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史上,蒙古國是不是中國的一部份,為什麼?

心平氣和就是福


這是一個令中國人很糾結的問題,當然,蒙古人應該比我們更糾結!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今天的蒙古國所在的蒙古高原當然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注意,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不是作為一個現代主權國家的“中國”的一部分。

蒙古國今天當然不是作為主權國家的中國的一部分,因為近代在蘇聯的操縱之下,我們在法理上,也在事實上承認了蒙古國的獨立。我們要尊重國際法,也要尊重這個現實。但不等於我們可以迴避或者扭曲蒙古高原的歷史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的這一事實,這是兩回事。

首先,離開了蒙古國所在的蒙古高原,中國歷史沒法講,舉個例子,我們講漢朝史,可以不講匈奴嗎?我們講唐朝史,可以不講回紇嗎?我們講元朝史,可以不講蒙古嗎?都不可以。沒有匈奴、回紇、蒙古的中國史,是不完整的,也是講不清楚的。如果把蒙古高原上的歷史切割掉,中國歷史的線索和發展進程就根本沒法清晰地呈現出來。

反之,離開了古代中國,特別中原王朝的歷史,蒙古國也無法講清自己的歷史,沒有漢朝說不清匈奴,沒有唐朝,講不清突厥,沒有清朝,哪有現代蒙古的格局?所以說,中國和蒙古在歷史上,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今天雖然分了家,但無法抹掉大家在歷史上是一家人的事實。

其次,中國歷史是“中國人”的歷史,歷史上的蒙古高原的上的人群是中國人這個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於中原強大的向心力,蒙古高原一直在給中國輸送人口。匈奴、突厥、回紇、蒙古在蒙古高原形成強大勢力後,並不是一心一意的要把蒙古高原建設成自己惟一的家園,而是要“入主中原”。中原才是他們的夢想之地,這就決定了匈奴人、突厥人、回紇人、蒙古人大量流入中原地區,他們在中原地區最後都融入到了漢人群體之中。今天的中國人的祖先,不少是他們的後代,歷史上的中國人,當然也包括他們。所以要把中國人的歷史講清楚,也得把蒙古高原上的人群的歷史梳理清楚。


只愛潘多拉


蒙古國歷史上就是中國的一部分,但是人家已經被絕大部分國家承認,以現在的國際形勢來看,外蒙古收回來是不太可能了,而且外蒙古經濟一直不好,貧窮是最容易滋生民族主義的,網上經常傳言蒙古要回歸,完全是意淫。

蒙古國在歷史上肯定是中國的一部分,但小編認為這個歷史應該有個期限。外蒙古就是以前的喀爾喀蒙古,元朝蒙古人統治中國時,喀爾喀蒙古當然是中國的一部分。

清軍還沒入關前,皇太極就降服了察哈爾部的林丹汗,整個蒙古在名義上都屬於中國。喀爾喀蒙古最初雖然對清朝聽調不聽宣,但準噶爾部的噶爾丹崛起後,藉著俄國的勢力吞併了喀爾喀蒙古。

喀爾喀蒙古的王公們只能向大哥康熙求救,這樣準噶爾之亂平定後,喀爾喀蒙古就徹底被清朝控制。喀爾喀王公對滿洲大皇帝總體來說還是忠心耿耿的,辛亥革命清帝退位的消息傳到喀爾喀時,他們還叫囂著要組織大軍進京勤王。

如果在把時間往前推一推,到了宋朝時,喀爾喀肯定就不是中國的,那個時候中國是蒙古帝國征服的眾多國家之一,不光喀爾喀蒙古不是中國的,成吉思汗也不是中國的。

這種說法可能會讓很多人聽了不高興,其實這也很簡單,那時漢人是被征服的民族,要同化也是蒙古人同化我們,我們屬於蒙古帝國的一部分。

其次,成吉思汗以及當時的蒙古人並不接受中華文明,人家的文化政策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並沒有對漢文化有特別的優待。很多人都嘲笑中亞的突厥民族忍成吉思汗做祖先,如果我們非要說他們都是中國的,不就和別人一樣了嗎。


