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再有本事,没有资金支持也没用,他是在哪里找的资金呢

本事再大,也得有用武之地啊。巴菲特迎来了一个所有投资人都会面临的问题,我的投资本金究竟从哪里来呢?天时地利人和,就缺一个:资金。早年的巴菲特和我们一样,最开始只能从亲朋好友下手,姐姐、姐夫、姑妈、岳父、之前的室友……接着,去找亲朋好友的亲朋好友,有医生,有律师,有物理学家等。

巴菲特再有本事,没有资金支持也没用,他是在哪里找的资金呢

从1956年到1966年,巴菲特基金公司的总资产上升了1156%,而道琼斯指数只增长了122.9%,巴菲特基金公司的资产增长率是道琼斯指数上涨幅度的6倍,基于此,巴菲特逐渐吸引了大量的资金。可是,收益率越高,巴菲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市场常常过热的大背景下,各种负面声音开始出现,像“巴菲特没有早年的冲劲了,开始持中庸的投资理念了”等等。外部投资人的压力很多时候并不一定是动力,反而成为压垮巴菲特的最后一根稻草。到了1969年,巴菲特干脆直接关闭了自己的基金,开始寻找成本更低廉的资金,他也的确找到了。这家公司叫做政府雇员保险公司(GEICO),巴菲特的恩师格雷厄姆就曾经是这家公司的董事长。

巴菲特再有本事,没有资金支持也没用,他是在哪里找的资金呢

巴菲特为什么盯上保险公司呢,因为保险公司“期限错期匹配”的特点刚好满足了巴菲特获取廉价资金的需要。什么叫期限错配?譬如今天我去买了一份保险,不管我买的是寿险还是财险,但我肯定付了该付的保费。这笔保费什么时候能得到收益呢?可能得十几年、几十年以后了,甚至受益人都不是我了。所以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一旦保险产品销售出去,就有一笔现金进账了,而负债已经是几十年以后的事情了。因此,期限错配机制给保险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廉价的现金流,也给巴菲特带来了机会。

巴菲特再有本事,没有资金支持也没用,他是在哪里找的资金呢

这种资金在短期内可以被视看做没有负债风险的资金,也几乎不需要像银行贷款一样支付定期利息,更不需要像股权融资那样出让股权,同时满足了巴菲特巨大的廉价资金的需求。

巴菲特再有本事,没有资金支持也没用,他是在哪里找的资金呢

巴菲特将保险称为“未来几十年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它提供的源源不断的绝低成本资金,让巴菲特能够大规模收购企业或投资股票,取得不错的投资回报后,巴菲特保险业务的资本实力又大大增强,带来了更多的保险,更多的资金又带来更多的企业收购或股票投资,更多的收益又带来更多的保险,雪球一步一步越滚越大,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也越做越大,巴菲特通过个人持续努力地稳定投资,打下了现在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帝国。保险家、企业家和投资家三位一体,这才是巴菲特成为世界首富的关键。

巴菲特再有本事,没有资金支持也没用,他是在哪里找的资金呢

题外话:读书可以扩充我们知识边界,获得更多看问题的视角,但盲从是要不得的...

喜欢我的文章就果断关注转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