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與哈佛的通識教育有何異同?

清华与哈佛的通识教育有何异同?

清華通識教育的清華特色

——專訪清華大學副教務長、教務處處長彭剛

清华与哈佛的通识教育有何异同?

彭剛 教授

清華大學歷史系教授、清華大學副教務長、教務處處長。先後獲北京大學法學學士、清華大學歷史學碩士、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博士學位,曾赴哈佛大學、劍橋大學、法國國家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做訪問學者,主要從事西方思想史和史學理論的教學、研究工作。

復旦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對話 彭剛

Q

清華大學開設通識寫作課程的舉措引起了強烈反響,請您談談開設寫作課的初衷以及為此做的相關準備。

彭剛:

清華準備開設全體本科學生必修的寫作與溝通課程,這個事情剛一宣佈就引起了非常大的反響,反響總體上很正面,這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出我們的高等教育界甚至是整個社會對此有高度的認同。我在清華任教多年,在不同場合聽到很多人提出過類似的建議。為什麼最近幾年在大學開設“寫作與溝通”課程的要求變得更加緊迫?我想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彌補本科教育的不足。以清華大學為例,清華有著龐大人口基數所支撐的最優秀的生源,也有著很好的教風學風和教學傳統人才,本科培養的結果總體是令人滿意的。但如果問在校師生和校友:“我們的人才培養裡面有什麼短板”,他們經常會提到的,就是在

寫作表達和溝通能力方面的欠缺。第二,這是一個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在討論寫作課程建設方案時我們提出:寫作課應該是通識課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寫作訓練首先應該是思維的訓練,這個提法得到廣泛認同。我們寫作課所要教授的,不是文學式寫作、不是教學生如何寫學術論文(那是應該在研究生階段或者高年級本科階段做的事情),也不是一般性的教如何把文字寫通順流暢的課程,而是教授說理性的寫作、分析性寫作。例如如何產生一個想法、一個觀點,如何尋找相關的素材,如何有效地、有條理地論證並把可能面臨的各種質疑和反駁都考慮在內,如何把要表達的內容有說服力地、清晰地、甚至是優雅地呈現給不同的寫作對象等等。此外,包括清華一些院系在內的國內兄弟院校先後不同程度地開展過寫作課的嘗試,但總的效果不是很讓人滿意,需要進行升級和質量提升,所以我們希望下大力氣建好這門寫作課,力爭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

清华与哈佛的通识教育有何异同?

為建設高質量的寫作課程,清華大學的主要舉措就是成立寫作與溝通教學中心,建一支專職的教師隊伍。這門課將會成為清華所有本科學生共同的學習經歷和學習體驗。我們每年差不多有3400名本科生,而寫作課要求進行小班訓練,每個班不超過15人,教學成本投入是很高的。哈佛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所有本科學生唯一的共同學習經歷也是寫作課,但是他們的寫作課很大程度上是靠博士後和博士研究生來支撐。這在我們這裡不太具有可行性,因為博士後和博士研究生的質量不夠均勻,不見得都能承擔起這個責任,而且也很難保持其穩定性。鑑於以上原因,我們要建一支專職的教師隊伍,保證對清華大學的本科生進行全覆蓋的寫作教學。我們希望進入這支隊伍的教師應該是足夠優秀又足夠熱愛工作,工作本身能給他帶來職業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同時教師要有足夠的資質,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夠水準的寫作者。我們將建立“寫作與溝通教學中心”,聘請25個教學系列的教師,主要任務是按照我們的設計來完成寫作課程的教學任務,並同時開展教學研究。從已經進行的部分教師招聘情況來看,師資隊伍的建設比我們預想的要更加樂觀。今後,我們也會對這些教師進行培訓,比如組織教師去普林斯頓大學進修等等。

清华与哈佛的通识教育有何异同?

清華寫作課的開設將以專職教師為主,也希望有更多的不同學科背景的教師來參與教學。2018年秋季學期的試點中就有計算機系的教授、首屆清華大學教學成就獎獲得者鄧俊輝來開寫作課。他是一名計算機專家,同時有很好的書法、古文的素養以及很好的寫作經驗。教授寫作課的老師可以有不同學科背景,可能是生命科學、計算機、人類學的背景,更多的也可能是文學或歷史學的背景。一方面,他們所講授的有著不同學科背景的素材,對於受過良好教育的學生來說,不會構成知識上過高的門檻。另一方面,這樣的課程又能讓學生領略到不同學科的思維方式和魅力。我們希望看到,不同的學科老師既能結合自己的專業背景和人生體驗,又能按照相對統一的要求來開設寫作課。

清华与哈佛的通识教育有何异同?

