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农业厅就非洲猪瘟防控答记者问

1、问:非洲猪瘟主要感染哪些动物,会感染人吗?

答:非洲猪瘟不是人畜共患病。猪是非洲猪瘟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除家猪和野猪外,其他动物不感染该病毒。虽然对猪有致命危险,但对人却没有危害,属于典型的传猪不传人型病毒。

2、问:面对非洲猪瘟,社会公众应该怎么做,是否还可以放心吃猪肉?

答:非洲猪瘟不感染人,对人体健康和食品安全不产生直接影响。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也不太可能出现变异传染人的情况。对于非洲猪瘟,各级畜牧兽医部门要采取果断、严格的措施,一旦监测到疫情,会立即扑杀疫点、疫区内的所有生猪,并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所有生猪及其产品流出封锁区;扑杀、无害化等处理措施的目的是防止疫情传播蔓延,以免对生猪生产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经过检验的猪肉和产品都是安全的,公众不必担心。

3、问:网上流传的视频图片显示,非洲猪瘟疫情处置采取的还是非常原始的深埋方式,而非洲猪瘟病毒比古典猪瘟有着更强的抵抗力和环境耐受性,这种处理方式是否有效?

答:深埋法是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的主要方式之一,也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按照《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规定,深埋法对处理程序有明确技术要求,特别是对生石灰撒放、表面覆土的厚度有明确的要求。生石灰属于强碱,只要处理过程符合要求,就能够有效杀死非洲猪瘟病毒。同时,非洲猪瘟病毒对高温敏感,在70℃高温下30分钟即可灭活。深埋病死猪有一个生物发酵发热过程,特别是生石灰遇水也会产生大量热量,多重措施能够保证彻底杀死非洲猪瘟病毒。

4、问:非洲猪瘟在全球的发生情况是怎么样的?我国目前发生了多少起?涉及好多省份?

答:2018年以来,全球非洲猪瘟疫情复杂严峻,共有11个中东欧国家通报发生2710起疫情。8月25日,罗马尼亚农业部门证实该国最大的养猪场爆发非洲猪瘟疫情,预计将有超过14万头生猪被扑杀。罗马尼亚南部地区最近一年以来已爆发数百起非洲猪瘟疫情,今年已扑杀了超过10万头生猪。

非洲猪瘟首次于1921年发现于肯尼亚,因为它的临床症状与传统猪瘟高度相似,且首次发现于非洲而被命名为非洲猪瘟。此后,该疫情在非洲大部分国家陆续发生。1957年,非洲猪瘟首次从非洲传出,陆续传播至欧洲的葡萄牙、西班牙、法国、比利时、荷兰等国家。1971年,疫情由西欧传至古巴。上世纪70年代末,传至巴西、多米尼克和海地。2007年,非洲猪瘟传入高加索地区,在东欧多个国家和俄罗斯暴发、扩散和流行。2005年以来,全球有16个国家向OIE通报发生过非洲猪瘟疫情或检测到病毒,其中包括4个非洲国家、11个欧洲国家。

截至9月26日,我国非洲猪瘟报告总例数高达21起,一共涉及8省,分别是:辽宁、江苏、浙江、安徽、河南、黑龙江、吉林、内蒙古。

5、问:能否介绍一下目前我省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形势?

