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慶——遊七星巖

前些年,幾次去廣東深圳、廣州,總有朋友推薦去肇慶看看,說那裡的風景很美,但因來去匆匆,錯過了機緣。之後,總覺得挺遺憾。這次住珠海,打聽到肇慶不遠,有多暇日,就決心去一趟。於是在3月一個週末的晴日,我和愛人隨著當地旅行團,開始了肇慶的二日遊之旅。

肇慶——遊七星巖

前些年,幾次去廣東深圳、廣州,總有朋友推薦去肇慶看看,說那裡的風景很美,但因來去匆匆,錯過了機緣。之

果然名不虛傳,來到肇慶後,才發現它的景區是如此之美,感受到它的文化底蘊是如此之豐厚,真是值得一遊的地方。

肇慶——遊七星巖

肇慶七星巖風景區

肇慶地處粵西,珠江主幹流西江穿境而過,北迴歸線橫貫其中。其背枕北嶺,面臨西江,美麗的七星巖,蔥綠的鼎湖山,把它裝扮得清秀動人。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園林城市,我國優秀的旅遊城市。它古稱端州,是嶺南文化的發祥地,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肇慶——遊七星巖

肇慶七星巖風景區

清晨從北門進入七星巖景區,遊人寥寥,園林一片靜謐。站在湖邊四望,靜靜的碧水、幽幽的綠山、遠遠的亭橋、亭亭的水杉,宛若仙境,讓人頓生如痴如醉的感覺。導遊帶我們一團旅友登上游船,環湖觀景。遊船在水上緩緩前行,導遊小陳指著一座座兀立的山峰和每一處湖面,娓娓講述著。他介紹說,七星巖景區,是由五湖、六崗、七巖、八洞組成的,這其中的七星巖,是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七座石灰岩巖峰,它排列如北斗七星,巧布在浩渺美麗的湖面,形成青山綠水,湖光山色的天然絕配,被譽為“嶺南第一奇觀”。關於這個七星巖,歷來有許多傳說,有的說它是七座山峰,是遠古女媧補天時留下的七塊靈石,有的說是天上七仙女羨慕人間,看上肇慶這塊寶地而下凡不歸,等等。不管哪種傳說,總都是在讚美這七星巖神奇俊俏,誇肇慶這地方美麗誘人。

肇慶——遊七星巖

天柱巖

船在水中行,我們依次可見高高的天柱巖,神奇的阿波巖,狀如蟾蜍的蟾蜍巖,一道綠色屏障般的玉屏障般的玉屏巖,還有閬風、石室、仙掌等山峰。它們或巍峨或秀美的身影,倒映在一碧如洗的湖水中,船移景換,疑似仙境。船行不久,經過一處杉樹林,只見樹木長在岸邊或水中,湖水環抱著它們,輕撫著、親吻著彼此親密無間。這一排排紮根在水中的杉樹,秀美高挺,鬱鬱蔥蔥,像整齊的哨兵,又如柔美的綠屏。它們美麗的倒影,在水中搖曳漂浮,分不清是水還是樹。此景,讓我不由想起在九寨溝,看到流水從樹林間穿騰而過的情景,不過那是樹水交融的動態美,這裡則是一種靜態美、柔情的美。

肇慶——遊七星巖

丹頂鶴生態園

遊船向湖心駛去,經星湖溼地公園核心區時,遠遠地看到丹頂鶴生態園。為保護鳥類,遊船不能靠近。導遊指著島上遍佈在樹枝間白色的斑點說,那就是棲息在樹上的水鳥,一船人急忙用手遮在額前向島上眺望,“啊,看見了,密密麻麻的,真多!”大家不約而同地說。不一會兒,一些鳥兒飛起,如騰起一片白雲,可惜太遠無法看清它們的身姿。這時,如若這些水鳥一起展翅飛翔,那湖面、天空,該是何等壯觀的景象啊!

肇慶——遊七星巖

肇慶仙女湖

我們的遊船在仙女湖上悠悠前行,不覺來到了禾花仙女的雕像前,她一襲白衣,長長的裙裾,優雅地飄拂著,腳下一群白色的靈鳥,悠然地圍攏在她的周圍。傳說是他神農氏的曾孫女,曾以自己的乳汁澆灌乾枯的禾苗,用生命救護了當地的民眾,最後化為一尊石像,靜靜地佇立在湖面,千百年來,受到人們的敬仰和尊崇。

