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車企大佬頻頻“打卡”中國市場,特朗普“坐不住”了


全球車企大佬頻頻“打卡”中國市場,特朗普“坐不住”了


美國總統特朗普這個感恩節假期怎麼過?有了最新的答案,他準備和德國車企CEO們一起聊聊關稅那些事。

近日,彭博社報道稱,據消息人士透露,美國總統特朗普和美國政府已經邀請了三家德國車企的CEO,在感恩節過後在白宮討論關稅戰下的解決方案,而另有消息指出,這份邀請的名單包括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梅賽德斯奔馳汽車集團全球總裁蔡澈博士、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迪斯博士和寶馬集團董事長科魯格。

對於這次感恩節假期德白宮會談,自然引發了汽車圈的高度關注。這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發動關稅戰之後,首度同三大德國車企一把手會面。為何一向強硬的特朗普要主動邀約德國車企會面?特朗普和德國車企的感恩節會談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

眾所周知,目前的全球汽車產業都陷入了關稅的恐慌之中,而這恰恰是特朗普一手主導的。

全球車企大佬頻頻“打卡”中國市場,特朗普“坐不住”了


美國商務部2018年5月以國家安全為由啟動對進口汽車及零配件的“232調查”,此後,特朗普也威脅要對外國製造的進口汽車徵收高達25%的關稅。

目前,美國對進口輕型車、進口皮卡徵收25%的關稅,對進口小型車徵收2.5%的關稅。美國商務部長威爾伯·羅斯(Wilbur Ross)將在2019年2月前把正式的調查報告提交給特朗普,在收到調查報告90天內,特朗普將決定是否採取行動——一旦美國商務部確認進口汽車將對美國的安全造成威脅,美國政府將通過加徵關稅、進口配額等措施限制汽車進口。

目前,美國在汽車關稅方面的政策面臨著關鍵節點,美媒近日報道稱,上週赴美的歐盟貿易委員馬爾姆斯特倫表示,由於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需要完成與美國國會的磋商程序,歐盟需要得到成員國的談判授權,因此雙方談判細節要到2019年年初才能確定。

談判仍在繼續,但德國車企顯然已經首當其衝地遭遇到了“特朗普魔咒”的衝擊。有分析指出,德國聯邦經濟部研究指出,美國政府威脅把進口汽車關稅稅率由現行的2.5%提升至25%,這將給德國汽車業造成約50億至70億歐元損失,原本近年來順風順水的德國車企也不得不紛紛拉響了“盈利預警”。

10月22日,戴姆勒“官宣”下調了今年的盈利預期。汽車頭條APP注意到,這已經是戴姆勒今年第二次宣佈下調盈利預期了。此前的6月20日,戴姆勒集團首次發佈公告宣佈下調今年的盈利預期。

戴姆勒預計將今年三季度的稅前利潤調整為24.88億歐元,同比去年34.09億歐元的息稅前利潤下降了27%。同時,戴姆勒表示集團和梅賽德斯奔馳汽車全年利潤都會遠低於去年同期水平。

而寶馬同樣也是特朗普關稅大棒下的“受害者”。近期,寶馬也宣佈了下調今年的盈利預期。寶馬公司發佈公告稱,全球貿易爭端有關的不確定性影響了價格,其汽車部門全年營收同比略有下降。

寶馬預計稅前利潤將維持在原有水平,但將略低於去年公佈的106.6億歐元。該公司還預計汽車利潤率將在7%左右,低於之前的8%到10%。寶馬汽車(包括Mini)在美國的銷量在8月份下降了1.5%。今年的銷售額比去年前八個月增長了1.9%。

但車企在關稅風波中的“很受傷”,顯然是把雙刃劍,對於特朗普和美國政府而言,面臨的車企集體縮小美國市場業務的調整,這重創的是外國車企美國工廠的就業和當地稅收,這自然是一向口口聲聲表示美國製造第一的特朗普沒有想到的“苦果”。

全球車企大佬頻頻“打卡”中國市場,特朗普“坐不住”了


同歐盟的談判正式敲定前,特朗普此時會面德國車企一把手們自然耐人尋味。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特朗普揮舞關稅大棒之時,不少的外國車企CEO頻頻現身中國市場,加大在中國市場投資,擴充國產陣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反擊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

就在本週,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迪斯博士親赴長春,參加了一汽奧迪成立三十週年的慶典,其對中國市場的承諾是:助力一汽攜手奧迪,全力推進重磅產品本土化生產。迪斯明確表態,“未來8年,大眾在華將引入40款國產電動車型。”比如,“A6L e-tron將在2020年在中國投產。”

而在上個月,迪斯還參加了上汽大眾的新能源工廠活動,短短半個月的時間,身為大眾一把手的迪斯兩次中國行,無疑顯示出對中國市場的重視程度。

與此同時,迪斯還調整了中國區管理架構,由自己親自“掛帥”中國市場。這在德國車企乃至全球汽車產業中都開了“先河“。“將中國管理董事會負責人職責與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職責相結合,體現了集團對中國市場的快速發展及技術進步的高度重視。”

11月16日,大眾汽車集團在狼堡總部召開監事會會議,其核心議題就是大眾在華最新人事安排。來自大眾集團官方的消息顯示,此次會議最終做出決定:大眾汽車集團監事會委任集團全球管理董事會主席迪斯博士擔任中國管理董事會負責人。

全球車企大佬頻頻“打卡”中國市場,特朗普“坐不住”了


同迪斯加碼中國市場如出一轍的還有寶馬,在上個月,寶馬集團董事長科魯格也現身中國瀋陽,參加了華晨寶馬十五週年的慶祝合作,並公開表態,“寶馬集團把中國作為寶馬戰略的重中之重!”與此同時,按照寶馬與華晨簽署的相關協議,“寶馬集團在華晨寶馬中持股比例擬將提升至75%”,並且華晨寶馬合資協議將延長至2040年;新增投資30億歐元,用於現有及新增生產設施建設項目;未來三到五年內,華晨寶馬年產能將增加至65萬輛,新增5000個工作崗位。

全球車企大佬頻頻“打卡”中國市場,特朗普“坐不住”了


這些德國車企的一把手紛紛馬不停蹄的“打卡”中國市場,表明的是全球汽車產業所形成的共識,在全球貿易風波不斷的當下,唯有立足中國市場,將中國市場作為全球戰略的支撐點,才是破解目前關稅風波的關鍵。

德國車企在中國市場紅紅火火的加大投資,同在美國市場縮編業務的冷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或許也讓一向強硬示人的特朗普坐不住了,他放下”身段“火線邀請德國三大車企的CEO赴會白宮商討貿易風波話題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