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飛鴻,你為什麼不生氣?

01

前幾天,俞飛鴻一個的採訪視頻在網上盛傳。

萬變不離其宗,主持人兜來轉去,總是離不了“為什麼要單身”“為什麼不結婚”這類問題。

似乎只要她上訪談節目,除了她的美麗,感情和婚姻便是吸引觀眾的最大看點和熱點。而她這些年導過的電影,演過的戲,都不過是這道大菜的佐餐配料,虛晃一槍,就被輕輕帶過。


俞飛鴻,你為什麼不生氣?


在許知遠的訪談節目《十三邀》裡,他問的大部分問題如下:

你有男朋友嗎?

這樣的男人你喜歡嗎?

就沒有想過要依靠男人嗎?

真的沒有想過嗎?

……

全篇訪談,圍繞著性、情愛和潛規則,旁敲側擊,左衝右突,一次又一次無禮冒犯卻不自知。

2016年,在《鏗鏘三人行》這個訪談節目裡,主持人竇文濤的訪談問題如下:

你為什麼這麼長時間了一直單身到現在?

你覺得老一個人待著精神正常嗎?

你一個人待著會覺得煩嗎?

你跟你父母在這個問題上是不是已達成諒解了?

……

是不是覺得非常無聊?

對於這些步步是坑、包藏曖昧、缺乏善意的問題,俞飛鴻似乎已習以為常,不僅應對得遊刃自如,滴水不漏,還常常金句連連,讓發問者自打其臉。


俞飛鴻,你為什麼不生氣?


每次她都是好脾氣地耐心作答,很睿智地繞過主持人設下的坑,然後不動聲色地一一反擊。

想著一個自己單身的中年男人,卻在執著追問俞飛鴻為什麼不結婚,就覺得很滑稽。

也因此,許知遠、竇文濤和在場的另一個同為單身男的嘉賓馮唐,被觀眾狠狠吊打了一段時間。

而俞飛鴻,只一如既往,淺笑盈盈。


02

和俞飛鴻一樣,娛樂圈還有一個特立獨行的女子,年過四十,依然未婚未育。同樣,她也成了大眾關注的焦點。

她就是徐靜蕾。兼導演與演員於一身,集美貌與才華於一體,有過多段戀情,卻從未步入婚姻。和黃立行雖已相戀多年,亦未見有結婚的打算和跡象。更在三十九歲時主動冷凍卵子,以備不時之需,頗有驚世駭俗的勇氣。


俞飛鴻,你為什麼不生氣?


她也不止一次,回答媒體的詢問,解釋自己為什麼沒有結婚。

可是,俞飛鴻也罷,徐靜蕾也罷,無論她們如何把話說得明明白白,只要她們還在單身狀態,就永遠沒法滿足,媒體大眾無休止的獵奇心和窺伺欲。

她們的不婚成了最大的熱點,這熱點幾乎要掩蓋了她們的才華。

人們對於她們的生活狀態,既羨慕又懷疑,既好奇又嫉妒。


俞飛鴻,你為什麼不生氣?


2013年,《嘉人》雜誌採訪女演員佐伊·丹斯切爾。記者問及她是否會考慮生孩子這個問題,她拒絕回答。

她說,我並不是生氣你問這樣的問題,而是因為你們不會問男人同樣的問題。

是的,在諸如此類的訪談節目裡,我們極少對一個單身男演員或者男性公眾人士,喋喋不休地探問為何不婚之類的敏感問題。

社會對於男性和女性,從來都是雙重標準。

絕大部分人依然覺得,婚姻是女人的必需品,女人的幸福離不開婚姻,女人的安全感來自婚姻。

人們普遍認為,男人獨身可以接受,女人不婚是離經叛道。不被男人和婚姻駕御的女人,更是被視為異類。

所以,哪怕婚姻已經臭如裹腳布,哪怕婚姻帶來的不是幸福,女人也必須去攪這一趟渾水。

03

美國社會學家安德魯·切爾林認為,婚姻發展至今,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制度婚姻。通過婚姻獲得更多的基本需求,和免於被外界傷害。在這一階段,人們更看重的,是物質層面的滿足和利益的最大化,而將精神需求放在較為次要的地位。

所以,人們會為了某種利益而放棄感情,又為了某種安全感而選擇堅持痛苦的婚姻。

第二階段:陪伴婚姻。當基本的需求和安全感可以在婚姻以外得到,夫妻雙方更看重的是精神的愉悅和滿足,譬如愛與被愛,譬如激情與浪漫。這時候,在婚姻裡,精神的需求超出了物質。

第三階段:個性化階段。當女性的教育程度已經等同於男性甚至超過男性時,當女性的經濟地位和男性不相上下,而女性的精神已經獨立到無需仰賴男性和婚姻,那麼女性對婚姻的要求,提升到了能否促進自我成長、自我實現和自我價值體現的高度。

一旦婚姻不能滿足她們,那麼,就有一部分人選擇離場或者乾脆直接拒絕進場。

譬如俞飛鴻,譬如徐靜蕾。


俞飛鴻,你為什麼不生氣?


她們已經足夠富足,無論物質、精神還是情感,所以,婚姻對於她們不再是必需品。她們不需要通過婚姻捆綁愛情,也從不把婚姻當成獲得安全感的重要途徑。

當婚姻並不能令她們的幸福感加分的時候,她們自然而然選擇一種能令自己更舒服的狀態。

只是無論如何選擇,這都是她們的自由和權利,他人無權干涉。她們不需要為自己的選擇,一次又一次向大眾解釋。

她們沒有這個義務,而大眾,也沒有這個權利。

對於那些並不友好、甚至觸及底線、冒犯隱私的探問,她們完全有權利說不,完全可以毫不留情乾乾脆脆地拒絕回答。

她們應該對這個世界生氣,因為世界已對她們越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