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貨運平臺如何崛起萬億市場?

在互聯網經濟時代,貨運行業似乎並不火熱。不過,隨著創業風口的探索,也誕生了一批如貨拉拉、快狗打車等互聯網貨運平臺。

同城貨運已是一個萬億市場。DCCI發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底中國同城B2B貨運市場總額達1.5萬億元,不僅需求旺盛,存在供需直接匹配的結構性紅利,還有大量資本湧入。當前,互聯網貨運平臺大多采用多是貨運界的“滴滴模式”,即線上下單、線下運輸。

互聯網貨運平臺如何崛起萬億市場?

“城市出行仍然有很多痛點,尤其城市貨物出行面臨著諸多問題與未被滿足的需求,包括打車難、黑車多、帶貨被拒載、無人搬貨等一系列痛點。”快狗打車創始人陳小華昨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貨運行業高度分散、車貨匹配效率低下等特徵,貨車資源閒置和浪費的現象也較為嚴重。

近兩年來,互聯網貨運平臺也發生了一些變化。相比於過去互聯網物流行業的概念,陳曉華稱快狗打車打造的是貨運打車的概念,戰略目標定位於打造城市貨物出行的公共交通設施,未來兩個季度在12個城市投放一批新能源貨車。陳小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到,現在平臺主要訂單來自於B端商戶,未來則將著重開拓C端市場。

“相比於滴滴等這些網約車市場,互聯網貨運平臺頻次較低,補貼的方式並不適用。”陳小華說,互聯網貨運市場不會比滴滴專車小。“我們查了5、6個城市,每天接單的司機數和滴滴專車幾乎是 1:1 的比例。因為個人用戶一年總會用幾次,但過去最主要的用戶是做生意的人,對他們而言這是基礎設施,只要你開店你就得用,而且送貨成本遠低於自己跑一趟的成本。

儘管互聯網貨運行業發展前景較好,但行業競爭也較為激烈。

此外,對於貨運O2O行業而言,標準化建設難度較大,這也是該行業發展的一大挑戰。與客運相比,貨運標準化相對複雜,路線、時間、貨物類型、重量體積、車型需求以及司機的經驗程度、可信任程度等方面存在著較大差異化。“以價格為例,現在大多數平臺是採用搶單、競價的機制,司機自己開價,用戶去比較,不可避免地會出現便宜沒好貨的情況。日後,平臺要根據貨源、車源、歸屬地、車子數量等,把價格進行標準化。”

而由於運營成本較高等問題,互聯網貨運平臺盈利也是一大難題。“我們今天仍然沒有考慮利潤問題。”陳小華對記者表示。他認為,未來要實現盈利主要有兩種路徑:一種是像滴滴一樣,到一定交易量開始抽傭;另外一種是司機在互聯網貨車平臺上的日活量到一定程度後,可以發展後市場來賺錢,如果使用app的司機人數多了,這些互聯網貨車平臺可以拓展一些業務,比如加油站之類的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