罰200萬?你朋友圈的代購還好麼?

最近我朋友圈歐洲、美國的朋友,都在刷外媒在議論剛出臺不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

其實自從zhong mei mao yi zhan 以來,幾乎每週都有老業主誠惶誠恐問我說:

會不會以後買不到香緹卡了?

昨天下午,代購&微商,被人民日報點名了

罰200萬?你朋友圈的代購還好麼?

一時間,朋友圈炸了,買買買群裡,亂成一鍋粥,都在問

我最喜歡的代購,已經1個多月沒有更新了

我以前經常買的真代購,現在開始賣假貨了

我的代購轉行去做博主了

我在韓國的舅媽本來做代購的,最近不幹了

到底會有什麼影響?我們買東西會更貴麼?

嚇得我都不敢發朋友圈,我媽做代理,髮圈也要交稅麼?

難道以後都得自己去背麼?

我自己去買的囤貨,也要交稅麼?

從國外網站海淘的呢?也要交稅麼?

能有人出來說說麼,以後到底該怎麼買奶粉和lamer啊?

我朋友圈代購說lp藍魚子面膜要停產?

......

罰200萬?你朋友圈的代購還好麼?

看外網,有些誇張的媒體在說

微商,涼涼

代購要被團滅

罰200萬?你朋友圈的代購還好麼?

罰200萬?你朋友圈的代購還好麼?

罰200萬?你朋友圈的代購還好麼?

真的不必恐慌,下午我們諮詢了下三位行業人士和律師,解讀一下,電商法、稅制新政,對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最實際的改變

1、買不到便宜真奶粉了?!

首先,我真的很佩服,在海淘上買奶粉的人,除非開店的這個人你很信賴,或者是品牌的官網、或大型百貨的電商。

像亞馬遜、ebay什麼的,跟國內淘寶差不多的

至於大型平臺電商麼,都是一層皮兒,背後供應鏈和淘寶幾乎都是吻合的,只不過減少了你去淘寶一家一家找的時間精力。

其次,真奶粉,本來就不會便宜。

不僅是真奶粉,真的everything都不會便宜。

你算筆賬吧,請你當地的朋友,去某海外品牌店買東西,來回打車少說30幾歐元吧,然後揹回來,就算是自用,不交稅,假設對方不賺你錢,你買這個商品的成本就等於是海外定價+車費。

以我最熟悉的化妝品行業為例,海外品牌,在原產國買100塊的護膚品,在香港大約賣120塊,香港的定價比非原產國還便宜,進中國的價格,大約是香港上浮20%,通常比原產國上浮15-50%。

不要覺得品牌很黑心,這樣的上浮比例,是符合行業規範的,畢竟進口化妝品和洗護,進來鐵打交稅26.35%、11.9%,這是鐵打的稅,省不掉,還不包括跨境倉配、人工、物流、行銷很多昂貴的隱形成本。

所以,一句話,你要想吃一口真的,不如在國內專櫃買,在海外,保真的前提下,一點都不便宜,便宜很多話,到底什麼原因,你自己想清楚,並且承擔風險。

我講個小事兒,以前我老公每年要去美國開會,都會給他妹妹帶東西,小到什麼奶粉、玩具、零食、圖書,打到童車、嬰兒座椅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

我一直都很搓火這種事情,

1、首先,這些品牌都是國內有的,不過也就貴20%,

2、其次,我們出門是要打車的,來回少說30幾歐元/美金,

3、再次,這麼重這麼大的東西,運回國,是超重的,以嬰兒童車和汽車座椅為例,在商店包裝,分體拆成兩部分,2個就是4大件,包完了巨大巨大巨大,打車送回酒店,不僅有車費,還要給人搬運的小費

4、從酒店到機場,這種超規行李,一來超重,二來容易摔碎,為了保證運輸安全,我們還得付wrapping的費用,一個包裹wrapping的費用,以前是7歐元,現在已經漲到了將近16-24歐,4個包裹就是將近100歐

這麼算下來,絕對是比國內貴的,還不是貴一點點。

有一次,我們在法國,給他親戚買一堆嬰兒的大件,我站在馬路上就發飆了,你們親戚家是有窮到這個地步麼?

