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公交車駕駛員,我只是一個開車的,我只想平安回家!

這個秋天有點悲傷。尤其是重慶墜江公交車,為11月添了不少寒意。可時間流逝,不會因為情感上的不捨停滯半分。

逝者已去,來者可追。在休息之餘,與同事聊得最多的大概就是本屬同行的重慶公交車墜江了。當車載監控還原了事實的真相時,原因令人“瞠目結舌”,一車鮮活的的生命,因倆個無法控制情緒的成年人,兩個漠視規則的成年人,

再也沒有下一站了!!!

我是公交车驾驶员,我只是一个开车的,我只想平安回家!

不守規則之一:女乘客過站強行下車,

不守規則之二:車上辱罵、甚至用手機攻擊駕駛員,

不守規則之三:駕駛員在遇到這類情況下,沒有停車處置,反而與乘客對打。

動手打人的乘客,無疑是個潑婦。駕駛公交車還忙於互毆的司機,無疑是個莽漢!但是,除去這對兩人的道德素養的拷問,我們公交司機更關心的是:近年來,飛奪方向盤、怒打司機的乘客,層出不窮,可到底是什麼讓他們敢於犯險?又到底是什麼讓公交司機非要武力自衛?

我是公交车驾驶员,我只是一个开车的,我只想平安回家!

一個顯著規律是:只要沒造成嚴重車禍,就基本沒有實質性處罰,很多都只是批評教育了事。但如果引發車禍了,則需要賠償損失,甚至被拘留、判刑。

於是,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總有人飛奪方向盤?因為他奪了也沒事啊,警察來了不疼不癢教育幾句,都不耽誤自個兒回家做飯,如果得到公正執法和及時制止,斷不會發展到最後無法收拾的地步。但卻一直被有意無意地忽視、放任、甚至於變相鼓勵。最終導致結局就像那輛失控的22路公交車,一路撞向慘烈深淵。

我們的社會,習慣於從行為的後果去倒推行為的性質,對那些僥倖未造成嚴重後果的違法行為,常常網開一面,而大家也都習以為常。試想,假如這次事件中的22路公交車沒有墜江,也沒有撞車,司機被打後沒有還手就立即停車報警,警察來了會怎樣呢?會追究打人乘客的刑事責任嗎?還是司機捂著腦袋自認倒黴呢?假如司機和乘客一通對打之後,穩住方向盤繼續開,公交車沒撞車也沒墜江,車上其它乘客被嚇半死打電話報警,警察會來嗎?會追究司機違反職業規定嗎?會追究打人乘客的刑事責任嗎?還是車上乘客捂著胸口慶幸老天保佑自己撿條命?這才是這起悲劇發生的根本原因,也是最大的責任所在。

我是公交车驾驶员,我只是一个开车的,我只想平安回家!

我們公交司機聊天的時候,聽到的更多是,希望健全駕駛員的人格保護,辱罵駕駛員會給他(她)帶來心裡波動,任何心裡素質再好的人都是有個限度,超出限度及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無法預料。現在特別一些年輕人上車就玩手機,坐過站了,車已起步出站了非要下車,怎麼解釋都不行,“你停一下開個門又何妨……,話裡話外一大堆,你就是一個開車的……”總之而言言語傷害有時比肢體傷害更傷人。

制度健全和法律保護刻不容緩。讓公交車駕駛員不必憋屈,如同往常一樣駛過那些熟悉的站點。

來源丨紅網論壇網友@雲飛深處

我是公交车驾驶员,我只是一个开车的,我只想平安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