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畢業,“淪落”到撿垃圾,她被嘲笑卻做了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

清華畢業,“淪落”到撿垃圾,她被嘲笑卻做了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

這個時代,需要為環保呼喚出一批造勢者,而這批人裡,很多會成為炮灰,但總會出現一個英雄。

他披荊斬棘,光芒萬丈,用一腔熱血帶領人們走向更好的未來,至於那個英雄是不是自己,誰在乎呢。


作 者:城妹s

圖 片:東方IC

一人一城

這兩天,我們度過了瘋狂的“雙11”。

21秒破10億,2分05秒破100億,1小時47分破1000億,全天成交2135億。比起去年的1682億,又向前跨了一大步。

然而,這個舉國同慶的日子,對地球來說,卻是嚴重的負擔。


清華畢業,“淪落”到撿垃圾,她被嘲笑卻做了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

據國家郵政局預計,今年“雙11”包裹將超過18.7億件,比去年同期增長25%。每一個包裹,除了裡面的商品外,外面基本都會套一個塑料袋。而這些塑料袋,在你拿到包裹的時候,就徹底淪為了不可降解的垃圾。

它不會隨著歲月的流逝消失,而是靜靜的存在於地球的某一個角落。

也許是佔著一片肥沃的土地;也許成了蔚藍大海里“點綴”;也許被燒成了濃濃的,散發著惡臭的黑煙;也許,化成了小顆粒,出現在某個生物的肚子裡。


清華畢業,“淪落”到撿垃圾,她被嘲笑卻做了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

它正在侵蝕我們的生活,給了一點點便利的甜頭,就輕鬆成為了這個世界無法清除的一部分。

就算有海洋少年Boyan Slat,有環保設計師黃謙智那又怎麼樣呢?世界有70多億人,每個人產生的塑料垃圾加起來,哪是兩個人可以化解的。

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能為這個世界變得更好去做些什麼,在遇見這個女人後,城妹似乎有了新的方向......


清華畢業,“淪落”到撿垃圾,她被嘲笑卻做了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

誰是王曦?


在做“蔚路循環”之前,王曦和大多數女孩兒一樣,愛美,愛笑,一頭長髮飄飄。

這顏值,任誰看了,都難免會對她生出些好感。更何況,她還是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的高材生。

但見到她時,城妹卻是沒認出來。2年艱難的環保創業經歷,讓這個女人早已褪去了照片上的稚嫩,外貌和談吐都能清晰的感覺到,她成熟的變化。


清華畢業,“淪落”到撿垃圾,她被嘲笑卻做了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

創業前的王曦

曾經的王曦,不誇張的說,是很多人羨慕的天之驕子。

讀名校,進外企,在北京生活了兩年之後,便去了美國深造。這段時間裡,她成了鳳凰科技和“36 氪”的特邀海外記者,採訪了Airbnb、Gopro等知名公司的創始人。

還作為央視大型紀錄片《創新之路》的特邀海外研究員,對Facebook的創始人扎克伯格進行了一次專訪。

然而,就在別人眼紅還來不及的時候,她卻離開了光明,轉身和又臭又髒的垃圾槓上了。


清華畢業,“淪落”到撿垃圾,她被嘲笑卻做了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

王曦和扎克伯格

垃圾的去向,是王曦從小就好奇的問題。

在別的小朋友都還在看動畫片,跳皮筋兒的時候,她卻在想,這些臭烘烘的垃圾,清潔工叔叔會把它們運去哪裡呢?

就這樣好奇了十幾年,直到上大學的時候,才有機會去探索其中的奧秘。比如,她就曾跟著拾荒者們,到北京的東小口研究垃圾的源頭和去向。


清華畢業,“淪落”到撿垃圾,她被嘲笑卻做了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

北京東小口垃圾村(東小口:曾經北京拾荒者的聚集地)

