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評委再聚首,揭祕中國高端白酒的核心密碼

由中國酒業協會和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主辦的老五屆國家白酒評委專家聯誼會近日在中國酒都宿遷召開,曾經參加過1952年-1989年第一至五屆全國名酒評比會的49位國家白酒評委老專家們在30年後迎來了首次聚首。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秘書長宋書玉到會祝賀。

老評委再聚首,揭秘中國高端白酒的核心密碼

眾所周知,是全國名酒評比會評出了中國的“國家名酒”。1952年第一屆全國名酒評比會已經過去66年的時間,1989年第五屆全國名酒評比會已經過去30年的時間。1989年後,國家不再組織全國名酒評比會。這些老專家們也就很難再聚在一起。

86歲的高月明老先生是目前唯一健在的、參加過第一屆名酒評比會的老專家。但是由於身體原因,他本人不能參加本次聯誼會。而來參會的梁邦昌、季克良、白希智、慄永清也已是80歲高齡的、白髮蒼蒼的老人。即使是參加第五屆全國名酒評比會的國家白酒評委,多數也已到退休年齡。

對白酒產業而言,品評技術是引領質量提升的主要抓手,參加過五屆全國名酒評比會的老評委專家是中國白酒產業品評技術的老前輩,是產業發展進步的“奠基人”,是國寶級的老匠人。因此說,他們是中國釀酒人永遠無法忘記的老專家群體。

第三屆全國名酒評比會最權威、最專業

在這次聯誼會上,與會老專家們深情的回顧了中國白酒產業近70年的發展歷程,高度評價了五屆全國名酒評比會對白酒產業的推動作用。由此,一些被塵封已久的與國家名酒有關的故事得到了生動的解讀。

老評委再聚首,揭秘中國高端白酒的核心密碼

第一屆全國名酒評比會發生在1952年。“評酒會”採取了專家“評議”的方式確定國家名酒的歸屬。所謂“評議”即由評審委員會的專家們根據自己對參與評選的白酒產品認知來進行協商,達成共識後確定誰是“國家名酒”。1963年的第二屆國家名酒評比會延續了第一屆的“評議”方法。

在老五屆國家白酒評委老專家聯誼會上,有老專家對這一評酒方法作了特殊的說明:由於剛剛經歷過戰爭的嚴重破壞,很多白酒廠尚處在恢復生產的階段,前兩屆評酒會其實有很多白酒廠並沒有參加。同時,那個時代也確實缺少對白酒的統一認知,專家“評議”的方法雖然缺少科學、嚴謹、規範的標準,但是這是中國白酒在摸索中前行,很多經驗需要用時間慢慢總結。

1979年第三屆全國評酒評比會上,白酒權威專家周恆剛先生提出的“將中國白酒風格劃分為‘濃、清、醬’三大主流香型,並由國家白酒評委按照‘色香味格’四個指標給參評白酒打分,然後根據分數評選名酒”的方法被會務組採納。為了提高“評酒”的客觀、公正和專業水準,第三屆全國名酒評比會同步啟動了“全國白酒評委”的考試選拔制度,當時規定每個省只能推薦一個人參加國家白酒評委的選拔考試。據與會的老專家回憶,當時的考試非常嚴格,有幾個產酒大省所推薦的人選都沒有通過考試。

老評委再聚首,揭秘中國高端白酒的核心密碼

中國白酒泰斗周恆剛先生

第三屆全國名酒評比會是中國白酒專業“品評”制度的開始,它克服了前兩屆名酒評比會的隨意性,被認為是“最專業、最權威”的全國名酒評比會的開始。根據第三屆全國名酒評比會的決議,“色香味格”四個指標的分值分配如下:“色”佔10分,“香”佔25分,“味”佔50分,“格”佔15分。

觀其色,聞其香,品其味,定其格,這是1979年第三屆全國名酒評比會確定的中國白酒專業品評標準。從此,中國白酒有了專業品評制度。根據“色香味格”四個指標的分值分配不難看出,在中國白酒專業品評體系中,“味”是最重要的品評指標。

參加過第三屆全國名酒評比會的白酒權威專家沈怡方先生生前曾介紹:按照“色香味格”的品評標準,在第三屆全國名酒評比會上,首次參評的洋河大麴就以總分第一的身份躋身中國老八大名酒之列。沈老的這一說法在本次“聯誼會”得到確認。

