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畝3萬永久退出土地,你退嗎?

Domilo


這問題問得指向性不明,就是一個沒有統一答案的問題。中國那麼大,每畝3萬元永久退出土地,是在哪個地方?

在哪個地方很關鍵,非常關鍵,也是最關鍵的因素。正如李嘉誠說的房地產三要素:地段、地段、還是地段。不同地方,土地要素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不同,居民收入層次不同,導致土地價格也是迥然相異。

在沿海地區,3萬元/畝永久退出土地,90%以上農民不願意。比如杭州這樣地方,每畝3萬元夠幹什麼?3萬元在杭州不夠1平方米的房價;比如廈門,3萬元也不夠一平方米的房價。那個農民願意3萬元/畝永久退出!他們隨便在自己的土地上,重點兒蔬菜,一年收入都不止3萬元。也就是一年收入能夠解決的問題,卻用永久失去土地來替代,這種買賣怎麼說都不划算,所以這些地區的居民,肯定是不願意的。即使是三年收入3萬噸一畝土地,也沒有人願意這麼幹。

但如果是在甘肅定西這樣的地方,地廣人稀,一畝3萬元可以無限制收儲土地。因為那兒的土地非常貧瘠,而且常年乾旱少雨,種地最多最多,能夠解決溫飽問題,甚至連溫飽都成問題。這樣的土地,每畝3萬元,大家都會很樂意永久退出。而且那兒人多地少,一戶人家擁有的土地數量也多,隨便有個七八畝地,就是20多萬的收入。然後用著20多萬,在縣城裡買一個鋪面,開一家小店,做得好一點,就能夠一家人衣食無憂。

簡單的說,既保障了未來生活,又能夠告別繁重的農村勞動,還能搖身一變成為城市裡居民,何樂而不為!


波士財經


看一看宜昌的拆遷補償價,





黃世銀


我們家是河南的,價錢是3.6萬每畝。村長到我家去商量的。我和父親很明確的答覆是不賣,我們也不做釘子戶,村裡面有想賣的可以和我們家換一下。結果是被強徵了!我們真是不想賣。父親母親年紀大了打工沒人要了養老全靠我,我們就想著現在種地都機械化了,也不幹多少體力活了。在家幫我帶孩子,種個地夠吃夠喝就行,最少不用伸手問我要錢,可現在啥都沒了!我爸在家閒不住,62歲了還跟著工頭去修綠化,我說他年紀大了別去了,他說就是年紀大了在家不幹活容易生病,要經常出去跑跑乾乾活,不說我也知道這是為了給我減輕負擔。這麼大歲數了還不能在家享福。在外打工的我感覺只要不在外奔波還受老闆的氣,哎不說了說了心裡酸。我就是不賣地,引以為戒。在家想吃啥種啥,誰也管不著。


18807738g


這個用生命換來的只值當今3w元,當今3w買鹽還可以。農民朋友小心被流氓們忽悠了。



歷史由後人評說


看看我碭山縣的補償標準



冬日的蘋果樹


我是農村人,生年48歲,種地種了30年,對土地有一定的感情,是有恨有怨,有喜有悲,上世紀八十年代,分包了地,因為條件差,每畝小麥產量三五百斤,要交很重的公糧,各種稅費,各種提成款,攤派。所以麥子不到春節就沒了,平常只能紅薯,玉米來充飢。到胡錦濤做總書記取消了公糧,各種稅費,心中高興,有了幹勁,也捨得往裡面投資了,收成也多了,每年小麥吃不完還能賣些換成錢。現在孩子大了,我也能出來打工掙點錢。也蓋起了樓房,建房面積140多平米,宅基地0.62畝。要是每畝給3萬多元錢,連耕地帶宅基地能補不到20萬,到城裡一套房80平米的也不夠買。到城裡又不能種樹,也不能種菜。一切生活開支每月要幾百塊錢。大家幫我算個賬,我是在農村好還是在農村好呢?