Q

清華大學的寫作課程具有什麼特點?

彭剛:

“一個成功的寫作者首先應該是一個合格的讀者”。清華寫作課程的落腳點在“寫”,但是寫好一篇文章之前,先要知道好的文章是什麼。我們要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寫作究竟應該包含什麼樣的要素,比如人類學家背景的寫作、生物學家背景的寫作,還有物理學家背景的寫作等等,我們要讓學生有能力體會、品鑑到它們的成功之處。我們希望學生能夠了解:針對不同的題材可以有哪些不同的寫作方式,成功的寫作為什麼是成功的等等。我想可以把這樣的能力歸結為:

鑑賞的能力

“如果學生能夠有機會得到教師的個性化指導,他們的成長和變化真的是歷歷可見。”我們之所以在寫作課程中強調小班教學,就是要保證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密切交流,保證學生在整個課程中進行的寫作和表達的訓練能夠得到教師及時反饋和指導。這個訓練一方面可以根據老師的個人特點進行安排,另一方面也有統一的流程,比如應該包括幾次訓練、每次訓練的側重點是什麼。同時,也應該有教師對學生的個別指導和反饋。學校的首要任務是育人,育人的很多要素應該在更多的課程、更多的教學環節裡體現出來。比如說價值引領,有著深厚學術造詣的教師的言傳身教、學術風範,本身就是最好的價值引領。思維的訓練、寫作的訓練其實也應該是這樣。清華的學生足夠優秀,80%的學生只要教師對他寫的文章改過一遍、講過一遍,他下次一定會寫得不一樣。通過配備專職教師、開展小班化教學、實施個性化指導,我相信這門寫作課程能夠取得預期的效果。

清华与哈佛的通识教育有何异同?

“不強制使用統一教材,重要的是整個流程上訓練要求的一致性。”我們的寫作課不強制使用統一教材,即便有教材,那也可能是一本操作手冊。一開始會要求設置幾個單元,單元訓練的主題可能主要是針對一個問題收集各種相關的素材;或者在某一個環節的訓練中,更強調寫作者必須要明白自己的閱讀對象是誰。至於選什麼素材,可以老師自己來靈活掌握。一個生命科學專業的老師完全可以圍繞轉基因問題,生命科學的相關問題來組織教學;同樣是討論氣候變化,一個老師可以討論的是專業知識,向別人解釋這個世界是如何變成這個樣子的;另一個老師完全可以將它變成倫理學議題,看下人們彼此之間如何負有責任。發現一個問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這對學生來說很重要。要會寫,先要學會思考,學會有條理、有層次的思考,這也是我自己期望的最高標準:寫作課程在鍛鍊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同時也是一門讓學生“開眼”的通識課。

清华与哈佛的通识教育有何异同?

Q

您認為清華的通識教育如何彰顯清華特色?

彭剛:

世界頂尖大學的通識教育,既有共性,也各有其特色。各個學校自身的學科構成、學術傳統和教學資源也各有不同。清華在高水平通識課程的開設方面,也要更加註重切合自身人才培養目標的需要,注重發揮自己的特色。寫作課程要建設好了,也會成為清華通識課程的一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通識課程,都是以人文社科類為主體,清華當然也會是如此。但當代世界,智能科學、生命科學的發展,資源、環境的變化,給人類社會的當下和未來帶來了重大的機遇和嚴峻的挑戰,我們所要培養的能夠帶領不同領域應對這些變化的領軍人物,需要在受教育時期就對這些問題有更深入的瞭解和思考,而清華在這些學科方面的師資隊伍和學科力量的優勢,完全可以實實在在地轉化為通識教育的優勢。今後我們要動員更多的院系和教師,開設出更多能夠面向更廣大學生的高質量通識課程,包括要整合不同學科的力量,開出更多以跨學科的眼光來討論現實世界重大問題的課程。理學院院長宮鵬教授下學期即將領銜開設的《全球變化》,就是一個可喜的嘗試。

清华与哈佛的通识教育有何异同?