購買超出自己經濟能力的東西,請自己承擔風險和支出 pleas

別把你在海外出差的朋友,當作你的供應商

如果你家寶寶要吃的這個東西,國內沒有,那麼無話可說,只能背,那麼自己背,請人背,就別貪便宜,隱形成本,自己承擔。

有次,我老公去美國,也是給個親戚買個什麼東西,特別大,孩子的車還是啥的,我老公一個人在美國要帶4個大件,我給他打電話的時候,他正在店裡付完錢,氣喘吁吁吭哧吭哧搬。他本來腰就受過傷,搬重物很容易激發腰傷。

我一聽,這個牌子在國內有,也就貴了2k塊錢,當場叫他立刻退了,不允許他做這種親戚群裡的老好人,現在立刻馬上給我退了。

後來我就懟那個老是讓我給她帶孩子吃的喝的東西的朋友,我說你恨不得連零食都讓我給你從國外背,你差這點錢麼?

她說不是啊 國外的好啊,保質期好啊品質高啊

我說那你讓我給你背的連環畫國外也保質期啊好麼?怎麼想的

到今天為止了,滿足中產消費升級的基礎需求,國內已經有非常豐富、專業的選擇了。就算你很挑剔,還是有很多海外大的海濤電商,物流體系都是支持到中國的。

如果你還抱著一種又想買貴的好的,又不想交稅,那就準備好交智商稅吧,這種心理,被廣泛利用,最後那些搞國復的人,就是吃準了這類客群的心理,什麼lamer瓶子是真的,霜體是假的,什麼lp最外一層面霜是真的,裡面是假的,什麼香緹卡根本不存在的毫升數中樣都出來了。。。一條龍服務,提供完整的稅單、水單、小票,反正是國復麼,在中國做好,按照每年BG大促的標準包裝做好運到美國,然後再分發給代購運回中國,三單合一齊全,這種套路玩法,還是香緹卡創始人Sylvie告訴我的,這智慧牛逼了

現在的形勢,到底是消費升級,還是消費降級,家家都有自己的小算盤。

就我們家而言,可有可無的消費都精簡了,一定要花的錢,能在國內解決就國內解決,國內實在沒有,那就境外海淘大電商,正常交稅,仍受漫長的國際物流和交全稅。

用的不多,那就自己去海外背,不是什麼很急很嚴重的需求,比如藥之類的,一般不麻煩別人。

2、海淘要交稅了?

經常看到有人在分享什麼海淘如何逃稅,如何反向海濤,中小企業如何逃稅,我都不知道說什麼好

有時候,太聰明,是一種愚蠢。

聰明反被聰明誤。

新政之下,5年內你逃的稅都得補交。

出來混,遲早都得還的。

吭哧吭哧小處摳的錢,最後一筆都讓你加倍償還。

以前我也在LF、BE、Space nk英淘,收件地址都是我家,前幾次是抽檢,之後幾乎就是100%被稅了,以前我是每次出國,無論去歐洲還是美國,都會海淘,提前填酒店地址,然後到了就等包裹,我一般出差至少1周,所以還跟得上物流。

結果有一次,在紐約呆了2周,在be上買的東西沒到,我住的是edition,真的是幾個月都沒到,edition的mkt D幫我看著的,是真的沒收到,維權也沒下文,我就不在be上買了。

海淘,本來就要交稅的,調整心態。

我後來買過幾次小眾品牌官網,幾乎是次次稅,如果單個包裹價格較高,就更恐怖了,稅是按照公司交稅,不是按照個人,我有一次在某官網買了大約七八千人民幣的東西,運到北京,交了足足三千多的稅,真的是特別恐怖,此後真的不敢在官網買東西。交稅不再是偶然風險,下單之前算一下,理性比價,選擇可信渠道。

