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行业那些事——钴合集以及KCC减产解读(相关上市公司梳理)

钴行业情况简介

钴主要为铜、镍矿产伴生资源,50%钴的来源于镍的副产品,44%的钴来自于铜及其他金属的副产品,只有 6%的钴来自于原生钴矿,其生产规模在很大程度受铜、镍矿产开发影响。目前世界精炼钴生产主要集中在刚果(金)、加拿大、赞比亚、澳大利亚、俄罗斯、中国等国家。

2016年全球金属钴产量约为12.3万吨。世界第一大钴产国刚果(金)钴产量6.6万吨, 占全球总产量53.58%,中国钴生产量达0.77万吨,占比为6.25%,产量虽居世界第二位。

也就是说全球的钴矿主要集中在刚果(金)这个非洲国家,同时又是铜跟镍的伴生矿,如果全球的铜矿跟镍矿的价格上不去,没有新增的矿山,即使钴价格再高也不可能投放产能。再加上最重要的生产地刚果(金)占比最大,其国家长年处在战争以及动乱当中,导致即使矿产的储量相对丰富也无法得到产能快速释放。这个国家稍微有点影响,全球的钴矿价格都面临着暴涨,前几天的刚果(金)武装人员袭击联合股的相关工作人员,全球钴矿价格马上做出反应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们从供给端的角度来看:全球的铜价跟镍价格从2010年一路的狂跌,镍价跌幅超过60%,铜价跌幅也将近50%,铜价跟镍价的猛跌导致主要的生产商资本开始急剧的减少,嘉能可就是代表。这也导致铜矿跟镍矿的矿山可开采的量呈现缓慢的减少的趋势,近期的铜价跟镍价开始抬头上涨就是证明,在未来的2-3年内这种情况还是会呈现下去,因此起码从2-3年甚至更长远的时间看,钴矿的供给不可能出现快速的增加,导致钴矿价格的快速回落。

目前钴矿行业的情况:寡头明显 垄断效应显著

目前全球已探明的钴资源储量共计500万吨,其中65%分布在非洲刚果,500万吨中,储量第一位的是全球综合性的矿业巨头嘉能可,它的钴储量为250万吨。第二位的是洛阳钼业,为铜、钼、钴等综合性大型资源供应商,其中钴资源储量为56万吨。第三位的是金川国际,钴资源储量为45万吨(权益储量37万吨)。欧亚资源在新建设的RTR项目为一尾矿项目,尾矿中拥有160万吨铜和36万吨钴资源量,铜和钴的品位分别为1.5%和0.3%。其中嘉能可跟洛阳钼业拥有对钴矿的定价权,其寡头效应非常明显。

2017 年前三季度,全球代表性钴矿企业产量有所下滑。根据嘉能可、洛阳钼业、Vale 以及 Sherritt 公布的 2017 年三季报显示,这四家企业前三季度钴产量约为 4.05 万吨,同比下滑将近 6%。而根据 2016 年的产量数据,这四家公司的钴原料供给量占全球供给总量的 50%以上,因此大企业减产将对全球钴供给产生巨大冲击。

通过前面的叙述,我们简单了解钴矿行业的

整体格局,主要的生产地相对集中在刚果金,生产企业的寡头垄断效应相对明显,而且其伴生矿的属性导致其产能不可能短期内快速的释放。但从供给的角度来看,这种格局导致其未来的供给即使有增量,也相对有限。

钴需求端情况解析

钴的需求主要包括电池材料、硬质合金、高温合金、催化剂等领域。

中国对钴金属的需求占了60%,因此中国的需求端的情况能够影响全球的格局。中国需求中最多的仍旧是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材料。

1. 新能源汽车端的需求

这一点不用怎么详细的说,全球都给出了燃油汽车的退出时间,而我们国家的新能源汽车更是走在全球的前列,产量也是快速释放。而高能量密度的三元正极材料目前正在受到政府政策的支撑,后面会持续的放量(三元正极材料必不可少的就是钴 ,有兴趣的去详细的了解),目前处在产业的快速的爆发期,这一阶段在18年后会加速。根据亚洲金属网的统计,预计到下半年中国三元材料年产能将新增 6.9 万吨至21.2 万吨。以此计算,半年内规模有望增长 48%。