這段經歷,給王曦帶來了巨大的震撼。在繁華的紫禁城,竟然還隱藏著如此龐大的垃圾帝國。

從那天起,她成了一個徹底的環保達人,不吃外賣、不網購,甚至要求自己做好垃圾分類。

可就算這樣,她發現,能改變的,也只是滄海一粟。


清華畢業,“淪落”到撿垃圾,她被嘲笑卻做了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

去了美國之後,王曦接觸到了各界名人,在訪談中,她發現,這些傳奇人物開始創業的原因,要不是他們某一個好奇心,就是因為想解決什麼問題。

這個發現讓王曦開始思考,自己能做什麼,“環保”兩個字幾乎是瞬間浮現在腦海裡。

但比起讓人們產生慾望,這個要讓人去解決問題的事,可是萬分艱難。


清華畢業,“淪落”到撿垃圾,她被嘲笑卻做了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

王曦與GoPro 創始人 Nick Woodman

1.我們到底處在什麼樣的環境裡?

要做“環保”,首先就要清楚,我們生活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裡。

早在2016年,一部英國紀錄片《塑料海洋》公映的時候,人們就應該意識環保的重要性。

影片一開始,幾乎與所有紀錄片異曲同工,拋出一組駭人聽聞的理性數據——每年約有800萬噸塑料垃圾傾倒進海洋;海洋中塑料碎片的數量多達5萬億枚;據科學預測,到2050年,海洋裡每3公噸的魚就有1公噸的塑料;到2050年,塑料的重量將會超過魚類。


清華畢業,“淪落”到撿垃圾,她被嘲笑卻做了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

(圖:SWNS.com)

而接下來的畫面,就遠沒有那麼理性了。

人們發現一條巨大的鯨魚死在了沙灘上,死因不明,於是人們解剖了它的身體,卻發現一塊六米長的塑料布堵住了它的消化系統,鯨魚死於食管堵塞……


清華畢業,“淪落”到撿垃圾,她被嘲笑卻做了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

(圖:紀錄片《塑料海洋》截圖)

北京五環、六環之間,上萬平方米的垃圾場數不勝數。

有位名叫王久良的攝影師曾走訪了這些垃圾場,並在谷歌地圖上用黃色標示出垃圾場的位置。於是有了下面這幅「垃圾圍城」的壯觀畫面。


清華畢業,“淪落”到撿垃圾,她被嘲笑卻做了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

2.我們能做什麼?

看完這些報告的王曦發現,環保事業實在是太巨大了,靠她一個人,想解決所有的問題根本不可能,只能先從一個品類開始做起。

而塑料作為最嚴重的汙染源,成了她的第一選擇。

找到方向的王曦,瞬間充滿了動力,開始研究各種和塑料垃圾有關的事情。一次性餐盒、塑料杯、購物袋.....這些都已經被人們熟知。

唯有一個東西,它早已融入了你的生活,卻從沒被注意到過,那就是——快遞塑料袋。


清華畢業,“淪落”到撿垃圾,她被嘲笑卻做了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

王曦在調研驛站的垃圾

王曦調查發現,除了“雙11”期間的數據之外,在整個2017年,中國快遞共消耗近200億個快遞塑料袋。

她說,這些快遞塑料袋,圍著地球赤道可以繞280圈。把它們一個個擺好,可以擺滿一個足球場那麼大,14000層那麼高的大廈,而中國最高的大廈也就100多層。

但更可怕的是,這些都無法降解,只能自欺欺人的將它燒成灰,埋進土,或是扔向大海。


清華畢業,“淪落”到撿垃圾,她被嘲笑卻做了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


觸目驚心的數據,更堅定了王曦要做環保事業的決心。

2016年4月,王曦回國,開始為她的環保事業做準備。但在剛開始的時候,就差點卡了殼兒。

在網上隨便一搜,就能直到快遞塑料袋的價格——幾分錢。看到這個數字,王曦有些崩潰。


清華畢業,“淪落”到撿垃圾,她被嘲笑卻做了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


一包100個,一個4分錢

想要取代一個東西,那麼你必須要有更好的東西去替換。無非也就兩點:要麼,成本更低;要麼,有附加值。

但是,一個幾分錢的快遞塑料袋,幾乎不可能再找到比它價格更低的替代品了。而它的作用,也僅僅只是保證包裹的完整性,那附加值又從何說起呢?

