獎懲記錄,任免通知等),就可以直接按幹部身份辦理退休了。如果檔案的初始身份是工人(主要看招工表或招工單),就需要做身份變更,把工人身份變更為為幹部身份,然後再辦理退休。

反之,如果勞動合同上的崗位不屬於管理崗或技術崗,就屬於工人身份,就可以按工人身份退休。接下來再看檔案,如果檔案的初始身份也是工人(主要看招工表或招工單),就可以直接按工人身份辦理退休了。如果檔案的初始身份是幹部(主要看報到證或派遣證,轉正定級表,以工代幹轉正表,獎懲記錄,任免通知等),就需要做身份變更,把幹部身份變更為為工人身份,然後再辦理退休。

2、如果退休時是靈活就業參保人或登記失業人員

全國不統一,大部分地區只看社保參保系統的最後身份。如果是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保人,男同志一律60歲退休。女同志有的地區是55歲退休,有的地區是50歲退休,以地方政策為準。檔案初始身份和社保系統最終參保身份不同的,需要先做身份變更,再辦理退休。具體以退休時的當地政策為準,並可能有階段性政策變化。

如果是按登記失業人員身份退休的,一般會按工人身份確定法定退休年齡。檔案初始身份和社保系統最終參保身份不同的,需要先做身份變更,再辦理退休。具體以退休時的當地政策為準,並可能有階段性政策變化。

3、如果從單位離職之後,再未參保,既沒有單位,也不是靈活就業參保人;或者原來是靈活就業參保人,後中斷繳費,再未參保的

如果從單位離職之後,再未參保,既沒有單位,也不是靈活就業參保人,一般按最後一個工作單位在崗時的身份,以單位參保人身份,並由後一個工作單位負責為你辦理退休手續。這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

如果原來是靈活就業參保人,後中斷繳費,再未參保的,一般就按靈活就業身份確定法定退休年齡,辦理退休。

如果屬於上述兩種情況之一,後來雖中斷繳費,但在街道社保所及類似部門辦理了城鎮失業登記手續的,按失業人員身份確定法定退休年齡。

二、退休時身份是工人,還是幹部,退休待遇有何區別?

主要體現在女性退休人員的法定退休年齡上。另外有部分地區,有高級技工證書及高級職稱的,可以享受養老金優待或傾斜政策。如果是企退軍轉幹部,無論是在全國任何地區,都可以享受養老金優待或傾斜政策。

1、法定退休年齡

對正常退休人員來講,女工人的法定退休年齡為50歲,女幹部的法定退休年齡為55歲,至於男同志,無論是幹部還是工人,法定退休年齡都是60歲。對提前退休人員來說,無論是特殊工種還是因病或非因公致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者,女性的法定退休年齡都是45歲。而男性不統一,有的地區是50歲,有的地區是55歲。

2、養老金待遇

有部分地區,如北京,以單位參保人身份退休,有高級技工或高級職稱的可以享受養老金優待或傾斜政策。無論是退休時的養老金,還是今後每年給退休人員調整養老金時,都不能低於當地人均養老金水平,也就是說可以享受保底政策。但這屬於階段性地方政策,有侷限性。

如果是企退軍轉幹部,無論是在全國任何地區,退休時,或今後每年給退休人員調整養老金時,都不能低於當地人均養老金水平,也就是說可以享受保底政策。在這一點上,全國是統一的。向軍人致敬!

我是“水流雲在草青青”,認真誠懇的退休顧問,歡迎大家關注我,查看更多關於社保及退休文章。願天下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水流雲在草青青


從正常情況來看,幹部身份考不了高級工,也不會拿高級工工資,高級工檔案工資相當副科水平。退休後高級工和副科工資差不多少。但地區差是有的,我的戰友正科,因為是縣裡的鄉長,低於直轄市科級不少,甚至低於直轄市事業單位的退休工人。幹部編過去是勞動局備案的行政幹部,應該從辦事員開始,科員,副科,正科,副處,正處,副局等職務。有不少幹部身份,主要是辦事員和科員在工人崗位工作,特別是我所在的事業單位就是這樣,拿工人工資,或者說科員辦事員即使在幹部崗和工人工資水平差不多,甚至低於高級工人和技師。只要是正式幹部,退休還是按幹部退休。有些單位為了提前退休,把幹部改為工人身份,也有工程師按工人提前退了。後來又後悔了,因為工人即使是高級工人,也比工程師和主任科員,漲工資要低。有些人後悔,還要轉回來,比較難了。至少我所在的單位是這樣。按文件規定,連續科員二十年以上,按副科待遇。但有的單位沒執行。


六十九軍


在行政單位或參照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人就是工人身份,公務員就是公務員身份,公務員身份是由以前的幹部身份過渡來的,幾乎沒有幹部身份的提法,平時說的最多的,你是公務員嗎?一年一度的個人年終考核表上清楚地印著:"國家公務員年終考核表"這幾個字,可見幹部已淡出了視線,通常所聽的“幹部"二字,機關職工的理解就是領導幹部。