史料不輯


♥自古以來外蒙古就是中國的一部分!1992年2月13日,蒙古人民共和國改名為蒙古國。根據外蒙古最新權威資料顯示:面積為1564115.71平方公里(603909平方英里)。2018年6月12日,人口為3209639人,人口密度1.9人/平方公里。2017年軍人35000人,2017年的軍費為350тэрбум(西里爾蒙語,不認識)圖格里克。除烏蘭巴托(庫倫即寺院之意)直轄市外,轄21個盟(省),331個蘇木(縣)。♥

福垊由題主所問引出兩個問題:外蒙獨立問題、中蒙邊界問題。在回答引出兩個問題前,先回答題主所問——外蒙古在歷史上屬於中國的原因。

在領土上我們經常說“自古以來”,自古以來的意義就在於名正言順事成,這就是學習和談歷史的意義吧。早在唐朝時,外蒙古就是唐朝神聖不可分割一部分。大唐聲威煊赫,四方紛紛內附,這是繼隋朝後的又一個輝煌,從楊廣的聖可汗到李世民的天可汗。為紀念漢朝的偉大,承襲漢朝治理邊疆的模式,重新設立都護府。六大都護府,今天的外蒙古的範圍在三大都護府之中。分別從屬於河北道的安東都護府的一角,關內道單于都護府的一部分,關內道北庭都護府的一部分,見上圖。

成吉思汗和的子孫們,南征北戰,東進西伐,建立了前所未有的大帝國,最後裂成以大元為主,四大汗國為藩的奇特治理模式。元朝時,外蒙古分別屬於中書省、甘肅行省的一角,其境大部分位於嶺北行省,上圖中的齊國、廣寧國、和寧路、稱海宣慰司、外剌國、遜都思都屬於嶺北行省的一部分。圖上的中書省是指該區域由中書省直轄,形成了飛地式的行政區劃。這裡需要特別強調的是大元和大清是中國的朝代,這點是毋庸置疑的。質疑了這點就讓自古以來大打折扣。

在清朝,外蒙古被稱為喀爾喀蒙古,喀爾喀即哈拉哈河之意。福垊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清朝如果不包括唐努烏梁海的話,其面積要比現在的外蒙古面積小。

那麼為什麼獨立後外蒙古面積反而就大了呢?

我們還是先從外蒙古是這麼獨立說起吧。1913年起帝俄就企圖入侵外蒙古,後來在帝俄崩潰以及蘇聯新立之際,外蒙古已經有很大的自治權利。這不能不說是清朝滅亡後,軍閥混戰而導致的這種疆土問題。需要說明的是,在帝俄崩潰之時,我們也曾派兵入俄。但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就日本派兵最多的也沒起到什麼作用。而這種機會以後也就難再有了。

清朝滅亡後,群雄逐鹿,邊疆不穩,外患四起。各種新舊軍閥或為自保或為統一不斷混戰。而邊疆在列強的教唆與挑撥下,宛如軍閥,自成一體。列強更是大肆入侵,如日本侵華。不過,侵略最嚴重,手段最隱秘的當屬於蘇聯。因為蘇聯的支持,1944年10月11日,吞併了唐努烏梁海。此前之後蘇聯一直或直接支持或暗中支持外蒙古,她像其他軍閥一樣致力於擴大自己的地盤。

蔣介石在斯大林的威逼利誘下,外蒙古獨立,蘇聯還不費一兵一卒。外蒙古的範圍是根據實際控制來劃定邊界的,也就說外蒙古等於蒙古地方加西部科布多、東部的達裡岡愛、諾門罕等。老蔣連維持蒙古地方舊的邊界都沒能實現。永遠不要忘記這一天,1945年8月14日,中蘇簽訂的友好條約。就是這個友好條約,使外蒙古變成了蒙古人民共和國乃至今天的蒙古國。

中蒙邊界劃定

《中蒙邊界內蒙古段考略》載(上圖,下文):

從1959年至1963年中蒙邊界條約簽定前, 中蒙邊界內蒙古段發生邊境事端95起、 311人次( 不包括一般越境事件), 其中蒙古非法越境綁架我軍民12起39人次, 驅趕我牧民54 起201人次, 私立邊界標誌29起71人次。參與上述活動的蒙方人員有, 蒙古邊防軍人273人、 牧民38人

1962年雖然簽訂了邊界條約,但1966年到3月6日到1980年8月3日,其軍民因為蘇聯支持,屢有越境現象。1989年10月5日,兩國簽訂了《邊界制度,處理邊境問題的條約所附議定書》,從此減少了糾紛,維持了邊界穩定。


