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强:《大学》是全世界全人类最完美的管理哲学

曾仕强:《大学》是全世界全人类最完美的管理哲学

《大学》是全世界全人类最完美的政治哲学,现在的话就叫做管理哲学。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会有管理技术,都有管理科学,就是没有这么完整的管理哲学,我们有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不拿来用呢?

读完《大学》以后,你或许会发现,我们现在的很多观念是把对的看成错的,把错的看成对的,然后可能会感到很焦虑,感觉很不安。但是这没有意义,学习的结果是就是四个字而已:化繁为简。《大学》这套管理哲学是很繁杂的,如果不能把它变得很简易,那就是没有读通。我说清楚一点,任何一个问题,不管它多复杂、多困难,如果两三句话不能把它讲透,我劝你就不要讲了,因为那就说明你根本不通,只要通,两三句话就解决了,这个叫做约之以理,《论语》“雍也篇”和“颜渊篇”都谈过。约之以理就是从看得见的理去推那个看不见的意。理是看得见的,意是看不见的,我们天天讲意,意在哪里?它是看不见的。

我们把所学的道理归纳成非常简要的四个字,叫做行事规则。现在很多人是没有行事规则的。一个人学的优或者学的不优,就看你有没有自己的行事规则,动不动就查书,动不动就上网,动不动就说这是谁说的,这种人一定是不优的。孔子告诉我们学则不固,但是到了紧要的时候,到了你要用的时候,不能不固,需要固的时候,不固也不行,那就要择善固执。大家马上发现,先说学则不固,告诉你不要固执,转而马上告诉你要择善固执,又是要固执,这是什么道理?这就是《易经》讲的一阴一阳之谓道。所以看起来好像中国人总是摇摆不定,脚踏两只船,说话不算数,那就是根本不懂《易经》。谁能够说话算数?当一切都在变动的时候,谁说话算数?只有一种人说话算数,就是说得含含糊糊的人才是说话算数。现在都要求说话不能含糊,可是根本就做不到,这就是我们自己不通的一个表现。你自己都不通,你怎么去要求别人?所以学而优则仕,这句话是所有中国人,都应该深入去了解的。

学是没有止境的。你有没有在学?有。但是有一句话很可笑,常有人说:“我去听了半天,只要听到一句有用的话,我就值了!”我觉得这个人的水平太差了,因为你听了一句有用的,也听了几万句没有用的,那些都在你的脑海里,凡听过的必留下痕迹,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就弄得你脑筋乱得不得了。这样我们就知道,为什么有些影像就是不能让小孩看,有些事情就是不能让小孩知道,因为一知道他就乱了。你越想不去想它,它越浮现在脑海。你看你很讨厌一样东西,摆在那里多看几眼,看来看去看顺眼了,你就喜欢了,这是会根据你的影像而改变的。你本来觉得这个事情自己绝不会做,不可以这样,也不可能这样,但是多想几次,你可能就做了。西方人是不懂这些的,他们说大家有知的权利。有什么知的权利?不该让你知的,就不应该让你知,什么知的权利?很遗憾,现在没有人敢讲这种话了,这才是人类非常大的危机。因为大家都道听途说,就认为那些都是对的,其实那些根本经不起考验。

学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叫做受之于人,就说我自知很粗浅,得到一些知识,我没有能力判断,我就暂时接受,然后提高,得之于己,你要把它变成自己的,这就需要思虑,就要探索,就要比对,就要去请教,然后终于找到一个自用差不多的路子,这是第二个层次。我们只能找到差不多的,没有办法找到一定的。什么叫一定?差不多是最高的智慧。但是现在大家一听到差不多,就头大了,就开始要骂了,我觉得这样的人生太可怕了。最后一个层次,叫做敏而好学。敏而好学是说你底子够了,免疫力很强了,可以慎断是非了,你很谨慎,不会人家听了你就相信,也不会人家听了你就不相信,你才可以广泛地去了解,这是一个一个不同的层次。

摘自《大学之道》

曾仕强:《大学》是全世界全人类最完美的管理哲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