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被“亲姐妹”骗走1.8万元 民警却把陪她来报警的男友给抓了

浙中新报记者 王旭航 通讯员 熊沁蕾

“我先还你500元,剩下的1500元过几天给你。”“不对呀,你后来不是又借了3000元吗?不止的。”“没有啊,我只借了一次,就2000元。”……11月12日的这一段对话,让陈女士意识到,自己可能被人“套路”了。果然,仔细一核实,她发现最近向自己借钱的姐姐、妹妹都并非本人,自己被骗了1.8万元。

女子被“亲姐妹”骗走1.8万元 民警却把陪她来报警的男友给抓了

陈女士将这一遭遇告诉男友罗某,罗某责备她一番后,陪她来到义乌市公安局廿三里派出所报了警。可令人没想到的是,民警在接警后不到20分钟,竟把罗某给抓了。

据了解,陈女士和罗某都是90后,来自贵州安顺,两人长期一同在廿三里街道一家印染厂内务工,日久生情便确立了恋爱关系,今年6月起开始同居。

10月22日,陈女士的业务主管突然找到她,欲向她借3000元钱。“我们主管手头紧,最近又动了眼科手术,单位的人都知道。不过手术前,主管刚刚向我借过2000元。”尽管是第二次开口,陈女士并没多想便通过微信,把钱转给了对方。

11月6日,陈女士的亲妹妹找到她,称最近婆家急需用钱,让她帮忙周转5000元钱;11月8日,妹妹又开口要了2000元;11月12日,陈女士的姐姐找到她,借走8000元钱。

“说巧不巧,她们都在这阵子向我借钱,我也犯过嘀咕,但我看微信头像都是我的亲姐妹,也就没太多顾虑。”陈女士说,直到11月12日主管主动还钱时,她才发现双方口中的金额存在出入。正当陈女士想进一步比对最近的借款记录时,竟发现记录全都不见了,询问姐妹借款事宜时,也遭到对方的否认。

发现不对劲后,陈女士将最近的借款经历告诉男友罗某,“他先是把我说了一顿,然后建议一起去派出所报警。”11月13日,两人来到廿三里派出所报警。

民警听完小陈的叙述后,觉得事情十分蹊跷。“按理说,转账记录不会无故消失,多半是人为的。”经询问,能够接触陈女士手机的只有她和罗某两人。在翻看罗某的手机后,民警很快发现另一个微信号,进一步查实后,这个微信号的资金流水与陈女士的借款完全吻合。

无奈之下,罗某道出实情。据交代,他和陈女士每月有4000元左右工资,本打算一起存着结婚用,但10月以来,他迷上网络赌博,很快将自己的积蓄挥霍一空。“我女朋友平时不怎么花钱,肯定有不少存款。”为了继续参赌回本,罗某开始对女朋友动起了歪脑筋。为此,他专门申请了一个新的微信号,用女友的手机添加了好友,之后便陆续将该微信号的头像、个人资料等“克隆”成陈女士的主管、妹妹、姐姐等人,从而向她借钱,成功后又将相关记录通通删除。“事情败露后,我不能让她起疑,只好责备她一顿,然后陪她去派出所。”罗某说,当民警翻看自己的手机时,心中非常紧张,但又心存侥幸。

目前,罗某因涉嫌诈骗罪被义乌警方刑事拘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