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股市全線暴跌 A股“撿便宜”時候到了

美股全線收跌 道指跌超600點納指下挫近3%

美東時間週一,美股三大股指集體低開低走,截至收盤,道指跌超600點,納指跌近3%。盤面上,科技股普跌。AMD跌超9%,美光跌超4%,高通跌近4%,奈飛、英特爾均跌超3%。值得注意的是,蘋果公司股價跌超5%,跌破200美元關口;此前蘋果遭摩根大通下調目標價,同時研究機構Longbow稱iPhone在中國面臨需求下滑風險。

“雙十一”狂歡過後,阿里巴巴(BABA)跌1.66%、京東(JD)漲1.43%、拼多多(PDD)跌5.95%。

值得關注的是,趣頭條(NASDAQ:QTT)發佈2018年Q3財報,財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收9.77億,同比520%。淨虧損10.33億。公司展望2018Q4收入區間12.0-12.5億,略微低於預期。日均活躍用戶達到2130萬人,較去年同期的650萬人增長229.0%,較上一季度的1260萬人增長69.1%。日均活躍用戶平均日花費時間為55.9分鐘,較去年同期的34.0分鐘增長64.4%,較上一季度的47.0分鐘增長18.9%。截至收盤,趣頭條大跌近13%。

30只道指成分股收盤多數下跌,威瑞森和可口可樂貢獻最大漲幅,高盛和波音貢獻最大跌幅。

美元指數迭創新高 新興市場或再響警報

美元指數近日反覆走強。11月12日亞洲交易時段,美元指數突破本月初的階段高點,創出2017年6月下旬以來的新高。截至北京時間12日21時,美元指數報97.34。

市場流動性收緊引發的“美元荒”是導致此輪美元走強的主要動力。從歷史數據觀察,“美元荒”和全球流動性變化往往成為新興市場金融動盪的直接誘因。4月以來,部分新興市場出現股債匯“三殺”,雖然近期有所企穩,但隨著美元漲勢又起,部分投資機構認為新興市場的警報可能會再度拉響。

流動性收緊引發“美元荒”

美聯儲9月26日宣佈,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25個基點到2%-2.25%的水平,這是美聯儲今年以來第三次加息。自2015年12月啟動本輪加息週期以來,美聯儲已加息8次。眾多經濟學家和市場人士認為,美聯儲近期對於美國經濟強勁增長前景做出樂觀判斷,其將在12月份的貨幣政策例會上再次做出加息決定。根據美聯儲預測,2019年還可能加息3次,2020年可能加息1次。

在漸進加息的同時,美聯儲從2017年10月開啟縮減資產負債表計劃,以逐步退出國際金融危機後出臺的超寬鬆貨幣政策。數據顯示,2017年10月18日,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為4.47萬億美元,而截至11月7日已縮水至4.142萬億美元。與加息將提高資金成本、抑制貸款活動相比,縮表等同於直接從市場抽離基礎貨幣,對流動性的影響更大。

另外,特朗普政府今年推出的稅改政策導致財赤負擔增加,美國被迫“海量”發債融資,市場上的美元供給被持續“吞噬”,進一步導致流動性承壓。

反映美元供需情況的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Libor)連續走高,3個月Libor已達到2.618%,創2008年11月以來新高;衡量美元流動性鬆緊的重要參考指標Libor-OIS利差也逐步擴大,顯示銀行間拆借意願下滑,“美元荒”愈演愈烈。

新興市場風險不容忽視

紐約梅隆銀行、北歐銀行、荷蘭合作銀行等機構判斷,美元強勢不排除會持續到2019年年中的可能性,美聯儲政策收緊導致“美元荒”發酵以及歐元區不確定性增加等因素都將使美元持續堅挺。

美元若繼續走強,對於揹負大量美元債務、外匯儲備不夠充足、存在鉅額貿易逆差的部分新興經濟體不是好消息。4月以來,流動性收緊預期導致資金大舉流出,部分新興市場金融風險凸顯,甚至出現股債匯“三殺”。10月底的MSCI新興市場指數一度從今年以來的高點下跌逾26%,MSCI新興市場貨幣指數也一度從今年以來的高點下跌逾8.7%。

11月初,一些機構認為,經過半年多的大幅拋售,新興市場資產的估值已低於其他市場。雖然部分新興市場出現反彈,但相當多的投資者態度謹慎,採取短線進出的交易策略,而非長線投資。9日,隨著美元指數漲勢再起,MSCI新興市場貨幣指數創一個多月來的最大單日跌幅,反彈勢頭岌岌可危。

