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有款巨火的教育遊戲,我們進去體驗了一番


最近網上有款巨火的教育遊戲,我們進去體驗了一番

App Store下載榜第一不是你想玩就能玩的!沒有小學生的學號是找不到遊戲的!


最近在國慶期間,一款不是遊戲卻有著濃厚遊戲“原味”的APP在微博上走紅。同時,還有一篇由華龍網的報道《作業APP暗藏闖關遊戲 家長憤怒:讓孩子在一堆遊戲裡做作業嗎?》,讓這款APP受到遊戲群體以外更廣泛的關注。


最近網上有款巨火的教育遊戲,我們進去體驗了一番

圖片源自微博

媒體的曝光批評,再加上節假日期間吃瓜群眾的圍觀傳播,讓這個推出了很多年的APP終於在全網火了。

據調查,這款APP目前在各大應用商城的名字叫《一起小學》,並且分為學生、家長、老師三個不同的版本,近來關於它的熱議也主要集中在學生版上。因為只有在學生版上面,才能體驗到遊戲功能。


最近網上有款巨火的教育遊戲,我們進去體驗了一番

這裡是進入遊戲的入口

如果從純粹的遊戲角度來看,這個遊戲的核心玩法做得並不出色。遊戲以城鎮的模擬經營和寵物養成為主,並以同學關係為社交紐帶(比如派自己的寵物去幫同學的城鎮完成任務等),形成手遊常見的“競爭+互助”模式。

之所以說它不出色,主要在於遊戲系統存在簡單堆疊的問題,通過零碎化的獎勵道具,給小朋友提供城鎮與寵物的養成資源,再用排行榜刺激大家PK競爭。加上不定期的活動,穿插一些小遊戲,顯得尤為凌亂和侷促——特別是用手機玩的時候,裡面的字體很小很費眼力。


最近網上有款巨火的教育遊戲,我們進去體驗了一番

進入後是模擬經營類遊戲的界面,裡面的字你們容易看清嗎?

雖然遊戲不好玩,但在個人看來,它依然是一個有著完整養成、社交、對抗以及消費系統的遊戲。只不過通常的遊戲任務,需要你操作遊戲角色去打怪完成,在這裡變成了打開題庫完成一系列低年級的簡單習題——關鍵是額外習題還需要花錢去買。

大家感到獵奇並好玩的原因也很簡單,作為一款分類為“教育”的APP,它上面充滿了我們常見的氪金手遊套路——難道這就是傳說中“功能遊戲+教育”的完全體?

然而通過進一步瞭解,我們發現《一起小學》並不是什麼新產品,早在2015年就上架了App Store,曾用名《一起作業》並至今在學生和老師群體中認知度最高,另有中學版、直播版等兄弟產品。


最近網上有款巨火的教育遊戲,我們進去體驗了一番

至於其背後公司上海合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12月,隸屬國內知名教育培訓集團“新東方”系,2018年已經到了E輪融資,總融資額約38.06億人民幣。

值得一提的是,據華龍網報道,上海合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行政許可信息中,“網絡文化經營許可遊戲產品、藝術品”經營性互聯網文化單位許可已在2018年5月13日到期。而且該公司的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遊戲版號、遊戲運營備案等,在網上均未能查詢到相關信息。

也就是說,這個APP很有可能沒有遊戲運營資質,同時還具備很明顯的遊戲功能和消費模式。


最近網上有款巨火的教育遊戲,我們進去體驗了一番

扭蛋抽取各種材料和寵物碎片


最近網上有款巨火的教育遊戲,我們進去體驗了一番

寵物養成+競技的系統,在普通手遊裡很常見的操作

拋開遊戲運營資質的問題,《一起小學》作為一家已經融到E輪的公司,旗下APP產品通過“功能遊戲+教育”模式搞了這麼多年,到底取得了怎樣的成績?通過App Store的數據和相關報道顯示:

· 截至2018年3月20日,用戶數達6000萬,包含4000萬學生,2000萬家長以及190萬教師。

· 2018年3月,公佈通過2.5億美金E輪融資。

· 改名為《一起小學》後,該APP的學生版在2018年9月開學季下載量迎來歷史高峰,9月6日登上App Store下載榜第一。


最近網上有款巨火的教育遊戲,我們進去體驗了一番

據不少學生和家長反映,他們都是在老師的要求下安裝了這款APP

這一系列數字,不僅在互聯網教育領域,就算在手遊領域也是極為少見的獨角獸。或許是因為在資本市場眼裡,互聯網教育和數字出版結合起來將是下一個風口,“一起作業”平臺以及APP系列受到了各路資方的大力追捧。