2.3C产品(计算机 通信设备 消费电子设备)

3C 类产品主要采用钴酸锂电池,对应的钴盐需求为四氧化三钴。2016 年中国四氧化三钴产量达到 4.6万吨,钴酸锂产量约 4.59 万吨。预计 2017 年我国四氧化三钴产量将达到 5.1

万吨,同比增加 11.9%,钴酸锂产量将达到 5 万吨,同比增加 8.93%。

未来随着苹果等主流厂商的采取的双电芯容量电池的持续推广,未来手机等 3C 类产

品的单位电容量提升将会是长期趋势,将增加钴酸锂消费。而另一主要的用途,笔记本的需求也在持续的增加。

3.库存端

由于钴矿的可储存性较大,就会增加投机商的增加库存的需求(原因是价格快速上涨),从国家进出口相关数据看,因为价格的持续上涨,导致我国17年前3个季度的进口都出现比较快的下滑。随着国内需求的增长,钴盐消费将加快增长,国内钴原料库存或继续下降。同时不排除部分投机商有加大囤钴的需求,Colbat近期的高溢价购买就是例子。

需求端看的更加的明确,主要的三大需求:锂电池汽车端受益于三元高能量密度快速的放量(全球都在搞 特斯拉是代表) 202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将超过 300万辆 ;3C端双芯电池的放量以及可穿戴设备的快速的渗透率提升都推升对钴的需求;部分的囤积钴的产业资本也在增加。我们看到需求端还是稳健,甚至有些需求是快速的增加,从这个层面上看,需求端的也不可能出现较大下滑导致价格的快速的下降。

供给端的情况是,寡头垄断显著,而且由于铜镍矿的矿山的投资减少导致可开采的量不够,供给端呈现相对的紧缩状态;需求端的情况是:目前动力电池汽车带来的增量需求持续的在增加,3C端的量仍旧在稳步的放大,需求持续的处在旺盛的状态。从供需方面看,由于目前全球的钴年需求在12万吨左右,而且是小众产品,数千吨的价格缺口就可能大幅度的拉升价格,目前看目前就是处在价格的快速上涨的状态。

前面我专门的写过周期股投资的三个阶段:(1)商品价格上涨的预期阶段 ,(2)商品价格上涨的主升阶段 ,(3)公司盈利的主升阶段。 目前我们看钴产品处在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价格的快速主升到盈利的主升阶段。价格的快速上涨导致公司的利润开始释放,目前看,这一阶段还会持续一段相对长的时间,尤其是下游的需求快速的放量,价格目前仍没到顶。上轮高点钴的价格在80万一吨,距离上方还是要将近50%的空间,而且这次突破应该是大概率事件,还没有到达企业利润处在顶点的位置,因此相关的上市公司还是相对的看好。

目前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是全球的铜矿复产,尤其是嘉能可的放量,虽然前面有新闻说嘉能可会在18年增加1.1万吨的,前面也做过解读(19年到3.4万吨),但是是是否能放量还是存在比较大的疑问。嘉能可是全球的老大,这轮钴涨价是最受益的。他应该是逐渐的控制价格慢涨然后逐步的放量实现利益最大化,因此不用担心快速的放量导致价格的快速的下跌。

下面就相关的上市公司做一下简单的梳理:

(1)$洛阳钼业(SH603993)$ 全球矿业矿巨头。从事铜、钴、钼、钨、铌、磷等矿业采选、冶炼、深加工业务,拥有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是全球前五大钼生产商和最大的钨生产商之一,也是全球第二大钴、铌生产商和世界领先的铜生产商,同时是巴西境内第二大磷肥生产商。公司购买刚果(金)铜钴 TFM56%的权益并且锁定剩余 24%股权,预计未来将拥有 TFM80%权益,拥有配套阴极铜 27 万吨/年和钴初级产品 1.8 万吨/年的产能,是全球仅次于嘉能可的钴生产商。洛阳最大的看点就是他的国际化并购,后面应该还是有非常大的动作在的,尤其是在国家的一带一路的战略推动过程中,需要全球性的矿业集团完成对资源的控制,洛阳因为其企业属性(非国企),可以很好的借助这一机会,快速的壮大。

