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四品官相當於現在的什麼級別?

李輝148427839


 說到古人當官啊其實很多時候你都會發現其實還是挺有意思的,小編覺得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官員的一品二品這樣的感覺了,小編總是覺得這些東西非常的複雜而且也不容易分辨,也不知道到底是那種的比較大一些那種的比較小一些所以其實還是挺複雜的,最近有人說了清朝時期的四品官員相當於現在的什麼級別呢?我們就著這個問題一探究竟吧!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可見清代知府這個級別已算是進入高幹序列了。知府在明朝,是正四品官員,到了清代,則屬於從四品級別。

  那麼清朝的四品官員放在現代會是什麼級別呢?所謂“正”和“從”又是怎麼回事呢?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有必要先大致瞭解下清朝官吏制度的基本結構:

  清代的官吏等級制度沿用了自漢魏六朝以來的“九品十八級”基本制度。官分九品,每一品有正和從(音同縱)之別。就是類似於現代的正,副之分。

  除了正和從的區別,若按地域體系劃分,每一品級還包括京官和地方官;按職能體系劃分,又分為文官和武官兩大系統。其中,京官系統以文職官員為主,地方官系統中則文武兼而有之。

  因此,嚴格說起來,清朝的四品所包含官員種類還真挺複雜。為方便理解,有書君特別挑選了幾種知名度較高的四品官位名稱,在詳細解說過程中,看看四品官究竟對應現代什麼級別:

一、通政使司副使 ,正四品文職京官。

  通政使司在清朝是掌管內在奏章和臣民密封申訴信件的機構。相當於現在的國家信訪局。國家信訪局的負責人是中央××辦公室副主任,按現在的級別劃分,通政使司副使級別應高於正廳(局)級。

二、大理寺少卿,正四品文職京官。

  一聽這名字,看過《甄嬛傳》的友友一定不陌生,甄嬛父親的官職便是此職位。在清朝,大理寺這衙門兒是掌管刑獄案件審理的,相當於現在的最高人民法院。

  “卿”在古代可是高幹系列。雖為“少卿”,甄嬛老爹的官位還真是不小,應該是對應現在的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實權派,也是高於正廳(局)級哦!

  除了大理寺少卿,還有太常寺少卿、太僕寺少卿、鴻臚寺少卿,以及詹事府少詹事也是同級別的正四品文官。基本都是服務於封建王朝的勤務機構。放到現在,大約等同於外交部長,也應屬於正廳(局)級或者副省(部)級。

三、督察院六科掌院給事中,正四品文職京官,俗稱言官。

  清朝掌管審核奏章,進宮諫言的一種官職,類似於現在國家主席的政治秘書。言官們的諫言對皇帝的影響力很大,比如我們熟知的年羹堯大將軍就是被督察院的言官們彈劾並最終扳倒的。對應現在應是正廳(局)級以上的級別。

四、順天府丞、奉天府丞和各省守巡道員,正四品文職外官。

  這個好解釋,就是相當於現在的北京市副市長、其他直轄市副市長和地級市市委書記,都是對應現在的副省(部)級和正廳(局)級。

五、內閣侍讀學士,從四品文職京官。

  主要從事奏章翻譯,校閱等事宜。我們所熟知的雍正寵臣田文鏡便是出身於從四品內閣侍讀學士;

六、翰林院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講學士,從四品文職京官,負責修國史,記載皇帝言行,草擬有關典禮的文稿,也是皇帝和皇子們的文史顧問。

  大名鼎鼎的劉墉,紀曉嵐都曾做過四品翰林院侍讀學士。

七、國子監祭酒,這個官職的職能可不得了,因為國子監是清朝國家最高教育管理機構,總管全國各類官學,還負責科舉考試選拔人才。祭酒意指這個機構的最高級別行政長官。

  如果變換成現在官階,這幾個官位大約等同於國家教育部長或者中央黨校校長,應屬於副省(部)級或者正廳(局)級。可以看出,清朝政府對於讀書,教育是非常重視的。

八、知府和土知府,從四品文職外官。

  就是現在的地級市市委書記和自治區市委書記。不同的是,現在我們國家有民族優待政策,所以自治區市委書記比普通的地級市市委書記級別還略高,屬於副部級。而在清朝,二者待遇是等同的,都等於現在的正廳(局)級幹部。

