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有些人要黑朱元璋?

隨隨便便啦


一個王朝是什麼樣的,關鍵看開國之君奠定一個什麼樣的基調,再往深裡說,就是和這個人的個人素質個人修養也是有關係的,像是唐宋的開國之君,李淵和趙匡胤,當皇帝以前都是貴族,體驗過權力的快樂,有一定文化修養,做事情有底線,所以唐宋是中國歷史上社會風氣最開放的時代,魏徵可以對唐太宗出言不遜,拉唐太宗的袖子,寇準也可以對宋太宗出言不遜,拉宋太宗的袖子,這體現了當時的政治風氣,宋朝的規矩是"刑不上大夫,不殺上書言事者",所以宋朝皇帝基本沒有濫殺爛罰的暴君,因為他不敢,因為丞相見了他可以不跪,可以和他據理力爭,這都是從趙匡胤時期開始的。



到了明朝就不行了,朱元璋窮乞丐出身,一點文化沒有,連劉邦都不如,劉邦至少還做過村委會主任,這樣的人當了皇帝,做事情是沒有底線的,他廢除丞相的決定絕對是歷史的一大倒退,宋朝時實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長官都是丞相,三個人分別負責決策,執行和審查,三者相互配合又互相牽制,皇帝不能想幹啥就幹啥。

元朝時只保留一個丞相,已經算是很大倒退了,朱元璋為了強化皇權,居然直接廢除了丞相,如此一來,明朝皇帝可以為所欲為,煉丹的,養野生動物的,幹木匠活的,啥人都有,強化了皇權,自己又不喜歡理朝政,所以造成宦官專權。因為沒有三省丞相的制約,所以文官們群龍無首,相互勾結,內鬥不斷,內閣制度哪有某些人吹的那麼神奇,內閣之所以看上去勢力很大,基本都是因為皇帝無能、消極怠政造成的。

再者,為了穩固皇帝寶座,朱元璋實在過於殘忍,動輒就是幾萬人幾萬人的大案,即便是懲治該殺的貪官,用的刑法也是出了奇的殘酷。最後,朱元璋的暴脾氣也是出了名的,經常滿院子追打太子朱標,朱標的死因雖然是個謎,但是和朱元璋動不動就抄傢伙打罵鐵定脫不了關係。


北宋一書生


朱元璋通過自己的努力,從一介布衣建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的功績數不勝數:驅逐元蒙,收復燕雲十六州,廢除民族壓迫政策,拯救漢族文化,嚴厲打擊貪腐,輕徭薄賦等等。整體來講,朱元璋堪稱一位偉大的聖君。但是為何有這麼多黑朱元璋的段子呢?

首先,黑的最厲害的事兒就是火燒慶功樓。

這事兒說的是朱元璋建國後,擔心功臣名將太多,會威脅自己的統治地位,於是便建造了慶功樓,並預先在慶功樓內埋設了大量的炸藥。朱元璋在慶功樓大宴群臣,酒過三巡後,便藉故離開了。劉伯溫和徐達,尾隨朱元璋離開。之後,慶功樓內火光漫天,功臣名將全部葬身火海。這個段子是滿清統治階層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而故意黑化明太祖朱元璋。一直到現在,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還是樂此不彼地談論著“火燒慶功樓”的故事,並以此判定朱元璋心狠手辣。老朱冤枉著呢。

其次,黑的厲害的就是朱元璋的畫像,醜陋無比。

其實除了滿清統治階層黑化朱元璋,還有就是古代文人也是以醜化朱元璋為樂趣。中國古代文人有兩個特質:一就是“酸腐”,二就是“清高”。老朱出身農民,甚至是賤民,還差點餓死的那一類,後來還當過和尚。這樣的政治出身,是被天下人所看不起的,更何況士農工商,四大階層之首的“文人”呢?自古文人便以出身高貴為尊,而老朱的賤民身份,自然就成了文人醜化的樂子。實際上,這些酸腐清高的文人,也就為了滿足一下自己的虛榮心。