想到這些,王曦開始質疑自己的決定,這件事情,好像不可能完成。


清華畢業,“淪落”到撿垃圾,她被嘲笑卻做了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


創業前的王曦,笑容明媚

在思考了很長一段時間,找了很多朋友去探討和研究這個問題。她終於得出了一個結論:這個事情,不僅不能放棄,而且還要徹底解決。

於是,籌備了大半年之後,12月份,“蔚路循環”計劃正式啟動。


清華畢業,“淪落”到撿垃圾,她被嘲笑卻做了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

蔚路循環是什麼?


“環保是一個需要可持續發展的事業,如果做公益,用不了幾年,就會銷聲匿跡。”


在聊天的過程中,王曦和城妹強調了很多次,“蔚路循環”不是公益,而是商業行為。

在這個熱衷於給自己戴上“公益”和“慈善”的面具,以更好的藉口來謀取利益的時代,她的話,讓我很是詫異。


清華畢業,“淪落”到撿垃圾,她被嘲笑卻做了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


清華畢業,“淪落”到撿垃圾,她被嘲笑卻做了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

王曦的“蔚路循環”,是通過推廣可循環使用的環保袋、併為它們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循環系統,來解決一年數百億的快遞塑料袋垃圾問題。

而且經過大半年的市場調研和一年多的產品研發,“蔚路循環”已經設計出可循環使用30~50次的環保循環袋,和方便消費者歸還的蔚路循環桶。

它的原理是這樣的:

蔚路循環袋材料的環保安全性可以達到瑞士藍標認證(材料領域的奧斯卡獎),且生產過程中無三廢(廢氣、廢水、廢渣)產生 ;

結構設計上,循環袋儘量保證不影響電商賣家的打包效率;消費者收到包裹後,可以輕鬆拆包並歸還。

在循環使 30-50 次後,循環袋即使破損,也將被收集起來,要麼作為回料再加工成新袋子,要麼在堆肥條件下安全迴歸大自然,進而實現全生命週期的環保。


清華畢業,“淪落”到撿垃圾,她被嘲笑卻做了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


但這個環保袋並不是免費的,作為消費者,你需要為循環袋繳納一次性押金9.99元,並在每次歸還時繳納0.5元。

這0.5元,不止是環保塑料袋的

也就是說,當你決定使用“蔚路循環”的環保袋,那麼就需要你完成兩件事:

1.歸還它。

2.為它買單。



清華畢業,“淪落”到撿垃圾,她被嘲笑卻做了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

當王曦說出這個理念的時候,城妹有些理解,她為什麼說“蔚路循環”是商業行為了。

但就算理解了,也還是被嚇了一跳,畢竟,活了20多年,我還沒遇過,做環保要付錢的事兒。

王曦看出了我的疑慮,開始解釋她這個“不討喜”做法的原因。


清華畢業,“淪落”到撿垃圾,她被嘲笑卻做了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

2.到底應該誰買單?

在創業之初,王曦的理念剛說出來,就被周圍所有的人打擊的支離破碎。其中有很多都是已經成名的人。

“王曦,你不應該向消費者要錢,你應該向淘寶、京東這些大企業要錢。”在聊起這件事的時候,她的朋友和我有一樣的想法。

但王曦卻說,環保事業是需要可持續發展的。


清華畢業,“淪落”到撿垃圾,她被嘲笑卻做了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

討論

要如何去解決一年數百億,而且數量還在不停增加的快遞塑料袋?