(2)$寒锐钴业(SZ300618)$ 国内钴粉龙头企业,高弹性。公司当前钴粉年产量 1500 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 30%,优势显著。目前在刚果金有子公司,主要生产钴精矿(6000吨左右产能含 氢氧化钴)以及铜(5000吨产能),目前处在业务的快速的扩张阶段,无论是刚果金的电解钴项目还是钴粉扩产都将使得公司在这轮涨价中受益。

(3)$华友钴业(SH603799)$ 钴矿产能也是主要集中在刚果金,公司设在刚果(金)的 CDM 冶炼厂当前拥有氢氧化钴冶炼产能 1.1 万吨,还有两处钴矿的供应项目(合计产能4000吨)。然后横向投资AVZ 锂矿,纵向收购巴莫完成正极材料布局(巴莫科技是锂电正极材料的领先企业,具备出色的技术以及产品优势,2016 年公司正极材料产能 1 万吨/年,出货量全球前六)。

最主要的还是这三个公司,我们看,其实这三家公司各有特点。洛阳毫无疑问的是矿业龙头,年开采量非常大不是寒锐跟华友可以比的上的,储量也惊人(50万吨以上);华友更加偏重冶炼,其冶炼的产能是比较高的,虽然是在刚果金有矿,但是太少了,但是冶炼的产能将近全球的10%,同时开始深耕产业链,布局三元产业跟锂矿产业;寒锐业务量最少,但是产品在国内的占有率很高,也在快速的放量。这三个公司是相对典型的,从钴矿 到冶炼再到下游的产品处在一个产业链上。

企业的公司也有格林美是国内钴回收的龙头企业,但是量不大;科恒股份(SZ300340) 也有部分的钴矿业务,包括电解钴也可以关注,这里就不自在重点论述。

KCC项目减产解读

在过去的大半年时间里,钴价格出现调整后,相关个股杀的比较多,大家预期也比较悲观,KCC项目的复产不达预期给了大家修复悲观预期的时间。

据Katanga公司11月6日公告,旗下KCC将暂时停止钴产品出口与销售,因为其氢氧化钴产品中检测到铀含量,超过通过非洲主要港口向客户出口产品的可接受限度,截止目前,受暂停销售影响的钴总产量为1472吨。

kcc宣布其暂停钴销售至2019年2季度。在建造离子交换系统期间,暂停钴销售至2019年2季度,其所生产和储存的钴预计将在2019年3、4季度实现销售

2017年12月12日,嘉能可及旗下公司披露KCC计划于2018年第一季度恢复生产,已经为电动汽车革命做好准备,并上调营销业务的盈利指引。指引规划2018-2020年钴产量将达到1.1万吨、3.4万吨和3.2万吨。

根据原来19年嘉能可的产能公告,KCC的产能预计在3.4万吨,本次减产将可能将19年减产的产能减少一半,从而推动钴价。嘉能可是钴的主要参与者跟垄断着,本来19年预期产能过剩大概1万吨附近,这一次大概率直接磨平预期的过剩产能,继续维持钴价格的高位。

其实前面也说过,目前报价在33美元一磅附近(大概50万人民币一吨),从主要生产商19年的规划, ENG 产能2万吨, 洛阳钼业1.8万吨, 嘉能可 5.8万吨,3大巨头约占全球钴产能的66%,相比于2017年的情况,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如此高的行业集中度,想要钴的价格这个位置再次大幅度杀跌,也不符合他们的利益,尤其是佳能可,19年规划产能占据全球40%,现在果然是他出问题了,我还是觉得这次还是主动减产,推动钴价格继续高位震荡的概率是比较大的。

目前整个产业链的库存非常低,基本就是拿货就直接生产,产业链没有钱,现在矿山出了问题,恐怕是下游就更紧张了。预计今年的MB价格在现在33美元/磅的基础上应该会有部分上浮,现在先谨慎看点,应该是到36-38的位置,比原来的27-33相对乐观一些,大概人民币60万附近。

重点:周一下午精选的尾盘股,麦达数字!走势如何,我想大家也都见证过了!我每天都会分享自己看好的机会和个股分享给粉丝当做福利!大家可以及时关注!

免责声明:本人在文章里所分享的个股均出自技术面选股,不作为直接投资依据,敬请大家谨慎跟风。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盈亏自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