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和武松平地空手一對一打,誰強?

用戶5547770233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本來這種喜歡誰就說誰厲害的問題,不是很想回答,不過看了個一百多讚的答案,覺得不吐不快了。

該答案說魯智深比武松強,對這個答案我沒太大意見,本來就是伯仲之間,非要分出個高下,自然喜歡誰就說誰厲害了。

但是他的理由很奇葩,先是說魯智深職業軍人,武松江湖混混,魯智深出身勝利;然後說魯智深在二龍山和梁山排行都比武松高,排行勝;再說魯智深救金翠蓮,救劉太公一家,救林沖,說魯智深義勝;但是從頭到尾就沒說這兩人戰鬥力的事兒,我就很納悶兒了,這些和戰鬥力有關係嗎?

總體來說,軍人比警察強沒問題,那花項虎龔旺中箭虎丁得孫,還有梁山上一大票職業軍人出身的小彪將,都比武松強了?有點邏輯好不好。

排行的話,二龍山是魯智深和楊志拿下來的,武松後來投山,難道還能喧賓奪主搶了老大的位置?至於梁山總排行,更是讓人覺得武松實力驚人,一般的山頭投山,後來在梁山上的排行基本不會違背原有山頭的順序,但是武松不一樣,武松在二龍山是老三,在楊志後面,到了梁山在楊志前面了。當然,這也是因為武松和宋江有交情,但是宋清和宋江還有親情呢,能這麼排肯定是證明了武松的實力的。

按該答主的排行勝的邏輯,宋江應該可以拳打魯智深,腳踢武二哥,一口唾沫還能噴死鼓上蚤。

好了,就不繼續吐槽了,還是來說說這兩人戰鬥力的問題。


比戰鬥力的話,各種遊戲都有什麼指標,大概是分為攻擊,閃避和耐力。我們可以理解為攻擊力,敏捷度和持久作戰能力。


魯大師和武二哥都是當世猛人,魯智深三拳打死了鎮關西,武松也用拳頭砸死了猛虎。書中武松在施恩那裡聚石獅子的時候形容是千百斤力氣,在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的時候形容是千萬斤力氣。都是猛人不用置疑,看在形容詞的份上,我可以認為魯智深攻擊力強過武松。

再比敏捷度,這一點我覺得很好比。武松景陽岡打虎的時候足以顯示出他身手過人,而且武松相撲技術一流,身體靈敏度肯定沒話說,日後隨梁山征戰的話也經常一刀斷敵馬首然後殺敵。他的敏捷度個人認為也就鼓上蚤時遷和浪子燕青能夠比比。魯智深是個胖大和尚,在敏捷度這一點和武松應該是不能比的。

持久作戰能力的話,我也是認為武松要強的。畢竟魯大師容易餓,餓了就發揮不出力氣,打崔道成和丘小乙費了老鼻子勁兒,另外,魯大師的禪杖太重,身體太胖,行動消耗的能量要比武松更多。另外,從武松大鬧飛雲浦一直到血濺鴛鴦樓,也可以看出武松的持久作戰能力超強。

所以,對這兩人,我的看法是論攻擊力,魯大師的禪杖是長武器,力氣更大,魯大師應該強一點。但是和武松對陣的話,武松敏捷度很強,他短時間內拿不下武松的話,就得吃虧,而武二哥,是那種段時間能被拿下的人嗎?武二哥把魯大師累成狗之後,就該武二哥發揮了。



鳳嫵一


武松、魯智深兩大步戰頂級頭領,功夫都是一流,如果平地空手一對一,到底誰更強?這兩人沒有直接交手,也沒有間接交手,還真不好比較,既然題主提出問題來,小編還是適當的分析一下

魯智深,對戰呼延灼五十合、對戰楊志五十合、對戰鄧元覺五十合、餓肚乏力對戰史進二十合;均未分勝負,且魯智深都受到暗暗稱讚,可以看出魯智深的超強實力;而武松幾乎沒有和高手交過手,打呼延灼那次,武松也只是開頭出來撩撥了幾句;然後全程隱形,最後架都打完了,武松又才露個頭。魯智深、楊志都上了,武松如果有信心戰呼延灼的話,以他的脾氣,肯定早就上了;可見,戰場真刀真槍對戰,武松不可能是魯智深的對手;



然而?題者所問的是平地赤手空拳誰更厲害?徒手搏擊,一直是武松的招牌,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景陽岡上的大蟲,武松無時無刻不在展現拳腳功夫。武松玩兵器功夫算不得一流,論拳腳卻是頂級的;什麼醉拳、鴛鴦步、玉環腳……武松都是玩的溜,靈活度相當高。另外武松的力氣是不輸魯大師的,三五百斤的石墩,拋起一丈高,輕鬆接住,與倒拔楊柳半斤八兩。而魯智深打架,基本都是靠兵器,六十二斤的禪杖,很少用到拳腳,嚴重經驗不足。所以在力氣差不多的情況下,武松的靈活度、搏擊經驗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所以小編認為,魯智深、武松赤手空拳一對一,勝者應該是武松。


