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全國樓市整體退熱,北京房價56891元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週五發佈報告稱,10月全國房地產市場整體退熱,一線城市房價集體微降,準一線及二線城市房價總體回調,過半三四線城市房價下跌且市場分化進一步加劇。報告預計,短期內一二線城市房價將穩中略降,少部分房價虛高嚴重的二三四線城市可能會進入風險釋放區域。

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佈的《中國住房市場發展月度分析報告》稱,10月,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這四個一線城市房價中位數為44842元/平方米。

其中,北京房價中位數仍居第一,為每平方米56891元,深圳第二為51136元,上海以44108元居第三位。10月,北京房價中位數比9月上升了1016元/平方米,深圳、上海及廣州均有所下降,廣州房價中位數比9月下降了3392元/平方米至27231元/平方米。

報告指出,以各省會城市為主的二線城市房價中位數的平均值為每平方米18138元米,較上月略降205元。自今年以來,二線城市房價同比漲幅總體呈現下降態勢,與上年同期上比,二線城市總體仍累積了較高的房價漲幅。10月,二線城市同比上漲8.9%,其中西安同比上漲47.5%,居二線城市之首;廈門同比下跌14.7%,居二線城市末位。

三四線城市房價中位數為每平方米9826元,較上月略降36元。報告調查的118個樣本城市中,房價環比上漲的城市僅為52個,下跌的城市達66個。曾經的上漲明星城市西雙版納環比跌幅居三四線城市第一名。廊坊、咸陽、樂山、嘉興等曾經房價漲速居前的三四線城市,環比跌幅也位居三四線城市前列。

報告由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住房大數據項目組、住房大數據聯合實驗室共同完成。報告指出,10月142個樣本城市房價平均環比下跌0.3%左右。房價環比上漲的城市為58個,比6月減少61個,佔樣本數的40.8%。

報告稱,由於中央抑制房價上漲的決心、貨幣化棚改政策的調整以及“房住不炒”方略的進一步落實,預計短期內一二線城市房價穩中略降,三四線城市漲速進一步下降,少部分房價虛高嚴重的二三四線城市可能會進入風險釋放區域。

報告指出,房地產市場的整體趨穩,對於防範宏觀系統性風險、加快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社科院建議,未來可從以下五個方面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一是保持貨幣政策的穩健中性;二是堅持“房住不炒”和“因城施策”方略,保持調控政策定力、穩定房價預期;三是建立完善住房租賃市場相關制度;四是加大政府對基本公共服務投入,多渠道擴大基本公共服務供給;五是加快推進住房供給側改革和長效機制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