福垊


對於這個話題,我的回答毫無疑問,蒙古國曾是中國的一部分,不論是從宋朝時期還是民國初期,他都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不爭的事實。

眾所周知,自古以來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並非只有漢族人統治的天下才是中國,而少數民族統治中國就不是中國,中國的天下,任何人都有當皇帝的權力,前題,只要你有實力,能夠把在位的皇帝拉下馬,你也能做皇帝,也能統治中國的天下。


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這就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

在12世紀的時候,在我國北方蒙古高原上長期生活著許多的民族,蒙古族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他們以放牧為生,食羊肉喝馬奶,用牛羊糞作燃料,時而又用他們的牛羊與中原人交易,換回糧食燒酒瓷器等生活必需品。

隨著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是蒙古人強大起來,他們東征西討,最後消滅了南宋政權,建立的蒙古族的元王朝,也就是在中國歷史上存在的一個朝代__元朝。

在蒙古人奪取了全國政權以後,蒙古族等一些少數民族遷徙到中原一帶,而中原的漢族人又遷徙到邊疆一帶,使民族進行了大融合,並將全國劃分行省制度, 並由中央垂直領導全國各省。


但是由於蒙古貴族的統治政策失誤,導致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矛盾加深,最後被朱元璋領導的叫花子兵趕到了蒙古高原,就是在明朝統治的200多年間,蒙古族人成了一個地方政權。

清王朝統一中國後,蒙古正式的成為中國的一個省。

在清末民初,由於國家衰敗,在沙俄政府的干涉下蒙古便鬧起了獨立,直到1945年在蘇聯的導演下,以所謂的公投正式獨立。

我們且不說蒙古獨立的心痛,只是論證蒙古曾是中國的一部分。


然而網絡裡的一些文章說,中國曾是蒙古的一部分,那簡直是無稽之談,難道說中國曾是從蒙古帝國那裡脫離出來的嗎?

甚至有人提出,外國人不承認元朝是中國的一部分,其實這是西方學者,對中國歷史無知的概括,是不尊重中國歷史的表現。

如果西方人尊重中國,尊重中國歷史,就不會出現鴉片戰爭,出現第二次鴉片戰爭,甚至出現八國聯軍,以及日本的侵華戰爭。

現在的網絡裡時常的出現,說什麼只有在漢族人統治下,才是真正的中國歷史,而是少數民族統治中國就不是中國歷史,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搞亂中國的歷史

有一句話說得好,欲滅其國,先滅其史。

警惕反華勢力對中國歷史的歪曲,警惕那些個隨聲附和的人對中國歷史的篡改。


趙志軍001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歷史上,蒙古國屬於中國,這是毫無疑問的事實。