其三,毒死徐達,逼死沈萬三,殺死常遇春老婆等等段子。

黑化朱元璋的人,還有一類就是貪腐官吏。老朱在位期間,尤其痛恨官員貪腐,所以朱元璋便鐵腕懲治貪腐。文官武將,不管是誰,只要涉及貪腐,一律嚴懲。這或許和朱元璋青年時代的經歷有關。但是嚴懲貪腐,卻給朝廷帶來了一股清風,老百姓高興著呢。可是,那些貴族階層,卻是恨透了朱元璋。於是便大肆黑化朱元璋了。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黑的越多、越狠,更能說明朱元璋的聖明和偉大。給朱元璋,點個大大的贊。


太史辭


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殘害功臣;重型除貪汙。

第一、朱元璋草民出生,性多疑,無安全感,為了後代子孫能坐穩皇位,藉助藍玉與惟庸的“謀反大肆株連功臣。

漢朝建立,劉邦清除功臣是一個一個的殺,而朱元璋是一批一批的殺。在和平年代對功臣的大肆殺戮,朱元璋自明洪武元年坐上皇位,到洪武三十一年去世,在位三十年間,明朝的開國元勳、文臣武將幾乎被他屠殺殆盡。

惟庸、藍玉兩案,朱元璋殘酷屠殺掉近五萬人,如此血腥恐怖,冤魂遍地,也只有這位古代“第一屠夫”所能為之。

除此兩案之外,朱元璋還相繼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德慶侯廖永忠、永嘉侯朱亮祖父子、江夏侯周德興、定遠侯王弼、永平侯謝成、潁國公傅友德、宋國公馮勝等一批公侯。就連自己的親侄朱文正、外甥李文忠,亦難逃一死。

相傳位列明朝開國元勳之首的徐達,背部生癰疽時,被迫吃下朱元璋特賜蒸鵝一隻,便癰疽發作而死。

第二、朱元璋草民出生,對貪官汙納,深惡痛絕,採用重刑大獄,本來這是百姓拍手叫好的事情,卻被朱元璋的剝皮示眾,嚇的說不出話來。

出身貧寒的朱元璋,對貪官汙吏深惡痛絕。《明實錄類纂·司法監察卷》有載:洪武四年,朱元璋針對元末賄賂買官成風、官場腐敗的弊端,下令凡官吏犯受賄罪,嚴懲不貸。朱元璋感到對貪官汙吏光砍頭不足以懲戒後來者,便施行比那“千刀萬剮”的凌遲處死更殘酷的“剝皮”刑法

其實就現代人看來,這所謂的第一屠夫,比不上古代任何一次大戰損失的人數,但是卻造成了當時很大的影響。“第一屠夫”指的不是殺人數量,更多是攻心的指責。



快樂王小七


中國走下坡路就是從明朝朱元璋開始的,有人說他驅逐韃虜 恢復中華,其實當時天下大亂,沒他蒙古人一樣被打跑,他的一系列垃圾政策,為漢族經濟文化和軍事的衰落埋下了伏筆。軍事上,廢除了已經成熟的常備軍僱傭制,恢復了早就被淘汰的兵甲制,其實軍隊就是半農半兵,打仗的時候就是兵,不打的時候就是農民,這樣的戶口就是軍戶,平時不用納稅,國家也不發軍餉,朱元璋自以為很聰明不花一分錢養了一百萬軍隊,這樣的軍隊能算是正規軍嗎?都是些農民,後來明後期都幾乎徹底崩潰了,根本集結不起來,薩爾滸決戰號稱50萬明軍其實只有不到30萬,上戰場跟清軍打仗的只有大概只有五萬,那些農民根本不能打仗,明朝最大的優勢是先進的火器結果明軍士兵因為平時都是種地的農民,上了戰場都不會用。經濟上就更不用說了,明朝重農抑商,國家財政收入幾乎全靠農業收入,經濟非常脆弱,不打仗還好,只要一打仗就根本打不起,不打仗平時軍戶不用發軍餉,但是打仗軍隊集結起來的吃喝就是國家掏錢了,而明朝的財政收入只夠養20萬部隊,以至於在和清軍作戰中,明軍其實沒有多大的人數優勢,以崇禎年洪承疇率領11萬明朝精銳和清軍進行松錦決戰為例,當時清軍有十三萬人,竟然比明軍都多,結果最終明軍軍費實在耗不起了,匆忙決戰,最終全軍覆沒。輸就輸在了明朝沒錢了,整個明朝稅收最高的一年是加三賦的時候,大概500萬兩,還搞的各地農民起義,而宋朝大昏軍宋徽宗在位的時候宋朝的財政收入達到了一年1.2億兩,這個數據幾乎是明朝整個朝代的收入,所以宋朝能夠養200萬常備軍,官員工資高的離譜,宋朝雖然皇帝垃圾,打仗垃圾,但是動員能力真的遠比明朝厲害,動不動就能集結幾十萬部隊,當年淵州之戰,宋朝一下子就調集了90萬正規軍,100萬各路勤王義軍,硬是把遼軍嚇軟了,主要就是宋朝太有錢了,宋朝差就差在皇帝太垃圾了


