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媳妇带1岁儿子到上海给丈夫看病,照顾瘫痪丈夫8年,感情太深

34岁媳妇带1岁儿子到上海给丈夫看病,照顾瘫痪丈夫8年,感情太深

在草川铺镇草川村有这样一位普通而平凡的农村妇女,衣着朴素,个子不高,皮肤黝黑。

八年来,她伺候瘫痪在床的丈夫、照顾年幼的子女、还要挣钱养活一家人。她的身上不仅具有中国传统农村妇女朴素、勤劳、坚强的美德,更具有新时期农村妇女的精明能干和团结邻里的素养。她用执着和坚韧,勤劳和善良,诠释了一名农村妇女坚韧不拔,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的高贵品质。她就是冯秀梅,今年42岁,虽然只是小学文化程度,但也是草川村乃至周边各村家喻户晓的贤惠媳妇和创业能手,他对丈夫和家庭的不抛弃、不放弃感动着身边所有的人,只要一提到她,大家都会禁不住竖起大拇指夸奖一番。

34岁媳妇带1岁儿子到上海给丈夫看病,照顾瘫痪丈夫8年,感情太深

冯秀梅2002年与丈夫张青建结婚,丈夫家里兄弟多,结婚时公公婆婆早已去世,她们的婚事都是几位兄长操办的,冯秀梅秉承长兄如父的传统,一直像对待父母一样尊重几位兄长,与一家老少和睦相处,邻里关系处理得极为融洽。婚后夫妻二人同心同德,丈夫在外挣钱养家,姚秀珍操持家务,这个小家庭生活过的虽然不富裕却平淡而充实。随着三个孩子的相继出生,给这个家庭增添了不少的欢声笑语,虽然家庭负担重了,但“男耕女织”,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其乐融融。可好景不长,冯秀梅一家平静的生活在2010年11月的一个寒冷的清晨被打破,丈夫在上海打工时上班途中出了交通事故,头部严重受伤当场昏迷,送到医院抢救了五天才脱离了危险,继续治疗三个月后,医院给出的最终结论晴天霹雷般击打在了冯秀梅身上:车祸导致脑部神经严重受损,从此神志不清,基本瘫痪,而且后续还要继续治疗。

34岁媳妇带1岁儿子到上海给丈夫看病,照顾瘫痪丈夫8年,感情太深

面对这样的噩运,当年仅34岁的冯秀梅流干了眼泪,但她没有逃避,没有放弃,为了能让丈夫继续接受较好的治疗,她狠下心将大女儿和二女儿留给自己的母亲照顾,带着1岁的儿子到了上海,在医院附近租了房子照顾丈夫。请不起专业的护工,她就自己向医生和护士请教,学习按摩的技术,每天坚持给丈夫按摩四肢,不让他四肢的肌肉出现萎缩,担心长期在床上会生褥疮,她每天坚持给丈夫擦洗身子,勤换衣服,给瘫痪在床的人换衣服本来就是一项艰巨的工作,瘦弱的她给丈夫每换一次衣服都累的满头大汗,同病房的人劝她少换一两次,她总说“他已经受了这么大的罪,我再不会让他额外受一点罪”。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两年多的坚持下,丈夫张青建恢复的很好,医生都说是个奇迹,他可以拄着拐杖慢慢移动一两步,这样的局面让冯秀梅喜极而泣。

34岁媳妇带1岁儿子到上海给丈夫看病,照顾瘫痪丈夫8年,感情太深

2013年年底,冯秀梅带着丈夫和儿子回到家里,将两个女儿接回家中,他们一家人终于团聚了。刚回来时家里几乎一无所有,一家5口人的基本生活都得靠低保来救济,冯秀梅就一直在想,丈夫以后永远也不可能下地干活了,而且生活还必须有人照顾,家里5个人等着吃饭,她必须找出路养活一家人。敢想敢干,过完年,冯秀梅在村内租了一间铺面,在县城卖摩托的店里欠了一辆电三轮,向亲戚借了5000元,开起了蔬菜水果铺子,她不辞辛苦,每天5点钟起床骑车电三轮去麦积区批发蔬菜和水果,走之前给丈夫和孩子做好早饭,嘱咐大女儿照顾丈夫吃饭,自己还要赶在9点之前回来,要不蔬菜就不新鲜了。她的蔬菜新鲜,种类繁多,价格公道,村里的乡亲都很照顾她的生意,经过两年的努力,她还清了所有外债,一家人的生活也渐渐宽裕了。后来,她觉得平时在铺子里时间比较宽裕,自己经常去麦积区,买各种食材也方便,于是她又订做了一台烧烤车,做起了烧烤生意,而且越做越好。坚强不屈的冯秀梅终于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了一个家。

34岁媳妇带1岁儿子到上海给丈夫看病,照顾瘫痪丈夫8年,感情太深

邻里乡亲个个翘首称赞:“秀梅的坚强和勇敢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虽然丈夫行动不便,从不出门,但家里的一些日常事务,他总要先与丈夫商量,让他感到在这个家还有地位、说话还算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主动给丈夫买这买那,一有闲时间,她扶着丈夫出来晒晒太阳,还经常教育孩子要多陪爸爸,让丈夫不孤独、寂寞。冯秀梅用爱心撑起了一个家,她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勇气,值得我们每人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