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大學生需要“增負”嗎?

聚焦|大学生需要“增负”吗?

【聚焦】

聚焦|大学生需要“增负”吗?

6月21日,在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強調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提升大學生的學業挑戰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改變輕輕鬆鬆就能畢業的情況,真正把內涵建設、質量提升體現在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成果上。

8月22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關於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其中對於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取消“清考”制度,加強對畢業論文各環節的管理等問題作出了強調。

聚焦|大学生需要“增负”吗?

新規一出,叫好者有之,異議者卻鮮有發聲。一時間,對於“大學生是否真的過於清閒”“是否應該給大學生‘增負’”等話題再次成為熱議的焦點。

當“提升大學生學業挑戰度”成為眾望所歸,處在漩渦最中心、又對於自身有著最深刻了解的大學生們真的也是這麼想的嗎?

大學生活究竟輕不輕鬆

從我們上學開始,又以高中階段為甚,老師和家長一直在給我們灌輸一個概念——“你們現在用功學習,到了大學就輕鬆了”。潛移默化地,“大學生活很輕鬆”漸漸成為了整個社會的共識。有些人在談及此事時,還經常會拿國外來作對比,說“國外是中學松大學緊,而國內正好反過來,中學緊大學松”。

儘管大學比起中學更加“自由”,有了更多可以自主安排的時間和空間,也少了父母和老師的耳提面命,可是接踵而至的是更多的壓力。那些想要在大學中多有收穫的同學們,其實負擔並不輕;整天嚷嚷著“要回高中輕鬆輕鬆”的也大有人在。

-----

-----

我們針對“大學生增負”這一問題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半數的大學生學習生活處於繁忙、充實的狀態,並對當前狀態持滿意態度,而以閒散頹廢態度生活的同學僅佔總人數的不到兩成。不少專業的同學接受採訪時表示,在本專業的課業負擔不容小覷,學業挑戰已然導致壓力重重,且第二專業選修也會帶來加倍的重壓。

聚焦|大学生需要“增负”吗?

的確,夜夜燈火通明的圖書館和自習室是對“遊手好閒”的大學生活偏見的直接駁擊。許多專業的同學(以理工科居多)的課表可以從週一的第一節一直排到週五的最後一節,持續整天的實驗課更是許多同學心中的痛。

即使是人們認為較為輕鬆的文科生,也面臨著大量的課後閱讀、提報準備與論文寫作人物。

如果再輔以第二專業的學習,用從早到晚連軸轉來形容也絕不為過。此外,託福、雅思、GRE、考研等與畢業後發展直接相關的學習任務也帶給大學生們巨大的壓力。僅從學習的角度來說,大學生活絕不輕鬆。

聚焦|大学生需要“增负”吗?

除了學習,學生組織與社團活動是大學生活的另一個不容忽視的部分。

社團活動看似有趣,卻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深夜寫的策劃案、四處奔走拉到的贊助、中國銀行冰冷的地板、恩玲劇場日日夜夜的排練,都是每個社團人心中難以磨滅的記憶;學生工作看似簡單,但是需要和老師聊的事情、馬上要發佈的信息彙總、等待填寫的申報表,全都堆積在文件夾中;校媒實習的確可以鍛鍊能力,但絞盡腦汁開到深夜的選題會、被主編催稿時的巨大壓力、老師的各種要求與需要避開的那些“雷區”,也讓每個人不敢輕易放鬆。或許,這兩者的結合正是超過八成受訪者反對“增負”的重要原因。

聚焦|大学生需要“增负”吗?

下了晚課後參與部門、社團例會是許多同學的日常

大學生需要的是怎樣的“增負”

既然大學生的生活並不像外界想象的那樣輕鬆,那麼回到開頭提到的教育部文件上來。其中重點提到的“水課”、論文等問題在大學中的實際情況又是怎樣的?

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搞清楚“水課”到底是什麼。

事實上,“水課”的定義在不同人群中存在一定的分歧,一般被稱為“水課”的課程都具有作業任務少、紀律管理松、給分較好或掛科率低等特點。除了通常因課程要求較低導致的課堂紀律懶散的課程之外,部分課程由於學術價值和實用性二者難以兼得亦會不可避免地引起選課學生的消極態度。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相比趨向選課的學生群體,教師群體同樣是“水課”形成的原因之一。在調查採訪過程中得知,無論是百餘人的大課,還是幾十人的小班教學,教師課程設置效率較低的現象皆有所出現,單純念ppt或者講與課程完全無關內容的老師確實存在。比起加強簽到點名等硬性紀律規定,課程本身內容價值的提升才是解決“水課”現象的根本方法。

“老師用心備課,教乾貨,學生對每一門課都重視起來,這樣其實就不存在水不水課了。因為你很重視當時全力以赴,加上老師認真授課,是不存在學不到什麼的情況了。”

除了對於淘汰水課的普遍呼聲,調查顯示近四成的同學對取消“清考”及增加課程過程考核在課程整體考核中的比重表示支持,且平時考核佔期末考核20%-40%的比重在受訪者中較受認可;對於論文引入查重等反抄襲機制的看法也因專業差異而有所不同,且人文社科類對其的認可度較理工類更高;而針對課程內容的觀點在各學科中卻有著共同的趨向,即加重實踐經驗,與課本外的世界接軌。增負應是質的提升,而並非單純量的堆疊。

我覺得與其漫無目的地增負,不如仔細想想自己學校這個專業是要培養什麼樣的人才,然後按照這個目標,制定相應的措施,因為畢竟無論是學生的精力還是老師的數量都是有限的,但是這樣一來,是不是又和大學自由自主的學習氛圍背道而馳了?

在採訪調查過程中,主動性作為將大學學習生活與先前基礎義務教育所區分開的主要特徵之一被反覆提及。

“因為高中就是為未來進行一場賭博,是那種強迫著你學,你被填充某些知識;但是大學的話可以選擇的很多,不是說我必須,而是我想、我要。

在摸索未來規劃的迷茫路途中,對於就業前景的考量使得同學們更加希望習得實用性高、競爭力強的技能。對於性格較為懶散疏於管理的群體來說,“增負”帶來的積極效應不可忽視;而對於對未來有所考量的同學們來說,現有核心課程設置的高難度加上對社會就業情況的敏銳考察、對職業夢想的追逐嘗試已經將這份“負”加在了他們的肩上。

其實,我們並不否認大學中確實存在那些每天混日子的同學。但是,對於其他大多數有志青年來說,我們反對的並不是“增負”本身,而是毫無意義地單純給學生增加負擔。畢竟提高學業挑戰度這件事,不僅僅是對學生提出更高更嚴格的要求就可以做到的,更需要老師在提高授課水平、講“乾貨”,學校做好課程設置和教學管理作出努力。

如果各方都能夠在自己的領域內將這些措施落到實處,那麼大學生的學業挑戰度自然而然地會得到提升,“大學生增負”這個命題也就自然不復存在,更可以改變整個社會對於大學生生活的認知偏差和先入為主的主觀看法。如此一舉多得,才是我們真正想要看到的結果。

南大青年

文|張晨昊 潘妍 馮雅雯

採訪|張吉洲

問卷|顧雲倩

美編|莫俊婷

聚焦|大学生需要“增负”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