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頗為低調的借貸平臺:日放款最高2億,資金來源多家持牌機構


這家頗為低調的借貸平臺:日放款最高2億,資金來源多家持牌機構


日前,據智通財經報道,達飛控股旗下子公司上饒市達飛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饒達飛”)與海爾消費金融簽署合作協議,為符合條件的借款人提供個人消費信貸服務。

智通財經報道顯示,本次合作中,上饒達飛通過租賃運營達飛旗下的“達飛雲貸”,為該項目搭建了借貸平臺。

上饒達飛在尋找到潛在借款人後,由消金公司再對借款人進行風險評估和信用審核,最終對符合條件的借款人提供個人消費信貸服務。

也就是說,由持牌消金公司直接向達飛雲貸借款人提供資金。


多家持牌機構曾向其提供資金,日放款最高2億元


據瞭解,達飛雲貸是達飛集團旗下子公司,成立於2012年10月30日,股東有深圳達飛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北京達飛信融投資諮詢中心(有限合夥),實際控制人為高雲紅。

旗下產品主要體現在達飛雲貸APP上,分別涵蓋了消費借款、投資、線下分期、商城分期4大類。

APP顯示,投資欄目出借產品由達飛卓越商務諮詢有限公司提供。

線下分期是用戶可在APP上搜索達飛合作的線下商家,到合作商家處消費可使用分期服務。

目前達分期已涵蓋教育、美容、汽車服務、餐飲娛樂、醫療保健、婚慶典禮等領域。

商城分期名為“飛魚GO商城“,主營家電、3C、箱包、美妝等產品。從其系統顯示,部分商品為與海爾合作。

消費借款最高額度50000元,隨借隨還,APP顯示其日綜合費率為0.07%-0.1%。

不過,據網友體驗發現,算上“質保金”、“服務包”等費用,達飛雲貸消費貸款實際利率遠高於此。

這家頗為低調的借貸平臺:日放款最高2億,資金來源多家持牌機構

(截圖來自21聚投訴網友)


據新流財經此前報道,4月7日,達飛雲貸高層在朋友圈分享的一段視頻內容顯示:截至4月7日,達飛雲貸累計撮合放款突破500億元。

而在今年6月16日,新流財經瞭解到,達飛雲貸累計撮合放款突破600億,且6月12日當天單日撮合借款突破2億元。

也就是說,在短短兩個多月的時間,達飛雲貸增加了100億的放款量,單月放款接近50個億。

可以與之對比的是,截止到2018年8月末,晉商消費金融累計發放消費貸款才265.63億元。

不過,一位接近達飛雲貸的從業者表示,受7、8月份P2P爆雷潮影響,達飛雲貸7月份以來的放款規模也在收縮,公司甚至出現裁員現象。

儘管如此,達飛雲貸依舊擁有豐富的資金來源,“比如瑪瑙灣等P2P平臺,還有晉商消費金融、包銀消費金融等持牌機構。“上述接近達飛雲貸的從業者告訴新流財經。


母公司“借殼”上市,股東持股城商行


達飛雲貸能擁有如此多的持牌機構資金渠道,或離不開其陣容龐大的融資團隊,一位前達飛雲貸員工透露,達飛雲貸在去年放款頂峰時期,融資團隊達到15人左右,分為兩個小組互相PK。

此外,也有從業者認為,達飛雲貸目前仍有多渠道資金或與達飛控股上市背景不無關係。

2004年,高雲紅在秦皇島創立了達飛。隨後十餘年,達飛旗下陸續誕生了行業熟悉的達飛金控、達飛雲貸、7貸金融、即有分期等多個子品牌。

業務涵蓋了消費貸款、電商分期、保單貸、3C分期等多種消費金融服務,以及城市合夥人、社交電商等服務。

城市合夥人即達飛合夥人項目,據其官網顯示其運營主體為北京達雲昱晨商務諮詢有限公司,加入合夥人可以有50%的金融投資服務產品收益、100%商城熱賣商品收益、100%保險專享佣金收入、90%消費借款分期導流收入。但據瞭解,加入合夥人的前提是需要投資20萬—200萬元。

其社交電商業務是今年8月剛推出的琳琅商城,屬於“達飛合夥人”旗下業務。據智通財經報道,該商城的模式定位為“邊消費、邊賺錢”,其認為在社交電商模式下,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渠道的入口。此外,用戶推薦的好友在購買了商品後也可以獲得分享獎勵。

今年年初,達飛控股通過一系列操作“借殼”豐展控股在港上市。2月,“豐展控股”控股更名“達飛控股”,高雲紅出任董事會主席。不過,據“達飛控股”年中報顯示,達飛旗下金融業務暫未注入其上市主體。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5月,達飛雲貸的股東深圳達飛科技控股有限公司(前身:深圳達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簡稱:達飛科技控股)還入股了石嘴山銀行。

據企查查顯示,達飛科技控股出資5355.54萬元入股石嘴山銀行,佔其4.9314%股份,是其第三大股東。

這家頗為低調的借貸平臺:日放款最高2億,資金來源多家持牌機構

(石嘴山銀行股東信息,來源:企查查)

有上市集團以及持股城商行的股東背書,達飛雲貸在資金獲取上似乎輕車熟路。但其業務發展中的一些挑戰仍值得關注。

比如,達飛旗下多家公司中並無可放貸的互聯網小額貸款牌照或者消費金融牌照,儘管股東入股了城商行,但並不能以此銀行牌照來發展業務,否則該銀行將有“出借牌照”的風險。

所以,達飛在消費金融業務中只能做助貸業務。而助貸業務的風險一直是行業關注的話題:比如助貸機構如果風控能力不足,會導致一系列經營風險,這種風險會傳導給合作的持牌消金等金融機構;助貸機構為了覆蓋資金成本、獲客成本,對借款人利率過高、欺詐宣傳、信息安全、暴力催收等。

去年監管層下發的《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中曾明確指出,“禁止從借貸本金中先行扣除利息、手續費、管理費、保證金以及設定高額逾期利息、滯納金、罰息等。”達飛雲貸通過質保金、服務包的形式變相提高借款人綜合費率,或存在瑕疵。

當然,等到達飛集團旗下各項金融業務注入上市主體,相關數據逐步披露時,其業務或更令人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