經濟學家分析稱,土耳其、阿根廷這兩個前期遭受重創的新興經濟體的股、債、匯表現將成為整體新興市場的風向標。值得注意的是,上週土耳其發佈的10月通脹數據大幅超預期,土耳其里拉下跌,結束了為期四周的上漲行情,這似乎是新興市場警報再度拉響的前兆。

歐洲主要股指普跌德國DAX30指數跌近2%

歐洲時間週一,歐洲主要股指收跌。截至收盤,歐洲STOXX 50指數收跌約1.1%。英國富時100指數收跌0.74%,報7053.08點。法國CAC40指數收跌0.93%,報5059.09點。德國DAX30指數收跌1.77%,報11325.44點。意大利富時MIB指數收跌1.05%,報19055.92點。

英國股市在星期一走低,其中菸草、一般零售商和汽車和零件等下跌的板塊帶領股指走低。倫敦證券交易所1418只個股下跌,數量上超過收高個股數——662,同時289只股票未漲未跌,基本持平。

法國股市在星期一走低,其中石油和天然氣、消費服務和基礎材料等下跌的板塊帶領股指走低。巴黎證券交易所458只個股下跌,數量上超過收高個股數——139,同時85只股票未漲未跌,基本持平。

德國股市在星期一走低,其中科技、軟件和零售等下跌的板塊帶領股指走低。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539只個股下跌,數量上超過收高個股數——174,同時71只股票未漲未跌,基本持平。

意大利股市在星期一走低,其中科技、衛生保健和工業等下跌的板塊帶領股指走低。意大利米蘭證券交易所261只個股下跌,數量上超過收高個股數——89,同時24只股票未漲未跌,基本持平。

個股方面,英美菸草公司 (LON:BATS)股票大跌至三年低點,下挫10.62%;夏爾 (LON:SHP)股票大漲至一年高點,拉昇1.95%;STMicroelectronics NV (PA:STM),漲6.69%;S&T AG (DE:SANT1)跌15.72%。

經濟數據

意大利9月季調後工業產出環比-0.2%,預期-0.5%,前值1.7%。

意大利9月工作日調整後工業產出同比1.3%,預期0.5%,前值-0.8%。

意大利9月未季調工業產出同比-1.8%,前值-0.8%。

中概股週一普遍收跌 趣頭條大跌近13%

中概股週一普遍收跌,趣頭條收跌12.92%,聚美優品收跌6.28%,拼多多收跌5.95%,歡聚時代收跌5.65%,58同城收跌5.50%,網易收跌4.20%,嗶哩嗶哩收跌3.73%,陌陌收跌3.49%,虎牙收跌2.53%,愛奇藝收跌2.15%,百度收跌1.81%,蔚來汽車收跌1.77%,阿里巴巴收跌1.40%;唯品會收漲0.40%,京東收漲1.43%,搜狗收漲5.04%,百世物流收漲15.41%。

美股下跌風險加速釋放,A股市場是否具備抗跌的能力?

今年以來,全球股市的波動幅度明顯加大。其中,作為全球股票市場的重要風向標美股市場,今年出現單日大幅下跌的頻率明顯增多,就在美東時間週一,美股市場再度出現了大幅下行的表現,其中美股道瓊斯下跌2.32%、納斯達克指數下跌2.78%,而回顧前幾輪美股大跌的表現,都會對全球股票市場構成或多或少的調整壓力。

實際上,對於2018年的全球股市,基本上屬於風險加速釋放的重要時間點。但是,對於美股市場而言,本身經歷了近十年的牛市行情,如今出現調整回踩走勢,尚且屬於比較正常的市場表現。至於美股科技股的普遍下行,一方面與其盈利增速預期有著一定的聯繫性;另一方面則是對之前幾年大幅上漲行情的估值與價格的修復。但是,隨著全球股票市場重要風向標步入調整格局,對全球市場的衝擊影響卻比較顯著。

縱觀近年來全球股票市場的運行表現,實際上還是具有一定的同步性,全球市場的聯動性也在逐漸增強。其中,自2009年以來,全球股票市場呈現出震盪回升的表現,而在A股市場表現最糟糕的2015年下半年,無論是A股市場,還是港股市場,抑或是歐美市場,同樣在2015年下半年出現了一定幅度的調整走勢。但,在2016年初,全球股票市場卻再度走出震盪攀升的走勢,而到了2018年,全球股票市場同樣先後步入了調整的走勢,全球市場的聯動性也在不斷增強。

至於近年來的A股市場,雖然仍與全球股票市場存在一定的聯動性,但在具體表現中,卻呈現出回升緩慢,下跌加速的特徵。

其中,自2009年以來,全球主要股票市場均出現了不同程度上的上漲表現,其中美股市場累計上漲數倍,港股、英國富時指數上漲一倍以上。至於A股市場較2009年初的指數水平,上漲約40%左右,走勢上明顯遜色於全球主要股票市場的平均上漲表現。