流星石竹


說下我老家的事。我老家是江蘇淮安的一個小村子,只有二十幾戶人家,僅僅是人少,地理位置並不偏。之前讀書,每年暑假我都會回老家過幾天,但道路都是土路,夏天雨多,泥濘不堪,根本無法出行,反應多次,鄉里都說沒錢,不了了之。終於忍受不了,我給市長信箱投了信。很快也有回覆了,還是讓鄉政府處理。之後給出的方案是移遷,房租建築面積補償是500/平米,院子水泥地面是50/平米。就這樣,大家還是接受了,因為很多有小孩上學,實在沒辦法。我家的老房子共得補償9萬多,又自己拿出13萬在鄉里的街道新區買了房,連裝修共出了17萬左右。由於我們那每家地都不少,再加上騰出的宅基地,共有17畝。我父母一直做大棚種植的,如果以每畝3萬徵地,補償款在51萬左右,而我父母都是50多歲,下半生就要靠這50來萬過活?而我剛畢業,在杭州參加工作,月薪底薪4000+提成,以杭州的房價就算把淮安城裡的房子賣了在杭州也就夠首付和裝修的,讓我父母住鄉下的房子?雖然說鄉下街道上的房子也是三層樓房,裝修什麼都做好了,但讓我這樣依賴他們活著,心裡也有種說不出的滋味。住在街上,但我的父母太過老實做不了什麼生意,如果失去土地,真的就是整天沒什麼念想了


用戶3678884897


雖然我現在沒有耕地,也不在農村生活。但是,我是農村出來的,曾經在土地上勞動過、滾打摸爬過。因此,對土地的感情很深,對農民與土地的關係也很瞭解。同時,對農民如何處理好與土地的關係十分擔心。

眼下,有錢人正在把手伸向農村,伸向農民。他們想利用手中的錢、尤其是資本,把農民手中的土地使用權弄到自己手中,再轉手給需要的人,從中牟取暴利。而一些農民,由於長年生活在土地上,從土地上獲得的收益過少,且家人在城市工作或打工,有一定收入,就被眼前的利益所吸引,願意將土地使用權以很低的價格轉讓給有錢人。

殊不知,轉讓容易,要想重新獲得土地使用權,難度相當相當的大。而一旦被有錢人或資本再次轉讓給其他人,就更是連看的資格都沒有了。所以,別說3萬一畝,就是30萬一畝,也不要轉讓。那是農民的根,是農民賴以生存的基礎。可以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短期轉讓使用權,但決不能永久轉讓,那是目光短淺的自殺行為。


譚浩俊


如果給三萬一畝,而且距離二級城市城區超過五十公里,或距離縣城邊超過五公里,周圍高速路網和高鐵已經健全,基本不會新建的路網徵地的(可以網上搜索國家高速公路網建設規劃和高鐵規劃看一下),那就趕快簽字同意徵用。畢竟三萬元按照五年期存在有些銀行,年利率在5%以上(比如四川天府銀行等),每年一千五的利息收入,比種地划算。

而且承包權現在雖然延長三十年到2058年,但隨著農村年輕人口外流,荒地越來越多,到時候為了保證耕地的繼續耕種,促進土地流轉,農業稅和土地承包費是否還會免除都不確定。因此對於本文開頭所說的那種無耕種外價值的土地,現在能變現儘快變現,省得以後變成雞肋,被迫無償退出受到損失。


遙遙110


肯定不會退的。

我們村家家戶戶都是種植的臍橙,每畝地產出的臍橙一年都不止3萬。行情好的時候收購販子到村裡收的價格都3元左右了,所以3萬就退肯定沒人願意。

同時我們整個奉節縣都是山區,你收回去也沒什麼用。還不如果給果農管理好呢。

當然,我們家世代農民,以前臍橙其實不好賣,幾毛錢一斤,一年辛苦到頭也沒多少錢。現在好賣一些了,價格聽說在外地很貴。

所以我準備我們自己直銷,從樹上直接就到你家。90元20斤,中果,水多。喜歡吃的加我。當天發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