拋去元代不提,清代的版圖中蒙古沒有什麼外蒙古和內蒙古之分,只有一個蒙古,甚至今天中華民國地圖也就是這樣。

後因滿清無能,沙俄政府通過武力佔領外蒙古,進行了實際上的佔領。

即便如此,沙俄政府一直承認外蒙古主權屬於中國,只是扶持外蒙古的所謂自治(獨立)。

而民國初期,徐樹錚因外蒙古的邀請,已經沙俄的崩潰,將外蒙古實際上處於中國的控制下。

但隨後蘇聯出兵,將外蒙古的中國軍隊擊潰消滅,再次佔領了外蒙古。

但正是吃掉外蒙古,仍然是抗戰末期斯大林通過雅爾塔協定,以種種交換的條件換取中國政府承認外蒙古獨立。

但斯大林許諾的條件其實根本沒有辦法,拿到中國承認外蒙古獨立實際上是無效的。

在蘇聯時期,外蒙古其實就是蘇聯的傀儡國。

外蒙古總理根登僅僅以為延遲了斯大林處決喇嘛的計劃,並且和他衝突,就被處死。

不過,目前蒙古國已經是國際承認的獨立國家,所以我們也不好說什麼。

希望中國好好發展自己,和外蒙古保持良好關係,兩個國家一起富裕繁榮是最好。

至於外蒙古,不要再把中國當做仇敵,不要極端排斥中國人。

摘錄:1923年,根登成為蒙古第9任總理,他提出“讓我們變的富有”的口號,以激勵蒙古人民克服獨立以來所遭遇的困境。

1936年在蒙古國駐蘇聯大使館的招待會上,斯大林粗暴的訓斥作為一國名義上元首的根登,百般凌辱和諷刺根登沒有徹底貫徹和執行宗教大清洗政策。根登作為蒙古人的衝動與血性被激怒,他藉著酒勁劈頭蓋臉的打罵斯大林:“你這個血星的格魯吉亞人,你實際上已經變成了一個紅色沙皇!”這讓在場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這還不算這個蒙古領導人甚至一把奪過斯大林的菸斗,狠狠的摔碎在地上,然後把桌子板凳砸個稀爛。
斯大林暴虐了一生,殺人如麻也是第一次碰到這樣的人,雙方就這樣撕破了臉皮。他1937年底給根登扣了一個“反革命罪和日本間諜罪”處決了。

薩沙


外蒙古即今天的“蒙古人民共和國”,這裡原本是清朝烏里雅蘇臺將軍的管轄地域,曾屬於中國。從清朝雍正年間開始,在當地設置了“烏里雅蘇臺將軍”衙門,之後作為固定官職保留下來。1912年清朝滅亡後,外蒙古在沙俄政府(包括後來的蘇俄)的支持下宣佈脫離中國。



外蒙古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的漠北蒙古諸部。在明朝末年時,蒙古的主體分裂為漠南、漠北、漠西三大蒙古,其中漠南蒙古察哈爾部的林丹汗是黃金家族的直系後裔,但是很快被清太宗皇太極所滅。 在清朝入關前,漠北蒙古各部已經開始對清朝稱臣,並保持“一年一貢”的規矩,他們就是今天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國)的祖先,又稱為“喀爾喀蒙古”(漠北蒙古)。

公元1688年,喀爾喀蒙古被準嘎爾部(漠西蒙古)所逼,投奔於清朝。在清康熙三十年(1691年)舉行的多倫諾爾會盟中,漠北蒙古宣誓歸附於大清。直到這個時候,清朝才真正開始統治外蒙古地區。

清朝全盛時期只在傳統的漢地設置省份,而在邊遠地區實行將軍管理(清朝設置了14位地方將軍)的制度。東北三省分別由黑龍江將軍、盛京將軍、吉林將軍管轄;天山南北(新疆局部)由伊犁將軍管轄;外蒙古與唐努烏梁海等地區則由烏里雅蘇臺將軍管轄。

遺憾的是辛亥革命過後,外蒙古在沙俄的支持下宣佈獨立,並遣送烏里雅蘇臺將軍回國,造成獨立事實。北洋的將領徐樹錚曾經趁沙俄十月革命的機會短暫收復過外蒙,但不久後新興的蘇聯又使用手段使外蒙古獨立。對此,北洋政府與後來的國民政府均表示無能為力,只進行過口頭譴責。1924年,外蒙古正式成為蒙古人民共和國,並奉行親蘇親俄路線。

其實從1921年開始,蘇聯當局就在外蒙古大肆燒燬廟宇、逮捕僧人,摧毀了藏傳佛教,逼迫蒙古人信奉東正教。1932年,斯大林為了鎮壓蒙古反抗行動,在外蒙古進行血腥清洗,造成數萬人死亡。蘇聯對蒙古的剝削、屠殺往往被“蘇聯紅軍與對蒙古現代化的幫助”這樣的官宣話輕描淡寫、一撇帶過,容易讓人忽略。

在蘇俄的洗腦下,外蒙古(蒙古國)廢除了傳統的蒙文,改用俄羅斯的斯拉夫字母書寫文字,還有不少外蒙古人放棄了藏傳佛教,轉而信奉基督或東正。

新中國成立後,為免歷史遺留原因引發兩國爭議,客觀上承認了蒙古人民共和國的地位。不過蒙古國在上世紀始終親近蘇聯而疏遠我國。在歷史歸屬上,蒙古國極力淡化過去屬於清朝的歷史,並不承認自己屬於中國。在現代蒙古國的主流輿論中,長期指責清王朝(中國)對他們進行了奴役和屠殺,並對華人甚至是中國商人帶有牴觸和仇視心裡。事實上,這正是沙俄、蘇聯、俄羅斯長達70年來對蒙古國進行文化洗腦的結果。