Q

清華大學通識課程建設的具體思路和舉措是什麼?

彭剛:

清華大學的通識教育也是一代接一代做了很多努力,有很好的基礎,當然還要再往前推進。我是最純粹的基礎文科的背景,特別希望清華能夠開出更多的以工程學科和基礎理科為基礎的通識課。但是客觀上來說,全世界最好大學的通識課程中,絕大部分是以大文科作為背景的。雖然清華已經是綜合型大學,但和北大、復旦相比,整個文科隊伍還比較小、師資還不夠,而且用甘陽教授的話來說,還缺乏文科大牌教授“以上通識課為榮”的那樣一種文化。

目前正在進行中的清華大學第25次教育工作討論會非常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討論通識教育如何往前推進,現在也有了一些想法和可行性的做法。第一,動員更多的教師參與通識教育,開出更多高水平的通識課程。比如動員理學院的院長開設“全球變化”的課程,生命學院院長開設“演化”的課程等等,我們將一門門地來建設高質量的通識課程;第二,建立激勵機制,學校將投入更多的資源,並吸引校外、國外的資源,從制度機制上促使更多的、更優秀的教師開出高品質的通識課;第三,建立課程評估機制,保障通識課程的訓練量、含金量、高品質。我們目前已經有通識課程300多門,我們要對這些課程再重新梳理,比如說現在的課程體系裡能夠滿足我們預想的、有挑戰度的、有訓練量的通識課程要佔多少比重,哪些課程通過什麼方式能夠進入,學校如何進行激勵、如何監測等等。

清华与哈佛的通识教育有何异同?

Q

與國外大學相比,中國大學生畢業總學分偏高、單門課程的學分數又偏低,導致學生學習負擔重、成效降低。您如何看待通識課程的難度和深度?

彭剛:

我覺得通識課還是應該有相當一部分是“硬梆梆”的,就是說通識課對人是有訓練、有提升的,是對人的整個生活歷程和心智發展有重要影響的。胡適有一句話,符合我心目中對通識教育的理解。他說,教育是什麼呢?教育就是讓你戴上一副眼鏡,讓你看見別人看不見的東西,讓你看見從前看不見的東西。比如一個學文史哲的學生,通過了解生命科學的發展和量子力學的世界觀,學會了用不同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比如一個學環境、學能源的學生,通過學習一門倫理學課程,突然發現原來人與環境的關係是一個很嚴肅、有著複雜倫理學意味的問題,開始思考“如果大氣層藏汙納垢的能力也是一種資源的話,它如何應該在不同的人群和世代之間分配”等這類問題。這就是通識課的作用:它使你開眼,使你認識到不同學科是有智識尊嚴的,使你看到這個世界的不同面相。而這樣的訓練必須要有足夠的思維和智力的含量才行。僅僅讓學生聽的高興是不會達到這個效果的,所以至少一部分通識課應該是有挑戰性、有訓練量的。以前有種說法,不要讓通識課變成“甜點”,要以專業課的精神來建設通識課。這話當然也對,但是通識課永遠不是專業課,比如說我去給學經管的學生上一門哲學課,學生要很費勁地讀書,才能夠進入其中,但這畢竟和專業學習有所不同。比如一門量子力學的課,老師最好有辦法讓學生不做題而能夠了解量子力學不同的觀看世界的方式。

清华与哈佛的通识教育有何异同?

至於學生學業壓力的問題,不同的學校雖然有不同的情況,但有很多是高度相似的。例如在復旦、北大、清華這樣一批高校中,一方面總的學分數比較高,課程門數多,但總體而言,課程的挑戰度和訓練量不夠。如果每門課的挑戰度和訓練量都足夠的話,面對這麼高的學分和這麼多的課程門數,學生是吃不消的,所以這是不現實的。這兩者必須相互配合,即:課程體系應該更加凝練,本科教學不是強調學得多、學得全,而是學得深、學得寬。我這裡說的“寬”和“全”是兩碼事,指的是超出學科之外的視野,“寬”和“深”兩者應該是相互配合的。如果對學生要求的學分很多,要求學得很全,課程必然注入更多的水分。

清华与哈佛的通识教育有何异同?

