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有個提案:遊戲交互拓展的教育意義

《師說》這篇文章想宣揚的是一個被時代遺棄的觀點,闡述著師者不必是地位崇高,也非賢於眾人,專注於知識與技藝的傳授。因此有了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這樣的話來解釋其文章大半因為身分、地位、年紀與職業貴賤導致的學習歧視,乃自到了未來的文理科歧視或著職業性別歧視都一再與《師說》想宣揚的觀點背道而馳。實際上這是與整體教育體制的利益綁定的問題,就不多說明了,但是這樣的狀態導致了很多光怪陸離如《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那般的慘劇,輕則導致了強大而不成文的論資排輩的社會約束,也許多數人都沒有經歷過前者,但肯定都深受後者影響。

有個提案:遊戲交互拓展的教育意義

電影《錄取通知》的故事是在講述一群沒考上大學的學生,創辦了虛擬大學,其大學課程是由學生自發性的組織各自專業所成立的課程,因此在這所大學中人人都是老師也人人都是學生,作為電影雖然過於理想化現實狀態了,但是這樣的理念其實也反述了《師說》想表達的意境。在《費曼學習法》中提出的觀點也相當貼近電影表述的狀態,人們學習的效率最高效的方式是討論以及講授,勝過於傳統教育中的聽講過程,因為聽講過程是被動學習,但討論甚至講述是主動學習甚至過程中就已經在迅速整合知識了,雖然全網愛抬槓但辯論也是一種主動學習有效的方式。當然也有些學習方法僅以速讀方式對”特定人群”而言也是有著飛快的學習意義。

有個提案:遊戲交互拓展的教育意義

那麼作為遊戲而言,我們有甚麼方式可以讓遊戲之於學習有著不同樣態的轉變,教育類型的遊戲多數時候是藉由傳授方法後,進行遊戲(驗證玩家能力)的過程,這部分在《費曼學習法》來說是屬於效率較低的方式,實際上後半段的學習反而是一種玩家自發性的學習,就是「遊戲小區」。比如最近在玩的《破壞領主》刷子游戲必然有許多BOSS、屬性與裝備的”討論”,這些玩家的討論過程中就是一種建立在遊戲框架下的知識探討,進一步玩家提出自己的BD藉由文字、圖像與視頻的方式”講授”其經驗,這過程對於玩家在遊戲框架下的知識則是更上層樓,因此遊戲與小區是一整個學習的整體。當然這樣的小區因為是網上匿名的機制,以至於玩家間的身分、地位、年紀與職業都是不公開或者不真實的,導致玩家間大多數時候避免了論資排輩的沉默螺旋風暴。因此以學習的層面看待,遊戲理當作為一種載體與小區相互的整合,比如直播功能的引入就是整合的方式之一。

有個提案

有個提案:遊戲交互拓展的教育意義

《夏日課程》這遊戲的世界觀背景是教師與高中生的快樂生活,比起其他相似類型的遊戲來說,這世界觀單調的足以作為教育遊戲的開端。根據本文想討論的《費曼學習法》來說,自然藉由此一故事背景想展開”傳授知識”的過程,也就是讓玩家將學業進行自我梳理後彙整成課程教導給你最愛的高中生。後續會講解其小區的意義,這裡想根據玩家社交能力進一步論述,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其實很多學童失去的表達能力訓練的機會,以至於現實客觀條件的影響下部分的學童缺乏了體現自身的機會,以《夏日課程》擬真的狀態下讓學童從傳授知識的過程尋找回自信與表達能力的空間,也就是在這一層面藉由遊戲的引導讓玩家有著深入學習的可能。

有個提案:遊戲交互拓展的教育意義

當然必然有人會質疑,缺乏反饋的知識傳授效益不高,當然這裡需要的是在設備許可之下(錄音、錄像、動態捕捉),玩家可以將自身傳授的課程上傳至雲端,而在遊戲小區中的其他玩家可以根據視頻加載學習,藉由其《夏日課程》的高中生教導玩家(這裡就是說明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而玩家也可以在遊戲小區中給予評分以及提問,提問也是藉由高中生反饋回玩家自身。藉由遊戲小區將玩家討論與講授的功能串聯起來,讓滿腦子黃遊的學童也有機會藉由遊戲開啟了學習的樂趣。

有個提案:遊戲交互拓展的教育意義

在《高分少女》中,女主姐姐以遊戲《秋之回憶》想讓男主學會如何攻城略地,然而男主卻走向一無所有的結局,某種意義上galgame確實成為部分學童學習感情這檔事的途徑之一,而這種感情上的難題在傳統教育中往往也是家庭或著學校忽視的教育內容,如果galgame三觀皆正了話,它正是相當有意義的教育遊戲。而《夏日課程》理當也能乘載著相同的功能且在學習知識為目標的載體。在電視劇《想見你》中陳韻如是個相當內向的高中生,甚麼事都只寫在日記本中缺乏抒發情緒的出口,加上週遭種種不愉快導致她心理相當壓抑難受,《夏日課程》這樣的遊戲反而能讓她找回與人相處的方式,就如同電視劇中的APP功能,藉由虛擬的人物讓人有機會以特殊的方式回憶、面對或學習溝通。這就讓我想到《二十世紀少年》的後記《二十一世紀少年》中,男主藉由虛擬圖像的機制回到了小學的時候與當時最該道歉的人道歉了,也許那個人早就離開了,但是藉由這過程也讓他走出了心中的傷痛。

有個提案:遊戲交互拓展的教育意義

回頭來說當年人人都學過《師說》這篇文章,但我們到底是怎麼一無反顧地背道而馳的,在《費曼學習法》中較為低效的方式通常都是單向的學習,也就是這種學習方式腦袋是可以不運轉的;而高效的學習多半都是交流或著之是彙整,以至於兩者的學習效率有著本質上的差異。一旦採取身分地位威嚴的傳授方式,這樣的學習註定是單向的,因為這過程難以產生交流。在『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的概念下,作為威嚴傳授者註定是所學趨於貧乏的一方,因為沒有人會與之交流,其也再也彎不下腰去與他人學習,這必然是一場悲劇。而遊戲中的好處就在於可以排除了這些社會中的枷鎖,讓人們在平等的立場下相互學習,當然其中有許多難題要克服,但畢竟這就是個講笑話的專欄,所以不要太認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