老評委再聚首,揭秘中國高端白酒的核心密碼

第三屆全國名酒評比會評委金鳳蘭

據第三屆全國名酒評比會的老評委金鳳蘭回憶,她當時一下子接觸了那麼多的好酒,感覺到很震驚,但是有一種給她的印象特別深刻,入口柔柔的,淡淡的香氣很優雅,口感又很綿醇,她當時給這款酒打了她的最高分——96分。後來證明,這款酒就是洋河大麴。

首次參評得分最高為哪般?

為什麼首次參評,洋河大麴就能在眾多名酒中脫穎而出,這其中的原因何在?

1979年第三屆名酒評比會上,除了確定了“色、香、味、格”的白酒品評方式,還提出把白酒劃分為“濃、清、醬”三大主流香型。“色、香、味、格”是一個品評方法,而“濃、清、醬”三大香型則是一個關於白酒風格分類。“香”是香氣,“型”則是由“味”形成的風格,比如是醇厚、濃郁、綿柔、優雅等。

香氣靠嗅覺感受,比較容易辨別,而風格則是一個綜合性的專業概念,需要專業化的品評,但是味決定一款白酒的整體風格,所以佔得分值也最高(50分)。在第三屆全國名酒評比會上,共評出八大名酒,其中有洋河(濃香型)、茅臺(醬香型)、五糧液(濃香型)、瀘州老窖(濃香型)、古井貢酒(濃香型)、劍南春(濃香型)、汾酒(清香型)、董酒(其他香型)。

老評委再聚首,揭秘中國高端白酒的核心密碼

第三屆全國名酒評比會評選出的八大名酒

名酒評比指導白酒產業發展,第三屆評酒會之後,各大酒企紛紛按照“濃、清、醬”的香型劃分持續強化特色,而且相關香型的國家標準也陸續出臺。隨後香型概念開始從業內延伸到業外,香型也成為消費者選擇白酒的重要參考標準。這是中國白酒“宗派”劃分的最初形態。

但是,作為第三屆全國名酒評比會主要見證者的沈怡方先生並沒有就此止住,沿著周恆剛先生提出的“色、香、味、格”的品評方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把研究的對像放在了取得了最高分的洋河大麴身上。在經過10多年的深入研究、細緻對比和高度總結之後,沈怡方先生在1990年代提出濃香型白酒可以劃分為兩大流派,一個是以瀘州老窖、五糧液等為代表的川派濃香型白酒屬於濃郁型濃香,另一個是以洋河等為代表的東部濃香型白酒屬於淡雅型濃香白酒,也可以叫做綿柔型。

沈怡方先生指出,洋河大麴之所以首次參加全國名酒評比會就能拿到最高分,這是因為洋河大麴的“味道”更加豐富、細膩、優雅,更加符合按照“色、香、味、格”的專業品評方法。2000年後,沈怡方先生再對洋河的“味”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究和解讀,他把洋河的“酒味”濃縮為“綿、甜、軟、淨、香”五個字。他認為洋河的酒體風格是“以味為主,味中有香”。

老評委再聚首,揭秘中國高端白酒的核心密碼

中國白酒權威專家沈怡方先生

沈老還認為,與四川和貴州的白酒濃郁的香氣相比,洋河的酒體更“綿柔”,符合中國白酒的品鑑之道,是單獨的一個派系。沈怡方先生說,中國的白酒是中國地理的一個反映,如果說貴州的醬香型白酒、四川的濃香型白酒的酒體風格如同貴州菜系、四川菜系的麻辣、熱烈,令人慾罷不能,而洋河的綿柔型白酒則如同淮揚菜的優雅、細膩,令人心生嚮往。

而中國著名評酒人,國家名酒評論總編輯於瑞則把白酒的“香”比喻為少林一派的“陽剛”之氣,而把白酒的“味”比喻為對“陽剛”之氣禪修之後的“綿柔”。當然,你可以將“綿柔”比喻為武當派的“太極”。但至剛至柔的太極無疑是中國武學的大成境界,也是中國五屆名酒評比會所確定的中國高端白酒品評技術的核心密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