愛尚文史


問這個問題的朋友想必是水滸迷,接下來小編就來分析一下倆位的武力值:

首先咱們先來說下武松,武松的老師是誰呢?也許有人會問?不錯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武術大師周侗,周侗曾說過我這一生一共收了三個半徒弟有:盧俊義、林沖、史文恭、是入室弟子、那半個是武松、只跟老師學了幾個月的功夫。接下來再看看武松的戰績:景陽崗打虎、很厲害估計一拳有上百斤的力道、然後呢鬥殺西門慶、根據原著中提到的、剛開始武松並不佔上風,在武技上並不如西門慶、只是這位西門大官人成天亂搞男女關係,身體很虛、打不了持久戰最後因為體力不支被殺。

接下來是醉打蔣門神、飛天蜈蚣等二流高手、以上分析武松的功夫是介於一流與二流之間。

接下來是魯智深的戰績是:倒拔垂陽柳 這個需要千斤的力道才能拔的動的、三拳打死的鎮關西、與雙鞭呼廷灼大戰五十合不分勝敗、四十合平青面獸楊志、生擒了方臘、這些戰績足以說明了魯智深的武力已經是一流高手。

小編認為在梁山這一百單八將中,步戰首推魯智深 其次是武松。


大明觀視頻


這二位分別和楊志較量過,結果都是不分勝負,證明魯武二人武功相等,但二人的力氣不一樣,魯達倒撥看揚柳,潑皮們說:沒有千萬斤力氣哪撥的動,兵器是六十二斤的禪杖,拎著就走了,身上還揹著行李,腰上還挎著戒刀,風風火火的樣子。武松能把幾百斤的石頭扔上天,但能打虎時用盡平生之力,書上說一共打了五七十拳,手腳都軟了,累的連死老虎都拖不動了,在青石上坐了半歇,才一步步捱下井陽崗,力氣上武松比魯達略遜一籌,但武松空手格鬥術應高出魯達,魯達除空手打死了鎮關西,沒別的犯罪記錄了,而武松的筆錄是,鬥殺西門慶時刀被踢飛了,倆人打鬥時是空手,西門慶是被武松扔樓下的,喝醉了打敗蔣門神,最神奇的雙手是被綁著,還能空手奪白刃,幹掉幾個殺手,倆人如果對決,技巧上武松雖高於魯達,但絕佔不到便宜,因為魯達力氣大且也會武功,不可能像老虎一樣被武松騎在身下按著頭打,也不可能被武松扔到樓下摔個半死,如果武松喝的半醉時耍醉拳,魯達一拳就能打昏武松,所以我認為,平地空手時的武松凶多吉少。


大清完顏丹


這個還真不好判斷,應該很難分出勝負,但個人認為魯智深可能要強一點,武松粉請輕噴。

很明顯的一點就是,魯智深和武松的排名問題。在二龍山的時候,三頭目排名是魯智深、楊志、武松,這是是按照入山的先後順序的;但是在入梁山之後,順序就換成了魯智深、楊志、武松。這個排名很有意思。首先魯智深和楊志的武藝應該相差不大,魯智深和楊志大戰四五十合不分勝負。而武松和宋江有交情,所以說如果武松武藝超過魯智深、楊志,宋江應該是把武松提拔到魯智深、楊志二人之前。

但是武松只被提拔在楊志前,卻不在魯智深前。唯一能解釋的就是,武松並不比魯智深、楊志更強,頂多在伯仲之間。所以就算憑藉關係,超過了一個楊志;但也不方便再憑關係超過當年二龍山的一哥,畢竟實力擺在這裡。但是武松能超過楊志,說明也不會太弱,否則也不方便提拔。所以整體來看,武松和魯智深、楊志應該在伯仲之間,可能比楊志略強,但應該不會超過魯智深。


林屋公子


據《水滸外傳》上說,魯智深要強於武松。魯智深是武松的師父。當年武松跟魯智深學完武藝後,便消失在江湖之中了。過了若干年,魯智深和武松在二龍山相逢,魯智深想知道武松的武藝是否有長進,於是揮動62斤重的鐵鏟對著武松摟頭便打。武松閃過,大聲喊道:“師父,為何要打徒弟”?魯智深說:“打的就是你,聽說你在江湖上幹了許多壞事”。魯智深左一鏟右一鏟地打將過來,都被武松一一躲過。武松一看這個花和尚動真格的了,就拔出鑌鐵雙刀,迎戰魯智深。二人打了100多個回合,未分勝負。魯智深心想:“這武松的武藝真是了得,大有長進,我得用絕招勝他”。魯智深瞅了個空當,將鐵鏟直插武松襠下,只要用力一挑,就會把武松從下到上劈為兩伴。這一招是魯智深看家的本事,平生的絕學,叫做鐵鏵犁地,力挑華山,不知有多少英雄好漢死於此招之下。武松見鐵鏟插入自己襠下,已然躲避不及,不由得大吃一驚,心想:“這下完了,師父是真想要我的命”。魯智深當然不會要武松的命,說時遲,那時快,魯智深迅速地抽回了鐵鏟,將鐵鏟深深地插在了地上,然後抱拳說道:“二郎,灑家得罪了,灑家是想試試你的武藝,是否有所長進”。武松見狀,撇開雙刀,納頭便拜,說道:“師父,武松有禮了”。魯智深說:“二郎,快快請起”。二人攜手上了二龍山,來到聚義廳。魯智深分咐眾嘍羅,殺豬宰羊,大擺宴席,為武松接風。