Q

邱勇校長在6月份的新時代全國高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提到“清華大學對本科培養方案進行了重構”,請您具體談談相關的舉措。

彭剛:

我們的確面臨本科教學要重新定位的問題。社會、經濟、技術行業的發展帶來的最直接影響就是未來的不確定性,現有的專業領域變得越來越模糊。以前,學生在清華學五年,畢業就能承擔起一個工程師該做的所有工作,所以本科培養比較強調不同領域的知識體系和技能的完整性。現在很大一部分學生畢業後所從事的職業和他原來所學的專業沒有直接關聯,而且本科教育也已經不再是絕大部分學生學習的終點,例如清華80%以上的學生本科畢業後還要繼續進行碩士和博士階段的學習。那麼我們如何來確定本科人才的培養目標?這是一個很值得考慮的問題。

清华与哈佛的通识教育有何异同?

對於大學所培養的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應該是終生學習的能力和志趣,而不是現成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這涉及到教育理念、課程體系和培養模式的變化,這些變化也應是一個同步的過程。如果課程體系求全求多,量大,學生就難以深入學習,不能保證相當一部分課程有足夠的挑戰度和訓練;如果同一類課程對學生的要求不均勻,學生的選擇最後可能導致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局面。從2014年開始,清華進行綜合改革時就已經提出:整個本科教育的教學體系應該是一個以通識教育為基礎、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的體系。從去年開始,我們著手重構本科人才培養方案,核心是圍繞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重新梳理課程體系,控制總的課程學分數,設置一些學生自主選擇的課程,提高學生的選擇空間,支持學生根據自身特點和發展志趣選擇學習成長路徑。

清华与哈佛的通识教育有何异同?

另外,很多高校都在開展大類招生和大類培養。在現有中國大學體制下,院系和專業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推行大類培養的確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清華是去年才開始。國內高校一般都是第一年為共同學習期,第二年進行分流,之後大類就“一拍兩散”,而且一年級共同學習的課程基本上也是一個“聯席會議”,不同的專業各出幾門課程。我個人理解,大類培養一方面是讓學生在更多地瞭解自己的志趣和不同專業的特性之後做出更加理性自主的選擇;另一方面,應該是能夠讓學生突破原來的專業視野的限制,即使在專業教育的層面也真正能夠做到寬口徑厚基礎。

所以,一方面應該根據不同的學科領域的學理關聯和發展態勢來梳理和建構課程體系,另一方面,即便共同學習階段結束,進入各個專業之後,大類培養的理念和課程也要相互開放,一些教學環節的安排也應該貫穿整個本科全學程。

轉自“復旦通識教育”。

哈佛大學本科通識教育的發展及對國內大學的啟示

常旭旻

華僑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

摘要:本文首先介紹了哈佛大學通識教育的起源和發展,以及當今哈佛大學以“核心課程”為基礎的通識教育理念和實施方式。闡明瞭通識教育培養本科人才的指導思想及其對大學生知識、技能、價值觀、責任的全面要求。文章還以國內某大學為例,概括分析了國內高校以公共必修課和校選課為主要內容的公共課程教育現狀,並提出了一些原則性的思考意見。

迄今為止,哈佛大學的“核心課程”教育體系被認為是在理念和實踐上最完滿體現通識教育精神的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其在指導思想上認為大學有責任通過通識教育引導學生成為有教養的人,認為哈佛畢業生必須既接受過廣博的教育,同時又是某一領域內的專家。

哈佛大學本科生“通識教育”的演變

1

“通識教育”理念的提出

二戰期間,時任哈佛大學校長的科南特(James Bryant Conant)首次明確提出“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的概念。他認為,大學教育應該是“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結合,因此,他既反對將大學教育等同於專業化、職業化的訓練,也反對將大學教育僅僅侷限為傳統高等級教育中的liberal education(“博雅教育”或“自由教育”)。

博雅教育的教育模式一直延續到今天美國高校體系中的文理學院(即各種college)以及大學(university)中的本科生學院(例如哈佛大學的哈佛學院),它強調在語言、文化、歷史傳統基礎上對學生進行人文學術訓練,將學生培養成具備深厚人文學養、錘鍊崇高精神品質與獨立思考能力的、理性而自由的個人。目前歐洲中學教育體系中的文理學校(gymnasium)在相當程度上進行的也是博雅教育,因此在歐盟近期推行“博洛尼亞學制改革方案”之前,很多歐洲國家的大學畢業生獲得的學位相當於英美學制下的碩士。

