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暖乱象让这个冬天显得格外“刺骨”

供暖已经过了一个采暖季,业主才发现供暖单位竟然没有《供暖许可证》;以往供暖设施为串联的老旧小区,市民自己家中的“串改并”必须由指定施工队施工,自己找人完成的施工一直拖着不验收。近日,河北省石家庄市的供暖乱象频遭市民“吐槽”。对此,石家庄市供热管理中心回应称,市民有供暖问题可直接向所在区供热主管部门投诉,供热部门将及时处理。(11月11日《中国新闻网》)

地处北方的石家庄市冬天实行统一供暖是为了保证市民的生活需求,毕竟相对于南方来讲,北方的冬天显得是异常的寒冷,如果没有供暖设备,就必定会影响到生产生活,但如果供暖这个体系出现了乱象,那么可想而知,这个冬天就会显得格外“刺骨”。

这种“刺骨”的来源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一些社区的设备老化所导致的供暖不佳,另一方面却是所存在的供暖乱象致使一些本应该享受“暖冬季”的居民“踏踏实实”的过了一个寒冬,心也“刺骨”难耐。

实施“串改并”政策是一件利民之事,但是,在操作流程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让群众不满意的事情,例如,供暖公司没有取得《供暖许可证》、改造成本过高、室内管网改造过于“暴力”,这些都让市民“扎心”,也引起了诸多矛盾。其实,种种问题表现出的是地方政府与市民之间的沟通“断带”以及供暖制度上的缺失。

首先,地方政府因要主动跟市民沟通供暖的一系列问题或者改变,对于为什么没有取得《供暖许可证》和改造成本是怎么算出来,都可以通过社区宣传,网上公告等方式与市民进行一个讲解,这样一来,市民看到了、知道了,就必然不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其次,要健全供暖制度,加强监管,比如,要防止供暖公司为了自己利益而故意不批准符合自改条件的居民供暖,还有要改正在居民住房内“不假思索”破坏性施工,这不仅是一个细节,更是一个走向市民心中的作风问题。

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承包了政府服务的公司,都应该把服务好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落实到实处,小细节看出大问题,尤其是直接关系到市民的生活,根能突出一个工作态度和效率,莫让冬天的“刺骨”持续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