歷史的荒野


是的,毫無疑問。

1945年之前,外蒙古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歷史上,長城以北的蒙古高原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而中原王朝對蒙古高原的控制和管理是分幾個階段的。

1、時斷時續的羈縻統治(前200年-1571年)

戰國時期開始,蒙古高原上興起了一個強大的遊牧民族,這就是匈奴。在中原地區陷入混戰的時期,匈奴不斷南下,秦朝統一六國後,匈奴的勢力達到頂峰。

漢朝初立,對於匈奴只能採取守勢,從前200年“白登之圍”到前133年“馬邑絕親”,漢朝進行了長達70年的戰爭準備。

從前133年開始,漢武帝開始反擊匈奴,漢匈戰爭拉開序幕,這場戰爭前後共持續了130多年,一直到西漢結束。

在漢朝的猛烈打擊下,匈奴內部出現分裂,漢元帝時期,呼韓邪單于南遷到長城一線投降漢朝,這就是南匈奴,匈奴走向分裂。從此蒙古高原南北對峙的局面初見端倪。

東漢時期,88年,大將軍竇固竇憲出擊北匈奴,迫使其西遷。漢朝終於取得了整個漠北的宗主權。

但是由於漢朝缺乏有效的治理形式,所以只能聽之任之,很快,鮮卑佔據蒙古高原。

漢朝滅亡後,中原地區再次陷入大分裂之中,此時的蒙古高原完成了從鮮卑到柔然再到突厥的演變。

隋朝建立後,對突厥進行了分化,蒙古高原被東突厥佔據。

630年,唐太宗發起滅東突厥之戰,俘虜頡利可汗,至此蒙古高原徹底納入唐朝版圖。

東突厥滅亡後,唐朝在蒙古高原設置安北都護府,對突厥故地進行羈縻統治。但是僅僅過了40年,突厥後人叛唐獨立,建立後突厥汗國,唐朝失去對蒙古高原的控制。

後突厥滅亡後,回紇佔據了整個蒙古高原。

907年,契丹人耶律阿保機建國稱帝,隨即開始了對蒙古高原的西征,將遼國勢力覆蓋到整個蒙古高原。遼國滅亡後,蒙古人稱為蒙古高原的主人。

1115年,女真人完顏阿骨打建立金國,隨即取代遼國成為北方之主,金朝時期,由於金國將主要精力放在南方,導致蒙古各部完成了內部整合。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國,疆域囊括了整個蒙古高原。

蒙古汗國建立後,開始了瘋狂的擴張,至1259年,蒙古汗國的勢力向西延伸到歐洲多瑙河、埃及西奈半島,佔據了大半個亞歐大陸!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9年,元朝徹底消滅南宋,統一全國。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將元朝趕回蒙古高原。為了徹底消滅北元政權,明朝不斷髮起對北元的軍事遠征,但是始終不能將蒙古政權徹底消滅。

1388年,朱元璋消滅北元,草原上分化出韃靼和瓦剌兩個蒙古政權,韃靼和瓦剌勢力此消彼長,和明朝進行了長達200多年的拉鋸戰。

2、從羈縻到高度自治(1571年-1911年)

1571年的明蒙“俺答封貢”是明蒙歷史上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

“俺答封貢”宣告了明蒙之間長達200多年的明蒙戰爭的結束,也意味著中原政權對蒙古高原的統治政策出現了變化。

“俺答封貢”後,明朝和韃靼實現了邊境和平,在這樣的友好氛圍下,韃靼內部得到了極大發展,而衰落的瓦剌部則選擇西遷西域,後來走向分裂,其中一部準噶爾建立了準噶爾汗國,土爾扈特部則西遷伏爾加。

16世紀中葉以後,原駐牧於哈拉哈河兩岸及克魯倫河附近的東部蒙古本部中的喀爾喀部逐漸向漠北遷移,形成為札薩克圖汗、土謝圖汗、車臣汗等三大部,佔據了大漠以北地區,是為漠北蒙古;而之前俺答所在的土默特部、察哈爾部以及科爾沁部則南遷到長城以北,因為在大漠以南,所以統稱為漠南蒙古。