遊戲解說克林


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個朱皇帝,十年就有九年荒,當時朱元璋想把首都遷到他老家鳳陽。加大了地方的基礎建設,這個可能說這個難度有點大,最後事情就不了了之。把兩淮地區的老百姓都朝鳳陽弄,人家說我在這住好好的都住了多少輩子了,你讓我搬鳳陽去?很多老百姓會思念家鄉的。建了幾年才發現勞民傷財,還是放棄吧。

他加強了中央集權,屠殺功臣,也是為了他後世子孫江山能夠做的穩一點,這個也可以理解。給老百姓免稅,加大了對貪官的懲治,這幾點看來他是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上去考慮問題的。但是問題是人心都無法滿足的,當然了後人對他的評價褒貶不一,

明朝的經濟,他到北宋面前差的太遠了,第一個可能是由於戰亂導致的,經常是戰亂髮生,對這個經濟上的一種損耗。其中最重要的一點,他的團隊裡面並有一個像樣的治理國家的人才。並不是靠減稅才能讓老百姓富起來,你得老百姓賺到錢,



有些問題看他的兩面性,你把所有人潛質發揮出來而不是去懷疑猜測。一個人的能力你肯定不如一個團隊。你把所有人幹掉你心裡肯定是發虛,有能力都殺了誰替你幹活去?弄上來的都是聽話的不假,他也不敢說出他內心的想法,什麼事情都是按照你那種既定方針執行的,出了事情我是按照這個是您老大旨意去做的,長此以往惡性循環。


明天你會回來


首先說朱元璋是足夠偉大的,從貧苦農家出身,不被先天身價所累,步步向前,達到人生頂峰,君臨天下,威震四方,比起那些出師未捷身先死,還自稱英雄淚滿巾的,朱元璋是可以笑而嗤之的

一個人是多方面多角度全方位客觀在於人們的視線裡,思想認識裡的,人們對於一個他人可以憑其一俊遮百醜,也可以一個鼻頭恢了整張臉對於朱元璋的黑,無非就是殺功臣,功臣自然有功,但功看絕不可以蓋世遮天,國家的主體是人民,當屍山血海換來人民安生活,托起王家基業欣欣向榮發展的時候,依附於帝王的無度居功又怎能不是對帝王基石的扒撤,如胡維庸之流所對帝王的人民是何等的輕視呀,殺之虧麼?一個從殺擄中站起來的偉人,心硬如鋼似鐵,心性線條有角有稜,是遺憾,但也是成王立帝也是必須的

評論一個人,只有那些客觀的人,純粹中立思想的人才能公平公正的擺出一個人正面的,負面的多方面的做為,讓人們通過事實認識一個人,而那些憤青如魯迅之於中醫式的評論是無力的,膚淺的