為反映出“通識教育”對於“博雅教育”的延續和區別,科南特在主導哈佛大學本科教育改革時,將改革目標定為“自由社會中的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以哈佛大學文理學院以及教育學院的12位教授為核心成員,全校一批教授組成數個專門委員會,經過一系列的訪談、調查、座談與分析,歷時兩年於1945年完成改革報告書——俗稱《哈佛通識教育紅皮書》。報告認為,在現代社會,每個人都必須掌握一定專業領域的技能,這是專業教育的任務與目標。但與此同時,每個人又都不可能精通所有專業領域,因而為了儘可能避免人類個體之間以及群體社會中的專業隔閡,就需要通過通識教育培養學生的廣泛批判意識,以便在任何領域都能具備基礎的辨識能力,具體來說,也即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做出恰當判斷的能力、辨別價值的能力。[1]為此,哈佛大學設計了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兩類並行的課程體系,在畢業所需的16門課程當中,必須修滿6門通識教育課程,占課程數量的37.5%。這6門通識教育課程要求在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三個領域各修習一門基礎課程和一門高階或者跨學科課程。

2

新世紀哈佛大學以“核心課程”為基礎的通識教育改革

上世紀70年代,哈佛大學提出以“核心課程”(Core Curriculum)為基礎的本科生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將人文、社會、自然三個學科領域的課程區分為文學與藝術、歷史研究、社會分析與推理、自然科學、外國文化五大領域的“核心課程”。[2]2002年哈佛大學再次啟動本科生通識教育課程改革,2009年正式推行“核心課程”,[3]將人類所有學科領域歸於人文、邏輯推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4類學科,增加“邏輯推理”是因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邏輯學”單列為獨立學科。這4類學科下面又設置了8 個領域的課程,即審美與詮釋性理解、文化與信仰、經驗推理與數理推理、倫理推理、生命系統科學、物理世界科學、世界中的諸社會、世界中的美國。

哈佛大學本科生畢業所需的32門課程分為專業課程、核心課程、任選課三類。其中專業課16門,任選課可以自由選擇6到7門,但其中必須包含1門“說明文寫作”以及1到2門語言類課程。剩下約7門即為通識教育課程。根據哈佛大學2014年的課程方案,通識教育課程的門類、數量以及實際開課數量如下表:[4]

清华与哈佛的通识教育有何异同?

哈佛大學本科生“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對於學生培養的要求與目標設定

哈佛大學的通識教育要求所有學生都必須涉足人類知識的所有領域,但是除了要完成最大範圍拓寬學生知識視野、訓練基本學術能力這兩大任務之外,也照顧到了發掘、培養並逐步引導學生的興趣向某一特定專業領域深入的需要,因此哈佛大學的通識教育貫穿大學生整個四年的學習生涯,具有以下特點:

1

本科生通過選修核心課程確立專業方向

哈佛大學建議新生在入學階段最好選擇一個或數個感興趣或者預備投身的學科專業領域,在此領域內選擇那些能夠拓寬知識視野的初級課程,讓學生在培育知識素養的同時能夠發現自己對哪些專業領域感興趣,對哪些領域的課程不感興趣,以免錯誤選擇專業而在高年級陷入學習困境,同時也培養成熟的知識興趣和信念,以投身於自己願意學習的專業。

清华与哈佛的通识教育有何异同?

圖為哈佛大學

2

哈佛大學對通識核心課程的管理

以核心課程為基礎的通識教育是哈佛大學整個本科生課程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專門的管理機構即“哈佛學院”來統籌全校的通識教育師資力量和教學計劃。學校設“核心課程委員會”負責核心課程的具體事務,下設的常務委員會一般由哈佛學院院長擔任主席;根據各學科領域的需要,委員會下設分委會分管各個具體的課程領域。核心課程的授課任務往往都是由各個專業院所的優秀教師,甚至一般要求教授來承擔。

3

通識核心課程的教學要求

哈佛大學通識教育課程要求教學內容應該是有益處的、吸引人的、生動活潑的,且並不因其作為跨專業課程而降低專業水準。很多通識課程享有兩個甚至更多課程號,即可以同時作為通識教育課程、專業課程或者數個專業的共同專業課程。每個專業的學生最多可以免修4個領域的核心課程,但是必須另外任選課程來補足課程數量。如果通識課程與專業課程有重合,也必須另外任選課程來補足課程數量。此外,通識課程即使與專業課程同名,但其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不允許完全照搬專業課程。