九、鹽運使司運同,從四品文職外官。

  相當於現在的鹽務局局長(廳局級)。在清朝,這可是個肥缺,是能夠大量搜刮民脂民膏的一個機構。

十、武職官員只說一下“包衣佐領”這個官位,按清朝幹部編制,屬於從四品武官。

  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這個官名有點面熟。不錯,這個稱號也在《甄嬛傳》出現過,就是那個驕橫跋扈,沒演幾集就被華妃賞一丈紅,領了盒飯的夏冬春的父親。

  那位看官說了,夏冬春之父包衣佐領是從四品武官,而甄嬛的父親是正四品文官大理寺少卿,不是說官大一級壓死人嗎?她怎麼在甄嬛面前還那麼盛氣凌人呢?

  原來,冠以包衣封號的職位都是清初打天下時位高權重的親王爵爺家中的家奴獲得封賞之後世襲下去的。祖傳下來的官位,生活衣食無憂,沒有競爭壓力,也就慣出了壞脾氣。

  從四品武職官員之後才出現了少許冠以包衣的職位,可見,清朝政府對於奴才出身的封賞還是很有限度。任人唯才,任人唯賢才是朝廷更看重的擇官條件。

  還有一個我們比較熟悉的四品武職官位,叫做御前四品帶刀侍衛,如果放到現在,應該相當於首都公安局刑偵處長,雖然級別談不上多高,但因為在國家領導身邊工作,責任重大,自然比起相同品級的其他官位含金量更高一些。

  通過以上分析,有書君認為,由於時代的巨大差異,清朝的官位和現代幹部行政級別很難以逐個對應,只能按其職能找到一個大致的對等。

  清代四品官員,如果放在現在,基本屬於廳級或者副部級。官位著實不低,而且大都是各地高級行政長官,或者負責禮制,教育,秘書,鹽務,京城衛戍等手握實權的官職。


瓦當歷史


清代的官制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同一個職務的品級在不同時期也有微調。

先看地方官:

乾隆十八年,罷參政、參議、副使、僉事諸銜,特峻其品秩。初制,參政道從三品,副使道正四品,參議道從四品,僉事道正五品。至是俱定正四品。

府知府一人。初制正四品。乾隆十八年改從四品。

即乾隆規範後的品級,地方官上,正四品為道員(俗稱道臺),從四品為知府。道員分為兩種,守道,分管幾個州府。巡道,分管某項重要事務。

今天地方建制中,從四品知府可理解為正廳級,即地級市市委書記,市長可參考正五品的同知。正四品的道臺,可理解為不是常委的副省長。

再看朝廷中樞官制,六部中各司的負責人品級情況:

郎中,初制三品。順治十六年改五品,尋升四品。康熙六年仍改三品,九年定正五品。各部同。

員外郎,初制四品。順治十六年改五品。康熙六年復故,九年定從五品。各部同。

堂主事,初制四品。順治十六年改六品。康熙六年升五品,九年定正六品。各部同。

郎中對應機構相當於今天的各部司長,但品級又比地方官低了些。

朝廷中,正四品官:通政使司副使、鴻臚寺卿、大理寺少卿、太常寺少卿、太僕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都察院六科給事中。從四品官:內閣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講學士、光祿寺少卿、國子監祭酒。都是非六部系統的。

這些可以籠統的理解為副部級機構的副職。

總之,沒有完全的對應關係,只能大致參考。同一朝代中,官制也有各種變化,同個職位名稱,可能權責、品級都有差異。


幾葦渡


清朝官員制度和現代的官員制度對比一下;可能有些品級對比不是很恰當,但個人認為大致如此,因為現在官員的品級其實還需要對比他們的黨委任職才能看出,不能單純從政府職級上去判斷。


