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台上了保险后出借人的钱就一定有保障了吗?我们该怎么做?

在P2P行业,大家都会选择有一些保障措施的平台进行出借,前几年的时候在选择P2P平台时重点会看这个平台有没有第三方担保公司,结果我们发现了这里面有一系列的“坑”,比如有自担保的情况,有关联担保的情况,有空壳公司担保的情况,也有假担保的情况……反正是五花八门,最后标的出现逾期时,这些所谓的担保公司根本就没有能力对逾期的标的进行垫付,然后就是各种扯皮或者平台自身自导自演,但无论是扯皮抑或是平台在自导自演,最终钱还不上,损失的还是平台的出借人。

最近一到两年炒的很火的是银行存管,刚开始时很多出借人都认为平台进行资金存管后自己的钱就可以放心进行出借了,结果看看2017年下半年、2018年的实际情况,出问题的平台里有多少是进行了资金存管的,那种真正是因为标的逾期出现兑付困难的尚且还能理解,实际上还有很多卷款一走了之的,所以不是说进行了银行存管了资金就是无忧的。

当下最热的要数P2P平台上保险的事了。现在有上保险的平台确实不多。这个保险的全称也叫履约险,简单的理解就是,P2P平台的标的出现逾期了,由保险公司进行赔付以保障出借人的资金安全。但实际上,是不是任何情况下的标的逾期出借人都能得到赔付呢?

P2P平台上了保险后出借人的钱就一定有保障了吗?我们该怎么做?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

作为P2P平台的出借人,我们一定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点,这是关系到出借标的真的逾期后能否得到赔付的关键所在。

第一个关键点:这个P2P平台是否真正购买了履约险或者是否是在打擦边球

有的P2P平台为了吸收出借人进行投资,会大肆宣传其买了保险,提供资金保障,这里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平台压根就没有购买过保险,做的是虚假宣传,出借人在进行选择时一定要看看有无与保险公司的协议,一般比较透明的平台会在官网披露其协议文本,第二种是平台只是购买了资金的账户险,即当出借人的账户的钱哪天突然少了或者没了这种情况,保险公司承担责任,这跟标的逾期保险公司进行赔付完全是两码事,不可混为一谈。

这里也有实际的例子,在草根投资出现展期之前,曾表示平台上了保险,但是后来就没有没有挂在平台上了,而且针对此事,保险公司还出了公告表示没有与之进行合作。

P2P平台上了保险后出借人的钱就一定有保障了吗?我们该怎么做?

第二个关键点:是不是平台所有的标的都投保了履约险,即投保产品的范围

首先,履约险的成本并不低,P2P平台在进行投保时会考虑其成本因素只选择部分的产品进行投保,此外,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它也不是毫无选择性的进行承保,它也会对平台的项目进行严格审核,觉得合适的情况下才进行承保。这就意味着很多平台实际上承保的只是一部分产品,而并非所有的项目。举几个例子,小赢网金这个平台只是对部分12个月内的产品进行了投保,宜人贷这个平台只是针对“宜定盈”产品进行直接的履约险保障,还有很多平台,比如说玖富这个平台履约险保障的只有“优选出借计划”等等。

这点我们一定要注意,如果你想要稳妥的选择有履约险保障的产品,在出借之前一定要看清楚。

P2P平台上了保险后出借人的钱就一定有保障了吗?我们该怎么做?

第三个关键点:被保险人主体是谁

这一点也很重要,有的P2P平台的标的被保险人的主体是平台或者平台相关利益方而并非出借人,假设标的逾期了保险公司也赔钱了,但是受益人是平台。当然,这时候就得看平台的人品和良心了。

第四个关键点:履约险里面的免责条款有哪些

我们知道,买什么保险都有免责条款,这个履约险也不例外,而且,这里面的免责条款还不少。比如平台跑路、清盘的情况一般是不会保的,还有就是其他的一些情况,比如借款合同是造假的情况保险公司不赔;借款合同订立地不合规的情况保险公司也不赔;未经同意修改借款合同的情况保险公司不赔;平台不经同意进行拆标的情况保险公司也不赔……

P2P平台上了保险后出借人的钱就一定有保障了吗?我们该怎么做?

所以说,这里面的学问还是挺深的,希望各位出借人在进行选择时注意这些关键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