繞不開的叛逆期(一)

繞不開的叛逆期

繞不開的叛逆期(一)

叛逆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他們不是故意針對你的。這段時間對他們來說也很艱難,他們很需要父母的幫助,所以父母要不遺餘力地去幫助他們,引導他們平穩地走過來。到時你會發現,養育孩子,真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當看著孩子慢慢長大,慢慢地變成你心中曾經想要的樣子,你將感到十分滿足與欣慰。

繞不開的叛逆期(一)

1歲半左右,他的自我意識開始慢慢形成,一方面急於表達自己的情緒和意願,一方面又沒有足夠的自制力來約束自己的行為。所以,最明顯的特徵就是,不讓乾的事情他偏要幹,不按他的要求來他便發脾氣,什麼事情都想自己做,而且很多時候還對我們不理不睬。小小的身體裡,儲藏著強大的叛逆的能量,對初為父母的我們真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他挑戰我們的權威,挑戰我們的耐心和信心,卻毫不在意。我們不能一味地去壓制他,更不能“以暴制暴”,這樣只會讓他屈從於自己所處的劣勢,不能進行理性的思考,找不到合適的宣洩途徑,會對他的心理健康造成傷害。我們也不能對他一味地溺愛順從,如果我們的執行力不夠,原則性不強,在與他的PK中屢屢處於下風,那麼他的逆反心理會愈演愈烈,壞脾氣會從此成為他的印記。

繞不開的叛逆期(一)

如何在“權威”與“愛”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對於叛逆期的寶寶怎麼管?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當走過這一時期之後,你會發現,其實路並沒有你想象中那麼艱難,孩子自己也在不斷地成長。他在表達,行為與自我控制會越來越協調;他在思考,能慢慢明白父母教給他們正確的觀念;他也在權衡,懂得怎樣做會得到想要的結果。所以,只要父母能堅持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去引導叛逆期的孩子,這個時期就一定會平穩地過去的。

繞不開的叛逆期(一)

父母要接受孩子的情緒。在很多人的潛意識裡,消極的情緒是不對的,積極的情緒才是可以接受的。因此,一些父母在孩子害怕的時候,對他說:“不要怕,這不可怕。”在孩子生氣的時候說:“不要生氣,生氣不好。”在孩子難受的時候說:“不要難受,這沒什麼。”其實,應該允許孩子存在消極的情緒。這樣既讓父母有一顆平常心,也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幫孩子說出他的情緒,孩子的心裡會覺得好受很多,從而更能接受你接下來對他提出的要求。而且在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叛逆,僅僅是因為身體原因,比如生病、疲憊、飢餓等,或者是周圍環境有所改變,這些都容易讓寶寶情緒低落,喜歡跟父母對著幹,這時父母要對孩子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繞不開的叛逆期(一)

瞭解孩子各個敏感期的特點。比如,很多寶寶之所以無緣無故發脾氣和哭鬧,是因為他正處於秩序敏感期。一旦孩子的日常生活秩序被打亂,孩子就會表現出很多叛逆的特徵。

繞不開的叛逆期(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