在今天的內外蒙古邊界周邊,分佈著一片廣袤的沙漠,這就是漠南蒙古和漠北蒙古的分界線。

後金建立後,對漠南蒙古進行了長年累月的戰爭,明朝雖然支持察哈爾部林丹汗,但是始終不敵皇太極。終於在1635年,皇太極全面征服漠南蒙古。

因為漠南蒙古位於長城以北,所以和後來的清朝關係也最近,清朝在漠南蒙古設置盟旗制度,對漠南蒙古地區進行高度自治管理。

此時的漠北蒙古在清朝建立後,和清朝建立了宗藩關係。1638年,漠北喀爾喀蒙古三汗(車臣汗、土謝圖汗和札薩克圖汗)向皇太極獻“九白之貢”,即八匹白馬和一頭白駱駝,表達了對清朝的臣服。

但此時的清朝對漠北蒙古沒有進行統治,羈縻統治也沒有,漠北蒙古地位類似於高麗這樣的藩屬國。而在1691年,這一情況得到逆轉。

瓦剌分裂後,準噶爾部建立準噶爾汗國,其中的大汗噶爾丹一心想要恢復大元帝國,所以對漠北蒙古各部展開進攻。而此時的沙俄,也在貝加爾湖地區不斷向南蠶食領土,漠北蒙古的領地越來越小,形勢越來越危急。

在這樣的情況下,庫倫活佛作出了歸附清朝的最終決定,隨即康熙出兵在1690年的烏蘭木通之戰中擊敗噶爾丹。

1691年,康熙和外蒙古王公在多倫諾爾舉行會盟,史稱“多倫會盟”,多倫會盟後,清朝仿照漠南蒙古體制,將喀爾喀蒙古編成34旗,貴族授以汗、親王、郡王、貝勒等爵位,正式確立了清朝對漠北蒙古的統治。

清朝的對漠北蒙古的統治和漠南蒙古一樣,是高度自治的統治形式,這是比羈縻統治更有效的措施。

在這樣的措施下,清朝終於解決了影響中原王朝數千年的遊牧民族問題!

3、從高度自治到獨立(1911年-1945年)

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清朝陷入內憂外患之中,不僅東南沿海烽煙不止,在內陸的漠北蒙古也是暗流湧動。

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後,沙俄不斷蠶食我國疆土,前後割佔大片土地。不僅如此,時任沙皇尼古拉二世還制定了罪惡的“黃俄羅斯”計劃,即從新疆清俄邊境的喬戈裡峰直到海參崴劃一條直線,將此線以北的土地劃歸俄羅斯。這個計劃一直實施到1917年沙俄二月革命前夕,一旦成功,則清朝疆域只能止步于山海關以北。

從1896年開始,沙俄開始向漠北蒙古滲透,為“黃俄羅斯”計劃鋪路,一大批所謂的探險家、考察隊、資本家等蜂擁而至。沙俄逼迫清政府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使沙俄在漠北蒙古擁有稅收、採礦等一系列特權。

此時清朝實施了一系列不得民心的所謂新政,導致漠北蒙古上層的反感,沙俄趁機煽動漠北蒙古獨立。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沙俄趁機煽動外蒙獨立,庫倫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聯合蒙古王公喀爾喀四部札薩克,於1911年12月1日宣佈外蒙獨立,並在12月28日舉行了登基大典,自稱“大蒙古帝國日光皇帝”。

清朝岌岌可危,無暇北顧,民國初立,內憂外患,因此對外蒙獨立只能聽之任之。外蒙古在沙的支持下,侵佔烏里雅蘇臺、科布多等地。隨後,外蒙集團進攻內蒙古,製造“烏泰叛亂”和“呼倫貝爾獨立”,內蒙古部分王公也附庸獨立,蒙古高原全境淪陷。

1914年,沙俄侵佔唐努烏梁海。

此時的袁世凱,為了獲得帝國主義支持,和沙俄簽訂《聲明文件》,承認外蒙古“自治”。面對內蒙淪陷導致的民憤,袁世凱組織討逆軍,於1916年收復內蒙古全境。

此時一戰爆發,沙俄參戰,在列強無暇東顧的時期,民國政府開始著手收復外蒙。

1919年10月28日,皖系將領徐樹錚率4000軍隊開進外蒙古“首都”庫倫,以軍威逼迫蒙古王公服從中央。11月17日,外蒙古王公上書民國總統徐世昌,請求迴歸,外蒙古重回祖國懷抱。

