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测评|40万人东迁,未来北京向东看……

房小评 中国房评报道 今天


区域测评|40万人东迁,未来北京向东看……


我在这里祈祷我在这里迷惘

我在这里寻找在这里失去

北京北京

----汪峰.《北京 北京》

这一首歌,曾唱出了多少“北漂”的心声。

11月22日,北京公布数据称,2017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比2016年减少了2.2万人,为1997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其中,北京城六区常住人口减少了74万人。

未来北京发展战略是疏导非首都功能的人口与产业,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的建设,大北京以及北京以外的机会也越来越多,或许是时候和北京说再见了。

如果你只是想逃避高昂的房租,远离都市的喧嚣,“离城不离产”,还想围绕北京做点自己的事业,该去哪发展呢?

今天,房小评给您推荐:大厂。

区域测评|40万人东迁,未来北京向东看……


有就业有机遇

11月22日,《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显示,2017年常住人口规模为2170.7万人,比2016年减少2.2万人,是自1997年以来首次实现负增长。

由于水资源等客观因素制约,北京地区可承载人口上限已经突破,为了城市的健康发展,北京制订了一系列疏解人口的措施。例如建设发展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等等,可以预见的趋势是,北京将形成一体两翼多中心的发展格局,大家多数都会生活在“大北京”的城市圈里。

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将给通州带来巨大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北三县和通州一体规划、统筹管理,也给北三县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

仅2017-2018年间,北京城市副中心重大工程就有500余项,投资超过2000亿元。而未来3年,北京城市副中心计划实施项目1000余个,计划投资达到1万亿元。

11月15日,北京市政府正式启动搬迁,首批搬迁的包括市政府办公厅、市发改委等25个政府组成部门和地税局等18个市政府直属机构,以及市政府直属特设机构国资委等共51个工作部门和管理机构,预计涉及总人数约在4万人,远远高于之前市场预估的2万人。

在北京市委机关、市人大机关、市政协机关第一批完成搬迁后,北京市纪委、市监察委和市“两高”等单位将进行第二批搬迁。整个搬迁过程将持续到2020年。

据媒体消息,2020年北京市政府全部搬迁完成后,可直接带动40万人东迁。

40万人是什么概念?

来看一组数据:截至2016年,燕郊常住人口120多万人,大厂常住人口26.5万人,香河常驻人口36.9万人。

区域测评|40万人东迁,未来北京向东看……


显然,人少地多的大厂和香河更容易得到政策的垂青,而从距离上,大厂又比香河略近于副中心。果然,在2018年发布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重大工程中,副中心机关工作人员生活区选址落户大厂。

副中心机关工作人员生活区将包括医疗中心、教育中心、文化中心、体育中心、商业中心等,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机关工作人员提供宜居的生活及配套服务设施。

更为重要的是,该生活区的建设将采用打破区域界限的两地共建共享模式。这也就意味着,所有配建不单是为了服务副中心的机关工作人员,也为大厂居民提供同等服务。

宜居又宜产

针对副中心机关工作人员生活区的建设,在河北项目网发布的《廊坊-大厂回族自治县综合服务配套中心》中有着明确说明。

总投资100亿的配套设施包括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服务资源,将在6年时间内完成建设,旨在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机关工作人员提供宜居的生活及配套服务设施,逐步实现两地在教育、医疗、文体等公共服务资源的共建共享。

区域测评|40万人东迁,未来北京向东看……


如此大规模的配套新建对于大厂的居民来说是一件大好事,而且为了满足副中心机关工作人员的生活所需,该部分配套的品质和定位也将按匹配城市精英的需求标准来打造。

两地共建共享模式的创新,跨越了规划建设的区域限制,把以北三县为代表的环京纳入新北京的建设发展蓝图,带动京冀边界的共同发展。

除了共建生活区的重大利好,大家最关心的厂通桥建设亦有重要进展。11月7日大厂政府官网发布的《大厂潮白河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维护优化公示》中,厂通桥赫然在列。而11月14日,北京交通委员会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处处长赵阳坐客北京交通广播电台时也证明“确实有厂通桥这个规划”。

对于大厂而言,厂通桥的建设与共建生活区同样重要,后者提升整体区域配套水平,赋予城市能级的极大提升,前者打通与副中心之间的重要交通要道。

厂通桥一旦落成,从大厂潮白河片区到通州潞城地铁站仅有不到7公里距离,距离北京市委市政府也仅有不到10公里。这种交通距离优势,才是大厂之于副中心的核心竞争力。

相信副中心机关工作人员生活区的建设与厂通桥的建设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整体规划布局进行有序推进。

之前大厂和环京地区一直头疼的交通通达性问题,其实北京市方面已经明确表态:“能通全通”,可以说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同时,北三县和通州统一规划,也意味着北三县将来建设的水平会很高,通州要求全区绿化率达到40%以上,北三县等地区也会依此标准。


环京限购前,大厂的房价一直是通州的一半。自环京限购后,大厂的房价已从接近3万元/平米的历史最高位,降至现在的1.5万元/平米左右,部分项目仅有1.2万元/平米。

据房小评所知,目前通州限购条件依然严厉,且在售新房单价已在7万元/平米以上。对于搬迁人员的住房问题,政府前期建设了约9000套周转房,但都是小户型,且只能满足一小部分人群的住房问题。同时通州城市副中心区域的新房住宅供应量几乎为零,因此搬往副中心的政府工作人员的住房需求,必然外溢。

而大厂现行政策,非当地户籍的购房人需要连续缴纳三年社保,才能购买一套住房,且所购住房在取得房本后两年,才能出售。

如果指望大厂房价未来上涨,以投资买房,是大可不必的,因为政府严格的限购限价政策,已经将北三县楼市冷冻,将来也不太可能放开,所以如果是自住需求买房,大可随时上车,如果是投资买房,还是要劝君慎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