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日忍不住再談戰狼2,國家的歸國家,個人的歸個人

國慶日忍不住再談戰狼2,國家的歸國家,個人的歸個人

國慶日,國旗與朝陽一起升起的畫面,再次燃爆了朋友圈。

熱愛這個國家,似乎已經不需要太多的說教,只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自然情感。

這份情感的種子,隨著我們國家的強盛,一點點長成參天大樹。

其標誌性的事件,就是這個夏天戰狼2的熱播。

這部電影,把作為中國人的光榮與夢想聚合起來,用最集中、最暢快淋漓的方式呈現出來,擊中了國人真正的心靈痛點。

除了火爆的動作場面,刻意渲染的戰爭細節也很到位,死去的成年人,孤獨的孩子,痛苦的場景,無良廠管說只帶中國人走時非洲孩子問出的why……

我在看電影時,聽到後面有人低聲嘟囔:“戰爭太可怕了,幸好中國不這樣……”

中國不這樣,是有原因的。

從鴉片戰爭到建國初期,我們遇到的戰爭比非洲的小衝突悲慘成千上萬倍。

如果每個中國人都像綿羊一樣任人宰割,都像鴕鳥一樣把頭扎入地下,那現在與一百年前也一樣。

就是因為有為民請命的人、埋頭苦幹的人、拼命硬幹的人,中國才有了希望。

同時上映的兩部影片,建軍大業和戰狼,包括現在上映的空天獵,不提影片質量,只講電影主題,雖然一部寫實,一部虛構,但回答的問題是一樣的。

九十年前,一群身懷理想主義的年輕人拼卻熱血,為了救國艱苦奮鬥;九十年後,同樣有一批人熱血不減,肯為了這個國家吶喊流血。

網絡上流行一句話,哪裡有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負重前行。

我想說的是,不要總期望著別人負重前行,這個國家好,每個人都有責任。

當然,總有代入感是不夠的。以國家的驕傲與榮譽為主題的電影多了,為什麼偏偏是它?我想,還有這麼幾個因素。

國慶日忍不住再談戰狼2,國家的歸國家,個人的歸個人

第一,智商在線

大家對抗日神劇已經無力吐槽了,手撕鬼子,手榴彈打飛機,這樣的英雄主義,讓人分分鐘出戏,實在無法讓人產生對英雄的敬畏與尊敬。

戰狼2的各種打鬥、交火,雖然略高於現實合理性,但符合電影合理性。

有些人吐槽吳京用鐵絲網攔住火箭彈,海軍艦艇上不裝備對地攻擊導彈,先不說從戰狼一開始,這部電影實際上在科技水平上略高於現實世界,就是在現實條件下,也是能夠實現的。比如,rpg彈頭的引信需要撞擊觸發,如果鐵絲網網眼合適,可能會出現鏡頭中的情景,格柵裝甲就是這個原理。導彈就不說了,對空導彈就不能打地面目標了?

第二,集體的歸集體,個人的歸個人

我們已經習慣了主旋律電影裡面反覆強調集體主義,即使有個體英雄,也是帶著鐐銬舞蹈,說話各種高大上,面對敵人各種憋屈,然後功勞歸功於集體。

而戰狼2裡面,國家和集體主義成為一個更加宏大的存在,站立在每個人背後。

我們已經不需要主角把英雄事蹟歸功於集體和國家,因為無論個體英雄如何強大,國家都有足夠的胸懷容納他們。

這種自信,從第一個小高潮就可以看出來。面對強拆,主角沒有選擇法律,沒有選擇投訴,而起用最暴烈的方式給予回擊。

我們的集體,我們的國家,已經不需要主角反覆的嘮叨來強調一些東西。觀眾們自然會分辨,什麼是正義,什麼是邪惡,什麼時候應該團結在一起。

國慶日忍不住再談戰狼2,國家的歸國家,個人的歸個人

第三,恰當的情懷錶達

這部電影,就是表達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並且通過對話,通過打鬥,通過“東來局長”眼含熱淚的“開火”,通過吳京的“那tm是以前”,通過謙哥的改口,通過女一號的轉變,清晰地表達出來。

在這一點上,建國大業就做得不夠。

有網友的評論頗有見地。香港導演可以把兄弟情義表達得蕩氣迴腸,卻無法準確地表達家國情懷。比如英雄本色,名為英雄,實為兄弟。還有成龍的天將雄師,哪裡有“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強悍與氣勢?依然是兄弟情義。如果仔細看一下,建國大業也有這種傾向。

國慶日忍不住再談戰狼2,國家的歸國家,個人的歸個人

第四,戰狼不是好萊塢式大片

儘管從統計上講,戰狼全球票房領先,但可以推測,在其他國家特別是歐美地區,它是遠遠不如好萊塢大片的。

這無關動作和特效。

這部電影,水準並不亞於好萊塢大片,但表達的情懷與價值觀不一樣。

注意,我不是在討論哪種情懷更高級,而是客觀評論。

戰狼2是完全站在中國人的角度的,傳遞的是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

而好萊塢大片,更多的是標榜民主、自由,這在代入感上要差一些,但更容易獲得大多數國家的認同。然後,他們再用幾個星條旗的特寫鏡頭,來藉以表達美國的精神。

所以,可以看出來,在喚起民族情感上,戰狼更高明一些;但在文化傳播上,好萊塢更聰明一些。

當然,中國只是邁出了第一步,相信一定會有更優秀的,傳遞中華價值觀的影片熱銷於全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