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青島製造”向“青島智造”“青島創造”轉型

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對接《中國製造2025》重大工程和專項行動計劃,我市將圍繞創新能力、質量品牌、開放合作、綠色升級等重點領域,組織實施一批專項行動,加快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推動“青島製造”向“青島智造”“青島創造”轉型,向價值鏈高端邁進。

創新能力提升專項行動

我市加快建設高速列車、智能製造、新能源汽車等十大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延伸佈局量子信息、人工智能、納米技術與材料等十個面向未來產業的顛覆性技術創新能力建設,在我市優勢領域爭創1—2個國家級製造業創新中心,支撐和引領先進製造業突破發展。建設一批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組織實施一批企業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重點項目,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標準質量品牌專項行動

發揮製造業“品牌之都”優勢,推動傳統優勢品牌與互聯網深度融合,引領品牌經濟向高端高質方向發展,讓青島製造成為“名優產品+智能製造”的重要標誌。我市實施“標準化+”戰略,構建先進製造標準體系,打造具有國際水平的“青島標準”,創建標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加強檢驗檢測、認證認可體系建設。

製造服務轉型專項行動

我市鼓勵企業應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虛擬現實等新技術,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壯大工業設計、信息技術、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等生產性服務業,面向製造業提供優質服務。支持重點企業互聯網“雙創平臺”建設,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開展系統解決方案業務剝離重組、獨立運營,推動系統解決方案服務專業化、規模化和市場化。

綠色升級再造專項行動

堅持綠色發展和轉型升級融合推進,著力構建青島製造綠色生態體系。我市將嚴控高汙染、高耗能行業新增產能,大力推廣高效電機、鍋爐等節能環保設備,積極推廣高效綠色生產工藝技術裝備,改造傳統制造流程,推動鋼鐵、橡膠等重點行業綠色升級,推廣智能綠色鑄造技術及整體解決方案。創新開展以購買環境減排貢獻量為導向的企業自願清潔生產,積極創建清潔生產示範園區;實施企業能效對標,加大能效標識和節能產品認證制度實施力度,支持企業開發綠色節能產品,積極推行生態設計,降低物料和能源消耗,減少有毒有害物質排放,提高工業能效水平。

深度開放合作專項行動

我市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推進國際產能合作與裝備技術合作。加大對世界500強及行業領軍企業的招商力度,重點引進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製造裝備等一批產業高端、核心配套與關鍵支撐項目。實施重點領域企業“走出去”戰略,搶抓“一帶一路”和自貿區等戰略機遇,促進青島品牌企業和優勢產能企業到國外投資併購世界知名品牌,建設研發中心、生產基地和產業園區,獲取技術、人才、品牌、供應鏈、銷售網絡等戰略資源,實現快速發展。

企業梯隊成長專項行動

引導大企業推行全流程供應鏈建設和智能化改造,持續做強做大,培育一批國際競爭力強的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我市實施中小企業創新轉型工程,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導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路徑,重點培育一批產業細分、特色明顯的行業“小巨人”,做大做強優勢中小企業群體。

軍民深度融合專項行動

發揮我市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等工業產業優勢,引導各種所有制經濟參與國防科技工業建設,實現軍工經濟與地方經濟的有機融合、良性互動、優勢互補,促進軍民結合產業規模化發展。以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等重點園區為載體,突出發展裝備製造、科技研發、新一代信息技術、涉海新材料、生命健康等產業。

產業載體建設專項行動

我市將深入推進實施騰籠換鳥、鳳凰涅槃行動方案,推進老城區企業搬遷改造,有序開發老企業搬遷騰出地。推進眾創空間建設工程,實施眾創空間倍增計劃,引導領軍企業、高校等多元主體建設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打造特色創新孵化集聚區。實施小企業產業園和創業基地發展規劃、培育計劃,引導小企業聯手抱團,採取眾創、眾籌等新模式,創辦“雙創”特色基地和智慧園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