但這種模式究竟算不算是教育或者教輔?為此我們也向重慶和成都兩地從事教育行業的專業人士請教了這個問題,得到的答覆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面:

1. 目前來看,“一起作業”整個平臺對應的群體主要集中在低齡兒童,而且該APP系列的小學版和中學版在App Store的下載排名,也呈現出很大的差距。這意味著,面向學業壓力更重、知識體系更深更綜合、更具備辨識能力的青少年群體,是很難抓住的。

2. 以氪金遊戲為重要“激勵手段”的教育輔助,目前在教育界和家長還普遍接受不了。

最近網上有款巨火的教育遊戲,我們進去體驗了一番

手遊矩陣託教育界的朋友向一位成都的在職教師詢問相關問題

3. 對於“幫助廣大學生學習進步”所能起到的實質作用非常有限。


最近網上有款巨火的教育遊戲,我們進去體驗了一番

在App Store上,有用戶留言稱註冊信息遭到洩露

最近網上有款巨火的教育遊戲,我們進去體驗了一番


最近網上有款巨火的教育遊戲,我們進去體驗了一番

關於廣告彈窗的問題也引起用戶的長期不滿

最近網上有款巨火的教育遊戲,我們進去體驗了一番


最近網上有款巨火的教育遊戲,我們進去體驗了一番

還有家長和學生批評APP本身的不足

4. 消費運營模式還存在爭議,特別是遊戲氪金這塊,會不會涉及到相關法律法規的敏感地帶暫時不好判定。


最近網上有款巨火的教育遊戲,我們進去體驗了一番

收費問題一直存在爭議


最近網上有款巨火的教育遊戲,我們進去體驗了一番

還有小朋友吐槽充錢送的寵物被清零


很顯然,“一起作業”系列APP也知道自身存在著哪些問題,所以在用戶服務協議中,提前列出了免責範圍。比如針對備受爭議的氪金遊戲和廣告彈窗,就明明白白寫道:

6.3.1 請您注意勿在使用一起小學學生端中透露自己或孩子的各類財產帳戶、銀行卡、信用卡、第三方支付賬戶及對應密碼等重要資料,否則由此帶來的任何損失由您自行承擔。您不應將自認為隱私的信息通過一起教育科技發表、上傳或擴散。
11.3 我們不保證您的孩子在一起教育科技所看到或接收到的廣告或類似信息的真實性、準確和完整性,您應協助您的孩子甄別其真偽和謹慎預防風險;您基於開通相應功能而向第三方購買商品或服務而造成的利潤、商業信譽、資料損失或其他有形或無形損失,我們不承擔任何直接、間接、附帶、特別、衍生性或懲罰性的賠償責任(即使我們事先已被告知發生此種賠償之可能性亦然)。


簡而言之就是,“孩子亂花錢不怪我們”和“受到廣告誤導也不怪我們”。不過相信大多數人在面對用戶協議的時候都是直接略過,但是對於一款教育APP中出現非正常充值和廣告還是挺奇怪的,所以,這也是該APP倍受差評的主要原因之一。

最後,這個APP也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很好的思考,面對教育APP裡面出現的遊戲,家長暴怒。那麼,如果是一個遊戲產生了教育意義,那麼家長們又會如何看待呢?

這一點恰好是在2018年被遊戲行業的熱詞:功能遊戲。近兩年,功能遊戲向教育領域延伸的話題一直被不斷提及,這不僅在國內,更是歐美等發達國家重視的未來發展方向。比如騰訊之前宣佈全面佈局功能遊戲,除了孵化項目外,還與樂高達成了戰略合作,在親子互動類功能遊戲上加大投入。可以見得,下一代的學習教育結合最新科技,已經是互聯網科技的未來重頭戲。

但在大力發展這個領域同時,會不會存在一些操之過急抑或流於表面的產品模式?相比融資和盈利,作為父母家長的教育、遊戲乃至各行各業的從業者們,或許應該先考慮一下“寓教於樂”的出發點到底在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