但是,回顧期間幾次比較明顯的調整行情,A股市場的調整時間以及調整幅度卻明顯大於全球主要股票市場的同期表現。其中,在2010年至2014年期間,A股市場累計最大調整幅度約為47%。至於2015年下半年以來的調整行情,至今A股市場累計最大調整幅度在52%左右,創業板市場更是出現70%左右的累計最大跌幅水平。由此可見,對於這些年的A股市場表現,基本上呈現出反彈速度快,下跌力度大,且調整週期漫長等特徵,屬於典型的牛短熊長運行特徵。

今年以來,A股市場出現見頂下跌的時間點幾乎與全球主要股票市場步入調整的時間點相近,但年內A股市場的跌幅水平卻顯著高於同期全球主要股票市場的下跌幅度。不過,從2015年以來,全球股票市場卻基本上修復了2015年以後的下跌空間,甚至先後創出了歷史新高,而A股市場卻依舊處於2015年高點區域之下,且存在不少的距離。由此可見,對於2015年下半年以後的A股市場,仍然定義為熊市調整性質,且熊市調整週期已經達到了三年五個月的時間,而全球股票市場,同期時間段內卻可以定義為一輪小牛市的走勢,早已擺脫了2015年下半年的調整約束。由此可見,對於率先調整的A股市場,可否走出獨立行情,還是下一階段比較關鍵的看點。

其中,累計跌幅過大、估值水平處於歷史低谷區域,這是股市逐漸步入調整尾聲的重要信號。但是,這並不等同於股票市場處於足夠安全乃至絕對安全的狀態。其中,從估值水平來看,雖然A股市場的估值已經足夠低,但較港股市場核心指數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估值差距,而兩個市場之間的估值距離也在不斷壓縮。

再者,IPO發行常態化延續,股市容量持續膨脹,容易加劇市場指數的失真表現。實際上,剔除核心權重股的護盤影響,對於A股市場中不少個股的跌幅早已超過70%的水平,甚至迴歸至2008年最低點的水平。然而,在股市持續擴容的背景下,加上未來股市逐漸往註冊制度靠攏的趨勢,股票市場的估值體系有進一步重估的風險。

此外,現階段內金融市場從降槓桿到穩槓桿,去槓桿壓力逐漸趨緩,政策環境略有回暖的預期。但是,對於以往政策環境持續收緊的壓力仍有待改善,而接下來則逐漸實現市場的自我調整。或許,對於現階段的A股市場,政策底部已經確立,但市場底部仍存一定的未知數。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A股市場跌幅過大、估值很低,但仍然離不開全球股票市場的聯動性影響。不過,鑑於A股市場有率先步入調整,且前期估值修復力度過大的表現,這實際上利於市場風險的大幅釋放,加大了全球資金避險的需求,從而減緩了外部市場的衝擊壓力。

然而,就目前的A股市場而言,雖然風險已經得到大部分釋放,但仍可能或多或少緊盯全球股市的臉色,而全球市場的聯動性壓力依存。至於A股市場走出獨立行情,或許仍需要具備足夠的估值優勢與價格優勢,並足以引起全球資本的加速流入,成為全球資金的避險港灣,那麼這將會大大增強A股市場的風險防禦能力,甚至走出獨立回升行情。如今看來,A股市場距離這一目標逐漸接近,但似乎還是欠缺了一些火候。

對比美股和港股A股走牛還需要哪些因素?

通過對比美股與香港恆生指數近幾年走勢看出,資本市場若想走好,起碼需要具備以下三點特徵:

1、股份回購規模增加,推動股指上漲

在成熟資本市場,回購已成為常用的資本運作手段之一。

以美股標普500指數看,在2009年之後股份回購規模開始逐年遞增,股指也同向逐年走高。

香港恆生指數方面,其2007~2008年以及2015年至今,這兩個時間區間,股份回購規模最大。2017年港股回購規模263億港元,2018至今回購231億。近幾年股指走勢也與回購規模趨同。

可看出,回購是兩個市場走牛的動力之一。

2、低利率

次貸危機之後,美國、中國香港持續降息,致使資金面明顯呈現寬鬆狀態。低利率本身就會對資本市場形成正面刺激,同時又因為低利率使融資成本降低,所以也會刺激上市公司通過債務融資回購股份。

