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串還是念珠?傻傻分不清楚

隨著市場的發展,喜歡玩串的朋友越來越多,一些朋友是為了唸經、一些朋友為了宗教、一些朋友為了愛好、一些朋友為了裝飾,這篇文章小李不談手串,只說一下念珠。

朝珠

手串還是念珠?傻傻分不清楚

清代朝服上佩帶的珠串。朝珠是清朝禮服的一種佩掛物,掛在頸項垂於胸前。朝珠共108顆,每27顆間穿入一粒大珠,大珠共四顆,稱分珠,根據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絛色都有區別。

狀如念珠﹐計一百零八顆。珠用東珠(珍珠)﹑珊瑚﹑翡翠﹑琥珀﹑蜜蠟等製作﹐以明黃﹑金黃及石青色等諸色絛為飾﹐由項上垂掛於胸前。朝官﹐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軍機處﹑侍衛﹑禮部﹑國子監﹑太常寺﹑光祿寺﹑鴻臚寺等所屬官﹐以及五品官命婦以上﹐才得掛用。其中東珠和明黃色絛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

佛珠

手串還是念珠?傻傻分不清楚

佛珠,本稱念珠,是指以線來貫穿一定數目的珠粒,於唸佛或持咒時,用以記數的隨身法具。

佛珠名字的另外一個含義是:弗誅,就是不要誅殺生命的意思。不論在家出家,佛教中的第一大戒是不殺戒。我們每個人都不願失去生命,推己及人,每一個有生命的有情也都是如此。所謂上天有好生之德。佛教更是著重這一點,並強調戒殺護生的人必定有健康長壽的結果。佛珠戴在身上或者拿在手中,也是時時在提醒自己愛惜物命。

每串佛珠由一個主珠、若干其他的珠子和穿繩三部分組成。主珠代表著佛,穿繩代表著法,若干其他的珠子代表著僧,佛、法、僧三寶都可以包含在一串佛珠之中。所以,對佛珠要有恭敬心,如對聖容,收拾身心。所謂:守口攝意身莫犯,莫惱一切諸有情。

藏傳

手串還是念珠?傻傻分不清楚

一般使用108顆一串的念珠。在修五加行之大禮拜、供曼扎時,為了方便計數,也可使用25顆一串的念珠。與念珠配套的數珠計數器,可連接在佛頭一側的第五顆念珠旁的線上,佛頭與數珠計數器之間的五顆念珠代表了五方佛。

不同的修法,串線的方法也可能不同。我們可使用白、黃、紅、綠四色線,代表同時具備息、增、懷、誅四種事業的加持。調好發心,清淨身語意後,猛厲祈請上師三寶加持,之後開始貫串佛珠:左手持著一顆一顆的念珠子,右手拿著擰成一股的四色線,一邊串一邊專注唸誦“吽、吽、吽...”,並觀想附在唸珠上的染汙被完全清除,同時我們的垢染和煩惱也被徹底去除。串好後,在佛頭上邊打三個結,這代表了三身佛。需要注意的是,珠子之間的距離要鬆緊適度。太緊會帶來壽障或其他修行障礙;太鬆則比較慢才得到本尊的悉地。

道教

手串還是念珠?傻傻分不清楚

道教的念珠,最早被稱之為“流珠”

《三元流珠經》中,以三百六十五顆珠子代表星宿運轉的度數。再以常見的一百零八顆念珠為例:一百零八代表周天星斗運轉之數,也是天罡地煞的總和。念珠中頭珠則代表北極,《北斗經》雲:“北辰垂象,而眾星拱之。”

所以在撥轉念珠的時候,頭珠是不可以越過去的,以北辰不動故也。因此在轉到頭珠的時候,應當掉轉過來往回繼續撥,此乃周天循環的意思。一串念珠,涵蓋了道教的宇宙觀和諸多天文概念,足見道教義理之精微。

此外,道教念珠還有十二顆、二十四顆、二十八顆、三十二顆、三十六顆、八十一顆等等的區別。

十二顆代表十二雷門,二十四顆代表二十四氣,二十八顆代表二十八星宿,三十二顆代表三十二天度人上帝,三十六顆代表天罡生煞之數,八十一顆代表老君八十一化,也代表九九純陽之氣。

伊斯蘭教“太斯比哈”

手串還是念珠?傻傻分不清楚

伊斯蘭教的念珠,叫做“太斯比哈”。材質一般多於玻璃、塑料、木質等製成,也有寶石、瑪瑙、琥珀、蜜蠟等一些昂貴材質精製而成,有圓形、錐形、橢圓形等多種。贊珠以33顆和99顆居多,安拉除本名外尚有體現其德性的99個尊名,虔誠的穆斯林使用贊珠,每念一個尊名時撥動一顆贊珠。另有45、51、66、100、297顆串不等。

天主教的念珠,一般是認為早期留存於修道傳統中,用以計算祈禱次數的工具。至於念珠如何跟玫瑰獻禮扯上關係,一般認為,兩者應該是漸次形成的。現代研究認為,玫瑰經定形發源於15世紀中期,1495年教宗亞歷山大六世正式宣佈玫瑰經為正式經文,而念珠跟經文直到更晚期,也就是16世紀或更晚,兩者才有關聯。念玫瑰經從苦像開始,循環一週於苦像結束。念珠也有象徵作用,能增加默觀分量。

東正教“禱告繩和十字架”

在正教系統中,念珠叫做禱告繩(Prayer rope),仍保持著較為古老的形式。另外,東正教的十字架,與天主教的十字架是相同的,與顏色、材質無關。區別最大的地方是,東正教的十字架上面有耶穌像,而基督教的十字架上面沒有。這也是區別基督教與東正教的一種簡易方法。

手串還是念珠?傻傻分不清楚

日本各種佛教派別

日本人的佛珠手串同樣源於佛教,只是因為在佛教傳入日本之後,出現了各種佛教派別,因而在法器上,也開始分化,佛珠樣式要多於中國。

淨土宗的最大特點是雙珠纏繞,且珠數不一樣,有些是27顆或38顆,有些是20顆或25顆,並附帶扁平的副珠和子母銀環。淨土真宗通常是雙佛頭的造型,一個配雙流蘇,一側配雙弟子珠,子弟珠的數目可以是6顆、8顆、10顆,中間會打結。

手串還是念珠?傻傻分不清楚

臨濟宗只有一個佛頭,並且佛頭後邊不接弟子珠,二是用四條線繩編成刀尾結來代替。

手串還是念珠?傻傻分不清楚

真言宗也是雙佛頭的構造,跟淨土宗不同的地方在於,兩個佛頭帶的都是流蘇,分別點綴10顆子弟珠。

手串還是念珠?傻傻分不清楚

日蓮宗的結構更為複雜,雙佛頭,一個佛頭配有雙流蘇,每條流蘇上帶有10顆子弟珠,並在子弟珠中間打結;另外一個佛頭上則配了3條子弟珠,以及3條流蘇。

手串還是念珠?傻傻分不清楚

天台宗是單佛頭,底下兩條子弟珠,各有20顆珠子,其中一條是碟片形狀的。

手串還是念珠?傻傻分不清楚

洞曹宗是單佛頭的結構,以四股繩線編結的形式代替子弟珠,珠子上還串有銀環。

手串還是念珠?傻傻分不清楚

分享是一種美德,分享是一種快樂,學會分享,快樂他人!

小李是個做文玩的,找小李的朋友可點開小李頭像尋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