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最窄衚衕的盡頭,大罩棚底下再無錢市交易

在北京最窄衚衕的盡頭,大罩棚底下再無錢市交易|十蹠·北京地理

窄。僅容一人通過。

在北京最窄衚衕的盡頭,大罩棚底下再無錢市交易|十蹠·北京地理

這裡也有一線天。

窄,但能通行,所以成就了衚衕。

北京前門大柵欄地區,有這麼一條不足一米寬的衚衕,叫錢市衚衕,全長55餘米,均寬0.7米,最窄處僅為0.4米。行至其中,若對面來人,當於側身或避讓衚衕邊的門檻處方可通過。

在北京最窄衚衕的盡頭,大罩棚底下再無錢市交易|十蹠·北京地理

錢市衚衕的介紹。

衚衕東口為入口,右側處有其簡介。在清代,這裡是官辦銀、錢交易場所,有爐行(官家批准熔鑄銀錠的作坊),有銀錢交易大廳。

在北京最窄衚衕的盡頭,大罩棚底下再無錢市交易|十蹠·北京地理

交易大廳罩棚下的住戶。

在北京最窄衚衕的盡頭,大罩棚底下再無錢市交易|十蹠·北京地理

最窄衚衕裡的人家。

衚衕的西頭,就是當時的交易大廳,現僅存下交易大廳的罩棚,底下住上了百姓人家。若沒有史料記載,有誰能知道,這裡就是我國現在的最早的、最完整的金融交易市場呢?

如何形成這條最窄的衚衕呢?與時代變遷有關。清代時,爐行盛行,錢市熱鬧。民國後,爐行退出江湖,錢市蕭條,因時而異,銀號鋪房漸起,加入的銀號商號漸多,建築空間也逐漸減少,三合院和鋪面的組合形成,逐漸構成了現在的通行寬度。

在北京最窄衚衕的盡頭,大罩棚底下再無錢市交易|十蹠·北京地理

最窄衚衕南邊的商業街大柵欄。

在北京最窄衚衕的盡頭,大罩棚底下再無錢市交易|十蹠·北京地理

臨近處,還有有名滷煮老店。

儘管很窄,但能通行,這就夠了。畢竟,在都市裡,每家每戶的隔牆都是共用的,連一條縫隙都沒有。所以,今日還能看到這樣的衚衕,已算一種眼福。更何況,在這條衚衕周圍,還有著名的商業家大柵欄和滷煮小吃好去處。填飽肚子後,還可以去領略一下留存為數不多的古老建築。

在北京最窄衚衕的盡頭,大罩棚底下再無錢市交易|十蹠·北京地理

衚衕附近留存較好的二層小樓。

在北京最窄衚衕的盡頭,大罩棚底下再無錢市交易|十蹠·北京地理

善學博雅&情感機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