而股份回購後,流通股逐步減少,降低分紅股本,從而達到提升每股收益、上市公司價值,最終推動股價。可理解為低利率也是刺激上市公司進行股份回購的因素之一。

但如果進入加息週期,資金成本抬升,股份回購就會受到影響。

3、低稅率

以美國為例,主要的幾次減稅中,除了2001~2003年小布什時期減稅實行後出現了一定的行政時滯延遲外,標普500指數在減稅期間都呈現上漲趨勢。

而香港方面,在營商環境上一直以低稅制聞名世界,主要的利得稅率16.5%,相當於國內的企業所得稅。

並在2017年10月中旬推出港版稅改,繼續減少小企業的稅務負擔。新規定中,將企業前200萬港元利潤的利得稅率由原來的16.5%降至8.25%,即利得稅的一半,其後的利潤則繼續按照標準稅率16.5%扣稅。這個改革將減輕中小企業和初創企業的稅務負擔,將可惠及數十萬中小企業。

A股目前關於以上三點的情況對比:

利率

當下,外圍市場進入加息週期,但我國大陸貨幣政策穩中向松,可以理解為變相低利率。寬鬆程度上,目前中國大陸稍佔優勢。後續貨幣、財政政策可能還有變動,具體要重點留意。

稅率

目前我國稅收結構中,企業繳稅佔比超過80%,相比發達國家普遍低於50%,中國企業稅負明顯偏重。企業稅負中,間接稅佔比超過70%,第一大稅種增值稅佔比47%。同時,我國16%的增值稅基本稅率,在間接稅為主的亞洲國家中也居於高位。

在增值稅改革方面,今年3月初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三檔並兩檔”、“減稅8000億”,9月底財政部長提及“抓緊研究更大規模的減稅”,令市場對增值稅稅率調整預期逐漸升溫。

關於減稅的趨勢已經確立,但相關細則仍需等待落實。

回購規模

2014~2017年,我國A股上的回購主要還是被動回購為主,佔比93%,主動回購只佔7%左右。其中主動回購總金額佔同期現金紅利金額比例為1.5%。相比美國、英國這些發達國家的資本市場看,美國回購總金額佔同期現金紅利為43.57%,而英國是49.5%,與我國相差了40多倍。

在股份回購方面,2018年以來A股上市公司回購規模激增,全年回購金額已近800億,當相比美國2009年穀底時2000億美元左右的規模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政策上,公司法中關於回購的條款已經進行了修改,放寬回購範圍、延長庫存股週期,這會刺激A股回購規模在未來繼續增加。

目前A股今年已經實施股份回購,且回購金額、規模較大個股主要有:

通過以上對比不難發現,對於A股來說整體經濟、政策上的環境已在明顯改善之中,相應的問題正在往積極的方向發展,再加之近期政策利好不斷,2449政策底的確立,希望投資者不應太過悲觀。

只需待以上三個特徵逐步明朗即可。

A股又到撿便宜的時候了

有“新興市場教父”之稱的著名投資人麥樸思(Mark Mobius)近日表示,當前新興市場的股票看起來“非常便宜”,這是一個買入的機會。他認為,中國的很多中小型企業看上去值得關注。

筆者認為,這位投資人的眼光不錯,目前A股估值水平已經處於歷史低位,配置價值顯現,可以說,A股又到撿便宜的時候了!

從數據來看,A股多數股票確實是比較便宜了。截至10月15日,當前A股的市盈率在11.67倍,歷史市盈率最小值8.91倍。當前市淨率為1.29,歷史市淨率最小值為1.21。從兩個數據我們不難看出,現在A股市場處於低位,市淨率差不多都來到了10年的最低點。五大銀行股的市盈率在4.8倍到6.1倍之間,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比較便宜的了。

從全球主要資本市場比較來看,目前A股估值處於歷史底部,遠遠低於海外主要資本市場,這對於看中基本面和上市公司業績的外資來說,A股已具備較大的投資吸引力。這也是外資在持續加倉的主要原因。

今年以來至9月底,外資淨流入A股總體規模達2300億元。從3月份開始,QFII在滬深兩市加快開戶步伐,單月新增26個賬戶,創下自2008年11月份以來的單月最高紀錄。從今年第一季度的情況來看,QFII在A股的新增開戶數為52個,幾乎達到去年下半年的水平,這顯示外資已經開始跑步入場抄底。另外,今年第二季度QFII持股總數為56.29億股,比第一季度的44.79億股增加了11.50億股,增加幅度為25.67%。可見,QFII在第二季度市場下跌的走勢中,進行了大幅增持操作。

此外,從北向資金淨流入來看,截至11月9日,北向資金淨流入2621億元,創同期歷史新高。

筆者認為,雖然A股市場目前有波動,但外資機構的持續加倉說明了看好中國的經濟基本面。隨著中國資本市場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大量的海外投資者必然會主動加大對A股的投資力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