題主的幹部身份兼高級工,只有一種情況,是國企,因為不是公務員便沒有身份的過渡。其實在國企原則上就應放下幹部的身份吧,因為你的工資是按企業的高級工定等,屬企業的技能崗位人才,跟機關參公事業單位的工人中的所謂的“高級工",是截然不同的待遇,企業中的高級工是人才啊!你的待遇按高級工定等是很高的,退休當然是按你工人技術等級崗位工人核算養老金的,如果你僅用幹部身份而失去了高級工,可以想見你的退休養老金就不會太高了,很多事,只要稍加邏輯思考就能心智肚明的,所以沒有必要糾結幹部身份二字,要糾結就關心工資的高低,退休後無論公務員、事業單位或企業單位的養老金基本減了在職時工薪報酬的一半,在職時多拿些錢才是王道!


朗月星雨


要視退休時,具體崗位。

職工退休時怎樣認定管理崗位、技術崗位和工人崗位?

一.國家制定的退休政策,主要有兩項條件:

(一)年齡,男60歲,女幹部55歲,女工人50歲。幹部現在企事業單位稱為管理崗位、技術崗位。

(二)社會養老保險繳費滿15年以上。(含視同繳費年限)

二.崗位認定問題的產生

1992年,企業推行“全員勞動合同制”管理後,企業勞動人事管理制度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幹部、工人身份不再存在,代之而來視同幹部身份的是管理崗位、技術崗位,工人身份轉為工人崗位。

也就是說,企業中管理崗位、技術崗位女職工55歲退休,工人崗位女職工50歲退休。


2009年,事業單位也實行“全員勞動合同聘用制”,人事管理也完成“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的轉變,幹部身份不再存在,轉變為管理崗位、技術崗位,工人轉為工勤崗位。

三.那麼,隨之而來的問題是,職工退休時怎麼認定管理崗位、技術崗位和工人崗位呢?

(一)國家政策

職工的崗位如何確定,國家政策原則上規定,以用人單位與職工簽訂的勞動合同崗位為準。

這樣規定,對於始終在同樣崗位工作的職工沒問題,問題是對在管理崗位、技術崗位與工人崗位之間變動過的職工,退休時如何確定職工的崗位?

這涉及到女職工提前或延遲5年退休,國家也是原則上規定,以職工到齡退休時簽訂的勞動合同現崗位為準。

(二)地方政策 各地對職工管理崗位、技術崗位、工人崗位的認定,有些地方政策性的補充規定,多是設置一些崗位變動向勞動保障部門備案制、崗位變動後需達到規定年限認定限制等,不盡相同。


z山海


如果是企業員工遇到這樣的情況,在退休前,得認真考慮了。我們公司遇到過類似情況,給你借鑑一下。一丶 1個女員工,(檔案是你口中的歷史名詞“幹部身份”),操作工待遇,在49歲時,向公司勞資人事部門申請,認定成操作工(你口中的“工人身份”),順利的在50歲退休了。二丶另有一個一直在管理崗工作多年,操作工身份(中級工,因為一直未再參加職業等級培訓和考試,就停在那裡了),拿的是管理人員待遇,當時也是49歲。她還想繼續幹到55歲退休。公司勞資人事部門考核合格後,就正聘成管理人員,目前52歲,職稱評定成助工了,還在崗。如果,她在50歲前未正式聘認,50歲必須退休。三丶政策未改前,我公司一身份是操作工(工人)的,雖被聘認到管理崗,還是強制她50歲退休了,好像是5年前的事。當時,她可以申訴的。她選擇了不申訴。四丶企業女員工嚴格來說,規定是操作崗位50,管理崗位55歲退休,男性一律60退休。(有毒有害,特殊崗位另有規定)。企業的所謂幹部和工人身份,早成了歷史。目前政策是:不管你入職時什麼身份,管理崗位上工作,且聘為管理人員的,可以評職稱。的確,因歷史原因,檔案中還存在幹部和工人,以後,只有管理(技術)人員和操作人員了。說幹部和工人這個詞的,一般不是新入職員工,年齡都較大,腦子裡有歷史的烙印。企業退休吋,都一樣,退休員工。五丶非企業有自己的規定,這裡不談。


許你安然023


檔案是幹部身份,拿工資是高級工,退休是按幹部退休還是工人退休?