答:今年8月,辽宁沈阳沈北新区发生非洲猪瘟疫情,这是非洲猪瘟首次传入我国。疫情发生后,农业厅根据《非洲猪瘟疫情应急预案》要求,第一时间全面部署防控工作。先后印发通知、召开视频会议,全面安排部署全省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同时,召开专家委员会,研判疫情形势。二是全面安排监测排查。指导各地全面开展排查监测,确保养殖、交易、屠宰环节全覆盖,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抽样监测全覆盖,高风险区生猪养殖场抽样监测全覆盖。三是强化科普宣传。通过省农业厅官网、工作QQ群、微信群上传了有关非洲猪瘟的防控明白纸、知识手册、现场排查手册等资料,要求各地再自行印发,加大非洲猪瘟防治知识宣传普及力度,尽可能覆盖到各村级防疫员,并指导养猪场(户)做好生物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对生猪养殖、经营、屠宰等相关从业人员的宣传教育,增强自主防范意识,积极营造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及时向社会公布、向有关部门通报疫情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宣传非洲猪瘟科普知识,消除公众恐慌。四是强化部门协作。召开部门会商会,明确分工,细化措施,进一步形成了联防联控的合力。五是加强调入生猪及产品的管理。在我省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进行检查控制。同时要求各地切实加强生猪调运监管,要从严从重处罚违法调运行为. 六是禁止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餐厨剩余物饲喂生猪。要求各地明确监管职责,切实加强餐厨剩余物收集、运输、储存、无害化处理等各环节的监管。七是开展技术培训和宣传。8月15日和9月5日分别举办了全省非洲猪瘟防控技术专项培训班和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培训班,分别邀请了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吴晓东研究员授课和国内知名猪病防控专家余平良博士专题讲授非洲猪瘟防控技术,培训了省中心技术骨干、21个市州农业(林)局分管局长、动物疫控机构负责人和重点县技术骨干共200多人次。同时,各市州也逐级开展了技术培训,中心也派技术专家先后到凉山、绵阳、南充、遂宁等地专题讲授非洲猪瘟防控技术,培训各市县防疫技术骨干300多人次。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各地举办非洲猪瘟培训236次、培训人数达1.9089万人次。

6、 问:请问加强动物疫病防治能力重点在哪些环节?

答:动物疫病防控重在加强防控能力的提升。针对当前养殖场户生物安全防护水平低、基层防疫体系不完善、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要求养殖场户要牢固树立生物安全管理意识,落实综合防疫措施,提高生物安全水平;要持续完善动物防疫体系特别是基层动物防疫体系,提升基层实验室检测能力,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强化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培训,严格落实综合防控措施。

7、问:如果对生猪及其产品采取限制移动措施,会影响猪肉供应吗?

答:实施限制调运措施主要是针对发生疫情的有关行政区域,其他地方基本不受影响。目前,全省生猪屠宰企业的产能总体是充足的,也就是说各市州的屠宰企业有能力完成本省出栏生猪的屠宰。加之我们对生猪产品的调运采取的是差异化管理措施。所以,从全省整体来看,可以保障猪肉供应。

8、问:我省还将采取哪些措施?

答:下一步,我厅将按照国务院、农业农村部、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认真履行好牵头部门责任,与相关部门一起,采取有力措施,压紧压实责任,严防死守、联防联控,坚决打赢非洲猪瘟防控这场硬战。

一是强化防控措施落实到位。及早发现、果断封堵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紧急动员多方力量,扎实推进全方位监测排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早处置,确保不落一场一村、不落一户一畜。一旦发生疫情,迅速落实好封锁、扑杀、消毒、无害化处理等措施,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彻底拔除疫点。按照非洲猪瘟专项监测方案,进一步扩大主动监测范围,实现生猪从生产到屠宰监测全覆盖。

二是强化监管措施落实到位。强化重点环节的监管,把生猪调运监管和泔水全链条监管作为重中之重。坚持严防死守,联合交通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入川通道的监管,坚持海陆空和入川的大道、乡道、村道全面防控,把非洲猪瘟挡在川外。严格领导带班和值班制度,按照生猪调运监管的新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监管,防止疫情省、疫情邻近省生猪调入,其他地方调运入川生猪一律不得途径疫情发生省。为保证生猪调运监管措施落实,省政府已同意与外省毗邻的县(市、区)政府可根据需要新增省际间临时指定通道检查站,并主动与相邻省份县(市、区)沟通协调,做好联防联控。对生猪运输车辆采取严格消毒措施。尽快建立泔水全链条监管机制,进一步明确监管部门和职责,加强收集、运输、储存、处理各环节监管,坚决切断疫情通过泔水传播的链条。

三是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到位。开展全省非洲猪瘟防控派驻工作督导,督促地方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逐级明确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压实主体责任,督促地方落实好各项综合防控措施,严防死守,联防联控,坚决打赢非洲猪瘟防控阻击战。

9、问:如果发生非洲猪瘟我省的储备物资情况怎样?

答: 为应对可能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省级及时组织储备了足量的消毒药等应急防控物资,要求各地熟悉掌握《非洲猪瘟可疑疫情应急处置指南》要领,做好应急队伍和物资准备,坚持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一旦发现可疑情况,要及时报告和规范处置,确保疫情不蔓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