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南方人講不好普通話,是受口音、方言影響嗎?

遊遊走走吧


前段時間,我的粉絲留言:

我是一個四川人,生在重慶,長在成都,小學的時候就上過小主持人班,口才訓練輔導班,初中、高中也經常參加學校的演講或主持活動。從小一直覺得自己的普通話很標準,直到考了外地的大學後,才知道我的普通話很爛。每次我張口發言時,室友和同學都表示,我的川普說的很正宗,WHAT?老子說的不是普通話麼?為什麼普通話前面還要加個“川”?

語言講究的是四門功課

語音系統、詞彙組成、語法習慣這三要素,是區別不同地域語言的顯著符號,最容易先被識別出來的是語音,其次是詞彙和語法。

個人語音的形成和改變,往往取決於“語言環境”,語言不僅是學出來的,更是用出來的。 好比我們中國人大多數說的都是“中國式”的英語,道理是一樣的。如果去洛杉磯呆上幾年,英語肯定溜的一匹。 這就是所謂的“用進廢退”。

語言學習講究四門功課,“聽、學、說、用”,聽與說相結合,會聽是前提,聽得到,才能學得會,所以很多先天聾兒會有“十聾九啞”的說法,因為他們聽不到,所以無法進行模仿和學習。同理,學習普通話,也需要聽到發音正確的普通話,才能糾正自己方言的發音。

一個人從方言改為普通話,為什麼會有所謂的“口音問題”?

語言環境的影響是巨大的。“為啥子我類噗通發花音跟標準的普通話發音有辣麼大的區別?”很多人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分析可能原因,就是你所身處的環境當中,你聽到的所有人都這麼發音,從小到大也是這樣學的。即使你學會了單字、詞組的標準發音,但是在口語的語流、語境、愈發習慣中,還沒有徹底改變,也就是語言的固化習慣在干擾你。

不同地域的方言,改學普通話,都繞不開語音的問題,突然改變你多年形成的發音習慣很難麼?這個問題因人而異,民國時期的語言學家趙元任教授在學習語言方面絕對是開了掛的,他一生中最大的快樂,是到了世界任何地方,當地人都認他做“老鄉”,注意,是世界,不僅是國內各種方言,這位天才,學外語的能力也是超能的。

有人用相聲《地理圖》吐槽,清華四導師之一的趙元任:“出清華門,走清河,沙河,昌平縣,經河北到山西、陝西,出潼關,過河南入兩湖、四川、雲貴,行兩廣繞江西、福建到江蘇、浙江、安徽,由山東過渤海灣入東三省,這一路撒丫子就走了半個中國,每到一地,必用當地方言土話,吃喝玩樂、結親交友不亦樂乎”。據統計,趙元任教授會說33種漢語方言,並精通多國語言,可見其掌握語言的能力非常驚人!

根據這位天才的總結,語言學習就是語言系統打破,重建的過程,迅速地解析一種語言的聲、韻、調系統,理清語素脈絡,並總結出學、說、用的規律。

學以致用是語言最後的重點,聽得清,學得會,最終的目的是說得出。有人說學習新的語音系統,需要忘記自己多年形成的發音習慣,這個有點矯枉過正了,學習語言不是為了替代原有語言,況且,多年養成的語言習慣,已經根植在語言思維中,語音發音器官的肌肉也形成記憶了,那能說忘就忘。所以,我們從學習的最初開始,當一臺“錄音機”認真學好聲、韻、調的分類發音方法,掌握常見的音變現象及規律,然後當一臺“複印機”掌握標準發音的節奏、呼吸、共鳴、語法,最後當一臺智能“音箱”,達到自由交流的目的。

他女兒的英語不及格!哈哈

那麼回到最初提到的問題,為什麼你學的普通話為什麼被稱為“川普、廣普、陝普”呢?

因為你學的還是皮表,是最表面的語音模仿,例如川普、廣普,拆開每個字的發音是標準的,每個人都聽得懂。但到了口語中的詞組、長句時,明顯和普通話有很大區別,其聲調,音量,節奏、共鳴等語素中又明顯帶有原有方言的痕跡。

快速學習的最有效方法,還是要從聽解決,分辨出自己的發音與普通話的差別,哪怕非常細微的差別,各種視聽媒介都是最好的工具,比如電視,新聞等。然後從自己方言中最基礎的語素進行模仿,聲母、韻母發音,鼻音前後發音,還有構音器官的肌肉控制改變,比如舌尖,舌根發音矯正,軟顎、會厭的氣流控制等,發現問題後要針對性的練習,相信很快就能說一口標準流利的普通話了。

最後說明一下,本人覺得“川普、廣普”等語言,也算是一大語言特色,也很好聽啊!只要不影響正常溝通交流,也無不妥,中國地域廣闊,民族眾多,語言歷史悠久,每個地方的語言都承載著地方文化的淵源,普通話只是為了方便不同人的統一需求而已。


陽光語言矯正師


南方人說不好普通話,當然大多是受口音和方言的影響,我是兩廣人,兩廣方言一般沒有翹舌音、輕音、兒化音、後鼻音,所以平時交流時就沒有以上習慣,普通話大多說不好,就像是北方人學粵語,也學不好一樣,但南方人學粵語,特別是客家人,就易如反掌,因為兩種語言很相近。


木沐112541776


這個問題很好回答~廣東人唱不好京劇,北京人聽不懂粵劇……每個地方都有當地人幾千年固守的語言文化,可外相互融合,但不能忘根忘本!說不好怎麼了,全國十幾億人,除了北京人有多少人說的百分之百標準……順便恭喜提問的人,如此提問,智商欠佳!!


仁者160851770


你的問題特別愛帶地域性,現在人口流動很大,遷徙居住的也很多,特別是年輕人同化的程度比較大。你總是拿什麼南方、北方,中部、西部,城市、農村等這些地域性強的問題劃線提問,極易引起互黑護撕,如果你不是故意想要這樣的效果,下次提問時 首先你不要地域黑!


曉睿曉瑞


你以為北方人就講好了嘛?一口大碴子味、海蠣子味,和南方人半斤八兩吧。


吾王54963924


我管你什麼普通話廣東人從來不關心


輝輝廣東


普通話就是北方方言、有兒化音、翹舌音、後鼻音,這些南方方言都沒有!說不出來很正常不過了,因為從小到大都習慣了很難改變口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