硃紅傑490


這不是黑不黑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只要是人,就會有過錯,有自身不足的地方。朱元璋出身貧寒,但有帥才。在自身才能與部下眾多賢臣良將的幫助下,朱成功奪得天下。但朱之後幾乎殺盡所有功臣,另人寒心,這也是朱被黑的重要原因。而且,重農抑商也受很多人詬病。朱元璋重視農業,不重視商業,他在位期間商人所穿的衣服、考取功名、當官等都受到很大限制。但客觀來說,朱元璋是個很有成就的君王。他在任期間,勤於政事,為明朝前期的繁榮奠定基礎。他很重視民生,多次在全國範圍內減輕農民的稅賦,也曾經建立大量公房,用以安置無家可歸的人。他在反貪方面力度很大,“犯官吏貪贓滿六十兩者,一律處死”。雖然從結果看,貪官反而越殺越多,但這並不能否認朱元璋的努力。個人方面,朱元璋不僅提倡節儉,而自身也做到了節儉,不鋪張浪費。

總之,黑他的人會罵他殘忍、濫殺功臣,怒罵他為朱重八(朱元璋排行老八),而真正瞭解他的人,會把他當做歷史上最出色的幾位皇帝之一,也不會吝惜讚美之詞。


465546654


黑朱元璋的人有很多,無外乎是手段殘暴之類的觀點,而我認為朱元璋有一個更要命的缺點就是開歷史倒車。

第一,朱元璋廢除丞相。為明朝後期官宦干政埋下了隱患,自古以來,相權、皇權和其他勢力是鼎足而三的,一個好的丞相可以防止皇權肆意擴大化,可以把外戚,官宦干政扼殺於搖籃之內。可以大明剛一開國就把丞相搞沒了,那麼一些王朝末期出現的問題會在明王朝提前出現。

第二,恢復殉葬制度。這是朱元璋的汙點,距離上一個漢人王朝啟用殉葬制度已經很久了,朱元璋讓其死灰復燃,給後宮蒙上了一層恐怖的陰影。

第三,朱元璋制定明朝的宗法制度有嚴重問題,他規定只要是朱氏王孫爵位都可以世襲罔替,而且不需要幹活。明朝到後來皇親貴胄越來越多,土地兼併越來越厲害,老百姓活不下去經常造反,終明一代,農民起義的次數在整個歷史上都是排的上號的。

朱元璋這些舉措當然是歷史的侷限性所造成的,每一個帝王最終目的都是維護統治,我們要客觀分析。



古料伯樂


任何人都有正反兩面,朱元璋出身不好,當過乞丐和尚,有很深的小農思想的烙印,一般來講這個出身和思想意識是很難當皇帝一統天下的,但朱元璋命卻出奇的好,娶了個好老婆繼承了老丈人的部隊,又在元末幾大軍閥中間左右逢源夾縫生存,最終奇蹟般地統一了天下,但在真正當皇帝的之後其小農思想開始暴露無遺,首先多疑,不信任大臣,對大臣極其刻薄,更對犯了錯的大臣極其殘暴,其一手締造的胡惟庸案,藍玉案几乎將整個明朝建國功勳及其後代掃蕩一空,其次他對大臣苛刻,但對自己的兒子極其慷慨,將他們派往各地就藩,賞賜大量金銀珠寶和土地,保證老朱家後代世世代代享受榮華富貴,徹底將老朱家人和文官集團對立開來,文官集團從漢唐時期與天子共治天下徹底變成了皇家的奴才和狗,自朱元璋始中國士大夫階層徹底墮落,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變成了給皇帝打工的打工仔,臣子只是掙一份工資,至於貪汙腐敗損害的只是老朱家的天下,與大臣無關,所以明末崇禎鼓勵群臣捐款,沒有一個人肯捐款保大明的情況。再次,朱元璋的兒子在地方就藩後,玩命生育,導致皇族人口爆炸,成為地方毒瘤,皇族侵佔大量土地財富,也是導致明末流民大爆發的主要原因。總之,探求明朝滅亡原因,光討論崇禎萬曆是沒用的,要從朱元璋這個根去倒,這也是為什麼不管是明粉還是明黑都對朱元璋印象不好的主要原因


龍少爺321


我不是歷史學家,不清楚。

收刮讀書學來的那點歷史,記憶中有兩點。一是他長得醜,二是他出生貧賤。黑他的人是不是也有這兩點呢?

反正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推翻他的清朝要弘揚自己的清明,可能就不那麼實事求是的對待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