核心課程必須由分委員會及常務委員會審核通過其教學計劃之後才能正式開課,在選課和授課方式上與其它課程基本一致,但選課方式更為靈活,有較寬的變通餘地。如果一門課程的選課學生數量太多超過了規定上限,高年級學生有優先選課權,其餘學生必須抓閹決定。在授課方式上形式多樣,一般不完全由教師講授,課上會安排提問和討論時間,課下另外安排每週2小時的輔導課,一般由研究生或者新進教師擔任助教帶領本科生進行。

4

哈佛大學本科生“通識教育”的目標設定

1)學生應當理解如何才能得到知識,如何把知識應用到自然界、社會和人自身;

2)學生應當接觸其他文化和其他歷史時期,使他們能更好地判定和理解他們自己在當今世界的經驗;

3)應當給學生提供練習機會,讓他們嚴謹地思考道德和倫理問題,根據客觀現實來判斷各種可選擇的倫理思想和實踐的諸多可能性;

4)通過研究諸多學科領域之中的任一課題,培養理解和評估該領域知識所必不可少的嚴謹的識別力,掌握定量知識和解決問題的特定工具,刺激並培育學生的求知慾;

5)通過解決不同領域問題而獲得的分析能力必須具有持久的價值,能夠讓學生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有能力、有意願、有責任主動獲取更多的知識。

清华与哈佛的通识教育有何异同?

圖為哈佛大學校徽,寫有拉丁文的Veritas一詞,意為“真理”。

哈佛大學通識教育的經驗與啟示

1

通識教育的教育哲學

哈佛大學的通識教育體系有其深遠的哲學基礎。在其歷次通識教育研究報告當中,都會首先從世界觀、教育觀來闡述大學育人的教育哲學,認為大學的基本責任就在於通過通識教育引導學生成為有教養的人,為此培育其必備的基本而全面的學識、理智能力以及思辨方法,引導學生尋求並掌握獲取知識的途徑。為此,通識教育就是要通過上述四個學科領域的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教會學生面對各領域問題,能夠從專業和理性的角度分析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可用以探討一個問題,各種方法如何被人應用,又應該體現什麼樣的價值。

2

堅持從校級層面實施通識教育

為了保證通識教育能夠有效實施並真正落實到教學實踐,哈佛大學一直堅持由校方總攬對於通識教育理念及其課程設置的調研、設計,而這在西方著名大學已經成為一個不成文的慣例,不如此則無法有效推行通識教育並最終落實大學的人才培養任務。我們能夠見到的最新例證包括2012年相繼推出的美國斯坦福大學《本科教學研究報告》以及中國人民大學的“本科人才培養路線圖”。

3

將通識教育納入大學課程體系

通識教育雖然不是專業教育,但是廣博的知識如同專業知識一樣也需要放在科學結構內,通過專業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進入其有序、完整的知識系統,而非散亂、龐雜、零碎的淺嘗輒止。全面素質的培養不能僅僅依靠課外活動或者學生自發的課下努力、觸類旁通來完成,而要通過專業、系統、精準的提示、指點、引導,將一門知識領域裡基礎、一般、普遍性的知識架構與研究門徑傳達給學生。因此通識教育不能等同於在專業教學之外推行的素質教育、校園文化、課餘活動,而應該是大學教學體系的必然組成部分。

4

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的有機結合

通識教育課程體系的推行不應削弱專業培養,而要借通識教育提升專業教育水準,在減少畢業所需學分總量的基礎上提高培養質量;制訂通識與專業相互補充的本科課程目錄體系,真正做到課程設置的打通院系、專業,為學生提供全面、自由、多元的課程修習機會;將本科通識課程的輔導課納入研究生培養環節,有助於在學業和科研之外加強對研究生的實踐培養,將其津貼核算與發放落到實處。