正一品 正國級(中央政治局常委)

從一品 副國級(中央政治局委員)

正二品 正部級(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

從二品 正部級(中央委員會委員)

正三品 正部級

從三品 副部級(中央委員會委員)

正四品 副部級(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

從四品 副部級(國務院職能機關黨組成員,或直轄市、省黨委常委)

正五品 副部級

從五品 正廳(司局)級

正六品 副廳(司局)級

從六品 正處(縣局)級

正七品 副處(縣局)級


以此類推吧……


鬼行僧


這個很好理解啊。一品,正國級,國務院,紀委,人大,政協一把手;二品,副國級,以上職位副職;三品,省部級,各個部長,省長,直轄市,大型央企一把手;四品,副部級;以上職務副職或者高級城市正職(比如計劃單列市和重點城市),重點高校一二把手(比如清華,北大);五品,廳局級,以上城市副職或者以上城市區級正職,中小城市正職;六品,局級,大城市縣區級內下屬XX局正職,副職,中小城市縣區級一二把手。七品,處級,大城市鄉鎮一二把手,部分小城市縣區級XX局一二把手。八品,正科副處,大城市鄉鎮級各部門分管領導,小城市鄉鎮級一二把手。九品,科級,股級,大城市鄉鎮級各部門辦公室主任,副主任。小城市鄉鎮級各部門分管領導。這樣應該是最全的。軍隊編制不討論。

綜上所述,清代四品官大約相當於清華北大校長,書記,或者計劃單列市的一二把手(市長,書記),以及計劃單列市的什麼人大,政協一把手。或者大多數央企老總(比如四大銀行,四大保險公司,三桶油等)。


西索的蘋果


清承明制,把職官的級別分為九等,每等又有正從之別,故而又稱九品十八級。不在十八級之中的,稱為未入流。那麼,官員的品級從高到低排序為:

正一品,從一品,正二品,從二品,正三品,從三品,正四品,從四品,正五品,從五品,正六品,從六品,正七品,從七品,正八品,從八品,正九品,從九品,末入流。

我們今天覺得縣處級(縣長,縣委書記和省屬廳局的處長,地級市屬各局長)都算是權力很大的官了,但在清朝,他們的品級只有正七品,即所謂七品芝麻官。

回到題主所說的問題上來,清朝的四品官相當於相在的什麼級別呢。

先看從四品。

京官中,內閣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讀學士,國子監祭酒,他們都是從四品,但現在已經不好找相應的位置了;在地方上,知府和鹽運使司運同也屬於從四品;而知府,相當於現在的地級市的市長。

那麼,從四品就是現在的地廳級。國子監祭酒相當於國立大學校長,鹽運使司運同是省一級負責鹽業官員的副職,因古時鹽稅是國家重要收入,因而負責鹽運的官員級別也較高。另外,武職中,像二等護衛和宣撫使也屬於從四品。

再看正四品。

京官中大理寺少卿,太僕寺少卿,都察院六科給事中都屬於正四品。大理寺是國家司法機構,少卿是其副長官,可以理解為司法部副部長;太僕寺掌馬政,少卿也算是副部級;都察院的六科給事中相當於紀委駐各部的紀檢組長。那麼,正四品相當於現在的副省級。


聶作平


我們都知道,清朝的官制是九品十八級,而清代的行政劃分是省、府、縣,其長官分別為正二品的巡撫(正常從二品,一般加兵部侍郎銜,相當於省委書記),從四品的知府(相當於市委書記),正七品的知縣(相當於縣委書記、縣長)。

