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高:织锦庄飞出美丽的织锦花

本报讯阳高县景家庙村位于黄河畔,距县城2公里。全村共有3218口人,耕地面积3729亩。古阳和八景中的第一景——织锦飞花就是指这里。该村包括织锦东、织锦南、织锦西、织锦北和小李官屯五个片区。2017年以来,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大力推进,帮扶单位阳高县人民医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2018年初,帮助景家庙村组建了50人的腰鼓队,驻村第一书记张卫忠出资2700元为腰鼓队配备了表演服装。在龙泉镇和村两委的大力支持下,腰鼓队成立了。腰鼓队成员均是景家庙村村民,平均年龄60岁。经过一个月的排练,今年元宵节期间,腰鼓队不仅走上街头为村民表演,还到县城展示了风采,博得了观众的好评!

随着整村提质工程的实施,在龙泉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景家庙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根据村民意愿,征地近九亩,建成了一个融文化、健身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广场。驻村第一书记张卫忠为广场四周设计了长城花拦墙和12块内容丰富多彩的文化墙。

村里有了专门的娱乐场地,村民参与热情也被充分激发出来,五十多位农家妇女穿着阳高县人民医院驻村工作队送来的表演服装,在广场上练起了腰鼓,跳起了广场舞。腰鼓队队长景占梅告诉记者,村里有了文化广场、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后,耍钱赌博的没有了,打架吵嘴的也少了,尊老爱老、做好事的多了。

张卫忠博学多才,充分发挥特长,深入贫困户家中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动脑筋、出主意、想办法、排忧解难。他常说,“驻村就得腿勤、嘴勤、办事勤”。景家庙有6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百分之九十都是因病因残致贫的,所以除了医院定期和不定期地送医送药外,张卫忠每月从工资中拿出一千多元为贫困户和五保户买药。一位贫困户因身体残疾,出行不便,一直未能办下残疾证。张卫忠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上门帮其完善上报资料,一连跑了三四个部门帮其办下了残疾证。为此,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都特别喜欢和他打交道、处朋友。

景家庙村两委负责人荆虎扳着手指头算了一下说,驻村工作队进驻景家庙村两年多了,做了不少工作,比如“建卫生医疗室、建文化广场、为村民修农机修家电,还有产业扶贫、就业培训、饮水安全、大病救助,尤其是在第三方评估工作中,第一书记张卫忠从查阅资料、入户访问到写汇报、制表格,常常顾不上回家,觉也睡不好,这些细话都靠他一人来完成”。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景家庙村不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路子,村容、村貌也发生了可喜的新变化。对此,村民高兴地说:“古老的织锦庄飞出了美丽、富裕、和谐的织锦花”。

(马占富 史亮 张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