但是好景不長,一戰之後,蘇聯捲土重來。列寧執政的蘇聯政府,開始繼承沙俄時代的蒙古政策,繼續扶植外蒙古獨立勢力。

1920年9月,皖系倒臺,徐樹錚被通緝,北洋軍隊匆匆退出外蒙。

十月革命後,蘇俄支持外蒙的蘇黑巴托爾和喬巴山組建蒙古人民黨。1921年3月21日,蒙古人民黨領導宣佈成立“蒙古臨時人民政府”。

1921年5月,蘇聯紅軍以消滅白軍的名義進入外蒙。

1921年7月,蒙古人民黨和蒙古王公組成“蒙古人民革命政府”。

1924年,外蒙正式建國,即“蒙古人民共和國”。

民國軍閥混戰,對此無力干涉!

1945年2月,雅爾塔會議上,斯大林和羅斯福達成協定,外蒙古維持現狀。1945年8月,斯大林逼迫國民政府同意外蒙獨立。斯大林對蔣經國說:“老實告訴你,我之所以要外蒙古,完全是站在軍事的戰略觀點而要這塊地方的,倘使有一個軍事力量從外蒙古向蘇聯進攻,西伯利亞鐵路一被切斷,俄國就完了。”

1945年10月,在蘇聯干預下,外蒙以97.8%的公投票數贊成“獨立”,至此外蒙獨立成為事實。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一枚酷愛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靜夜史


我認為這篇文章我最有資格回答了 老家通遼的還在蒙古呆了一段時間 有很多人帶節奏說蒙古很多人反華什麼的 我告訴你普通老百姓才不管這些事 有些政客的言論不能代表所有人 蒙古的商人和中國來往非常默契 反華這個反字可以理解為反感 這與一些中國商人投機取巧爾虞我詐有關 和是不是中國人沒關係 總有些人能把人和人的矛盾上升成國家和國家的層面 這種人很埋汰知道麼 什麼宋亡之後無華夏 明亡之後無中國這種愚蠢至極的說法也有人信?一群被西方價值觀洗腦的人 那個時候哪有國家觀念 蒙元滅宋 滿清入關就是漢人政權被滅了 和今天的中國根本扯不上關係 我們不是活在上古世紀的人 今天要做的就是各族人民團結一起 做好自己本職工作 不跟風不抹黑 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拓跋散人


這個說法總體上沒什麼問題。

現今蒙古國的區域主要包括:杭愛-肯特山地區、阿爾泰山地區、大湖盆地區、南部隔壁區以及東部高平原區。

其中,杭愛-肯特山地區位於蒙古西北部,是以杭愛山脈、肯特山美為主體的山地,大部分山地走勢舒緩,多山間谷地,山嶺森林茂密。在杭愛山與肯特山之間,有色楞格河與土拉河流域的河谷草原,歷史上的匈奴、突厥和回鶻等王/汗庭牙帳,多設於此處。

值得一提的是,唐朝的安北都護府也曾在杭愛山東端設治所,統治磧北鐵勒諸部族羈縻府州。當然,自垂拱元年(685年)起,安北都護府的治所南移到漠南,隨後屢屢遷徙。

除此以外,清朝統治時期,蒙古諸部都在朝廷的控制之下,清朝的疆域範圍涵蓋烏里雅蘇臺、科布多、喀爾喀、漠南和青海等歷史上蒙古族頻繁活動的地方,外蒙古完完全全是隸屬於清朝的疆域。

直到1911年12月1日,趁著辛亥革命爆發,外蒙古活佛哲布尊丹巴才在烏蘭巴托建立大蒙古國,試圖從中國分裂出去。

最後,如果涉及元朝時期,問題很顯然是說反了。元朝的情況恰好相反,應該說漢地——傳統中原王朝的北方被稱作是“契丹”(kitad),南方被稱作是“囊加歹”(nanggiyad)——是屬於大蒙古國(yeke mongγol ulus)的一部分,此時蒙古人心目中還沒有“中國”的概念。


HuiNanHistory


有人說,蒙古國,也就是現在的外蒙古,他至始至終都沒有屬於中國,他們的祖先在元朝時期統治過中國,是我們屬於他們,其次是在清朝的時候,因為是滿人統治中國,而蒙古國依附的是清朝,也並非中國,當然這兩種邏輯很可笑,無非就是為了證明元朝和清朝是中國人被他們統治的那段歷史,而蒙古國恰好是在這兩個時期屬於他們,所以才有了這樣的說辭,但是這種說辭毫無邏輯,從中國歷史以及疆域來看,這兩個朝代無疑是中國的。

所以在歷史上,蒙古國自然是中國的一部分,我們不妨瞭解下蒙古國是怎麼一步步被劃分出去的?

