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行——嚴重低估的創投股,啟動在即

科創概念市北高新連續12個漲停,引爆遊資瘋狂炒作創投概念股,這也符合A股特點,歷來炒作國家政策大力支持的題材概念。熱情推卻,那些裸泳的股票自會一地雞毛。現在是時候思考哪些股是真正受益的呢?顯然上市公司中持有創投股權的股票,必然隨著科創板塊推出,登錄科創版的時候,享受鉅額增值受益。按照這一思路,結合股性、炒作空間,那麼非永安行莫屬。

下面一一道來,先來看一則新聞:

哈羅單車2018年6月1日獲螞蟻金服等20.6億元融資後,估值超23億美元。這個數字與摩拜被收購價格、ofo最新融資後估值相差無幾。而隨著哈羅單車方面承認其日訂單數超過摩拜和ofo的總和,市場對其成為共享單車領域最大的攪局者已經不存在質疑。近日,哈羅單車創始人楊磊、執行總裁李開逐在接受36氪採訪時絲毫不再隱藏其野心。他們表示:“從用戶的接受度來說,其他品牌已經沒有和我們對戰的資本。只要我們能進入的區域,摩拜和ofo等根本沒有還手之力,所以現在怕競爭的不是我們,是他們。”

哈羅單車的前世今生:

2016年11月,共享單車Hellobike宣佈完成A輪融資,2017年1月12日消息,共享單車平臺Hellobike哈羅單車宣佈完成A+輪融資,2017年10月25日,哈羅單車CEO楊磊確認“哈羅單車與永安行低碳科技有限公司合併”,永安行低碳則成了兩家共享單車合併後的主體,永安行低碳繫上市公司永安行子公司)其本人將出任新公司CEO。2017年12月27日,哈羅單車宣佈完成10億元人民幣D2輪融資,2018年5月31日,永安行發佈公告表示,螞蟻金服全資子公司上海雲鑫以14.68億美元整體估值對永安行低碳(永安行共享單車與哈羅單車合併後的主體)增資20億人民幣,佔股比例上升至36%;而上市公司永安行持股比例下降為8.8%。(詳見2018年6月1日上市公司發佈的公告《603776:永安行關於放棄參股公司優先認購權及優先購買權暨關聯交易的公告》)

按照這個比例我們大致算下,永安行持有的這部分股權權益:23*8.8%=2.02億美元。按照目前的上市公司32億的市值,這部分股權就能增加50%的市值。但是隨著螞蟻金服的強力扶植和資本的持續投入,哈羅單車的估值必然船漲水高。

我們可以以一個簡單的數據推測下哈羅單車的發展勢頭,今年5月,哈羅單車公佈了自3月13日推行全國範圍的芝麻信用免押騎行以來的成績單:兩個月裡註冊用戶數增長了70%,日騎行訂單量更是增長達100%。阿里巴巴集團學術委員會主席、湖畔大學教育長曾鳴在湖畔大學上課時披露,哈羅單車日訂單數已經超過摩拜和ofo的總和。對此,哈羅單車聯合創始人、執行總裁李開逐曾直面媒體:“出入不大。”毫無疑問,儘管細節不得而知,但沒有人質疑,哈羅單車已經成為共享單車領域最大的攪局者。

下面是正題,如果沒有科創版,扯這些沒有意義的。現在科創版成了國之大計,政府各個相關部門、以及券商等相關方正在全力推進,說不定明年上半年就有企業登陸科創版。

誠然A股中具有這種投資邏輯的上市公司大有人在,但是為什麼偏偏中意永安行呢?

第一,永安行的想想空間足夠大。哈羅單車本身就是個超級獨角獸,加上螞蟻金服的加持,上市公司未來有足夠多的搶眼資本市場的故事。

第二,永安行具備炒作的各種硬性條件。股本小,流通股本不到9000萬股,標準小盤股。股價適中,目前股價24,股價從上市的高位的71一路下來,最大回撤高達72%,具有強烈的超跌反彈跡象。

第三,股性活躍。今年6月炒作獨角獸概念收穫兩個漲停,最高換手39%,這樣的股性很適合遊資炒作,太大了抄不動,太小了不夠炒。

第四,較好的安全邊際。永安行本身業績不錯,市淨率2倍多點,營業收入逐年遞增,盈利穩定。本輪行情大幅下挫,永安行也沒有幸免,屬於錯殺。

第五,永安行本身沒有什麼太多的負面新聞,除了股東減持。

第六、上市公司回購。11月8日晚間公告,公司於2018年11月8日首次實施了回購,回購股份數量為27.82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0.21%,成交的最低價格為20.72?元/股,成交的最高價格為21.28?元/股,支付的金額為582.86萬元。根據此前回購預案,公司擬回購3000萬元至5000萬元,回購價格不超過人民幣25元/股。

第七,有高送轉預期。

為什麼說啟動在即呢?

觸底反彈,目前累計漲幅達30%多,還收穫一個漲停,走勢已經漸漸擺脫大盤影響,均線成多頭排列,交易量逐漸放大。分時線走勢平滑,籌碼趨於穩定,較小的資金量就可以控制盤面。

炒股第一要務是保障本金安全,再次基礎上追求大概率事件,永安行下行空間有限,當上漲潛力巨大。當下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未來可能的東風有哪些呢?

一. 哈羅單車公佈科創版意向或者進入券商輔導名單。這就是引爆的最強颶風。

二. 永安行與螞蟻金服的其他合作。

三. 上市公司繼續回購。

四. 公佈高送轉預案

永安行——嚴重低估的創投股,啟動在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