群裡Calin在JC官網買東西的痛苦經歷我特別懂,所以我自己都不在jc官網買,我月底自己飛到巴黎去買。

你們還記得今年3月底,我去意大利和Acca Kappa的創始人一起做直播,當時我東西太多了,帶不下,Elisa準備了20份禮物,是給大眼睛的網友的,20個梳子和洗護旅行套裝,她給我寄回來。

結果,這20套禮物,在北京海關卡了好幾個月都拿不出來,海關就判斷為商業行為,最後我是花了比買還貴的錢,才把東西撈出來的。

至於重奢,你就別想了。

替人帶重奢入關逃稅,是違法。

甭管你是超級巨星,還是誰,你帶一堆pp手錶、愛馬仕、chanel入關不交稅,就是違法。

為了錢,鋌而走險最沒意義了。

有能力就買,沒能力就拉到,市面上從可操作性上來看,能否繼續逃稅?

可以

但是sooner or later,u will pay

你覺得你的代購,會為了掙你幾百塊幾千塊錢,搭上犯罪風險,身家姓名麼?

別天真了

真代購不掙錢,早就金盆洗手。

3、新政之下,真代購,假代購,誰高興?

真代購,就算不加稅,算上海外的跑腿錢,和微薄的利潤,本來也不會便宜。

假代購本來也不入關,不存在走私風險。

罰200萬?你朋友圈的代購還好麼?

看《人民日報》劃的重點,首先交稅,雙手雙腳贊成,本來就是要交稅的,沒什麼僥倖的。

其次,跨境電商要提供國內外雙方的營業執照,這一點,90%的小賣家提供不了

大家都知道,現在市場很亂,下樓左轉打印店25塊錢就能做一張所謂的授權書、代理書,其實哪有那麼容易,談一個品牌,快則半年,慢則三年,那些一年能談上萬個sku授權的,我們真的生活在同一個世界裡麼?!

罰200萬?你朋友圈的代購還好麼?

光是提供雙方的營業執照這一條,別說代購,很多平臺所謂的官方旗艦店都拿不出來,立刻就照妖鏡了,說什麼官方旗艦店,連老外營業執照長什麼樣子都沒見過(我們以前開簽證要派遣涵,別說營業執照了,就連對方老外公司CEO的護照有效頁都要收集齊全的)

自從歐洲summer holiday一結束,我們就開始陸續問老外update新政的條款和補齊資質了。

按照這麼重的溝通成本,這麼高的壁壘,這麼低的人效,真代購真的很難做了。

假代購我就不予置評了,反正只要是在個體賣貨的,無論是在淘寶、微信還是電商平臺,小商小販要交稅,是天經地義的,以前野蠻生長,割一波韭菜拔腿就跑的時代過去了。

4、微商呢?微商會受打擊麼?寶媽沒辦法創業了麼?

首先微商,大家的定義可能不太一樣。

朋友圈、微信生態,已經成為了品牌營銷的重要陣地,並不是在微信賣貨的都叫微商,如果按照這個邏輯,那Dior在小程序裡賣包難道也是微商麼?當然不是

我們所稱的微商,是以拉人頭,一級甚至多極分銷為機制的產品品牌,通常集中在護膚、保健、生活方式等領域

不帶任何社會偏見地來看待微商,微商投入小,創立高,工作時間碎片化,利用社交流量,快速完成傳播和促成交,從社會價值來看,微商確實為很多寶媽、學生提供了就業機會,以最低成本創造個體價值。

很多人忙於照顧孩子,很難抽身做職業女性,迴歸競爭激烈地職場,也有一些人是因為身體和家庭原因,很難找工作。

那麼微商確實成為這類人群,高性價比的職業之選。

可是為什麼微商一路走來,都被詬病那麼多呢?

