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本留學過來人分享:ED、保底和衝刺,分別最該選擇什麼學校?

時間已經來到了9月底,在奮戰標化衝刺、準備文書的同時,你制定好你的ED/EA/RD申請策略了嗎?今天我們就來聽一個成功在申請季得到夢校青睞的申請者講講他的心路歷程,並且還給出了他非常有價值的建議。

選校,其實很簡單,要現實,你是在很嚴肅的申請大學,就別虛偽和自欺欺人了。

美本留學過來人分享:ED、保底和衝刺,分別最該選擇什麼學校?

大家都知道,申請裡很重要的一個環節是選校。而實際上,在大多數同學申請之前,其實都對自己的實力沒有概念。這很好理解—美國的大學對錄取沒有一個量化的標準,不像我們高考,北大錄取線650我們考個680就一定能夠拿到錄取。因此,從以前的案例中揣測各學校的門檻成了很多同學,當然也包括我,在申請之前的功課之一。

然而,這不可避免的導致一些同學向著兩個極端移動:自負與自卑。

一些同學自負,大約是看到一些案例中的同學以1410不到的分數,平淡的活動就進入了頂尖的學校。而自己又有大把的獎項,很棒的經歷和過硬的分數,於是開始認為Ivy只是小菜一碟。

一些同學自卑,大約是看到太多太多的同學,有著自己無法想象的活動和榮譽,卻只進入了次頂級,甚至更低檔次的學校。看著自己手裡雖然百般努力還是很可憐的一點東西,不禁覺得進入前十的學校比超過光速還要困難了。

這其實很正常,而申請之後再說不必如此,其實很有事後諸葛的意思。那麼可以給大家參考的一個方法就是:做好保底,多些選擇。

美本留學過來人分享:ED、保底和衝刺,分別最該選擇什麼學校?

首先我們要劃定一個申請的底線

這個的意思就是說,比如你定的是Top 70,如果讓我去70之後的學校那我還不如留在國內或者找別的出路。有了底線之後它以後的學校統統不要考慮。

其次是劃定一個FA的底線

這是你能負擔的費用的底線。同樣的,在申請時所有的學校都要大於等於這個數額。這兩個底線保證了我們的申請是有意義的。

比如我聽說一個同學,申請了Stern並被錄取,而實際上沒有FA他是根本負擔不起的。那麼其實這個錄取就是沒有任何意義的,而之前所花費的時間也是沒有意義的。我們不是要拿錄取打牌,如果你要打牌就去申那些整天發Email騷擾的像什麼Neumont之類的學校。

有了這個劃定,只要我們把整個範圍之內的學校全部涵蓋到,就可以保證選校的成功。

保底校

保底的學校一定要找好進的,錄人多的學校。

諸多公立學校都是不要FA的同學很好的保底選擇,申那麼三五所絕對萬無一失。一些排名靠後的LAC則是要FA的同學的福地。翻翻老帖就可以知道哪些學校是又慷慨又熱情了。不過保底這個東西,材料要是最好的,錢卻要儘量少要。因為保底是你不想去的學校,只不過如果前面的沒有錄取你的你才會去,所以我們要保證的是錄取。

中間校

中間的學校就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學校的友善,慷慨等情況申請即可。

而前面的學校,要能申多少申多少。這裡就是我的想法了:前面的和中間的學校,一定要儘量多申!為什麼呢?因為申請跟買彩票的道理一樣,你千分之一的彩票買他50張就是百分之五。你要是沒底的話,申他個20所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只要你開始動手早,有時間對付那堆ESSAY什麼的就可以。

我以前看到有的同學說HYP都申請的人一看就是排名流,什麼沒有自己個性和主見之類的。我就不明白這是什麼理論了。其實這麼說吧,前面的大學,特別是前面的University,差別哪裡有那麼大啊。哪裡說Harvard和Yale的差別就有那麼大,以至於適合Harvard的同學去了Yale就不爽四年。開玩笑。我就不信有多少人會因為自己宣稱的Match捨棄Yale去個什麼五六十名的學校。這種極少數的同學,肯定不會去糾結這個—因為如果他意志如此堅定,那麼要選什麼學校早就定好了。況且如果真的Match那麼重要的話,那麼如果學校錄取你,自會說明你是Match那個學校的,不是麼。

我們可以隨便舉個例子,假設一個同學被Harvard,UMich,OSU錄取。如果他申的前面的學校是Yale,Princeton,Penn,MIT,Duke,Columbia而沒申Harvard,那他就只能去UMich了。這是很現實的,的確有被TOP學校錄取的同學除了那個之外就沒有什麼好的了。

當然這不是說我們就不要考慮Match的問題。這種Match是general的,比如你理科特別強那進MIT或許比進Yale更加現實也更加理想。所以這種你自己覺得比較適合的學校要早弄,材料要精雕細琢,才能保證幾率最大。當然了,就算你理科強你也一般不會放棄Yale去IIT的對吧。

還有一點就是這個所謂的前也是因人而異的。你拿著1300的分數去申一堆Top10被拒乾淨也沒什麼意思,這樣的話重心可以略微向後,比如你Top10就試試最喜歡的,Top20-30再多申。如果你有1520什麼的,就去轟炸Top10好了。不過當然越多機會越大,那麼這就涉及到精力的問題,也就涉及到你Early一輪的策略問題。

ED的問題

現在競爭白熱化,我最推薦的做法是Early的時候搞幾個EA來保底,這樣到了RD,你就可以狂轟濫炸前面的DreamSchool。除非你知道你最喜歡的學校是什麼,比如Columbia,然後你認為你的材料已經足夠充分,而且只要Columbia錄取你肯定不想去其他任何學校。只有這樣你才可以放心的申請ED。

其實這麼說吧,如果你申請了Northwestern的ED,錄取之後你又覺得你其實有實力去MIT,那你還能怎麼辦呢?ED並不比RD容易多少,錄取率高只不過是炮灰少而已。

拿我自己舉例子。我當初也考慮過ED,不過說實話我Dream Harvard,你說我俗也沒辦法我就是喜歡。所以我就放棄了ED。我申了七個Ivy,於是我就想好吧你就算全拒了我反正也沒遺憾了,我盡力了。我想進Harvard於是我就申了,拒了說明我實力不夠以及運氣不好。我也很滿足了。失敗者永遠不恥辱,恥辱的是不敢嘗試成功的人。所以希望大家能拿到Dream School的錄取,就算不行,也能不留任何遺憾。加油!

我突然想再加一點,就是申請的時候一定不要對付。你對付學校它就對付你……所以胡亂申請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申請的數量多是建立在精力足夠的基礎上的。就給你倆星期讓你申20個學校是非常不現實的事情。

文章來源:棒呆國際教育,更多最新的出國留學資訊【請關注棒呆國際教育官方網站www.bonday.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