從這次比武來看,魯智深的武藝要強於武松。

這個故事,在民間也有傳說。


遼西布衣10



首先……馬上林沖,地上武松,這話不是我說的,是這麼多年流傳下來的。林沖是能戰勝魯智深的,無論是兵器還是徒手搏鬥,因為魯智深雖然即戰力不錯,但是耐力差,而且招式豪放容易露出破綻。雖有把楊柳之力,但並不是梁山好漢數一數二的任務,當然秒殺李逵不在話下。二武松力量、智慧、敏捷、爆發力兼備,徒手打老虎,躲過孫二孃的蒙汗藥等、戴著枷鎖殺了押運官和一眾前來加害自己的讓人,單手擒住方臘等等,有人說魯智深排名在二龍山就靠前,到了梁山也領先武松一名,這是因為魯提轄本身,喜歡仗義出手,而武松看透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只想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不再乎金錢地位名利……
但是二人是我最喜歡的兩位英雄,也就他們倆和少有的幾位算得上真英雄,真心希望他倆不打,打起來,10回合之內武松點勝。


楊燚


周侗(約1040年—1119年),北宋末年、南宋初年的一位武術大師,人稱“陝西大俠鐵臂膀周侗”[1]。在《說岳全傳》中說他是南宋將領岳飛的

武術師傅

。在他收岳飛之前,還有幾個徒弟是《水滸傳》中的人物:大徒弟是梁山泊的第二把交椅“玉麒麟”盧俊義、二徒弟是八十萬禁軍教頭“豹子頭”林沖(八十萬禁軍教頭是從前周侗的職務,傳給了林沖)、周侗師弟的徒弟是射死晁蓋的曾頭市教頭史文恭,在一段老錄象裡我所以史文恭稱呼盧俊義為師兄,另外還有傳說“行者”武松在少林八年學藝時也得到周侗過的真傳。

大澤山葡萄3


武松是全書唯一一個作者描寫打鬥不是用籠統的回合書數來計算的主線人物,唯一的一次帶回合數的就是斬殺蜈蚣道人,用了十合左右取了蜈蚣道人的人頭,個人篇幅也是全書第一,可見作者的偏向,要是和魯智深比武藝的話,二人沒交過鋒,但是可以從相關聯的交戰人物上面去找找比較,魯智深和呼延灼對打過,二人分別又打過孔亮和和瓦罐寺的兩個道士,魯智深呼延灼二人四五十合基本平手,呼延灼可能略高一點點。呼延灼打過孔明,二十合生擒,但是書裡說故意顯本事,如果真打也就十合左右,孔明和孔亮哥倆水平應該差不多,從孔亮見宋江大哭來看,應該比哥哥低一些,但是孔亮碰見武松,書裡說武松打他像打小孩,這差距可不小,魯智深打的兩個惡道單個水平應該不如飛天蜈蚣,但是二人合力擊敗了餓肚子的魯智深,魯智深吃飽後和史進單對單十七八個回合就分別搞定了二道,史進的武功後來位列八彪武功可不若於魯智深,從這些細節來看魯智深還是應該比武松差些,武松後期對敵經常秒殺一些武將和一些馬將,可見靈活性和抓破綻的水平,但是沒寫過武松馬戰,但是從武松從步戰能秒殺馬上將領的水平看,武松上了馬也會強的狠,綜合來說武松還是比魯智深厲害


你的大腿很迷人


魯智深和武松一對一打,誰強?這個問題要從倆人在水滸傳中的具體實力分曉 ,魯智深力大無比,曾三拳打死鎮關西后吃官司無法子到五臺山上躲難 ,遭部分僧人欺負一怒之下打群僧。野豬林仗義救林沖,在最後上梁山到南下擒方臘 ,對決方臘第一勇士(鄧元覺)的結果中魯智深當屬挺贊。



武松,也是豪不遜色,故事情節突出。景陽崗上徒手打死(老虎)就足以證明勇冠奪勝 ;鬥殺(西門慶)飛天蜈蚣,在梁山上有一說是;馬上(林沖) ,下就(武松)之技高一籌。武松善使兩把戒刀,藝高膽大 ,在徵方臘的戰役中所向披糜,大顯伸手,殺的敵將士如從是砍樹一樣 ,快準恨,如若同魯智深對決的話;相對來說(武松)恐怕略勝一籌 ,兵器不提要論拳腳功夫(魯智深)不見得能放倒(武松),因此倆人的實力就基本上有了定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