四品官有正四品和從四品兩種,那我們來看看都有哪些具體的官職。

正四品的官職分別有以下幾種。

通政使司副使,是通政使司的副職。通政使司主要負責各地與朝廷的奏章公文的來往。

鴻臚寺卿,鴻臚寺的主官,鴻臚寺主要負責與禮儀有關的東西,比如祭祀,宴會,朝會,還負責少數民族的管理與外國使者。

大理寺少卿,是大理寺的副職,大理寺負責重要案件的審理,有點像最高法院,大理寺與刑部、都察院並稱為三法司,一些特別重要的案件會交三法司會審。

太常寺少卿,是太常寺的副職,太常寺負責宗廟祭祀。

太僕寺少卿,是太僕寺的副職,太僕寺負責皇帝出行的車馬事宜。

詹事府少詹事,是詹事府的副職,太僕寺是東宮太子的輔佐機構,另外也兼有翰林院的輔助機構。

奉天府丞(奉天府尹的副職),順天府丞(順天府尹的副職),道臺(負責某種事務的,比如負責鹽、茶,屯田)。

從四品的官職有以下幾種。

內閣侍讀、翰林院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講學士,這些主要給皇帝、皇子講書。

光祿寺少卿,光祿寺的副職,光祿寺負責朝會、祭祀、宴席所需要的飲食。

國子監祭酒,最高教育機構主官。

知府,各府的主官。

都轉鹽運使,負責各地的鹽務。

四品官的頂戴是青金石(不透明的藍色,三品為透明藍色,二品為不透明紅色,一品為透明紅色),補子是文官用雁,武官用虎。

由以上正四品和從四品的具體官職來看,對應到現在,那就是四品官相當於極少數的正部級,部份的副部級,部份的正廳級。


歷史簡單說


作為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官制分為九品十九個級別,其中又分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類。 中樞部、佐理部和帝室部屬於中央官職。比如內閣、軍機處、六部等。地方官職則分文官、武官等幾類,如總督、將軍、提督、巡撫等。



清朝的四品官分為正四品和從四品,正四品包括通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鴻臚寺卿、太僕寺少卿、各省道員。而從四品包括翰林院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內閣侍讀學士、各省知府。以下是各品級人員分佈。


簡單來說,從四品官員相當於現在的正廳級幹部,正四品相當於現在的省秘書長之類的職務。雖然清朝是距離我們現代最近的一個朝代,但是由於其官職改革導致幾百年來各有出入。

正四品位於從三品和從四品之間,也是古代嬪妃的品級,但是兩個人即便品級相同,所轄區域不同,所擁有的權力也不盡相同。為官弄權,還是要靠人脈。


歷史密探


清朝是我國封建時期的最後一個王朝,清朝時期,皇帝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吸取歷朝歷代的經驗教訓,防止權臣位高權重,有篡位的風險,所以建立了一套相對比較好的官制,到了雍正時期,清朝官制制度逐步穩定。

清朝的官制分九品十八個級別,每一品級都分為“正”、“從”之別,並且分為中央和地方兩大類。

(現如今的官制)

根據現如今的官制,如果與清朝官制進行對比。

正一品:【正國級】

從一品:【正國級減】

正二品:【副國級】

從二品:【部級】

正三品:【副部級】

從三品:【副部級減】

正四品:【廳級加】

從四品:【廳級】

正五品:【廳級減】

從五品:【副廳級加】

正六品:【副廳級減】

從六品:【縣處級加】

正七品:【縣處級】

從七品:【副處級】

正八品:【科級】

從八品:【副科級】

正九品:【股級】

從九品:【副股級】

未入流:【普通科員】(注:不在十八級之內的叫做未入流,但是在級別上附於從九品。)

這裡拿四品官員來說,四品相當於現在的廳級加,從四品則相當於廳級

先看一張圖,看看有哪些是擔任正四品一職的;


圖中文職京官中的“通政使司副使”其實就相當於現在的“中央信訪辦副主任”;

“大理寺少卿”就是相當於現在的“最高法院副院長”;

“鴻臚寺卿”則是相當於現在的“外交部長”;

圖中文職外官中的“順天府丞”類似現在的“北京市副市長”;

