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渾河之美,再寫“渾河晚渡”

尋訪渾河之美,再寫“渾河晚渡”

“渾河晚渡”是著名的“盛京八景”之一,位於瀋陽市和平區羅士圈公園內。近年來,和平區持續對“渾河晚渡”景觀進行挖掘和提升,目前已經形成牌坊,碼頭,瀋水閣,憶泊閣,臨風亭,鍾亭,晚渡亭,銀杏大道系列景觀,是風光旖旎的渾河岸邊重要“文化大景”。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本次創作徵集作品內容要求主題突出、措辭文雅、特色鮮明、立意新穎,具有獨創性,抄襲不可。作品需結合渾河特色,彰顯渾河文化內涵,弘揚社會正能量,展現幸福新生活。作品可以是1000至2000字的散文(隨筆);也可以是600到1000字的微小說。若是詩歌需要40至60行;5000到10000字的短篇小說也可。徵集時間從即日起至6月9日。

尋訪渾河之美,再寫“渾河晚渡”瀋陽“一河兩岸”的戰略決策,拉開了“河城共建”的序幕。擁有渾河兩岸自然資源的和平區,從2015年開始致力於“渾河文化”品牌的打造,已經連續舉辦過兩屆“渾河文化論壇”、兩屆“渾河之夏文化藝術季”、兩屆“渾河岸交響音樂

節”、兩屆“和平杯國際青少年足球邀請賽”、兩屆“龍抬頭文化節”等。此前,從見證城市發展、最先感知春天的“盛京龍柳”開始,出版“渾河美”系列叢書。如今又向全社會發出邀請,再寫“渾河晚渡”,為“渾河晚渡”注入時代的風采和魅力,讓更多的人們關注和熱愛瀋陽的母親河,參與並掀起謳歌和讚頌渾河的熱潮,共建共享渾河之美。

來稿通過電子郵件投送即可。請在文檔中上註明“渾河晚渡”文學作品徵集字樣,並內附作者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通訊地址、郵編、聯繫電話等詳細信息資料。電子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本次創作活動不收任何參賽費,不退稿,投稿件數不限,但也請參賽者自留備份。入選作品如有涉及著作權、版權、名譽權等糾紛,與活動無關,均由作者本人負責。對於所有作品,主辦單位有權在非盈利目的的媒體宣傳中使用,使用過程中尊重參賽者署名權,不支付稿酬,作者享有署名權。主辦單位對本次徵集評選活動擁有最終解釋權。凡投稿者一律視為承認並遵守相關規定。

【相關鏈接】“渾河晚渡”的由來

“渾河晚渡”一直是瀋陽的重要景觀之一,從康熙年間的“盛京十六景”到後來的“盛京十景”,再到光緒年間,繆潤紱在《陪京雜述》中歸納的《陪京八景》,“渾河晚渡”均榜上有名。繆潤紱歸納的“盛京八景”(陪京八景)是:“天柱排清”、“輝山映雪”、“渾河晚渡”、“塔灣夕照”、“柳塘避暑”、“花泊觀蓮”、“萬泉垂釣”、“皇寺鐘聲”。其《渾河晚渡》詩曰:“城南九里餘,行行唱官渡。河勢東北來,風濤截行路。沙岸人喚舟,波明起鷗鷺。車馬何倉黃,欲駐安能駐。雙槳劃如飛,殘陽下高樹。”

在這之前一百多年的康熙年間,我國著名火器專家(世界第一架重機槍的研製者)、詩人、書畫家戴梓在流放奉天時,就在渾河上泛舟、作詩《渾河晚渡》。詩曰:“暮山銜落日,野色動高秋。鳥下空林外,人來古渡頭。微風飄短髮,纖月傍輕舟。十里城南外,鐘聲咽戍樓。”

尋訪渾河之美,再寫“渾河晚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