肇慶——遊七星巖

臥佛含丹

在一處碼頭,我們下船登岸,穿過一座曲橋,走上獅頭巖,來到出米洞前。大家興致勃勃地把手伸進洞裡,希冀白花的大米會從洞中流出,以驗證傳說中的故事。之後,導遊又帶著大家來到臥佛亭,向西遠觀對面的山峰,順著他指的方位,我看到了一尊很大的臥佛的身形,他仰臥在波光浩瀚的湖面,周身在輕霧的籠罩下,給人們悠遠飄渺的感覺。傳說他是禾花仙女的丈夫石星,為了矢志不渝的愛情,在追尋妻子的路上,日夜呼喚仙女的名字,以至聲斷氣絕,仰面倒在了湖邊。千萬年過去了,他的身體變成了躺在湖邊的一座巨大的臥佛,長久地等待著他的仙女、我I想無論仙女還是臥佛的傳說故事,都是人們心中對善良美麗的追求和對忠貞不渝愛情的讚頌,雕像和臥佛正是這種美好願望的寄託。今天我們觀賞它,我感覺也同樣會喚起一種溫馨和美好的情愫,讓善良和忠貞永遠紮根在我們心中。

肇慶——遊七星巖

東方禪林

再次登上一直古式龍船,遊覽了湖的了另一側。之後在羅漢島碼頭上岸,步行到東方禪林。在這裡看到了東方三聖、西方三聖和栩栩如生的羅漢雕塑群。一路緩緩走來,在觀魚池人們駐足憑欄,饒有興味地觀看滿池漂亮的金魚成群結隊地在水中搶食、嬉戲。

肇慶——遊七星巖

龍巖洞

在龍巖洞,我和愛人購票乘景區的小船,在地下河中游覽觀景。龍巖洞是肇慶七星巖洞中著名的一個水洞,也是一個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巖洞。洞不是很深長,船行來回也就十幾分鍾,但天然景觀奇特,各種鐘乳石形態萬千,爭奇鬥豔,在彩色燈光的照射下,根式五彩斑斕,光華四射,令人眼花繚亂,應接不暇。從龍巖洞走出,周圍石峰巖壁上歷代名人的摩崖石刻,不嘛上下山石,分外引人注目。它歷經千年未毀,今天依然清晰可見,被譽為“千年詩廊”。其中巖前一副“澤梁無禁巖後勿伐”的巨大石刻,字跡清楚,筆力雄勁,是唐朝肇慶一位地方官書寫的。意思是警示人們:湖中捕魚不加禁止,砍伐樹木,破壞山岩,拒不允許。可見當時的人們已有強烈的環保意識,這不正是我們今日建設和諧家園、保護生態環境所要傳承的精神!

肇慶——遊七星巖

七星巖大橋

即將走出景區,站在七星巖大橋上,再次環視景區,依依不捨這幽幽的青山、清清的湖水、鬱郁的林木,荏苒沉醉在這青碧絕塵,清雅脫俗,如詩似畫的人間仙境之中。此情此景,葉劍英元帥在讚美七星巖”借的西湖水一圜,更移陽朔七堆山“的詩句裡,已形象地描繪出它極致的美,彰顯出它讓人痴迷、令人陶醉的魅力。七星巖是肇慶的瑰寶,是肇慶人的驕傲!

肇慶——遊七星巖

肇慶宋長城

傍晚回到城裡,導遊帶我們去觀看宋長城。肇慶,在先秦屬百越之地,是廣府文化的發源地和興盛地之一,史稱“嶺南名郡”。至今還保留下不少文化遺蹟,宋長城即為其中之一。據史料記載,肇慶這段長城,為宋代始建,初為土長城,後築為磚城。該長城歷經千年滄桑,經過二十多次修葺,但城牆和城門的位置未改,整個長城今天依然保存完整,為全國罕見。

肇慶——遊七星巖

肇慶宋長城城門

走近長城,見兩千多米長的城牆,高高地矗立在繁華街道的一側。灰磚白縫,大都平整有序,個別牆角或側面,可見豐實損毀,露出殘缺的紅色牆磚。城牆上的堞牆,凹凸有致,整齊美觀,遠遠的土紅色城樓,翼然高聳在城牆之上,給現代化的城市點綴著古典的色彩。紅色對開的城門高大寬闊。雖然門漆有點斑駁,但門上一排排銅釘和一雙門環,完整無損,仍見其氣派與威嚴。門首黑色大理石匾額上,“天朝”二字的石刻,更讓人聯想到皇權的至尊。沿著磚砌的臺階攀上城牆,城牆路面由長長的條磚鋪設,約有三四米寬,比我曾上過的北京八達嶺長城、西安城牆等要窄很多,不過誘人在上面散步,感受古韻,觀賞城市風光還是很愜意的。微微感到不妥的是,城牆上還有零散的攤點,商販們不斷地在向遊人兜售商品。我想如果這裡能少一點商業氣息,多一些古香韻味,將會更增添它的文化氛圍。

肇慶——遊七星巖

星湖牌坊廣場

晚餐後,夜幕降臨,聽說星湖牌坊廣場的大型音樂噴泉很有特色,不收旅友前往觀看。我和先生在街上走了一段,遠遠看見高大的星湖牌坊,五光十色,光彩奪目,十分漂亮。作為肇慶的地標建築,這種古典與現代交融的景象,很有特點,極富魅力。因人生地不熟,我們沒敢走遠,回到賓館,早早休息,養精蓄銳,以待明天的旅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