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黑貓警長五集後就停播了?

之所以五集之後就停播了,是因為創作過程中產生了著作權糾紛。糾紛在《黑貓警長》的生父與養父之間展開。

著作權糾紛大致情況:

在外人的眼裡,諸志祥是《黑貓警長》的生父;戴鐵郎導演是《黑貓警長》的養父,他把“小黑貓”帶出名後,雙方對小《黑貓警長》的歸屬對簿公堂。


為什麼黑貓警長五集後就停播了?


改革開放不久的1983年下半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成功地把諸志祥創作的科學童話小說《黑貓警長》改編成了5集美術動畫片。

每集都署名“根據諸志祥同名科學童話小說改編”,還向諸志祥支付了稿酬。《黑貓警長》在電視臺播放後,頓時一炮打響,收視率直線上升。在小朋友的口中不知道上海的諸志祥,卻知道在上海的《黑貓警長》。

與此同時,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與人民出版社合辦的《動畫大王》期刊,從1985年第一期開始連續刊載《黑貓警長》的動畫連環畫共10集。


為什麼黑貓警長五集後就停播了?


其中出版了5期後,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將該連環畫單行本作為《動畫大王》叢書出版發行。第一本《黑貓警長》連環畫於1986年2月發行,第二本《黑貓警長》連環畫於1987年3月發行。

另外,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的《孫悟空》畫刊上,也連續刊載了《黑貓警長》。1986年6月,在《兒童時代》上發表的《活捉吃鐵鳥》片段,主要情節系根據諸志祥原作第三節《神秘的檔案室》改編。

然而,上述期刊在刊登《黑貓警長》時並未署原著人諸志祥的名字。儘管人民美術出版社將連環畫和期刊原著費發給了諸志祥,但改編人戴鐵郎明知原著是諸志祥,卻未提出異議,拿走連環畫和期刊的文稿費及印數稿酬2.4萬餘元。

”生父“的訴求

1987年6月下旬,時任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作家與企業家》報負責人的諸志祥,依據文化部《圖書、期刊版權保護試行條例》規定,向法院提起了訴訟。他在起訴書中稱,《黑貓警長》是他在1981年9月創作的作品,1982年2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版權屬於他個人。


為什麼黑貓警長五集後就停播了?


在1986年2月及1987年3月,時任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導演的戴鐵郎以個人名義,通過上海美術出版社、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主辦的《動畫大王》及在中國電影出版社的《孫悟空》等刊物,出版了根據他的原作改編的《黑貓警長》連環畫,上述行為侵犯了他《黑貓警長》的版權及署名權,應立即停止一切侵權行為,對已構成的侵權行為作公開登報道歉,賠償經濟損失1萬元。

諸志祥還認為,戴鐵郎以個人名義出版的《黑貓警長》系列,有的一冊印數就達百萬冊。除原著中有個別章節材料外,絕大部分內容被戴鐵郎改編後收在其“作品”中。

令人遺憾的結果

年近70歲的諸志祥在最近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他當年實際寫了100多個黑貓警長的故事,總篇幅達30多萬字。雖然他最終贏得了官司,但剩下的故事再也沒有機會走上屏幕。

這一結果,並不是有人給他設置障礙。筆者在泛黃的諸志祥告戴鐵郎的歷史案卷中發現,在案件卷宗內第53頁上,法院曾詢問停止一切侵權行為中的一切所指的範圍是什麼?

諸志祥有這樣一段原話:“一不能再按照我原著改編電影;二不能再將原著改編成其他形式,例如書籍、連環畫、期刊、錄音帶等。”諸志祥認為連環畫一般是先有文字,有了設計後才有繪畫,繪畫是服從文字設計而誕生的,這是新聞出版的常識。

戴鐵郎認為,自己是根據劇本和動畫片畫面而改編,再創作了諸多連環畫形式的小說,其中絕大部分是具名本人姓名。


為什麼黑貓警長五集後就停播了?


他承認自己是作者也負有一定的責任,沒有徵求過諸志祥的同意。但諸志祥投給雜誌《孫悟空》中的《黑貓警長新傳》中,用了他的黑貓形象,也沒有同他打過招呼。對此,人民美術出版社的黃姓編輯也證實了戴鐵郎的這一說法。

其他一些編輯也曾在戴鐵郎導演家中看到,戴準備編寫繪畫的《黑貓警長》之三,選好了繪畫中的小動物形象。但自諸志祥提起訴訟後,氣憤的戴把稿子都撕掉了。在外人的眼裡,諸志祥是《黑貓警長》的生父;戴鐵郎導演是《黑貓警長》的養父,他把“小黑貓”帶出名後,雙方對《黑貓警長》的歸屬對簿公堂。

經過長達半年的審理調查,法官們釐清了案件脈絡。事實上,先有了諸志祥的《黑貓警長》連環畫創作;在此基礎上誕生了《黑貓警長》動畫片;之後,又有了戴鐵郎的一系列《黑貓警長》連環畫創作。

經過調解,諸志祥和戴鐵郎握手言和,由戴鐵郎從所得文字稿酬中,賠償給諸志祥人民幣2880元,諸志祥當庭撤訴。

令人扼腕的是,這場訴訟結束後,《黑貓警長》卻與廣大少年兒童漸行漸遠了。

親們,看了這些,是不是有些失望?失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