一來微商品牌的產品品質,受到很大的詬病。

二來微商拉人頭髮展下線的方式,註定了倍率比零售品牌高很多很多。

三級分銷是違法的。

以分銷為何新模式的品牌,合法的前提是要有直銷牌照,而你朋友圈那些做微商的朋友,通常都是沒有直銷牌照的。

emmm,就是不知不覺在犯法。

我對微商並無偏見,更何況現在微信生態已經成為了幾乎全品類所有產品的營銷重地。

微商品牌有升級、洗牌的行業趨勢,可以觀望看看未來的發展

所以回到這個命題,那麼電子商務法,已經限定了每一個在朋友圈賣貨的,無論你是某微商品牌的銷售員,還是代購或者博主,你都是一個電子商務的從業者,既然是從業者,你就得交稅。

微商品牌的銷售人員,並不存在跨境電商的稅率困擾,因為你微商品牌基本上都是國貨,即便是假洋牌,在海外註冊,真正的主體,也在中國,所以跨境成本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

可是電子商務從業者,必須登記、申請資質、並且納稅。

以前微商從業者,都是品牌代交稅,那麼針對個體的稅率增加以後,品牌主體公司是否還能有能力承擔銷售員的代交稅,這是一個巨大的問號

即便可以承擔的,也就意味著,微商品牌的倍率必須飆升到一個零售品牌不敢想象地高得驚人的數字。

5、那我們買到假貨的幾率到底是高了還是低了啊?

emmm,這個問題客觀地來說,一分為二。

首先,電子商務法之後,不再是是個人就能賣貨了,理論上來說是的,對資質的要求也更嚴了,三無產品面對的法律風險也更高了。

這就意味著,三無產品、售假的成本和風險都會更高。

我們7月在杭州湖濱銀泰in 77開線下店,所有商品的資質、品質、真假...所有的全套文件,全都要一項一項跟商場過,線下零售還是審核很嚴格的,沒有食品銷售資質,就是不能賣食品,否則就是犯法。

坦白說,如果我沒有近10年的海外溝通經歷和資源,真的很難想象一個完全本土出身的電商從業者,怎麼可能在較短的時間,能搞定那麼多複雜的合法合規資質。

罰200萬?你朋友圈的代購還好麼?

那麼,我們還會不會在朋友圈買到假貨呢?

即便新政出臺,由於朋友圈是個很難監管的私域流量,那麼會不會有人鋌而走險?

當然會,而且會更加猛烈,因為能割韭菜的日子也不會太長了。

所以,太便宜的肯定有問題,貴的也不見得就是真的。

像我這種實在沒有能力辨別真假的,還是在專櫃、海淘大電商,或者去海外自己背吧

6、買進口貨那麼費勁啊,那我還是買國貨算了

貿易戰之下,消費升級潮(性價比的升級),我們即將迎來新國貨的春天。

我們以前很少做國貨,合作過幾次,都不是很理想。

核心原因是,我和歐洲人合作習慣了,大家理念很一致,對品牌形象、商譽都是不計一切的保護,遇到任何會傷害品牌心智的事,在錢和口碑之間,我們都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口碑。

錢以後還有機會掙,失掉了信任,就沒有以後了。

我們選擇的歐洲合作伙伴,和我們一樣,大多都是做好了一輩子只做一件事的準備,極度的愛惜羽毛。

罰200萬?你朋友圈的代購還好麼?

然而部分日本品牌、很多韓國品牌和非常多的中國品牌,合作過程中,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太著急想掙錢,有掙一票就跑的心理。

去年我們有合作過兩次,一次是牙刷,一次是中醫養生,當產品出現問題時,我們毫不猶豫站在顧客這一邊,作為品牌方,就應該全權承擔由於品質問題帶來的經濟損失,我們也願意和品牌方共同承擔損失,以換取用戶的信任和耐心。

但很令人失望,絕大多數人是做生意,不是做品牌。

這也是為什麼今年,我們只選擇和徐老師的羽心堂合作,每銷售1k單,她都留了300件做售後,不急於擴張,仍然是每一朵都手工採摘,手工烘製,手工分揀滅菌。

和自律的品牌合作,我們很放心,畢竟自己的老臉搭出去了,不希望因為合作伙伴的不靠譜,而喪失信譽。

這兩年,在新國貨領域,我看到很多值得尊敬的品牌,做國貨的人變了,買國貨的人也變了,品質、性價比、專業度,都越來越令人欣喜,像北鼎、mo & co、全棉時代、內外、Oppo都是很好的國貨品牌。

比起那些刷屏式買廣告,跟邪教一樣賣貨的平價彩妝、功效型護膚,我們更尊重真正做品牌的人,而不是隻想賣貨掙錢的人,韭菜一茬一茬地割,總有一天會割完。

這屆韭菜很聰明,智商稅越交越少

7、在國內買東西,會不會越來越貴?