“奉天府丞”類似現在的“直轄市副市長”;

“各省守巡道員”就和“地委專區書記”差不多;

接下來再看看一張擔任從四品一職的;

圖中文職京官中的“國子監祭酒”有些像現在的“中央黨校校長”;

文職外官中的“知府”毫無疑問就是當今的“市委書記”;

“土知府”自然就是“自治市市委書記”了;

總而言之,清朝時期的正四品就相當於現在的廳級加,從四品自然和廳級差不多。


羽評郡主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可見清代知府這個級別已算是進入高幹序列了。知府在明朝,是正四品官員,到了清代,則屬於從四品級別。


那麼清朝的四品官員放在現代會是什麼級別呢?所謂“正”和“從”又是怎麼回事呢?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有必要先大致瞭解下清朝官吏制度的基本結構:


清代的官吏等級制度沿用了自漢魏六朝以來的“九品十八級”基本制度。官分九品,每一品有正和從(音同縱)之別。就是類似於現代的正,副之分。


除了正和從的區別,若按地域體系劃分,每一品級還包括京官和地方官;按職能體系劃分,又分為文官和武官兩大系統。其中,京官系統以文職官員為主,地方官系統中則文武兼而有之。


因此,嚴格說起來,清朝的四品所包含官員種類還真挺複雜。為方便理解,有書君特別挑選了幾種知名度較高的四品官位名稱,在詳細解說過程中,看看四品官究竟對應現代什麼級別:


一、通政使司副使 ,正四品文職京官。


通政使司在清朝是掌管內在奏章和臣民密封申訴信件的機構。相當於現在的國家信訪局。國家信訪局的負責人是中央××辦公室副主任,按現在的級別劃分,通政使司副使級別應高於正廳(局)級。


二、大理寺少卿,正四品文職京官。


一聽這名字,看過《甄嬛傳》的友友一定不陌生,甄嬛父親的官職便是此職位。在清朝,大理寺這衙門兒是掌管刑獄案件審理的,相當於現在的最高人民法院。


“卿”在古代可是高幹系列。雖為“少卿”,甄嬛老爹的官位還真是不小,應該是對應現在的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實權派,也是高於正廳(局)級哦!



除了大理寺少卿,還有太常寺少卿、太僕寺少卿、鴻臚寺少卿,以及詹事府少詹事也是同級別的正四品文官。基本都是服務於封建王朝的勤務機構。放到現在,大約等同於外交部長,也應屬於正廳(局)級或者副省(部)級。


三、督察院六科掌院給事中,正四品文職京官,俗稱言官。


清朝掌管審核奏章,進宮諫言的一種官職,類似於現在國家主席的政治秘書。言官們的諫言對皇帝的影響力很大,比如我們熟知的年羹堯大將軍就是被督察院的言官們彈劾並最終扳倒的。對應現在應是正廳(局)級以上的級別。


四、順天府丞、奉天府丞和各省守巡道員,正四品文職外官。


這個好解釋,就是相當於現在的北京市副市長、其他直轄市副市長和地級市市委書記,都是對應現在的副省(部)級和正廳(局)級。


五、內閣侍讀學士,從四品文職京官。


主要從事奏章翻譯,校閱等事宜。我們所熟知的雍正寵臣田文鏡便是出身於從四品內閣侍讀學士;


六、翰林院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講學士,從四品文職京官,負責修國史,記載皇帝言行,草擬有關典禮的文稿,也是皇帝和皇子們的文史顧問。



大名鼎鼎的劉墉,紀曉嵐都曾做過四品翰林院侍讀學士。


七、國子監祭酒,這個官職的職能可不得了,因為國子監是清朝國家最高教育管理機構,總管全國各類官學,還負責科舉考試選拔人才。祭酒意指這個機構的最高級別行政長官。


如果變換成現在官階,這幾個官位大約等同於國家教育部長或者中央黨校校長,應屬於副省(部)級或者正廳(局)級。可以看出,清朝政府對於讀書,教育是非常重視的。


八、知府和土知府,從四品文職外官。


就是現在的地級市市委書記和自治區市委書記。不同的是,現在我們國家有民族優待政策,所以自治區市委書記比普通的地級市市委書記級別還略高,屬於副部級。而在清朝,二者待遇是等同的,都等於現在的正廳(局)級幹部。


