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輕量級電商企業“革了命”的實體零售,又舞起“重資產”大旗

一面是未來五年大多數中國零售企業會退出市場,一面是中國零售業已經是全世界進步最快的行業,兩個頗為矛盾的觀點在11月2日由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舉辦的2018中國全零售大會上不斷髮酵。“退出論”或刺痛著中國零售業大佬們的神經,但“領先說”也引發著大佬們理智的思考,自己的企業處於什麼階段,未來又要向哪個方向前行。

曾被輕量級電商企業“革了命”的實體零售,又舞起“重資產”大旗

在這屆主題為“煥激情 聚共識 再出發”的大會上,步步高商業連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填、天虹商場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書林、國美零售控股有限公司總裁王俊洲、蘇寧易購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孫為民作為中國零售業中堅力量的領軍人就上述議題進行了探討,並給出了鮮明的發聲。面對當前行業外部環境和內部風險並存,這幾家“重”企業均持有樂觀的心態,並認為在新時代用好傳統零售之“重”,將能重建優勢壁壘,甚至在未來十年,千億級的零售企業將由此而生。

座標之重

無論是百貨零售起家的步步高、天虹,還是電器零售起家的國美、蘇寧,在電商蓬勃興起的過去十年,門店之重、人工之重都讓它們承受著難言之重,重體量也讓這些傳統零售企業不能輕易調轉船頭。

但當線上流量趨於飽和,線下體驗再被重視,消費形態多元化趨勢日漸生成,新零售讓實體零售在價值鏈上重獲重要地位,實體零售企業也各自畫著面向新發展的新座標。

“過去十幾年中國互聯網的高速成長側面反映了我國商業零售水平在運營效率、品類管理等方面的不足。”王俊洲承認傳統零售需要被革命,過去幾年實體零售互聯網化也是不可逆的過程。但在“革命”過程中,時代仍在發生改變,實體零售企業提升數字化能力的同時,也要用好線下資產,目前,對於國美最核心的經營重點是引來客流後如何更好地留存用戶。“對此,我們要為消費者提供線上線下一致化的場景和體驗。”

曾被輕量級電商企業“革了命”的實體零售,又舞起“重資產”大旗

而深耕中國零售業30餘年的王填更感受到了他所在行業的進步之快。“我不同意中國零售業比國外落後十年的觀點,相反我認為中國零售業是全世界進步最快的行業,中國市場讓很多外資零售商著迷,它們也認為中國市場的變化引領全球。事實上,中國零售企業隨著市場變化迅速變革,有很多國外同行面臨的困境,我們已經在五年前就碰到並著手解決了。”王填表示,現在中國零售企業已經開始輕裝上陣,而且在如此大的市場,不同體量的企業都能找到自己的空間和活法。“但顯然,找好座標,找準定位是最重要的。”

“我並不覺得未來會出現很多企業退出零售市場的現象。”孫為民也對中國零售業的未來保持樂觀。經歷了9年擁抱線上、融合線下的過程,蘇寧全渠道轉型已獲成功,而在用好互聯網技術同時挖掘實體優勢方面,蘇寧也已經總結出自己的經驗。“未來所有的零售企業都會是互聯網企業,這是大勢所趨,但在互聯網化的過程中,並非一個模式包治百病,不同業態的企業還是要各取所需因地制宜。同樣在新零售的背景下,企業也需要找到最擅長的領域,找到自己的賽道。對蘇寧而言,未來會考慮在兩條腿的半徑,在自行車的半徑和汽車的半徑這三種不同的半徑裡怎麼做好用戶的連接和服務。”

曾被輕量級電商企業“革了命”的實體零售,又舞起“重資產”大旗

連接之重

定位之外,如何用好門店資源,讓重資產得以盤活,零售業中堅力量的領軍者們紛紛提到了連接的意義。

“供應鏈、後服務、店員是零售業越來越凸顯的‘重’價值。”王俊洲說,線下門店正在成為一個用戶交互界面,店員可以與消費者構成緊密連接,門店服務不斷生髮價值,此前傳統零售不能承受的重正在成為企業應對未來發展的高壁壘,而關鍵就在於構建連接。“對此,國美已經不再是一個提供單一產品的零售商,而正在變成為消費者提供整套方案的服務商。”

曾被輕量級電商企業“革了命”的實體零售,又舞起“重資產”大旗

而步步高則明確宣稱自己要做一個重資產、重裝備的高壁壘零售企業。王填表示,深度掌握供應鏈、數字化驅動、提供差異化服務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是步步高成為高壁壘零售企業的三個標籤。而這幾點都圍繞著與消費者構建連接,產生互動,從而瞭解消費者,為他們提供所需的商品和服務。

在今年5月提出“如果一定讓天虹選擇站隊的話,我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站在消費者這一邊”的高書林顯然更深諳與消費者做好連接的重要性。他也觀察到,當前市場上出現的升級降級之爭只是表象,消費者消費觀念已發生變化是不爭的事實。“由此,越來越多的商品消費轉向了服務消費,而做好與消費者的連接,零售企業就不能只盯著賣商品本身,這條路只會越走越窄,零售企業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考慮如何為消費者提供更多服務。”但高書林也指出,“零售企業要提供的服務並非是銷售商品時一個微笑、雙手遞送這種基礎服務,“而是要在商場、購物中心、超市中提供更多服務性業態和商品,比如在銷售服裝時是否能提供生活美學的服務,銷售玩具是否能增加家庭業態的服務,以及賣眼鏡的同時是否能提供眼部醫療和保健服務。”

曾被輕量級電商企業“革了命”的實體零售,又舞起“重資產”大旗

“當前,中國消費者正在更趨理性和個性化,零售企業要善於發現這些深刻變化,提供更具品質的產品、更具人性化的服務。”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裴亮在大會致辭時指出,今年以來,零售業的創新仍然層出不窮,但零售企業對於自身模式的理解更加理性。如今的創新是千店千面,超市經營不再一窩蜂上餐飲,便利店不用都學‘7-11’,不同區域和城市都有各自的創新特點。但對於未來發展,零售企業也有普遍共識,如迴歸零售的根本是提高商品力、提升服務力,這種共識越來越堅定,也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支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