算個最簡單的一筆賬,一年200億的快遞塑料袋,環保成本是幾毛錢,也就是說,我們一年要拿出幾個億的錢來做。

哪怕是馬雲來和我說,王曦,我支持你做這個項目,我拿我的錢給你做。他把他全部的身家都拿出來做,也就只能做10年20年。

換個角度來說,如果大家想要去做這件事,就不能用公益的心態去對待它。


清華畢業,“淪落”到撿垃圾,她被嘲笑卻做了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

而如果商家同意付這個錢,那麼就會因為成本增加而漲價。

也有很多人說,環保是國家的事情,但國家的收入,也來自於稅收,如果國家來付這個錢,在已規劃好的財政預算下,沒有多餘的錢去做這件事情,那麼勢必會增收一個新的稅種。

所以,如果要去面對這個環保問題,那麼必定需要所有人來承擔,既然這樣,那為什麼不從消費起,我們就能清楚的知道,自己為環保花了多少錢,承擔了多少責任 。

道理雖然是這麼個道理,但也不代表人們接受就會為此買單。


清華畢業,“淪落”到撿垃圾,她被嘲笑卻做了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

在驛站幫忙撿包裹

3.被拒絕,可以習慣,不能妥協

剛開始向別人介紹“蔚路環保袋”的時候,王曦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不行”。

比如,有的商家,聽說要改系統,話都不讓說完,扭頭就走。

一些比較溫和的商家,願意聽聽她的想法。結果,在聽見需要分別將普通快遞,和由環保袋包裝的快遞,分別放好、發出時,立馬變臉,推搡著將她趕了出去。

沒人知道,也沒人在意,這個不顧形象,甚至有些“討好”的女推銷員,是清華大學的高材生,是採訪過扎克伯格的特約記者,是年薪百萬的金領。


清華畢業,“淪落”到撿垃圾,她被嘲笑卻做了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

研究樣袋

在大學裡做試點,用最常見的“獎勵法”來測試:只要你歸還一次環保袋,就可以隨機抽一次0.1元~99元不等的紅包。

然而,歸還率不到5%。

講人情,沒人聽;砸紅包,沒人信。最絕望的事莫過如此,你想要的世界,不管怎麼努力,好像都來不了了。

在那段時間灰暗到,她敘述的時候,聲音都有些哽咽。


清華畢業,“淪落”到撿垃圾,她被嘲笑卻做了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

空無一人的試點

經歷了挫敗的王曦沒有放棄,一個個重新回訪。

商家不同意,就自己做方案,解決他們的顧慮;學生不還袋子,就重新調整測試方法,取消獎勵,直接告訴他們這個袋子是要買單的。

聽起來沒什麼用,但實際卻很有效果。


清華畢業,“淪落”到撿垃圾,她被嘲笑卻做了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

學生們歸還袋子

用了王曦的方案,商家發現,原來分開包裝和發放也不是那麼難,再加上她的“難纏”,和環保的初衷,很多商家最後都願意去嘗試。

而學生們,在跳出了“計算投入產出比”的怪圈後,開始衡量0.5元和環保的價值時,王曦就知道,她能贏。

她想的沒錯,到現在,“蔚路循環”已經在包括浙大、杭州電子科技等14所大學有據點了。而環保袋的歸還率,達到了75%以上。


清華畢業,“淪落”到撿垃圾,她被嘲笑卻做了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

一切似乎在慢慢變好,但還是會人說,她就是打著環保的幌子來圈錢。

面對這樣的質疑,王曦說:“如果這是一件賺錢的事情,那根本輪不到我來做,任何一家電商,或是快遞公司都比我更有資源。而且,如果想要做成一件事,但沒有錢,只要求別人付出,就永遠吸引不到人才。也就意味著,最難的問題,卻找不到最一流的人來解決。這也是為什麼,我說蔚路循環不是公益,而是一個企業。我對得起我自己的初心。


清華畢業,“淪落”到撿垃圾,她被嘲笑卻做了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

今年快要過去了,2年的發展,“蔚路循環”已經成為了一個10人的小團隊,在下沙租了一個兩室一廳的老房子做辦公室。

而這個哈爾濱姑娘,就住在其中一間房裡,把生活也融入到了夢想中。

小區的門衛知道了他們的事,笑著說,等你們做大了,需要人守倉庫,我去給你守啊!

王曦笑著答應,抬頭望望天,看著正好的陽光,知道這前路還很難。


清華畢業,“淪落”到撿垃圾,她被嘲笑卻做了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

他們的辦公室

我問王曦,你這樣孤注一擲,就不怕失敗嗎?

她轉頭望向窗外說:“這個時代,需要為環保呼喚出一批造勢者,而這批人裡,很多會成為炮灰,但總會出現一個英雄。他將帶領人們走向更好的未來,但至於那個英雄是不是我,誰在乎呢。

清華畢業,“淪落”到撿垃圾,她被嘲笑卻做了所有人都不敢做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