提這個問題的同志,不知道是在企業還是事業單位?我覺得現在已經不必要糾結這個問題。在崗的時候可能是事關面子問題,退休的時候,那好像與幹部工人已經沒有差別。

事業單位,事業單位現在退休的話應該是“中人”,2014年10月1日後開始交社保,暫時按“老人”的辦法計算退休工資,那麼“老人”辦法退休工資是(崗位工資加薪級工資)乘以一定比例再加上各種津貼與房補。與幹部工人身份沒有關係。

企業,自1995年至1997年(各省實行時間不一),實行個人與企業養老保險統籌辦法以來,實行個人與企業養老保險統籌辦法以來,企業人員退休金的計算方式由擠出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組成。

結論,無論幹部還是工人身份,退休養老金的計算,至於在職時交納的相關數據有關。


二妮子


兩種制度兩種退休認定!

拋開"公務員″不論!

第一種情況系:事業單位!退休分"幹部″"職工″!

第二種情況系:企業單位(論國有企業,私企無國家認定幹部身份的人員,如"股份制″裡有國家派遣領導層人員就歸事業或公務員系列了)

1988年後國家取消了"國有企業″裡幹部身份待遇了,一律改"管理崗位″了級職也和"工人崗位″有較小差別!

退休後一律按"企業″職工,辦現退體!

以合肥市95年開始"參保″計算!

95年前"視同年限″依檔案裡"幹部″級職核你工資,95年後按"參保繳費″多少核定工資!

兩者相加再加"個人″積累金額的%比多少?!

三個方法匯同後是你的退休工資!

"企業幹部″身份的人!退休最吃虧!

待遇大大下降!


用戶黃山路老芋頭


回答問題前,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職工,什麼是幹部。

那麼什麼是職工呢?在我國,職工是指在企業、事業單位、行政機關中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體力勞動者或腦力勞動者,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

那麼什麼是幹部呢? 幹部是指在國家機關和公共團體中起骨幹作用的人員。實際就是領導人、帶頭人(現在把村委會成員都稱作村幹部)。幹部也是職工,因為他(她)也是以工資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體力勞動者或腦力勞動者。

不知你供職在國家機關、事業單位還是企業?

如果是供職在國家機關,你是公務員,職務從辦事員、科員、副主任科員(副科級)、主任科員(正科級)、副調研員(副處級)、調研員(正處級)、副巡視員(副廳級)、巡視員(廳級)以省部級及以上。你是什麼職務?哪一級?

你如果供職在事業單位,在職和退休時認你選,一是可以走行政系列工資,二是也可以走技術職務序列工資。

你如果供職在企業,現在當頭的不叫幹部了,叫高級管理人員,中層的叫部門經理,一般職工叫一般員工,所以你那幹部的名稱就作廢了,幹部編制也就沒有了。企業工資是按你擔當的職務確定的。你有技術職稱被聘用,你的工資也會有相應的增加。企業的給職工交的“五險一金”,是按你工資交納的,單位出20%,你個人出8%,住房公積金佔12%。

不過,從2014年10月1日起,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也要向社保局交“五險”了。交費比例和企業一樣了。只不過現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金並軌工作尚未完成,有的地方按2014年9月30日工資為基數,有的地方以你退休時工資為基數,按參加工作時間的百分比計發養老金,待全部交給社保後再重新計算你應得的養老金,多退少補。

1995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頒佈實施,明確企業實行勞動合同制。企業實行全員勞動合同制後,職工不再保留原固定身份。如原身份是幹部,現到工人崗位工作的,按工人的退休條件執行;原身份是工人,現到管理崗位工作的,按幹部的退休條件執行。 其實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後,企業職工的退休條件基本是一致的,就是都得滿足兩個條件,一是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二是累計繳費年限滿15年以上。只是女職工在工人崗或管理崗上退休在年齡上有區別(工人崗50週歲、管理崗55週歲)。

因為你在企業工作,與企業簽定了勞動合同,並以企業職工的身份參加了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所以你只能以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的身份辦理退休。

你看看下面這張圖,就會算出你退休能領多少養老金。

不過我建議你今後不要再稱自己為“幹部編制”了,那個說法已經過時了。


我愛我家214230147


國家是默許延遲退休政策的,尤其是在機關事業單位工作。

一般來說,只要有一項符合延遲退休,那就可以按照延遲的退休年齡進行退休。

工資是高級工的,一般來說是在工勤崗位上,但是可能工作與崗位不太一致。

對於機關事業單位來說,一般退休,越晚退休工資越高。

只要我們能夠勝任基本的工作,一般沒有人會趕著我們退休的。

這已經不是90年代,埋怨老年人佔年輕人工作崗位了。現在我國逐漸步入老齡化時代,老年人能堅持一天算一天,可以有效彌補勞動力的不足。

我國處於勞動力階段的人口自2012年已經連續五年降低,減少了接近3000萬。而退休人口卻在逐年增加。

而且我們國家已經在女處級幹部和高級職稱的女同志中,允許她們主動申請,到60歲才退休了。

所以,一般來說沒有特殊情況,按照幹部退休是沒有問題的。不過還要看看當地有沒有硬性規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