不會。

在國內買東西,只會越來越便宜。

小貴,但合理。

代購會越來越沒有價格優勢。

當一個海外品牌,通過了CFDA大貿檢測,進入中國正式銷售之後。

以化妝品行業為例,日常原價,大約是原產國上浮30%(不同品牌不一樣,也有15,也有40、50)

罰200萬?你朋友圈的代購還好麼?

舉個例子,比如說香緹卡,我們從香港碼頭接貨,接到從美國來的貨,接到貨的第一秒開始,發生各種費用,貼標籤的費用,倉庫的費用,稅率,包裝,倉庫的視頻監管、跨境的快遞,香緹卡的客單價比較高,算下來運到國內,大約要高出35%左右(其中包含了26.35%的高檔化妝品進口稅),而以LG、AK這種兩三百的低客單價為例,跨境成本就要佔到40+%左右。

聽起來好像很貴對吧,那我再給你算一筆賬。

大眼睛線上越來越多的訂單,來自於北美的用戶,但因為我們並不提供直郵北美的服務,大多都是寄存在國內親戚家,每半年回來提一次。

我們有問過這些顧客,為什麼人在美國,要在國內買東西?

他們說:保真+便宜。

群裡的網友給我算了一筆帳,

在美國,購買日本或者歐洲的商品,官網定價和大眼睛差不多,上下浮動幾十塊人民幣

但在美國買,要交10%左右的稅+20幾刀的運費,這麼算下來,肯定還是直接包稅包郵囤在國內划算

以具體商品比價來看,群裡有網友說,

我在機場免稅店看EISENBERG小金瓶的價格,比大眼睛貴了10塊錢。

我在漢堡買德美樂嘉的面膜,比大眼睛貴了15塊人民幣

我在休斯頓看到murad打折了,發現國內也整體調價便宜了

坦白說,我自己是沒有比過價的,畢竟我的時間太緊張沒空比價,就算貴,也貴不了幾十塊錢。

昨天頭條裡那個早安面膜99,後臺有人說代購揹回來160,這是很正常的,本來個體備貨的成本,就沒有規模優勢。

就好像說,我去名創優品會覺得很恐怖,東西怎麼能那麼便宜,便宜到不可思議,比假貨還便宜

但是人家就是有規模效應。

一個商品幾百萬件下單,那可不麼,這就是為什麼小眾品牌人工成本會高,我去意大利看Acca Kappa的工廠,巨大無比的工廠一共才6個工人,我們3月底下單了9000件商品,光是數,就點數5月才數清楚。

大眾有大眾的供應鏈成熟、規模效應的優勢

小眾有不商業化,沒有營銷成本的優勢

還是得case by case的看

但總的來說,我看好在細分垂類,尤其是專家品類,會有良心優質新國貨崛起的機會

也是時候,讓我們這一代人,對消費升級後的國貨刮目相看樂。

最後,我老實告訴你,我也還是會用代購

因為很多東西,我們自己大宗運進來不便宜,

只要幫你代購的那個人,你信得過,還是可以用代購的。

珍惜你朋友圈的良心代購吧

因為她們很快就要改行當博主去啦

理性比價,放棄僥倖心

在能力範疇內,給自己和家人,最優質的選擇

任何違反經濟規律的事,遲早都會要你加倍償還

面對網絡叫囂的什麼失業潮,微小企業倒閉之類的

別害怕

冬天是最好的洗牌時機

能活過冬天的實力玩家

才有機會享受春天的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