關於國內本科高校公共課程現狀的考察與建議

我們可以國內某部屬教學研究型大學為例,分析國內高校目前公共必修課和校選課的基本架構,思考其中存在的問題並探索國內大學本科實施通識教育的方向與思路。

1

國內某大學公共課程構成及其比例

除了跨專業選修的校選課之外,教育部規定的國內高校公共必修課與通識教育也可以兼容。公共必修課除外語、體育外,自然科學類包括大學數學、計算機基礎與實驗,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類包含4門思政課程(中國近現代史綱、思想品德與法律基礎、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原理)、大學語文、形勢與政策。此類公共必修課程加上該大學教務處開設的校選課,約佔各專業所需學分的30%——40%。

該校學生從大二開始可以選修校選課,通常需選2——3門,門類領域不限。課程由老師自由自主申報,由教務處審批、排課,一般有15人選課即可開課,每週2課時。

2

國內某大學校選課學科領域分佈及其數量

以2014—2015學年第一學期為例[5],該大學計劃共開設校選課約90門,該學期實際可供選修的課程約60門左右。多數均向本科生和研究生同時開放,但選課情況不詳。

按照學科領域劃分,該大學約90門校選課中,

1)除“圖形處理”和計算機類等少數幾門應用技術類課程外,沒有自然科學課程。

2)除“辯論”外完全沒有邏輯學科課程。

3)18門體育類課程。

其餘逾65門課程中,

4)社會科學類的法學、管理學、經濟金融課程共約20種。

5)人文學科類45門課程。其中文學藝術鑑賞類課程約25種,語言類課程約10種,文史哲類課程近10種。

在所有校選課中涉及中國歷史文化的課程不超過5種,如果不計算外語類課程,涉及外國曆史文化的課程約6種。

3

國內某大學現有公共課程設置的問題

由於該大學傳統以工科為主,所以從公共課程設置的現狀來看,其通識教育課程涉及的領域還有不少缺環,尤其是文理基礎學科和社會觀察領域薄弱,其中的理學與自然科學、中外歷史文化、社會分析與價值判斷、現實社會認知等領域都還需加強。

由此可觀,該大學本科教育的公共課程從理念、課程體系到培養要求等幾個方面都尚未達到通識教育的基本要求。雖然通識教育並不一定必須照搬西方大學的本科教育模式,但是與當前國內一流高校國際化與研究型大學辦學理念相對照,與本科專業教育互為補充的通識課程教育還面臨以下幾個問題:

清华与哈佛的通识教育有何异同?

1)缺乏通識教育課程體系的頂層設計。

該大學的教育部公共必修課、校選課彙總起來,在某種意義上可以算作通識課程體系,也覆蓋了大部分科學知識領域,但總體上缺乏全校性的專業整合,對於通識課程學科內容的分類、教學目標設定、學生修習通識課程的方案缺乏統籌規劃。

2)該大學本科專業劃分過細,基本未按大類招生,專業課程偏多偏細,學生畢業所需學分總量偏高。這不僅擠壓了開設通識教育課程的可能空間,而且很難留出更多時間讓學生自由探索,難以進一步加強課堂與課餘輔導和討論,也無法確保討論式、研究型課程教學方式的實踐。

3)同時,關於通識教育的下述幾個理論問題尚未結合該大學辦學特色予以澄清並形成共識:何為通識課程?如何處理通識課程與公共必修課的關係?如何處理學科基礎課與專業必修課的關係?

4)此外,該大學目前的教學管理體系、學科體系、學院的學科分佈是否可以開出全系列的通識教育課程?有沒有高水平的研究生隊伍(或美國大學與學院中數量足夠的非教授級別的高水平教師)作為助教?在研究生培養方式和津貼發放管理方式上與之適應?

清华与哈佛的通识教育有何异同?

圖為哈佛大學校園內著名的約翰·哈佛銅像

4

國內某大學未來通識課程發展的思路探索

從哈佛大學多年推行通識教育的發展演變來看,通識教育的推行尤其是其課程體系設置、教學實施管理必須由校級層面來總體推進,這在國內外高水平大學是一個不成文的慣例,而且不如此則無法有效推行通識教育並最終落實好大學的人才培養任務。[6]而在目前的高教發展背景下,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水平也不能僅僅作為個別教學行政管理部門的日常工作,我們應該借鑑國內外著名大學的成熟經驗,在校級層面成立專門委員會推動通識教育工作。

首先,建議由各學科專業、教學管理部門、學生工作部門共同組成委員會,對我校本科學科分佈、課程現狀進行調研,按照我國高教法規、政策以及國際化水準來設計符合該大學辦學特色的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及其實施方案。