一:元明時期

1271年,由忽必烈帶領的蒙古族建立了強大的蒙古帝國,但是僅僅只有98年就被明朝給滅亡了。朱元璋滅亡元朝之後,便開始將蒙古族趕回到蒙古大漠或者草原生活,但是蒙古人並沒有因此而屈服,而是不斷擾亂明朝邊境,尤其是在嘉靖年間,他們的入侵越來越多,最後雙方簽訂了“隆慶和議”,蒙古國開始表面上嚮明朝稱臣。


二:清朝時期

明朝滅亡之後,清朝八旗軍將蒙古人擊潰,隨後成了清朝時期的藩屬國,1727年中俄簽訂的《布連斯奇條約》,使俄國承認外蒙古是中國的,但是有一點就是俄國可以和外蒙古通商,1733年漠北蒙古(也就是現在的蒙古國)也由烏里雅蘇臺將軍管轄,當時只是作為一個省級行政區。


三:民國時期

1912年清朝滅亡,外蒙古宣佈獨立,俄國以保護蒙古為由幫助其獨立,可以說俄國在當時是極力推進外蒙古的經濟發展的,還包括外蒙古的軍事、文化,從這時候開始外蒙古便逐漸開始展開獨立活動。

1913年中俄簽訂的《中俄聲明》:“外蒙古承認中國宗主權,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中國、俄國承認外蒙古自治。中國不得在外蒙古派駐官員、軍隊,不得移民。”

這次條約的簽訂在1915年的時候又進一步具體化,也就是《恰克圖協定》,雖說這次外蒙古宣佈取消獨立,但是實際上都是被俄國所控制。

隨著俄國爆發的十月革命,俄國開始不承認外蒙古的是中國的,而是繼續支持他們進行獨立活動,1919年蒙古有開始宣佈獨立,自願取消自治,恢復舊制。

同年,俄國白軍與紅軍陷入內戰,外蒙古沒有俄國的幫助和支持,當時的中華民國總統徐世昌和段祺瑞決定派徐樹錚出兵外蒙,自此外蒙古願意取消一切與俄國簽訂的協議,重新歸附中國,並由徐樹錚部在外蒙古駐防軍隊,孫中山因此還讚揚過徐樹錚。

1945年,蘇聯與美英簽訂的《雅爾塔協定》,表明了蘇聯又開始對外蒙古進行干預,就像斯大林所說的那樣:我也不怕告訴你,我們之所以想要外蒙古,完全是出於軍事戰略影響,因為如果你們一旦從外蒙古進攻蘇聯,那就一定會切斷西伯利亞鐵路,而這時我們離失敗也就不遠了。”因此,蘇聯一直希望給外蒙古獨立,但是這次會議的簽訂,其中美國要求中國依然是外蒙古的宗主國,依然享有宗主權。


世界大戰的中國戰場,蔣介石因為得不到羅斯福的支持,只能把希望寄託在斯大林身上,希望他們蘇聯能夠出兵東北,幫助其抵抗日本,但是蘇聯要求籤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協議裡承認外蒙古獨立,並經過票來決定外蒙古是否獨立,然而這個投票竟然高達97.8%的蒙古公民贊成外蒙古從中國獨立出去,這其中自然少不了蘇聯的背後控制,1946年國民黨政府承認蘇聯控制下的外蒙古獨立,但是在1950年的時候蔣介石在聯合國發表聲明,不承認外蒙古獨立,雖然此時的蔣介石已經在臺灣,但是中華民國在聯合國依然是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這一聲明也得到了認可。

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便於外蒙古建立外交關係,並承認了其獨立性質,之後又試圖與前蘇聯交涉外蒙事宜,但是都遭到前蘇聯的反對。

因此,如果說外蒙古曾經是不是中國的,答案是肯定的。

【羽評歷史,歡迎右上角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