九、鹽運使司運同,從四品文職外官。


相當於現在的鹽務局局長(廳局級)。在清朝,這可是個肥缺,是能夠大量搜刮民脂民膏的一個機構。


十、武職官員只說一下“包衣佐領”這個官位,按清朝幹部編制,屬於從四品武官。


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這個官名有點面熟。不錯,這個稱號也在《甄嬛傳》出現過,就是那個驕橫跋扈,沒演幾集就被華妃賞一丈紅,領了盒飯的夏冬春的父親。


那位看官說了,夏冬春之父包衣佐領是從四品武官,而甄嬛的父親是正四品文官大理寺少卿,不是說官大一級壓死人嗎?她怎麼在甄嬛面前還那麼盛氣凌人呢?


原來,冠以包衣封號的職位都是清初打天下時位高權重的親王爵爺家中的家奴獲得封賞之後世襲下去的。祖傳下來的官位,生活衣食無憂,沒有競爭壓力,也就慣出了壞脾氣。



從四品武職官員之後才出現了少許冠以包衣的職位,可見,清朝政府對於奴才出身的封賞還是很有限度。任人唯才,任人唯賢才是朝廷更看重的擇官條件。


還有一個我們比較熟悉的四品武職官位,叫做御前四品帶刀侍衛,如果放到現在,應該相當於首都公安局刑偵處長,雖然級別談不上多高,但因為在國家領導身邊工作,責任重大,自然比起相同品級的其他官位含金量更高一些。


通過以上分析,有書君認為,由於時代的巨大差異,清朝的官位和現代幹部行政級別很難以逐個對應,只能按其職能找到一個大致的對等。


清代四品官員,如果放在現在,基本屬於廳級或者副部級。官位著實不低,而且大都是各地高級行政長官,或者負責禮制,教育,秘書,鹽務,京城衛戍等手握實權的官職。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四品官員,分為正四品和從四品。

我們先來看看清朝的正四品官員有哪些,我們以文官為例來說一下。

京官: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少太常寺少卿、太僕寺少卿、鴻臚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給事中

地方官:順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員。

簡單來說,正四品中京官,基本上就是六部之外的中央各直屬部門的副手,相當於副部級幹部。比如說通政使司副使,就相當於今天中央辦公廳副主任;大理寺少卿,最高人民法院的副院長。

這裡要說一下的是,清朝時期的六部尚書,其實並不能算是正部級官員,而是副國級,相當於國務院副總理級別。

另外地方官中值得一說的是順天府丞、奉天府丞這兩個職位。順天府和奉天府,相當於現在的直轄市級別。

順天府,相當於現在的北京市,順天府的上官是順天府尹,相當於北京市市長,正部級;順天府丞是順天府尹的副手,相當於現在的北京市副市長 ,副部級。



奉天府,現在的瀋陽。清朝入關之前的國都之所在,級別和當時的北京是一樣的,都是直轄市級別,奉天府丞也是副部級單位。

其餘的有些部門雖然無法一一對於到現在的職務,但是基本也是屬於副部級。


再來看一下清朝的從四品官員,還是以文官為例。

京官:內閣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講學士、國子監祭酒

地方官:知府、土知府、鹽運使司運同

內閣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讀學士、翰林院侍講學士,很難對應到現在某些職位。國子監祭酒,往高裡說可以相當於中央黨校的校長,往低裡說可以相當於現在的清華北大校長。清朝時期大概相當於清華大學的校長,副部級。

知府,則是相當於現在地級市的市委書記兼市長,屬於正廳局級的幹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