其次,推行通識教育課程體系應與專業培養方案的改革統籌安排,做到既不因通識教育削弱專業培養,又能借通識教育提升專業教育水準,在減少畢業所需學分總量的基礎上提高培養質量。

該大學目前有個別院系已經在積極探索本科教學改革,試圖在專業範圍內拓寬基礎、深化專業,例如在低年級專業課程基礎上增加學科大類或者跨學科課程,在高年級推行更趨專業化、前沿化的選修課程。但是由於這些探索侷限在各本科專業範圍內部,勢必增加學生的學分負擔,同時也可能增加教師跨專業教學的負擔,造成不同學院開設類似課程的教學資源浪費。因此建議在確立通識教育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制訂囊括所有學院課程的通識課程目錄,打通各院系、專業的課程設置,真正為學生提供全面、自由、多元的課程修習機會。

再次,借推行通識教育推進教學改革,改進教學形式與培養方式。

通識課程設置的跨學科性與學生修習的跨專業性,使得不論採用演講課還是討論班形式,通識課程通常都會安排由研究生或新進教師負責的輔導課(tutorium),加強課餘輔導與學生的自主學習。建議借鑑國外高校的研究生助教制度以及理工類實驗室的助手製度,將本科通識課程的輔導課納入研究生培養環節,既有助於減輕教師工作量,深化課內教學內容,又有助於在學業和科研之外加強研究生的實踐培養。

總而言之,推行通識教育不是在現有學科院系設置框架下另起爐灶增加課程數量和學分負擔,而是真正做到本科生培養的寬基礎、重能力,使每個專業的學生都能在依據興趣發展專業能力的基礎上,在知識領域上全面涉獵、在智力水平上全面訓練,形成符合主流價值觀的社會認知能力與價值觀,同時具備寬容、理性的人生態度與社會交往素養。

註釋

[1] 參看哈佛委員會:《哈佛通識教育紅皮書》,李曼麗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譯者序言”、“科南特導言”、“第二章:通識教育理論”

[2] 參看“ Guide to the Core Program”,也即“ Introduction to the Core Curriculum”, http://isites.harvard.edu/icb/icb.do?keyword=core&pageid=icb.page43827

[3]http://www.registrar.fas.harvard.edu/courses-exams/courses-instruction/general-education-0

關於本次哈佛大學通識教育課程改革報告以及課程設置、選課規則、課程實施的具體內容,請參看http://www.generaleducation.fas.harvard.edu/icb/icb.do

[4] 參見哈佛大學負責全校通識教育的哈佛學院通識課程網頁http://www.generaleducation.fas.harvard.edu/icb/icb.do?keyword=k37826&tabgroupid=icb.tabgroup92169

[5] 以該大學教務處網站公佈該學期校選課計劃為依據

[6] 近期對通識教育及其課程體系進行調研並作出修訂、制訂與實施規劃的國內外高校,具有代表性的例如美國斯坦福大學和中國人民大學。斯坦福大學自2010年初成立由教學經驗豐富的資深教授以及教學管理人員組成的委員會,歷經兩年完成了《斯坦福大學本科教育研究》報告,對本科教育目標、內容、學生知識、技能與素質培養直至課程設置做出了全面報告,成為斯坦福大學改進本科課程教學的基本依據。參見http://web.stanford.edu/dept/undergrad/sues/ 。中國人民大學“本科人才培養路線圖”參見http://news.ruc.edu.cn/archives/53070 。

轉自“通識聯播”。

清华与哈佛的通识教育有何异同?

青年人文社科 | 青史考研幫 | 歷史教育家

歷史教育 | 愛知學者 | pku築夢圖

故問研修班 | 青年史學家 | 中國好青年

新浪微博:李一桐小姐姐的小弟、

青年人文社科杜曉娟、銀兒國學

黨建與時政 | 文史哲 | 公務員 | 社會熱點

中國人民大學 | 學術資訊 | 教育新聞 | 鄉村振興戰略

伊斯蘭政策 | 中德大國關係 | 常委-大學-諸子-列國志

中-日-韓-新-越青年交流 | 溫州-泉州-潮汕宗族-宗教-移民

商務合作:dxl243103361

投稿、應聘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